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暑假作文

關於暑假家鄉作文合集七篇

欄目: 暑假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暑假家鄉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暑假家鄉作文合集七篇

暑假家鄉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坐落在粵西的一個小市上,它的名字叫信宜。信宜特產豐富,特別是錢排鎮的三華李,大霧嶺甜柿,大成鎮的山楂,鎮隆的龍眼.. . . . .多得數不勝數。 當你快踏入信宜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座座聳入雲端的高山,密密葱葱的樹木豎立在山上,常年經受風吹雨打,好像一個個士兵守護他們的家鄉一樣。沿着公里一旁,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中時而會見三兩條小魚快樂地戲水,這裏一年四季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春天,山上、公路旁的樹木都長出嫩嫩地、綠綠的新芽,遠遠望去,就像一大片綠的海洋,讓人心曠神怡。再看看小溪,溪上有幾頭黃牛在盡情地喝水,邊喝邊看稻田裏的主人,彷彿隨時聽候主人佈置的任務。 夏天,山上是樹木都安靜地站立着,一動不動,只聽見樹上知了不斷地叫;而這時小溪成了小孩的樂園,小孩子的歡聲笑語和擊水聲交織一起,構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曲。 秋天,紅彤彤的甜柿、黃澄澄的山楂掛這樹枝上,讓人看到直流口水。而小溪上這時已不見小孩的蹤影,只剩下幾隻小鴨在上面在悠閒地游水。 冬天,在山頭開滿了白色的李子花,遠看就像整個山頭披上了一層白色的雪花,迷人極了。 我的家鄉四季都是非常美麗的,歡迎你們我們家鄉——信宜旅遊!

暑假家鄉作文 篇2

昨天剛好下過一陣大雨,今天的天氣很涼快,媽媽要帶我去張揮公園玩兒。遠遠地,我看見路邊一個大廣告牌子上寫着“中華張姓始祖——揮公陵;中華人文始祖——帝舜宮”。

這是張揮公園的大門,我仔細看了看,發現這裏的大門和別的大門不一樣,因為這個大門是用一根根的木頭並排着釘起來的。

媽媽先帶我來到了“揮公陵園”,這裏的字沒有大門口的亮。

媽媽讓我看看大門兩邊的對聯,但是我認不完上面的字,媽媽告訴我,這是上聯,上面寫的是“頭枕卧虎眠仙境觀天衞地”。

這是下聯:腳蹬黃龍搏兇頑濟世拯民。

靠門裏邊還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張弓射天狼武功雄萬里。

下聯是:揮手書華夏文采耀千秋。對了,媽媽還告訴我説,辨別對聯的上下聯時,看每聯的最後一個字就好了。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普通話的三聲或者四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普通話的一聲或二聲這是陵園大門中間的一個大字,你們能看出來是什麼字嗎?

走進陵園的大門,我看到了一座很長的宮殿,媽媽説這就是揮公大殿了。我想起來一個詞叫“氣勢雄偉”。

走近看,我看到揮公的雕像站在一個高高的石頭上。媽媽説,公,就是對人的尊稱。我想,如果不叫他公,叫他老頭就太不禮貌了。

看到了嗎?“揮公大殿”四個大字,非常高,我都快看不見了。

大殿裏面,是揮公的銅像,前面擺放着墊子,媽媽説是讓磕頭的人用的。

大殿四周的牆上掛滿了圖畫,最右邊的牆上是姓張的名人,我聽説過的有“張良”。

還有張衡。他發明了渾天儀。

這是張飛。我讀《三國演義》裏面的《桃園三結義》的時候認識的他。他的眼睛很大。

上面的四幅圖介紹的是揮公的事蹟和張姓的來歷。上面有字,大家自己看吧。

在揮公大殿的後面,是揮公墓。墓碑上面寫着“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後面圓圓的土堆就是揮公墓了

走近一點看,好大啊!看着這麼大的一個墓,我對媽媽説,張揮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你看他的墓這麼大。媽媽哈哈笑了。

小朋友,你姓張嗎?如果是,歡迎你到揮公陵來,到時我可以做你們的導遊呀!

暑假家鄉作文 篇3

我的祖國有很多名勝古蹟:雄偉的萬里長城,古老的故宮,神祕的明十三陵,滾滾的長江、黃河……爸爸媽媽帶我去過人間天堂九寨溝,看過天下奇觀雲南石林,爬過神奇的玉龍雪山,住過如詩如畫的麗江古城……

我的家鄉大連是祖國的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遼東半島的南端。聽爸爸説,一百多年前,大連還只是一個貧窮的小漁村,但現在的大連卻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

大連的海很藍,這裏的海水很清澈。海邊有美麗的星海公園,姥姥常常帶我去那裏玩。老虎灘的極地海洋世界也是我喜歡去的地方,媽媽常帶我去聽大白鯨唱歌,看聰明的海豚表演。

大連的廣場很多。海之韻廣場、中山廣場、星海廣場就像珍珠一樣撒落在大連的土地上。每當夜幕降臨,亞洲最大的星海廣場就成了歡樂的海洋,五顏六色的燈光裝點着周圍的樓房,大人們在散步,小朋友們在玩耍。

大連的路很漂亮。濱海路曲折漫長,沿途都是不同的風光,像一串項鍊一樣掛在大連的脖子上。中山路最為寬廣,就像北京的長安街一樣,晚間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

我愛漂亮的家鄉大連,我更愛美麗的祖國媽媽。

暑假家鄉作文 篇4

我愛家鄉。我好像聽見你在歌唱,我彷彿看見你在大步邁向明天。

夏夜,我和媽 媽一起漫步在燈光不斷的公路上。落日的餘暉,給十字路口添上一層紅紗。猶如迷宮一樣的馬路縱橫交錯,漸漸的車少了,出來散步的人多了。回想起“昨日”的你,黃土溝黑水泡,天還沒黑家家户户就把大門鎖上,無人出來三星漫步。如果出門去省城辦事往返一次兩天能回家的就很快了,現在好了,修上了二級公路。可以直達哈市,當天去當天歸,方便多了。

正如歌中説:“改革開放富起來。”就連一向有錢就請朋友們大吃大喝的舅舅也開起商店,做起小買賣,每天的存款就幾千元。

幾年前,二姨家住的還是草房,現在住上了樓房。縣內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從二三座到幾十座,從二層到十層。原來xx商場只有一層平房,變成現在有三四層的大樓房。

樓,我的學校最近還蓋了一座教學樓呢!我的學校原先只有一幢平房,操場坑坑窪窪一下雨就會積很多水。現在,一座教師樓巍然屹立在大門左邊,操場用沙子鋪上了,還抹上了水泥台兒。

我愛你——家鄉。我又聽見你幸福的歌唱,看見你向祖國向世界騰飛。

暑假家鄉作文 篇5

今年暑假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回到了我的家鄉——魯西南一個秀美的村莊,這裏是姥姥、姥爺居住的地方。

我是第一次來到這裏。走近村口,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巨大的牌坊,使人感到一種古樸之氣!進入村子,看到一條不是很寬但十分潔淨的馬路,整齊的房屋排列兩旁。村民們臉上洋溢着熱情的微笑,儘管烈日當頭,卻看不到一絲焦躁情緒——心靜自然涼,在這裏得到了極好的體現!

姥爺的家在村子的中學裏,這裏雖然沒有高大的教學樓,但一排排教室卻古樸整齊,由於是暑假,校園裏靜悄悄的,幾棵高大楊樹的葉子在微風的吹拂下“唰唰”作響,給炎熱的夏季增加了一絲清涼。從學校的側門走出,就能看到一條小河,河裏水流清澈,“嘩嘩”作響,順流而下的小魚看得一清二楚。

這裏的物產很豐富,有穀子、高梁和棉花。姥爺告訴我,他尤其期待的是棉花,因為等它成熟了,雪白的棉花經過加工就可以為我做成暖和的棉被了。這裏的蔬菜品種繁多,茄子、豆角、黃瓜……爭相媲美,應有盡有,絕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整日生活在都市裏的我們真應該經常走出來,迴歸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純樸的民風、藍天白雲、清新空氣和朝霞夕陽!

暑假家鄉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五常市的一個小村裏。我們那裏每家每户都有很多稻田。再加上那裏依山傍水,所以被稱為“漁米之鄉”。我們那裏盛產的五常大米遠近聞名。而家鄉的稻田,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景色。

春天,人們都忙着把秧苗插到泥土裏。因為秧苗很小,蓋不住土地。因此一眼望去,一片黑黝黝的土地。到處都充滿了泥土的芳香。

夏天來了,稻田變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一陣風颳過,海洋就掀起了層層波浪。每到傍晚,村裏的小孩都到田間的小路上散步。老人們評論着誰家的地種的好,小孩們都忙着拿大人的手機拍照。置身這綠色的海洋,加上晚風的清涼,讓我心曠神怡。

秋天,稻田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兒笑彎了腰。人們開始收割糧食,都笑的合不攏嘴。因為糧食不但可以留着自己家吃,還可以換來很多的收入。

冬天的'時候,田地被皚皚白雪所覆蓋。像是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這時的田地就變成了我們孩子的遊樂場。我們在那裏瘋狂的打雪仗、滾雪球、挖地道、蓋雪房子········每天都盡情玩耍。就算濕了鞋襪也不回家。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稻田。因為他不但養育了祖祖輩輩的父老鄉親,也給我的童年帶來無限的樂趣。

暑假家鄉作文 篇7

昨天,我們一家四口集體去了趟我們的家鄉——淮安。它位於江蘇省的北部地區。那裏空氣清新,一到傍晚,空氣中就會摻和着淡淡的泥土氣息和草的清香,瀰漫在幽靜的鄉村小院裏。我們吃完晚飯,便拿着板凳坐在屋外乘涼。爸爸一直看着院子外面的田地,説:“玉米、黃豆地裏的草都長起來了。”奶奶頻頻點頭:“是呀,家裏的活計也越來越多了,忙不過來。”爸爸聽了,朝我望去:“明天我們一起去鋤草吧。” “可是我不會鋤草呀!”爸爸笑容可掬的對我説:“什麼事都是學會的。”

今天早上天剛亮,我就被爸爸喊起來。我懶洋洋地和爸爸、媽媽一同來到對面山上的黃豆地邊。地裏長滿了嫩綠的雜草,草上綴滿了晶瑩的露珠,幾乎分不清草和黃豆苗了。媽媽説:“豆苗根邊的雜草要用手拔起來,抖掉泥土,散在身後鋤過的地方,其餘的地方可以用鋤頭鋤,但要把草根鋤起來,攤在地面上,這樣草就容易曬死除盡。”説完, 爸爸給我做了示範。

我夾在爸爸、媽媽中間,小心的鋤着、拔着。拔草的手被露水打濕了,滿手都是泥,黏黏的, 怪難受的。於是我就又用鋤頭鋤,可這地裏的小石子太多,鋤頭一落地,就被小石子擋歪了,只能把土挖個印兒,草苗斷個莖兒,只好又補上兩三鋤,才會鋤鬆地皮。我焦急起來,太慢了!我撐起鋤把兒觀察爸爸、媽媽的動作:只見他們的右手在前,左手在後,雙腳一前一後拉開擋兒,身子前傾,雙脣緊閉,一鋤一鋤地鋤着,很帶勁兒。豆苗根邊的雜草用鋤角鈎幾下就沒了,其餘地方也是鋤角先落地,一鋤壓着一鋤,土不斷地翻起來,鋤起來的草被鋤角一撥拉,便拋在腳前,根上的泥土也同時被撥拉掉了,很少見他們動手拔、抖。在一鋤一鋤的嚓嚓聲中,被鋤鬆了的土面呈扇形快速向前擴展着。

我看出了門道兒,心裏一陣興奮,也學着他們的樣兒,鈎、拉、刮、拋。奇怪,我一鈎,鋤頭就不隨我意,不但沒把草鈎掉,還十分準確地把豆苗鈎掉了!就這樣,豆苗被鈎掉了不少,汗水也給憋出來了。忽然,左邊少了鋤地的嚓嚓聲,我偏頭一看,媽媽正在笑眯眯地注視着我的動作,我都不好意思了。媽媽説:“我女兒鋤草的樣子像,有進步。初學,別圖快,慢慢來,做着做着,就熟練了。莊稼活都是粗活,奧妙不多,比你念書容易多了。”我在媽媽的目光和話語的鼓勵下,增強了信心,便耐下性子,學着他們的樣兒,鋤、拔配合,做得更用心了。經過一個早上的練習,鋤頭也不那麼和我鬧別扭了,覺得順手多了。

爸爸看了看我鋤過的地方説:“步子拉開了,就不能亂動步,直到手夠不着草、鋤頭用不上力了,才能向前跨一步。你看,你身後,腳印子一個挨一個,前頭鋤鬆了,後頭又踩板了。”我回頭一看,果不其然,我還真沒想到這一點呢!再看看爸爸、媽媽鋤過的地方,腳印子確實稀得多。我想:“這鋤草還真不容易呢!累人不説,還要注意這注意那,只有把幾個方面同時注意下來,才能把這個活兒做好。做其他事情也是這個理兒!”我把踩板的地方再次鬆了一遍土後,又鋤了一會兒,爸爸、媽媽看了滿意的笑了,説:“我女兒已經學會了一樣技能,知道怎樣鋤草了。”聽了誇獎,我心裏喜滋滋的,脱口便説:“爸爸,我明天還幫你鋤草。”“那好哇,看我家又多了個勞動力啦!”

這塊地鋤完了,太陽也出來了。我的身上也燥熱起來。我看着鋤過的黃豆地,豆苗在微風中晃動,給人一種清新爽淨的感覺。回家的路上,我扛着小鋤頭走在前面,邊唱邊走,覺得我是合格的小農民。我身後不斷傳來爸爸、媽媽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