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寒假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22W

有許多的同學都要做寒假調查報告,小編在這提供2篇寒假調查報告給大家參考。

寒假調查報告

  第一篇:初中生寒假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瞭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小學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小學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衞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並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衞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小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小學生對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説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衞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衞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第二篇:寒假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與概況

1.調查對象:大學生

2.調查方式:實地走訪為主,參考資料為輔

3.調查內容:大學生對寒假生活的安排

二.調查內容及結論

寒假,對於很多學生來説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能夠把握這一個月多的時間真正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應該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就應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通過調查瞭解到當代大學生寒假生活分為四類:一、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二、埋頭苦學,參加各類培訓班。三、出行旅遊度假觀光。四、在家“無聊”一族。

社會實踐 兼職打工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為要鍛鍊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有22%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鐘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

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為數不少,這樣既可鍛鍊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為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寒假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吧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鐘點工,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商店或)替網絡公司試玩遊戲等都成為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儘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着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為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埋頭苦讀 繼續深造

寒假,成為一些大學生備戰的“黃金時期”。參加各類培訓班早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類形形色色的招生廣告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寒假報名參加英語、電腦培訓班的`大學生,大都是為了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取得多個文憑、證書更有利於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有不少大學生趁寒假報名參加汽車培訓,為了將來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時用不上,也對自己有好處。此外,不少大學生到圖書館、書店“充電”,攝取精神食糧,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這些大學生如果能夠勞逸結合,在用功學習的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與時代不相吻合,寒假是一個充電的好機會,也是一個瞭解社會的

良機。

外出旅遊 飽覽風光

大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薰陶,包攬祖國山河風光,使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使人腦得到精神保健、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潮流。部分大學生利用寒假欣賞名山大川,不僅豐富了閲歷,增長了經驗,從外出經歷中體會人生,感觸社會,同時也能體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出行旅遊,度假觀光,與同伴相互照顧,增進了解,培養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第三篇:寒假社會調查報告

在放寒假期間我參加了xx鄉xx村的幾項調查活動,在調查期間讓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 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們調查了xx村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1%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裏只有13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6歲,但有50%的孩子八歲才開始上學。

我們還調查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肉製品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100元以下。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説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不是因為我是一個農村的學生我才説這樣的話,而這是我們調查的真實情況,而且在這一方面我以過親身的體驗。

從開始調查到調查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xx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但是對於有一些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卻無能為力幫助他們,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xx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以前該村是連鄉村公路都沒有通,目前,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養豬和種土豆,公路以到了村公所,這樣就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比如,他們可以種很多的土豆,還可以養豬,養牛銷售出去。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