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彙編7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05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衞生應急工作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彙編7篇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1

20xx年,我院應急工作將按照縣衞生局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我院實際,認真總結應急工作經驗,切實加強衞生應急管理,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機制,做好各項醫療衞生保障和應急準備,提高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一、加強衞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完善衞生應急領導組織和工作機制,按照縣衞生局應急辦公室的部署,組織召開應急工作會議,明確工作責任,暢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緊密的部門協作機制。明確衞生應急職責,健全衞生應急常態長效管理機制。總結我院衞生應急管理、特別是醫療衞生救援和醫療衞生保障等工作經驗,查找薄弱環節,不斷提高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能力。

二、強化衞生應急常態管理

健全衞生應急預案體系。逐步完善我院衞生應急預案和重大活動保障方案,開展人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傳染病、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信息主動搜索,定定期彙總相關信息,逐步建立和健全區域公共衞生事件預測預警和分析報告工作模式。組織開展區域內公共衞生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三、積極組織開展衞生應急工作進基層

開展衞生應急工作進基層,夯實衞生應急工作基礎,與衞生局、防疫站等部門共同協商,制定細化實施方案,建立衞生應急志願者隊伍,加強衞生應急培訓,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重大災害等事件的多部門協同演練。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開展衞生應急健康教育及科普宣傳,提高居民、學生羣體的衞生應急知識水平和防護能力。組織學習《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風險溝通指南》,增強風險溝通意識。

四、加強衞生應急隊伍建設

調整充實衞生應急隊伍,明確衞生應急人員的崗位職責,建立通訊網絡,做好應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完成衞生應急人員重點傳染病防控等專業知識培訓,組織1-2次綜合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模擬演練和應急拉動演練,提高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和現場處置能力。

五、加強衞生應急裝備管理

參照衞生部辦公廳《衞生應急隊伍準備參考目錄(試行)》,有計劃、有重點地配備或補充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包括極端災害情況下醫療衞生救援隊伍的裝備配置,建立藥品、器械儲備目錄,完善應急物資的調用機制,為快速有效地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提供物資保障。積極準備做好自然災害情況下的醫療衞生救援工作。

六、加強衞生應急管理工作的考核

組織做好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防範和應對,規範不明原因發熱,不明原因羣體性疾病的排查管理和應急處置,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醫院日常管理工作安排,規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對。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2

為做好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工作,建立高效的衞生應急機制,提高我中心的衞生應急管理水平,特制定20xx年衞生應急管理工作要點如下:

一、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隊伍建設

完成應急隊伍組建,包括: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急小分

隊、後勤保障小組等隊伍的建設。明確分管領導,落實責任科室,職責明確,措施到位。

二、制定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衞生應急管理制度

制定《突發公式衞生事件應急總體預案》,及重點急性的傳染病、食物中毒、自然災害和不明原因羣體性疾病等專項預案。健全各項衞生應急的管理制度,包括應急值守、信息報告、人員培訓制度等。

三、開展各類衞生應急培訓工作

1.組織全體醫務人員參加1次以上應急培訓,衞生應急小分隊成員一年至少參加一次培訓。有條件時,組織衞生應急小分隊參加區應急辦組織開展的各類應急培訓班,時間按照區應急辦的通知;

2.中心應急小分隊積極參加上級衞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應急演練或自行演練1次。

四、加強衞生應急法制宣傳教育

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的社會宣傳力度,

對全體醫務人員開展《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規章、預案、診斷標準和處理原則的培訓學習。

五、加強應急裝備和物資的儲備

中心內部設置應急儲備室,為應急小分隊添置相應的應急裝備。承擔應急工作的內、外、婦、兒科、檢驗科添置設備。後勤保障小組備好相應的醫療器械和藥品物質。

六、社會動員與健康教育

中心開展應急健康宣教工作,保障經費支出,落實相關人員實施。組織和指導轄區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積極開展衞生應急科普教育工作,在至少半數以上的社區建立應急或健康相關宣教陣地。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3

為加強本縣衞生應急能力建設,強化醫務人員衞生應急知識和能力,提升應急處置水平,確保衞生應急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制訂本年度衞生應急培訓演練計劃。

一、職責分工

(一)縣衞生局

縣衞生局負責縣內衞生系統開展衞生應急培訓演練的計劃和推進實施。做好衞生應急基本理論知識培訓的組織工作;負責本縣突發事件綜合性醫學救援演練、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綜合應急演練的組織工作和轄縣內各級各類醫療衞生單位專項應急演練的指導工作;負責對轄縣各級各類醫療衞生單位活動開展情況的督導和總結工作。

(二)公共衞生機構

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全縣疾病預防控制條線衞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的計劃和指導;做好條線內衞生應急技能培訓的組織和指導工作;組織開展條線內突發傳染病防控應急演練;本條線活動開展督導、總結工作。

縣衞生局衞生監督所做好衞生監督條線衞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的計劃制訂、組織和指導工作。做好條線內衞生應急技能培訓、突發事件公共衞生應急演練工作;本條線活動開展督導、總結工作。

(三)各級醫療機構(含醫療急救中心)

負責做好本單位衞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的工作計劃和推進實施。按要求做好應急隊員(志願者)的相關培訓、演練;做好活動的總結工作。

二、活動內容

根據文件要求,本次本年度衞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主要從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及應急演練兩個方面開展實施。

(一)理論知識及技能培訓

1.縣衞生局:組織轄縣醫療衞生單位衞生應急工作人員和衞生應急隊員(志願者)開展衞生應急基本理論培訓。培訓包括內容:衞生應急工作基本知識;衞生應急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預案的基本內容;衞生應急信息報告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2.縣公共衞生機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年度工作,組織本單位和轄縣各醫療機構衞生應急工作人員、應急隊員(志願者),開展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應包含以下內容: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現場調查、應急處置和信息報告的相關理論與技術;突發事件公共衞生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等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與技能;流感、脊灰等突發傳染病的防控技術方案要點;突發中毒事件、放射事件應急處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等。

縣衞生局衞生監督所結合年度工作,組織本單位和轄縣各醫療機構衞生應急工作人員、應急隊員(志願者),開展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應包含以下內容: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現場調查和應急處置的相關理論與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等。

3.各級醫療機構(含急救中心)組織衞生應急人員積極參加縣衞生局、疾控中心、衞監所開展的衞生應急理論和技能培訓;組織本單位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做好單位緊急醫療救援工作預案(包括事發現場和院內救治)、基本救護技能、專業技術、後勤保障裝備使用以及信息收集和報告等方面的培訓工作。

(二)應急演練

1.縣衞生局組織開展轄縣內以應急流程、應急崗位職能為內容,多部門參與的突發事件綜合醫學救援演練。演練科目包括:事發現場公共衞生調查和應急處置;現場緊急救援和後送;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後勤設備的使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發佈等。

2.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開展突發傳染病防控應急演練。演練科目為:突發傳染病現場調查和應急處置;現場生物、環境和食物等樣本的採集、保存和運送;現場快速檢測鑑定程序和方法,實驗室檢測結果分析與研判;現場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和受污染人員洗消、疫點消毒;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後勤保障設備的使用;密切接觸者的追蹤和管理;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發佈等。

3.縣衞生局衞生監督所組織開展突發事件公共衞生應急演練。演練科目為:突發事件公共衞生現場調查和應急處置;現場生物、環境和水樣本的採購、保存和運送;現場快速檢測鑑定程序和方法,檢測結果分析與研判;現場個人防護裝備的使用;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後勤保障設備的使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發佈等。

4.各綜合性醫療機構負責組織開展本單位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志願者隊伍)的現場應急醫療救援演練和院內批量傷員救治演練。演練科目為:緊急醫學救援現場的展開、傷情判斷、檢傷分診、醫療救護和後送;院內批量傷員的應急救治工作的啟動、展開、接收、分流、處置、信息收集和報告;現場應急指揮、專業技術和後勤保障設備的使用等。

三、工作要求

(一)各單位對本年度衞生應急培訓演練活動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謀劃,制定本單位工作計劃。

(二)各單位要把衞生應急培訓和演練同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及衞生應急核心能力評估等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本次活動切實加強衞生應急隊伍的應急意識和應急技能。

(三)縣衞生局將對轄縣各單位開展活動督導檢查,以確保活動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4

為深入開展衞生應急管理宣傳活動,做好衞生應急預案的宣傳和解讀,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應急防護知識,增強公眾的公共衞生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公眾應對公共衞生事件的綜合素質,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主要內容

(一)以景陽鄉衞生應急預案為核心,做好預案宣傳和解讀工作。

(二)以衞生應急知識普及為重點,提高公眾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能力,按照災前、災中、災後的不同情況,分類宣傳普及應急知識。

(三)以典型案例為樣本,增強公眾的衞生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

二、組織實施

(一)開展現場專題宣傳活動,發放和張貼宣傳資料,大力開展公共衞生安全知識進學校、進農村。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做好衞生應急宣傳工作是貫徹落實我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於增強公眾的公共衞生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鎮的衞生應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XXXX醫院

年 月 日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5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衞生應急管理工作,鞏固浙江省衞生應急工作示XX縣創建成果,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根據省市年度衞生應急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xx年XX縣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一、加強衞生應急綜合管理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縣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辦公室綜合協調職能,加強與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的聯繫,充分發揮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能,及時受理處置醫療緊急救助;指導醫療機構開通急救“綠色通道”;協調處理醫患糾紛;負責處置重大傳染性疾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相關工作。加強對縣疾控中心、縣衞生監督所以及各醫療單位具體承擔衞生應急管理科室的指導,逐步形成上下對口、分級負責、信息暢通、指揮有力的衞生應急管理網絡,不斷提升衞生應急綜合管理能力。

二、完善衞生應急預案體系

建立衞生應急預案動態更新機制,根據工作實際,及時更新、修訂、完善現有的衞生應急和醫療救援相關預案。縣疾控中心XX縣衞生監督所根據工作實際及時完善各類衞生應急技術方案,各醫療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單位實際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衞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技術方案,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加強專業機構和隊伍建設

加強縣疾控機構實驗室、網絡報告系統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預警、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處理能力。加強縣級醫院急診科能力建設,加強鎮(街道)衞生院急診急救規範化建設,依託設在縣一院的120統一指揮系統,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及工作職責,提高院前急救服務質量,降低傷殘和死亡情況。根據人員變動及時調整充實縣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專家諮詢委員會,發揮委員會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級別評估、措施建議、預案制定中的作用。對疾病控制、衞生監督、心理危機干預、醫療救援等應急機動隊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應急管理人員定期開展培訓、拉練,各醫療衞生單位要結合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全員培訓,確保培訓的覆蓋面和培訓的質量。積極參加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各類應急演練,充分發揮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一級聯動單位(120急救站)、二級聯動單位(縣一院、二院、中醫院、康慈醫院、縣疾控中心、縣衞生監督所)專業優勢,不斷提高衞生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四、強化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工作

依託衞生信息化平台建設,建立完善符合基層實際的衞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和預防與應急並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原則,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預警,強化傳染病自動預警信息核實、疑似事件調查處置;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建立信息通報與交換工作機制,完善與教育部門之間的學校衞生防病協作機制,建立和完善學校與當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學生因病缺課信息報告制度。繼續完善與公安部門建立的艾滋病防治、打擊非法行醫協作機制,與新居部門建立的新居民衞生防病協作機制,與農經部門建立的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協作機制。進一步規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苗頭事件報告工作,以便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五、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

加強霍亂、人感染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等急性的傳染病的防範和應對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完善由疾病預防、“120”救援、醫療救治、衞生監督以及各相關部門協作的衞生應急聯防互動機制。加強救災防病隊伍建設,做好災前各項準備工作,及時、有序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六、加強衞生應急物資儲備

建立健全衞生應急裝備和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運機制,完善衞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機動隊裝備,儲備必需的衞生應急物資,專室專人專冊管理並及時更新,確保衞生應急工作及時有效開展。同時建立衞生應急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及時足額撥付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專項經費,用於各類突發事件的監測、處置和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全縣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

七、加強衞生應急宣傳工作

結合各類衞生宣傳日和百場健康教育課進社區等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宣傳櫥窗、電子屏等各種載體,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衞生應急知識科普教育,不斷提高公眾衞生應急防範意識和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衞生應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6

為進一步鞏固省級衞生應急工作示範縣和市級衞生應急示範鎮(街道)創建成果,不斷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根據省、市年度衞生應急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xx年縣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應急預案

各單位要提高對衞生應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衞生應急辦公室的綜合協調職能,及時謀劃好“十三五”衞生應急工作規劃。加強與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的聯繫,充分發揮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職能。加強衞生應急隊伍建設,健全工作網絡,夯實工作基礎,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建立衞生應急預案動態更新機制,根據工作實際,及時更新、修訂、完善現有的衞生應急和醫療救援相關預案。縣疾控中心和縣衞生監督所根據工作實際及時完善各類衞生應急技術方案,各醫療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單位實際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衞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技術方案,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加強能力建設,強化預警報告

依託疾控科學發展示範基地、省精神衞生中心分中心和縣公共衞生重點實驗室等科學發展示範點重點項目,加強縣疾控機構實驗室、網絡報告系統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建設。加強縣級醫院急診科能力建設,加強鎮(街道)衞生院急診急救規範化建設,依託120統一指揮系統,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及工作職責,提高院前急救服務質量。對衞生應急機動隊伍定期開展突發公共衞生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霍亂等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等培訓,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應急拉練、血防查螺技能比武等活動,各醫療衞生單位要結合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培訓、拉練。積極參加縣社會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各類應急演練,不斷提高衞生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完善院前急救、醫療機構急診突發事件衞生應急信息以及嚴重臨牀異常事件監測報告制度,加強突發事件衞生應急風險評估能力建設。依託衞生信息化平台建設,建成並啟用衞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預警,強化傳染病自動預警信息核實、疑似事件調查處置;加強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風險隱患排查監管工作,建立信息通報與交換工作機制,加強與教育、公安、新居民、農經等部門的協作。進一步規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苗頭事件報告工作,以便及時、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三、加強物資儲備,做好應急處置

建立健全衞生應急裝備和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運機制,完善衞生應急和醫療救援機動隊裝備,儲備必需的衞生應急物資,專室專人專冊管理並及時更新。建立衞生應急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及時足額撥付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專項經費。加強霍亂、登革熱等傳染病的防範和應對工作,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應急處置機制。加大艾滋病、結核病和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防控措施,加強H7N9禽流感防控,規範禽類交易,縣城區嚴禁活禽交易,其他市場嚴格執行“清潔消毒休市”制度。加強學校、敬老院等重點場所麻疹、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防控工作,預防聚集性疫情發生。建立完善由疾病預防、衞生監督、“120”救援、醫療救治以及各相關部門協作的衞生應急聯防互動機制。加強救災防病隊伍建設,做好災前各項準備工作,及時、有序開展救災防病工作。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範意識

結合各類衞生宣傳日和百場健康教育課進社區等活動,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宣傳櫥窗、電子屏等各種載體,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衞生應急知識科普教育,不斷提高公眾衞生應急防範意識和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衞生應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加強輿情監測和風險溝通,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科學理性看待和參與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控工作。

衞生應急工作計劃 篇7

一、妥善處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繼續開展霍亂、手足口病、流感等重點傳染病疫情監測,重點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加強聚集性的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嚴格執行《區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區衞生應急處置工作規範》,依法、科學、規範、快速、有效處置重大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二、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工作

認真落實《區突發事件醫療衞生救援應急預案》,切實履行醫療機構在應對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衞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醫療救援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醫療救援工作。

三、完成重大公共活動衞生應急保障任務

按照市衞生局、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認真負責地做好重大公共活動食品衞生監督保障、現場醫療急救保障和醫療服務保障。

四、做好救災防病工作準備

認真落實救災防病工作措施,做好應對洪澇、颱風、雨雪冰凍等災害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等衞生應急準備,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及時啟動《區救災防病預案》,全力做好疫情監測、疫點處理、患者救治等衞生防病治病工作。

五、開展省級衞生應急綜合示範區創建工作

在去年創建的基礎上,對照創建標準,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通過示範區的創建,帶動衞生應急管理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六、加強衞生應急信息化建設

進一步完善區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強化應急指揮信息系統使用效能,發生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能及時提供決策依據和分析手段等多種信息,以減輕對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發揮作用。

七、開展衞生應急大練兵活動

以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實戰效能為主旨,繼續深入開展衞生應急大練兵活動,制定應急大練兵計劃,建立平戰結合的隊伍管理制度,完善運行機制。以演練、培訓、競賽、應急技能進社區為主要活動形式,開展多層次、多範圍的大練兵活動。

八、強化疾控機構衞生應急職能作用

認真落實《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急處置工作規範》,切實履行疾控中心承擔的全區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信息管理、衞生學調查、檢測、處理及衞生應急宣傳等預防和控制工作職能,確保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得到及時、科學、有效的處置。

九、做好衞生監督機構應急工作

認真落實《區衞生監督機構應急處置工作規範》,建立責任明確、程序明晰、制度完善的衞生監督應急工作機制,及時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認真做好重大公共活動衞生監督保障工作,確保食品衞生安全,全面完成各項重大公共活動衞生監督保障任務。

十、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衞生應急工作任務

積極完成市衞生局、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各項應急工作任務,積極完成區衞生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