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童年作文

【必備】媽媽的童年作文5篇

欄目: 童年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2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媽媽的童年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媽媽的童年作文5篇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1

在媽媽那如繁星一樣的往事中,有快樂的,悲傷的,有趣的……而深深打動我的是她學打水漂的事。

媽媽告訴我,她生活在70年代,那個年代的人大多生活都還解決温飽問題。媽媽每天放學回來都要挑水、澆菜、餵豬、餵雞鴨、喂貓狗,接着還要幫着煮飯。幹完這些粗重活,吃完飯已經很晚了,這時媽媽才能點着煤油燈做功課。第二天一早起來刷牙洗臉上學。中午回家又要洗衣服,根本沒時間睡午覺。媽媽每天都重複地幹着這樣的活。

儘管這樣辛苦,但媽媽還是有很多美好童年回憶。

媽媽經常在星期六放學後,和哥哥、同學去學校附近的魚塘玩。在那裏,他們最愛玩的就是打水漂。“打水漂”,就是找幾塊瓦片兒,順着水面撇向遠處,瓦片兒就會像蛇一樣躥走,河面上立刻出現一長串的波紋兒,非常好看。

開始媽媽總看到她的哥哥和其他高班同學手中的瓦片如水蛇般躥來躥去,媽媽也趕緊拾來瓦片,學着哥哥的樣子把瓦片扔向魚塘。瓦片一頭扎入水中不見了蹤影。媽媽一直找不到失敗的原因,感到困惑。

最後,只好向哥哥請教。舅舅告訴媽媽,瓦片要光滑,沒有稜角,這樣才能打得遠。最重要的是瓦片不能呈弧線飛入水中,入水前,瓦片和水面的角度要小於45度,還要使瓦片快速地旋轉,這樣既打得遠,又躥得快。

媽媽在地上找到一塊瓦片,在石頭上把它磨光滑,又在魚塘旁找了個坡度較緩的近水處蹲着。媽媽右手拿着瓦片,信心十足地往水裏一擲,只見瓦片如“飛魚”演雜技般在水面上躥,應和着清脆的水聲,哇,媽媽終於成功了,她激動得跳了起來。

直到現在,一提起打水漂,媽媽仍會激動不已。

有時候我們到了河邊媽媽還會拿着扁扁的石頭教我和弟弟學打水漂。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2

我知道媽媽對自己心愛的東西是十分珍惜的,從來不讓我去碰一下。她有一個一尺見方的精緻木箱,不會輕易打開。那個木箱上雕刻着一朵荷花,看上去還有些土色土香呢!

有一天,媽媽忘了上鎖,我沒有經過她同意,便打開看了看。媽媽,在這小木箱中珍藏着您童年的祕密,珍藏着您童年的快樂。箱子裏有一個棕色的小盒子,看上去很不起眼。打開小盒子,裏面躺着一個有着白花邊的紅蝴蝶結,那一定是媽媽小時候最喜愛的飾物吧!原來,媽媽也跟我一樣愛美呀!木箱裏擺放着一條紅領巾,疊得整整齊齊的。我拿起這條媽媽戴過的紅領巾,發現在她的一個角上破了個小洞。可能是洗了無數遍,顏色有些發白了。看得出來,當年媽媽一定很愛惜它。雙手捧着紅領巾,我想到了媽媽年少的樣子。每當升旗的時候,媽媽胸前佩戴着這條鮮豔的紅領巾,站在徐徐上升的國旗下,行着隊禮,有多麼神氣呀!在紅領巾旁還有一枚隊徽,這枚隊徽已經很舊,邊都磨損了,可上面的火炬卻依然醒目。偶爾媽媽在閒着的時候,會悄悄地把這些心愛的東西拿出來,對着鏡子戴一戴。隊徽下面還有幾本連環畫片,已經發黃了。上面印有“小英雄雨來”、“海娃”和“雞毛信”。箱子雖小,但卻盛着媽媽您的美好童年。欣賞完這些,我輕輕地合上了木箱。對媽媽,我又多了一些瞭解。

媽媽我理解您,可您卻不理解我的童心。就拿去年的事來説吧!您知道我有許多“寶貝”——自己縫的小沙包、積攢了幾年的糖果紙、紙折的小玩意兒、同學送的卡片……我是多麼想把它們完好地保存下來呀!可您卻説:“沒有用,白佔家裏的位置。”還在整理房間時,把它們統統扔進了垃圾箱。我的“財產”一霎間化為烏有。

媽媽,我傷心極了,甚至恨你。您可知道,為了縫製小沙包,我好幾個星期躲在家裏,畫呀畫,縫呀縫,針把我的小手一次又一次地扎破,我都毫不在意。我一針長一針短地縫呀縫,線總縫不直,那真可謂千辛萬苦呀!當歪歪扭扭的小沙包呈現在我面前時,我覺得它就是我心中的太陽、我的寶物。而您呢,您發現後,卻説我把大把時間花在無聊的事上,強行奪過,隨手扔掉。

您還記得,去年冬天,我在公園中採集了許多的樹葉。這些樹葉可美麗啦!有手掌形的、圓的、長的等等,形狀不一,色彩漂亮,可愛極了。因為我太喜歡它們,就把它們釘在牆上做標本,可是您第二天一大早看見了,毫不猶豫地摘下來,一把火燒了它們,理由竟是不准我把家裏弄亂。

又有一次,複習累了中間休息的時間,我畫了幾個小人。不巧,被您發現,罵我浪費時間,訓我不把這時間放在學習上。三下兩下子撕了它。您當時的那個樣子,就像是日本鬼子在嚇唬小孩子。

媽媽,您可知道你燒的、扔的、撕的是什麼嗎?難道是一團破布、幾片樹葉、一幅畫嗎?不,是我色彩繽紛的童年夢!我好傷心啊!

媽媽,您似乎不是從十幾歲長大的,您似乎忘了您的童年時光,您不理解孩子。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我十分明白。而您們卻忘了,我是孩子,我更是人。人與人之間是需要相互尊重的。您的童年也好,我的童年也好,都是用金色的夢編織而成的。媽媽,請您也給我一隻“寶箱”吧!讓我也留住我自己如詩如畫的童年吧!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3

童年,每個人都曾有過,它是快樂的,他是無憂無慮的,它是難以忘懷的。

今天,媽媽對我講了她小時候的故事,我就認真地聽了起來。

媽媽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有時辛勞艱苦;有時自由自在;有時有驚無險;有時悲觀失望……

每天早上,當外婆去工做時,媽媽就把煤爐搬到院子裏,把刨花,費紙點上火,扔進煤爐中,又用長鉗子把癖好的細木條放進去,不停地往風孔裏吹氣,火漸漸旺了起來。媽媽又用長鉗子鉗來煤球,塞進煤爐的上面,火勢低了下去,媽媽趕緊低下頭往風孔吹氣,火從煤球的裏冒了出來,煤球變的通紅,,一股濃煙一下子從風孔裏冒出了來,媽媽被煙燻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眼淚煤灰混在了一起,媽媽立刻用手在臉上一抹,她的臉就變成了大煤炭。媽媽就是這樣辛辛苦苦地生煤爐。

有一次,媽媽和舅舅在灶房煮開水。媽媽在推風箱,風箱很重,推不動,只好找舅舅幫忙,可這次,倆人無論怎麼努力,這火就是旺不起來,他們想:肯定是什麼東西把風箱口讀住了。於是,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風箱搬出來,看個究竟。這一下,可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原來,風箱裏竟有一條蛇,這條蛇全身盤着,挺這頭向媽媽和舅舅,吐着腥紅的信子,發出“嘶,嘶——”的聲音,媽媽和舅舅拔腿就跑,如離弦之箭,飛快的跑到了他們的舅舅家,也就是我的舅爺家,驚魂未定,説:“蛇,蛇,我們家有蛇。”舅爺一聽,抓起麻袋,跟他們而去,舅爺一邊用麻袋趕蛇,一邊説:“乖乖蛇,聽話,回家去吧!”最後,蛇終於被舅爺趕走了。一連幾天,媽媽和舅舅下得連廚房都不敢進了。

你們知道年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童年趣事嗎?趕快去問問吧!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4

童年像一條船,裝滿了糖果,裝滿了玩具,裝滿了歡笑,也裝滿了快樂。童年像一個五彩繽紛的夢,使人流連忘返,也使人嚮往。童年裏的一件件事,也常常把人帶入美好的.記憶裏。

媽媽總説我的童年很幸福,每當聽到“你的童年真幸福”這句話時。我都會想到:我的童年哪幸福了?要考試,做作業,還有每天早早地起牀去學校。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嗎?我不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我心中一直有個大問號:媽媽的童年又是什麼樣過得呢?

雙休日,我回到媽媽的家鄉——福安市穆陽鎮。我來到媽媽以前住的老房子,門是用木頭做的,一推就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四周的牆是用泥土一點一點堆起來的,時不時還往下掉。屋頂則是用瓦片蓋起來的,隱隱約約還能看見一個個小洞。可想而知,當屋外狂風暴雨時,屋內則是下起了小雨。地面也是泥土做的,上面坑坑窪窪的,下雨時可必須得小心了,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四腳朝天。看着這惡劣的生活環境,我不禁問媽媽:的童年是怎樣的?

媽媽説:“我五歲時,爸爸就去世了,家裏的的孩子多,吃不飽,穿不暖。媽媽只好把我給別人領養了。就是因為被領養了,所以我從小特別懂事。七歲就會掃家裏的大廳和房間。八歲就自己事自己做,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上小學每天早上6點起牀就將房子的裏裏外外都掃一遍。除了上學,還要洗中午和晚上的碗筷。我那時候的電視都是黑白的 ……”

啊!以前人的生活原來都是這樣的,現在“改朝換代”了,人們都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小孩們全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前的黑白電視換成了彩屏電視;土房子也都換成了堅固的水泥磚房,再也不怕漏水了;現在也有了冰箱、洗衣機,沒吃完的東西也不能隨便倒掉浪費了,也可以不用手洗衣服了。

有人説童年是快樂的,有人説童年是充滿歡笑的,要我説,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而媽媽的童年則是擁有“酸甜苦辣鹹”的。

媽媽的童年作文 篇5

每到我放學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回到家時,餐桌上就會有着媽媽做的香味撲鼻的可口飯菜。每當我吃飯的時候,媽媽便會一言不發的看着我,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時,媽媽突然問我幸福嗎?我笑着回答:“當然幸福!”媽媽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説:“你幸福就好,只要你幸福我就快樂!”“媽媽,難道你的童年就不快樂嗎?”“不呀,我的童年雖和你不一樣,但也多姿多彩。”“那你給我講講吧!”於是媽媽便給我講起了她的童年……

媽媽小時候的衣服都是壞了補,壞了補,一件衣服常常是補丁又補丁,而我們現在都是壞了買,天天都穿新衣服,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媽媽小時候家裏生活條件不好,全靠爺爺奶奶種田來維持生活。所以媽媽小時候,吃的不好,住的也不好,都是草房子,而我們現在都住着寬敞明亮的樓房,而且裝飾得非常漂亮。

還有媽媽小時候上學都是步行,而我們現在都由爸爸媽媽接送,有的用摩托車,有的甚至用汽車……

媽媽的童年簡單、寂寞;我的童年很幸福、快樂,象萬花筒一樣多姿多彩。

我要珍惜我最美好的時光,把它永遠印在我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