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大學生環境保護實習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21W

一段辛苦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你積累了不少實習心得,是時候寫一篇實習總結了。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環境保護實習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環境保護實習總結

大學生環境保護實習總結1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當地居民或公園遊客的交流,增進我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以及瞭解人們對於環境的真正需求。

2.實習路線及內容:XX年4月5日,早八點,在北大逸夫二樓前集合出發,經圖書館至燕南園,停留進行觀察調查;經靜園至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至蔚秀園及承澤園,解散進行調查;在海淀公園調查後,經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從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萬壽山北坡一路觀察,聽取老師講解;約14:30實習結束。

3.實習達到的目標: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繫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一些動植物,增加了知識。

二、分析與討論

注意到這次實習中不論是老師的講解,自己的觀察還是進行訪問的過程中,都提到了不少關於植物的問題,因此這一部分想着重探討周圍環境中植物的選擇,以及對實習過程中想到的問題進行解答。

1、關於居民對周圍植被看法的問題

在調查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對環境進行修理,而對野生的植物則有一些深惡痛絕,這與老師的一些觀點有些背道而馳。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自然環境能讓人覺得舒服,使人產生深刻的體驗呢?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對自然環境感興趣;其次,要看自然環境的物理特徵。例如,一片矮樹林旁邊是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地,人們從矮樹林中一條小路穿過,坐在草地上玩耍,會產生一種擺脱都市枯燥、乏味、緊張工作壓力的感覺,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種情況下,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無法通過的灌木叢,這類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對人類的吸引力。

因此,我想整齊修剪過的草地,花園,還是有它們存在的心理基礎的。我們在學這門課之前不也是對一些人工修剪,設計過的園藝作品讚不絕口嗎?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我們不能完全否定人類對環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壇,綠地,在心理學上,能夠有較高的清晰度,更能夠吸引人。當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個限度,適可而止。

老師是從生態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自然生長的植物有諸如,種類豐富,無需太多人工管理等優點。從城市整體的角度來講,還是要以自然植物為主,這樣對資源和環境都有益處。但處處都是這樣,未免讓人產生荒蕪雜亂的感覺。居民的不滿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當然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是人們的心理需求重要,還是環境生態重要?設計要以人為本,又要以環境為基礎,兩者兼顧似乎很有難度。如何處理,改變人的觀念?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尋求一種合適的立足點,將二者有效的調和起來。但,這立足點在哪裏呢?

2、關於路邊種植杜仲樹的問題

前面提到,在去往頤和園的路上,對路旁種植穿“鎧甲”的杜仲樹不理解,回來後特意查了一下該樹的特徵,發現自己當時的看法過於簡單,是錯誤的。

當時看到的樹,因為是剛移植過來的,樹幹很細,也沒有枝葉,再加上那圈鐵衣,覺得不是很美觀。其實,據查得的資料②,杜仲幹形直,枝繁葉茂,樹冠多呈圓形或圓錐形,遮萌面積大,且樹體抗性強,病蟲害很少,不需噴灑農藥,是城市園林綠化非常理想的樹種。北京、南京,杭州、洛陽等城市利用杜仲作行道樹或進行公園、庭院綠化,均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而且由於杜仲根系發達,耐乾旱瘠薄,也是廣大山丘地區理想的水土保持樹種。杜仲樹耐旱,耐寒,耐鹼,卻不喜濕熱,在北京種植非常理想。

杜仲樹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可以説渾身都是寶,尤其是它的樹皮,這也是給它穿衣的原因。但在查閲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杜仲樹的樹皮具有再生的特性,即使對主幹某一區段樹皮進行全部環剝,只要及時採取保護措施,短期內在剝掉皮的木質部上又可長出新的樹皮,3~4年後即可趕上未剝皮部分樹皮的厚度。通過環剝皮還可以促進樹株直徑的生長。杜仲不管幼樹或老樹都存在樹皮再生能力,但其中以幼、壯齡樹再生能力。所説的保護措施,簡單來説就是用有網眼塑料薄膜包裹樹幹。

我想,既然剝皮不會給樹造成太大的損傷,反而在一定意義上説還對樹有好處,何苦要把樹圍起來呢。而且我看那鐵圈很小,沒有給樹留生長的空間,不如沒有。希望這是因為樹還沒完全長好,進行保護的緣故,以後能看到小樹解脱枷鎖。

那我們要怎樣選擇種植的植物呢?

我覺得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不能將人的意志強加給環境。正如在實習中看到的,針葉樹的落針有一定酸性,會使周圍的土壤酸化,因此樹下的植被很少,我們強種上草也沒有用;還有在頤和園山坡上看到的側柏,它本是一種耐旱,耐鹼的植物,所生長的地方往往植被不多,公園如果片面的追求綠化效果,鋪上草坪,為保養草坪又澆灌很多的水,反而會對側柏的生長不利。還有前幾年,北京提出要給楊樹做“節育手術”,因為每年一到春天,楊絮就鋪天蓋地,無孔不鑽,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這是當初種植時所沒想到的。這些都是由於設計者不瞭解植物的習性造成的。形式不是我們追求的一切,和諧才是基礎。

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鄉土植物的應用。所謂“鄉土植物”是指未經人類作用引進的那些植物。“在鄉土植物中包括不少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材料,它們生長繁茂,管理粗放,無需對土壤作特殊的處理,可供選擇用於公園、娛樂場所和庭院中的湖泊、溪流、池塘及噴泉花壇等處的`鑲邊栽種。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研究課題。”(williamrobinson)。應用鄉土植物種植可為城市居民區提供一個近似於自然林地和開闊田野的環境。孩子們在這裏可以自由地攀爬樹木,摘取花朵和進行其他活動,而這正是現在很多設計沒有考慮到的。鄉土樹種還可以真實地反映出當地的季節變化,而引入的外來樹種卻不能反映季節的特點。在當前迅速發展變化的世界中。鄉土植物以其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持久的風貌,也許更能引起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從而增強對生活的信心。

尤其是在土壤和其他條件不良的地段,鄉土植物可以依靠其較強的抗性來維持正常生長。在不具備表土的地段,更可顯現出其特殊的栽培價值。許多鄉土植物並不需要優良的表土。貧瘠的土壤反而可以防止其過量生長,並減少相應的管理問題,而且這些植物在貧瘠土壤中生長的壽命往往比在優質土中更長。燕南園中幾乎遍及各處的二月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牆角,土坑都成為它生長的場所。

前面也有提到關於人們對修剪得很好的花壇,綠地的需求。鑑於以上所説的鄉土植物的優點,我們可以考慮以其作為園林設計,城市美化的主要原材料。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生態和人們心理需求的統一。

最後,我想到靜園被砍掉的蘋果樹,也想到高中校園裏的那排柿子樹,那是我們學校的一道風景,一到秋天樹上掛滿了柿子,但沒有人去摘它。長滿果實的樹木能給人一種成就感,一種滿足與欣喜。在校園等地種植一些適宜當地環境的果樹,讓人有一種迴歸自然的感覺,應該被提倡。

三、收穫與問題

實習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環境的機會,在實習的過程中,經老師的講解,我體會到“生態無處不在”這句話。同時通過提出與解決問題,增進了知識,加深了理解,糾正了自己的一些錯誤認識。

在這次實習中,我感覺的的困惑就是,人們的需求或者願望與生態的矛盾。要改變人的認識,但這絕非我們短暫的一生所能實現的,我們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全放在糾正人的意識上面,還要努力去尋找協調二者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應該就是我們要探索的問題。

與之相關的還有植物選擇,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問題,這雖在前面有所討論,但由於缺乏足夠的植物知識,顯然還是不全面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討。

在海淀公園發現樹少反而成為人們放風箏的好地方,所以不應該僅僅以樹木的多少來衡量公園的好壞,還要看植物的分佈以及其在人類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但究竟應該怎樣安排園中的植物,當然應該沿用其原有的狀態,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再根據不同地方的特點來設計。而究竟具體應該怎樣做,還待討論。

大學生環境保護實習總結2

隨着現代中國的不斷崛起和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逐漸強大起來,我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體高。可是在經濟發展中我們國家同樣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我們的環境保護問題,這已經是嚴重影響我們國家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為了幫助人們更多的瞭解環境保護的知識,讓人們在生活中更多的注意環境保護,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對我們的國家有莫大的幫助。

帶着這個目的,我開始了我的環境保護實習:

一、實習目的

這是我在xx縣環保局完成的關於環境保護的一次綜合性技能鍛鍊實習。其目的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參加實際工作,瞭解和掌握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鍛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實習過程

(一)、環境監理和管理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轄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1、加強城市環境管理,嚴格控制縣城的揚塵污染和噪聲污染。要求城區建築工地實施封閉施工,嚴禁將污泥、黃土帶出工地,白灰堆放場地採取揚塵防治措施,為防止機動車的噪聲污染,在縣城的南街、北街、人民路設立了機動車禁鳴區,有3名監理人員經常巡邏,尤其在“兩考”期間,我們向城區各個體門店、舞廳、音樂茶座和建築施工單位印發了《關於加強兩考期間環境噪聲管理的通知》230多份,限定了它們的作業時間,並劃定了噪聲控制區,組織人力,進行不間斷的巡查,確保為考生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考試環境。

2、依法徵收排污費,發揮排污收費以徵促治的作用。針對往年協商收費,徵收排污費不到位的問題,今年我們堅持“摸清底子,班子議定,定額徵收”的工作思路,變過去協商收費為定額收費。為了確保排污費按時足額徵收,我們對環境監理人員實行定崗位、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間,定獎懲比例和領導包總盤子的“五定一包責任制”,靠實了責任,明確了任務。在徵收過程中嚴明紀律,嚴格標準,作到“一個政策框、一把尺子量”,基本達到了“依法、全面、足額”徵收,截止目前共徵收排污費39萬元,佔總任務的97.5%,完成開徵190户,年底有望超額完成收費任務。

3、加強規範化執法工作,進一步落實了執法責任制。我們先後指派2名同志參加了全市法制學習培訓班,2名同志分別在省、市局進行了專業培訓,在局機關組織開展了3次環保法規知識學習交流活動,並注意督促幹部職工抓好平時的業務學習,努力打造一支素質強、業務精的環保執法隊伍。為了規範執法行為,今年,我們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再籌資6000多元,製作政務公開牌2面,把羣眾最關心的收費標準和收費對象逐一公佈,把各項制度逐一上牆,自覺接受羣眾監督。規定工作人員在執法工作中必須亮證執法,文明執法,不亂開口子,不搞無原則工作。局規範化執法工作領導小組對工作人員執法情況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有效的杜絕了執法過程 中可能出現的漏洞。

4、加強執法檢查,堅持依法行政。實行污染源分類管理,對重點監督單位每月檢查一遍,對非重點監督單位每季度至少檢查一遍,檢查方式以突擊檢查為主,今年共檢查企業70場(次),在全省“兩個健康”專項行動中,對2户企業提出了限期治理要求,關停了小鍊鋼企業1户,取締“土煉油”爐1處,全年累計開展執法檢查368人(次),查處環境違法行為3起,罰款1.5萬元。

5、加強城區飲用水源的監督管理,根據水源區劃報告,重新修訂了《巴彥縣城區飲用水源管理辦法》,並提請縣政府發佈實施,局裏抽調專門人員,對松花江飲用水源區開展經常性的檢查工作,查處直接在河道洗衣物、飲牲畜事件3起,並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我們還協調市環境監測站對縣城城區飲用水水質進行監測2次,並督促有關單位採取了一些預防水污染的措施。

6、加強污染源現場監督檢查及治理力度,抽查採暖鍋爐36台,對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單位限期整改,下發整改通知書6份,全部得到落實,投入8萬元完成慶成3#小區供熱站、縣醫院鍋爐限期治理項目2項;協調石油單位封閉石油廢棄井7口;抽調10名工作人員,歷時4個多月,對全縣企事業單位、生活及第三產業906户排污單位(包括個體工商户)進行了排污申報登記,從排污種類、數量、濃度等方面進行調查摸底,並建立了較為詳實的資料檔案,排污申報登記率100%;全縣(包括石油單位)用於治理環境的資金約7000多萬元,環保投資指數0。9‰。

7、加大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力度。繼續推行環保預審制,把環保審查把關的程序前移,規定建設項目在立項之前,必須經過環保部門批准,這一工作制度的實施,使環保審查取得了主動權,有效防止了一些重污染項目的開工建設。另外我們根據建設項目名錄,及時掌握新、擴、改建項目動態,積極主動參與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了“三不一跟蹤”,即不環評不準立項,不辦理手續不準開工,不達標不準驗收,對建設項目環保措施、環保設施落實情況全程跟蹤檢查,全年參與驗收的工程項目9項,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率100%。協調市環評所對北區供熱站、隴原黃花菜加工廠等規模較大的建設項目進行了環評。對全縣89户新、擴、改建項目全部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環評執行率達100%。

(二)、環境宣傳教育任務全面落實 全民環境意識普遍提高

1、向省市報送環保政務信息31篇,縣電視台播出新聞錄象3次,廣播稿2篇,完成《中國環境報》徵訂任務27份。

2、通過刷寫標語、辦板報、印發傳單等多種形式,在羣眾中廣泛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據統計,今年全縣共刷寫各類環境保護宣傳標語30多條,懸掛橫幅21條(副),印發傳單6萬份,播放環境教育警示專題片8場次,舉辦各類諮詢活動5場次。

3、在“6.5”世界環境日期間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集中宣傳教育活動,城區設立諮詢服務點3處,懸掛環境警示圖片16份,向有關部門贈送《中國環境報》6。5特刊90份,並現場播放了環境警示光盤和環保法律宣傳錄音,直接受教育人數3000多人,出動宣傳車一輛,抽調12人組成宣傳小分隊,歷時4天,巡迴7個鄉鎮,散發各類宣傳材料3萬餘份,諮詢羣眾近萬人,同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生中開展了以“我和環境”為主題的徵文比賽活動,共收集徵文8700多份。在宣傳教育活動中我們注意把集中宣傳同經常性宣傳結合起來,保證了宣傳活動的長效性和實效性。

4、積極開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動並順利通過市縣驗收。通過廣泛宣傳,使各級領導、幹部職工、青少年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重視和支持環保工作、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進一步增強,目前電話舉報多了,來信來訪多了,關心環境、支持環保工作的人多了。

5、積極開展“雙綠”創建活動。為了使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環境優美鄉鎮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我們制定了《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環境優美鄉鎮工作實施方案》,今年確定馬嶺中學等9所學校要建設成為達標綠色學校,北區住宅區創建為綠色社區,赤城鄉等6鄉鎮要創建為環境優美鄉鎮,為了促進這項工作順利進行,我局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向創建綠色達標學校的9所學校撥付創建活動補助經費1。4萬元。據統計,開展創建活動的單位用於美化、亮化、硬化、綠化工程投入經費共計達65。32萬元,創建工作基本達標,並於XX年9月順利通過我縣驗收。

6、推行“綠色認證”。今年,我們把推行綠色認證作為環保部門服務農村經濟建設的一項新的工作措施來抓,協同有關部門,狠抓巴彥無公害大米生產基地的建設,並協助完成了巴彥無公害大米基地認證工作,巴彥縣被認證為國家級無公害大米生產基地。

(三)、總量控制目標得到落實

結合全縣產業結構調整,年初,我們對排污單位實施量化管理是層層分解污染物排放指標,並定期對其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排污單位採取防治措施,提高污染防治水平,轄區內17户磚瓦廠是排放so2、煙塵大户,我們在嚴格控制燃煤類型的同時,進行技術指導,降低能耗,減少排污量,確保企業增產不增污,監理人員累計深入企業現場檢查指導32人(次)。2是從源頭抓起,全力推行使用清潔能源(型煤、液化氣),全縣有80%的燃煤用户使用中低硫份的華亭煤,60%左右的餐飲業(包括夜市)使用石油液化氣,降低了so2的產生量,減輕環境壓力,建成煙控區3。8平方公里,覆蓋率達80%。完成沼氣示範點1個,沼氣用户200多户。根據初步測算,全年二氧化硫、煙塵、化學需氧量、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均在控制指標以內。

三、實習體會

由於這是我的第一次實習,對於實習方法、調查技巧沒有什麼積累,因此,這次實習中,我覺得學到了很多,對一些過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視了。

首先是對比的方法。許多事物只搞正面調查或許能得知它現在的情況,但是不經與過去的對比,我們卻始終無法瞭解它的發展趨勢。我想,調查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預測未來,為實際服務,而要預測未來則一定要掌握髮展趨勢。有些問題如果不與過去的情況對比,我們是不可能認清問題所在的,我們只會一味的認為,現在的情況還很好,而且將會一直好下去,這樣管理的問題就被不經意間忽略了。而有些時候,對比會幫我們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癥結。當我們單獨看問題時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當我們把若干個問題、若干種情況聯繫起來加以對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

另外一個是採訪的手段。很多情況下,我們喜歡自己查資料,但是,文字的資料畢竟有滯後性,而且,普通民眾的個人看法也很難找到。而採訪,不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貼近於生活,特別是要了解當地居民的看法時,自己查資料是無法得到所需信息的。總之,我認為,沒有采訪的調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調查的。

四、實習展望

這次實習雖然我學到的實際技術和知識並不是很多,但是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終於明白了中國的環境是如何被破壞的了,人為的破壞和故意的破壞都有,我很惋惜也很憤怒,可是我憤怒也不頂用,誰也不會聽我的。

我想我面臨着很彆扭的境界,一方面知道環境保護很重要,需要重視,可是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有什麼用呢,環境保護需要大家集體的努力才能保持。所以喚起全社會保護環境的意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加大宣傳。我以後會積極的參加環境保護的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