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精選課題工作計劃3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66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題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課題工作計劃3篇

課題工作計劃 篇1

一、總體目標:

本學期我校將在總結上學期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究和實踐,充沛挖掘現有的校本資源,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落實理論,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讓教師成為“研究者”和“實踐者”,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具體工作:

1、總結交流上階段研究效果:

上一階段的實驗中,我校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課前設計,課堂實踐,教學反思等已初步瞭解如何在生成性課堂中發揮同學的主體性,並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在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在本學期初進行交流和梳理,為下一階段的實驗找到方向,鋪平道路。

2、制定本學期研究計劃

組織課題組成員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研究的內容要結合上階段的主要問題,並在低、中、高年段分別設立不同的子課題,使各年級老師能更好地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確定研究目標和內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進行課題研究。

3、確定本學期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過程中要追求真實性,要有真正的研究效果,因此本學期確定的研究方法要切實可行,緊緊圍繞課題的總體方案展開:

(1)深入瞭解同學

語文課堂教學怎樣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教學的生長點?關鍵是把同學看作重要的教育資源,以同學為本。各實驗班老師首先要摸清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如: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發言水平、合作能力、學習興趣、知識積累等,收集後要分析、研究、概括,為課題組研究做好準備,也使接下來的實驗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2)落實實驗要點:

A、深入挖掘動態生成點:課堂的生成是動態的,任何環節都有生成的因素和條件,教師要能抓住關鍵點、精彩點,牽一髮而動全身,激發同學思維的火花。

B、靈活運用動態生成法:教師要深入研究,大膽創新,在原有的情境生成法、題目生成法、詞句生成法等基礎上繼續探索。

C、精心設計動態生成預案:在實驗中的教學預案必需着眼於生成,着力於設計。教學目標要有意義;教學內容要尋找生長點;教學過程要引導同學實踐;教學戰略要發揮同學的主體性:從直線式走向分支式、板塊式,從“西洋畫”走向“中國畫”講究“留白”等。

4、繼續以反思促生長

在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善於總結,和時記載研究中的真實故事,對故事的論述要善於尋找理論依據。同時對課題研究開展的活動情況要和時進行總結,認真加以分析每次活動的勝利與缺乏,並和時進行交流,對各子課題的活動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不時調整,使方案更趨於完善,各課題組成員要根據研究的內容撰寫優秀論文,在學期結束時組織一次交流。

三、月份工作佈置:

9月份:

(1)總結上一階段的經驗,進行交流。

(2)摸清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如: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發言水平、合作能力、學習興趣、知識積累等,為課題組研究做好準備。

(3)制定研究計劃,選擇低、中、高年級子課題。

(4)將課題工作計劃上交到區教研室。

10月份:

(1)研究有關同學學習行為等方面的文獻,概括出一些理論觀點和實踐經驗。

(2)確定選擇低、中、高年級子課題。

(3)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11月份:

(1)繼續研究有關教師教學行為、教學評價、教師評價等方面的文獻,概括出一些理論觀點和實踐經驗。

(2)繼續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3)和時反思交流。

12月份:

(1)繼續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2)和時反思交流。

(3)對階段性實驗後同學課堂學習性行為評價進行調查研究,完成調查報告

1月份:

(1)組織交流研究案例。

(2)針對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舉行一次研討活動。

(3)小結課題組工作。

(4)整理課題相關資料。

(5)實驗教師撰寫相關課題報告、優秀論文或小結。

課題工作計劃 篇2

研究課題:《讀思結合引導學生有效閲讀》

本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以“小學課堂教學有效組織形式研究”為課題的教研活動,為了提高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真正做到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本學期特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

當前閲讀教學中普遍重視了讀的問題,學生基本上在課堂上讀了起來,聽到了琅琅的書聲。但閲讀教學容易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閲讀教學時教師有讀無導,學生有讀無效,從理論上講,多讀確實有利於語言的`積累、感悟和理解,但多數絕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的讀,也絕不是排斥教師應有的引導、指導和講解的讀。宋代學者朱熹提出的“熟讀深思”符合閲讀規律。“讀而不思則罔”有些深奧的課文,如果離開教師適當的引導和精講,不要説讀幾遍,就是讀一百遍也搞不懂。我們要把握好閲讀教學中的度,要有辯證的觀點,而不是盲目地讀、讀、讀。閲讀教學出現效果不明顯的狀況,從實踐層面上講,原因主要是教師自身朗讀水平不高缺乏朗讀指導的方法,因此只能在一個層面上讀,不能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味,讀出韻味來。

二、研究目的:

在閲讀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讀思結合,讀導結合,教給方法;力求提高閲讀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悟,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掌握技巧。

三、研究內容: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心,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加強學生在閲讀中的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之有效地提高閲讀效率,關鍵在於讀思結合的實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問題的評析與討論,訓練學生形象與邏輯思維,促進其自主閲讀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健康良好的氛圍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逐步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讀,是獲得素材的重要手段,值得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其潛在規律;思,是閲讀的靈魂,是學生從語言、表達技巧、文章結構等方面吸取營養的必備武器。

四、研究方法:

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讀是基礎。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讀,而且要研究讀的指導,力求做到:指導不理性化、抽象化;重情感及變化的整體把握;不僅把讀作為理解內容的手段,而且把讀和品詞品句、揣摩表達作用、學習表達方法結合起來。總之要做到讀思結合。首先,關注“對話”中的提示語及標點符號,讀出表情和語氣來。

“對話”中的提示語往往提示了説話人的表情、動作及説話時的語氣、語速等,因此讀好對話不能忽略了提示語,還包括標點符號,他們都會提示我們該怎樣朗讀好人物的對話。

其次,引導學生體會感悟,讀出各自的感受。

個性化的閲讀是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理解與感悟的閲讀。課堂上應沒有諸如“該用什麼感情讀?哪裏停頓?哪兒該讀重音?”的話語,而是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感受來朗讀,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我們鼓勵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傳情,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受。

五、研究階段步驟:

3月份:

(1)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2)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載資料。

(5)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5月份:

(1)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2)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6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及時上載材料,豐富博客內容。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載個人博客。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

(4)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5)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課題工作計劃 篇3

在校教務處的直接領導下,我組課題正順利進行着,我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積極進行着課堂教學研究的實踐與探索。為了使我組子課題能更好的圍繞校總課題展開,做出成效、做出影響,又能體現本學科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的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

立足本校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課堂教學現狀,針對學生在探究性實驗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且能夠解決的問題,分析原因、思考對策、總結方法、探索規律,注重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規範每個教師的教學行為,努力改善每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為提高每個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而努力!同時強化規範科研意識,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進行實踐,創新研究工作思路、紮實推進研究工作、深入進行課題研究、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為促進每個教師的專業成長而努力!

二、工作重點

1、根據制定的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有序展開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邊研究、邊總結、邊收集成果,形成政治學科特色。

2、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收集資料;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設計的指導策略。

3、積極參加各級培訓活動,提高每個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和素養。

4、加強課題成員之間的聯繫,借鑑其他子課題的經驗,促進本組子課題的研究。

5、積極參加總課題的研討,定期開展子課題研討會。注意收集過程性材料和階段研究成果。

三、具體措施

1、子課題組長具體負責研究工作,讓課題組每位研究教師有搞科研的觀念,努力成為一名“科研型”的教師。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注重理論水平的提高。本學期我們計劃圍繞以下專題開展學習活動:(1)認真學習和鑽研《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有關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形態性、實踐性研究。(2)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3)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優秀教學案例以及專著,要求每個教師精讀一本相關專著,並每月寫好一篇20xx字左右的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

3、積極開展實踐研究,參與各級各類研究課、展示課、評優課等活動。本着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的原則。從課堂中發現問題、通過改進教學策略來解決問題。每位課題組成員每學期至少開一節課題研究課,並要有詳盡的教案、教後反思等材料。

4、課題組實驗課教師馬琴、龔嘉麗老師精心設計2—4節課題研究課擬參加全縣的研究課展示活動。同時全組老師要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注重研究資料的積累和交流。

四、具體工作安排

9月份:

1、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2、參加校本培訓和研究活動

3、政治、歷史、地理老師組內課題研究課

4、重點進行有關課題研究理論學習,主要學習江蘇省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和觀看魏書生的課堂教學實錄。

5、迎接學校總課題的縣級教研室老師的調研

10月份:

1、組織子課題組成員學習貫徹課題研究計劃

2、參加學校的課題研究課活動

3、 馬琴老師和龔嘉麗老師對全縣政史地教師開設課題研究課

11月份:

1、繼續在課堂中開展課題研究,並及時撰寫研究小結

2、參加學校的課題研究課活動

3、校教學能手大賽的準備工作

12月份:

1、馬琴老師和龔嘉麗老師對全縣政史地教師開設課題研究課

2、收集、整理本學期課題研究材料並充實完善本組課題的資料收集

3、參加總課題的研究競賽活動

4、作好本階段課題研究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