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25W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結束,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活動情況做一下總結。那要怎麼寫好活動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1

志願者活動在我校已開展了近三年的時間,在全體師生志願者、家長、輔導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社區的大力支持下,此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應。

在提高文明素養、創建和諧社會的征程中,志願者活動就像是炎炎夏日裏的清風,並不張揚,也不雄壯,卻換來了受助者臉上的燦爛笑容,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換來了愛的陽光照耀着孩子們美好的心靈,讓他們健康成長;換來了老師們的拳拳愛心和細緻關注,讓他們工作更有幹勁;換來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信念紮根於人們的心中,讓整個社會和諧發展。“你幸福,我就快樂”的感受已經隨着志願者活動的開展,逐漸在師生的心中滋長;“建立互助友愛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社會公德”的活動目標也隨着每一次活動逐漸實現。

暑假裏,全體少先隊員繼續以飽滿的熱情開展活動,以“參與體驗,收穫快樂”為目的,堅持將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精神落實到自覺行為中,走進社區,奉獻愛心,受到了社區領導、幫助對象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隊員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從中感受到了快樂、感受到了温情,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樂於助人良好品德的塑造。

根據活動和老師的反饋,學校評選出了三支“最佳志願者服務隊”,他們是:四(1)中隊的快樂小隊、帶隊老師王大成老師,五(2)中隊的快樂體驗小隊、帶隊老師丁勇老師,六(4)中隊的天使小隊、帶隊老師瀋陽老師。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2

為了使青年志願者活動更加深入人心、讓更多的人瞭解關注志願者活動,近年來,我校進一步壯大志願者隊伍,註冊會員達到500多名,並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動,各位會員通力合作,無私奉獻,真正地做到了為師生服務,為社會服務,同時也讓同學們的課餘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大力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

一、注重日常禮儀監督,創造文明和諧校園

青年志願者學幹示範崗、團幹示範崗成員,每天對通學生進出校門佩戴胸牌,騎自行車進校園進行了監督和檢查,杜絕了同學們在校內騎車的現象。同時也對那些不穿校服,留長髮、染髮,亂拋亂扔,説髒話等不良的行為習慣進行監督。這不僅讓同學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了一個好的學生形象,而且讓這個學校變得更加和諧文明。

二、加強環境維護,保持潔淨校園

20xx年10月,我校開展了“志願者在行動”系列活動之“潔淨校園”行動,各班組織志願者在班級內消除“課桌文化”。經過志願者們的辛勤勞動,教室的課桌更乾淨更整潔,學習環境更加優雅美麗,校園更和諧文明。

20xx年3月5日,我校認真組織青年志願者美化校園活動,重點清除衞生死角:清除牆面灰塵、蜘蛛網;教學樓走廊、樓梯間、教室等班級清衞包乾區進行徹底打掃;學生宿舍門前走廊地面、室內地面、衞生間便池、牆面瓷磚、窗台、門窗、玻璃作徹底打掃。

這些活動不僅僅讓同學們有了個乾淨衞生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讓同學們增加了愛護環境的意識,養成了講衞生的好習慣。

三、走出校園,走進社區和公園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環保、參與環保,我們青年志願者協會於20xx年4月,將志願者帶出校園,來到鹽城公園消滅白色垃圾;帶領志願者來到社區,向居民發放健康環保傳單。於20xx年10月,開展“志願者在行動”系列活動:“保護蟒蛇河”行動,組織學校青年志願者到蟒蛇河邊進行義務勞動,清除河邊垃圾;“低碳環保”宣傳行動,組織志願者到社區、附醫等地發放宣傳材料,宣傳環保理念,促進生態文明;“廢舊電池回收”行動,組織志願者到社區發放宣傳材料,並回收廢舊電池。

通過系列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服務師生、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並用熱情與執著感染同學和廣大市民,帶動市民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中來。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3

20xx年x月,適逢青年志願者活動月,為響應號召,我班於3號舉行並集體參加了為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生活的志願者活動。活動前期,我們瞭解到中國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嚴峻問題日益突出,意識到必要的行動刻不容緩,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身負重任,在所不辭。在活動前期宣傳中,同學們反應積極,參與熱情高,可以感受到集體中蓬勃的志願者精神與對環境問題積極探討的氛圍。在實際踐行途中,沒有抱怨路途遠或身體勞累,在整個全部靠步行的活動中,大家都懷着良好的心態與熱情,忽略了身體的疲憊,認真地完成了任務。我們遵循可持續發展觀的教導,始終圍繞“身體力行,節能減排”的中心,將目的鎖定於:

1、身體力行體驗節能減排,從身邊點滴踐行節能減排的理念;

2、向公眾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以通俗易懂,具有親和力的方式普及環保理念與知識;

3、展現大學生志願者風采,引導更多學子乃至社會公民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4、引發公眾對水資源的關注,激發大眾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

5、在全校樹立良好的大學生志願者形象,起到良好示範帶頭作用,推動志願者活動的發展。

我們親自看到了、也體會到了我國環境衞生狀況與生態健康狀況,感受到了國家對生態環境一定的保護措施,也看到了其中缺陷。雲龍湖風景區總體生態環境良好,但仍存在廢棄垃圾隨地丟棄的現

象。

當碰到路面或草坪中垃圾的時候,大家都很積極主動地撿起來,從中體會到了環衞工人的艱辛,也實踐了不怕髒不怕苦的精神,表現了大學生對生態環境的關心。

於宣傳過程中,不僅瞭解到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及熱情度,也在宣傳中不斷加深自身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體會到了生態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

在進行水樣採集工作中,學習到了水樣採集方法,瞭解到了不同的環境監測方法,體會到了團結協作、認真工作與積極思考的精神力量。

後期工作中,我們製作了活動內容PPT,進行了水樣分析,同學們對志願者精神與活動本身給予了積極評價,並能於實際實施中堅持節能減排的理念,自始至終懷揣熱情與認真。

此次活動,參與度良好,同學們在參與集體活動時,不僅宣傳了節能減排的綠色觀念、發揚了志願者精神,也切身感受到了集體凝聚力。我們學習到的,不僅是環保知識、實踐經驗、更有一種團結向上的集體精神,積極勃發的志願者精神。我們進行了“善思考,執行力”的學習,從中發揚我班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目光遠大,實踐真知等精神。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4

我在武昌火車站已經工作了一個星期,在這一個星期的工作經歷中我收穫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看到的不僅是那些趕火車的旅客,還有那些一直服務於武鐵春運的工作人員。

在春運期間,可以看到中國人如侯鳥般大遷徙的社會現象。這不僅僅是鐵道部門的工作,也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工作。在春運服務當中我們既收穫了旅客對我們的致謝也收穫到了人生中的寶貴經驗。

現在我依然記的第一天上崗的情形,那天是2月20日。武漢迎來了春運期間的第一場大雪。我和雷峯小組的所有隊員都站在東進站口為旅客們服務。那天,天氣很冷所有的隊員都冒着嚴寒,耐心為旅客服務。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旅客運送行李。同時也是工作的第一天我和學長有幸被湖北電視台的記者採訪。

記得當時那位女記者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們要在春運期間參加這次的志願者活動。我是這樣回答的:我希望能為一直奉獻於社會的建設們能更好的回家過年盡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下午的時候我們小組被分配到二樓的侯車大廳為旅客做指引工作。因為我們對乘車時間表的不熟悉造成了工作上的不便。我們團隊在最短的時間找工作人員協商解決了這個問題。也是在當天下午服務了一位特殊的旅客。一個約摸4、5歲的小女孩在擁擠的.人潮中與自己的父親走散了,那位小女孩一直無助的哭泣着。我把她帶到了服務枱請求工作人員幫忙廣播尋找爸爸。我則在一旁安撫那位小女孩。從她的口中我知道她和父親馬宏濤是回老家過年的,而她的媽媽在深圳打工。小女孩焦急的張望着父親的身影。從她的眼神中讓我不覺的莫明的酸楚。她的父親應該也和她一樣的焦急。時間一分一秒的在流逝眼看就要到了我們的服務結束時間她的父親依然沒有出現。最後只得求助鐵路局團委和劉明明學長的幫助下順利的找到了女孩的父親。小女孩立刻撲到爸爸的懷裏,哇哇大哭起來。那一幕感動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都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中。每天都認真的完成着五個一的工作任務。班前點名、班中交流、班後總結、每天一份工作感悟、每天評選服務明星、服務明星的合影留念。在這一星期的工作中我和其他隊員分享着彼此的工作經驗,共同解決着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那幾天的服務下來大家的感受也頗多。我們每天都是伴着月光出門,帶着星光回家。往返於學校與武昌火車站40多公里的路程。大家從不叫苦叫累,大家彼此照顧着扶持着。很多隊員因為辛苦的工作而生病依然帶病上陣,他們真的好偉大。甚至很多隊員做夢也想着春運工作,有的在夢中都呼喊着請大家往裏走,不要堵在電梯口。大家都努力的付出着。

付出總會有收穫我們團隊多次受到上級領導和旅客的稱讚。在向中央鐵路局的領導彙報工作時,他説了一句這樣的話;一個人的價值往往是在他人所需的時候體現出來的。仔細想想這句話的內涵,的確如此,錦上添花的人遠比雪中送炭的多。這也正如黃思源學長説的那樣急旅客之所急,幫旅客之所需。幾天工作下來的總結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緊緊有條,對武昌火車站也越來越熟悉。客流量也是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困難是我們遇到了我們工作的一個枯燥期。厭煩了重複又繁重的工作。我們在學長的帶領下努力克服着對工作的枯燥感,以微笑服務於每一位旅客。

在接下來的工作經歷中,我遇到了幾件趣事。那幾天的人流量並不是很多。大家也算的上很清閒,我也有空在二樓的候車室與旅客進行交流。其中碰到了兩位十分可愛的農民伯伯。他們拿着一大堆行李和包袱,在二樓的候車廳踟躕半晌,我忙上前尋問他們的車次和時間。當我看到他們的時間是午夜0;15時,我徹底震驚了,現在是早上9點多離午夜還有十多個小時,他們早早的來到候車室候車。看到他們滄桑的面孔,我感到有些辛酸。這就是很多中國大眾的代表,在火車站工作的這幾天大多數都是和這兩位農民伯伯一樣的勞動人民,拎着沉重的蛇皮袋,帶着鍋碗瓢盆等一系列家當,奔跑在火車站的電梯上。我不禁有些顫動。他問了我到他們那個地方要多久才能到,我幫他們詢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很可惜他們也不知道,我很抱歉得跟他們説了一聲對不起,要他們座在候車區靠裏的位置以免下午人流較多的時候擠着他們了,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轉眼到了我們中午收班的時間,大夥喊我去休息,我走到一半又想起了那兩位農民伯伯,我馬上又撤回去提醒他們一下,他們正在吃着自己帶着的乾糧。我讓他們多聽喇叭,不要錯過搭上火車的時間他們對我感激萬分,還讓出一個位置讓我休息,這一小的舉動讓我感動了好一陣子。他們好淳樸啊!

這是我工作這麼多天,第一次受到農民工羣體的理解和相信。原來上崗的時候,經常是我們主動幫住他們,他們會十分排斥我們的幫忙,總認為我們是騙他們的錢財。我們嘗試着一次次的解釋,由原來的不理解到最後的完全的信任。我覺得這是我們團隊辛勤努力的結果。我很開心,有人稱我們是免費的導遊到有事就找志願者,這真的是一項很大的進步。還有一次我遇到幾位特有意思的大嬸,她們十分害怕坐手扶電梯,堵在電梯口又十分想嘗試一下坐電梯的感受。我覺得她們十分需要克服一下自己的恐懼,我直接拉着她的手往電梯直衝上去,她驚恐的大叫起來,緊緊地拽着我的手,我鼓勵她説這沒什麼,閉閉一眼就可以做到,她依然很害怕,換了一雙平底鞋叫我陪她在上一次,我叫她數一,二,三慢慢扶着電梯的把手上電梯。她慢慢的沒有那麼的恐懼,我感到很開心我給予一個陌生人很大的安全感。她學會了如何上電梯。我真替她開心。這就是我在火車站所遇到的趣事。這也使我認識到了一批生活在農村的人她們的所感所思。我也在一次次工作中收穫到不少快樂。

雖然春運服務只有短短的幾天,但是我的收穫還是蠻大的。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5

去之前也上網看過鬆堂的介紹。只知道是作臨終關懷的醫院。對於臨終關懷的事情,因為以前看到一些關於佛教徒臨終,有法師去助念,會讓人的身體從僵硬到柔軟,走了之後的人身體竟然還是温潤的。感覺很神奇,所以這次去參訪,是抱着獵奇的態度去的。

到了醫院以後,先看到的是院裏面坐不少老人,在乘涼。隨後在工作人員帶領之下,參觀了二層和三層的病房。沒走幾個病房,大家就開始跟老人聊上了。有的老人是完全癱瘓在牀,有的是身體狀況很差,有的是能自理的。情況各異。但是統一有一點是一樣的,他們都很寂寞。整個醫院瀰漫着的氣息就是‘等待死亡’。很多老人眼睛不好使耳朵不好使腿腳不好使,沒有牙齒也沒有什麼思想。基本上人能用的六識都屬於癱瘓狀態。我不禁想到,這樣的活着和死去有區別嗎?

有的老人思想意識還是有的。他們都很思念家人。每天就是在等待和思念中度過。聽孫奶奶説,她一早就和同屋的李奶奶説,你大兒子中午肯定來看你,到日子了。她們不僅自己孩子探望的日子記得,連別人的孩子也記得。思念在他們內心深處是多麼的強大。我們每天忙東忙西,忙工作忙家務忙孩子,閒下來還玩玩電腦看看電視,我們的生活是多麼豐富呀。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父母,老了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只剩下了思念。我們的出現就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可是我們能給他們的是這麼少這麼少。

這點文字從動手到寫到這裏,經歷了2個週末了,不知道怎麼寫,也不知道寫什麼。腦子裏面全是那些乾枯的雙手,模糊的眼神。老了,死了。我們的老年生活會是怎麼樣。

志願者工作活動總結範文6

青年志願者行動是由共青團中央組織發起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以青年學生參與為主題,以志願服務為手段,通過青年志願者為他人、為社會提供服務和幫助,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社會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發展。本行動是一個致力於創造美好明天的行動,是有個着眼於開拓未來的事業,是青年成才和增強社會責任感的偉大事業。

我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成立以來,在校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積極參與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組織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志願者活動。

在學校,他們開展愛心義賣,進行文藝演出,為貧困同學募集學費,送上温暖;在社區裏,他們整理材料,參加文藝演出,出專題黑板報、打掃衞生、宣傳創建、為所在居委會的孤寡老人送温暖;在普通話宣傳週,他們走上街頭,義務宣傳普通話,參加了江蘇省普通話宣傳活動的開幕式,並代表全省志願者進行了莊嚴宣誓。

這些活動促使青年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關注社會,樹立了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的責任感,同時,這些實踐活動也得到了領導,市民和整個社會的認可和好評,展現了一中學子的良好精神面貌,加深了一中在蘇州市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