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語文減負提質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14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什麼樣的工作計劃才是好的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減負提質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語文減負提質工作計劃

語文減負提質工作計劃1

本學期,本教研組要繼續認真抓好減負工作這件頭等大事,要組織語文教師學習教育部《關於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學習教委和清城區教委出台的“減負”規定,按學校制度的有關“減負”工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學期本組的“減負”工作計劃:

一、每週一次在師生進行“減負”工作教育宣傳,進一步提高師生的認識覺悟。自覺做好“減負”工作。

二、本學期的期初和期中以後,分二次召開家長座談會。廣泛徵求家長對“減負”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溝通家長的心裏,做好家長的宣傳工作。

三、嚴格按省頒的課程進行上課,不得隨意刪、增功課,並做到上好開齊。

四、嚴格控制學生的用書,練習資料、不得擅自增訂和購置課外書本和練習提綱。

五、精簡作業,提高質量。作為語文教師,應加強學習,深刻領會“減負”的實質和意義,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做“減法”的同時,認真做好“加法”。要加上有關口頭表達、動手操作方面的作業,加上那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作業。如:語文教師可以佈置學生放學回家把學過的課文有感情的朗讀或背誦給家長聽;回家觀察某一自然現象,某些小動物等;寫寫觀察日記,回家做做小實驗。愛好寫作的,多練練筆,並積極投稿。這樣的作業既新鮮又有趣,學生願意參與。

所謂“減法”就是要教師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轉變觀念,嚴格控制作業量,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特別是要減去機械重複、單調枯燥的作業,因為這類作業會令學生厭煩學,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和發展。

五、改革教學,學生樂學。課堂上語文教學要求堅持打破傳統的一問一答式的以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圍繞“和諧合作實踐”這一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激發興趣、引導探索”,“開拓求異、尋獲新知”等教學活動環節,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培養創新精神。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心理輕鬆,願學、要學、樂學,這便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心理負擔。

六、考試教學中的一個環節,是保證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手段,因此,考試與“減負提質”並無矛盾。關鍵要建立以“減負提質”為價值目標的考試製度和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考試時間的全程性。

把原來一學期兩次興師動眾的集體考試改為“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加強平時、分項考核、綜合評定”的檢測做法,對考試內容、時間、形式合理組合,在一個學期內的全時段中,分散安排,變集中考為全程考,有些項目在舒緩的氣氛中結合日常教學進行,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2)考試內容的全面性。

拓寬考試、考察範圍,重視知識、發展能力,發展非智力因素。這裏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把屬於非智力因素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也列入考察範圍,主要通過批閲作業,觀察學生課堂內外的表現予以考察。二是把屬於智力因素的考核內容分成若干項,即:聽、説、朗讀、聽寫、閲讀、作文、基礎知識、寫字等,增強了考試的全面性。

(3)考試形式的多樣性。

考試的形式由過去的筆試改為筆答、口答、動手操作和日常觀察等多樣性的考試、考察。如:“聽”的測試有“聽後述”、“聽後答”“聽後寫”等,“説”的測試有“看後説”、“做後説”等。朗讀測試因人而宜,分類進行,經觀察朗讀能力已達到年段教學要求的可以免試,未達到要求的,應重點強化,達到合格直到優秀,如此多樣性的考試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

七、對語文教師在本學期提出的新的要求有:

1、繼續抓好師資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給減負提質工作以有力的保障。

2、繼續開展好各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做到減負不減質,減負不減責任。

語文減負提質工作計劃2

“怎樣優化作業設計,怎樣提高教學效果”是減負增效面臨的'較為複雜的課題,既要減負又要增效,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境界。根據學校的減負要求,我做了一系列工作,爭取在不降低教學質量的同時,儘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具體操作如下:

一、取消早讀。

根據教委規定,學校在8:00以前不得開展教學活動,於是我把早讀取消了。但沒有因為早讀取消,而讓學生到校無人管理,隨意做事,而是讓他們整理內務。如收拾書包、打掃教室衞生、做好課前準備、做好上早操的準備。

二、精心準備每一節課。

要想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必須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將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識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即減負不減效。因此,便要求我們在每上一節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做好這一切,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將課程標準理解透徹,明確學生應在這一學段達到什麼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時有的放矢。

2、吃透教材,精講課文。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並把教材內容讀懂吃透。將整冊書、每個單元、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理解透徹,甚至課文中的插圖也要明白其設計意圖,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一節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該合併的合併,該分解的分解,該講的地方精講,不該講的地方不講,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

3、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求知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在創設問題時,衡量問題情境設計的標準有兩個,即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直接有利於教學目的。

三、優化作業設計。

1、設計想象型的作業。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有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如能細心深思,生髮開去,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學完《燕子專列》這篇課文後,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小貝蒂救助燕子的情景太感動人了,我要把她當時救助燕子的情景將給爸爸媽媽聽。佈置這樣的作業,可以使學生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通過用心想象和體會,不僅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抓住課文的特點,進行語文優化作業的設計,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又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

2、設計對比型的作業。學生在學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樹》後,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同樣是對待樹,他們有什麼不同呢?帶來的結果又是如何的呢?通過對比,使學生深深地感悟到了保護樹木,愛護環境的重要,增強了環保意識。

3、設計模仿型的作業。因為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作,文質兼美,無論是語言還是構思,都有許多獨到之處,可以讓學生抓住課文中某些片段中概括性的詞句,通過想象具體地加以描繪。如學完《翠鳥》一課以後,我讓學生根據作者寫翠鳥的方法,寫自己喜歡的鳥。

4、設計層次型的作業。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學生髮揮主體作用的前提。為了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減輕學生壓力,我在設計和佈置作業時,根據教材特點,儘量體現層次性,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留一些可供選擇,富有彈性的作業,讓學生自主把握,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發展。比如,對學困生的作業設計與佈置,多以課本為主,以基礎為主,適當拓展,使他們能“消化得了”,又能逐步提高;對優秀生,立足課本,着眼課外,延伸至社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着力進行拔高訓練,使他們能“吃得飽”。從而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如在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特點設計了以下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找找自己周邊有沒有破壞樹木的人或事;

(3)設計一條環保標語。你可以自主選擇,任選一個去練習。

總之,我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