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旅遊作文

遊天壇公園的主題作文

欄目: 旅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7K

天壇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遊天壇公園的主題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遊天壇公園的主題作文

遊天壇公園的主題作文一

聽説,天壇裏有三音石和迴音壁,可總是沒機會去。今天,我終於可以去天壇公園了。

一進門道路兩旁就種滿了柏樹,鬱鬱葱葱的柏樹給天壇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又走了一會兒看見前面有幾個牌子上面寫的是關於天壇的歷史。天壇位於北京城東南建於1420年是清明兩朝舉行祭天大典的祭壇。

再往前走就到了迴音壁,迴音壁是一個圓形的圍牆,在一邊貼着牆輕聲地説話在另一邊就能聽得一清二楚,根電話一樣,而且還非常的大,比我想像的大多了。我在迴音壁裏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三音石,一問是在皇穹宇殿外從右往左的第三塊石頭,我在上面拍了好幾下也沒聽見一聲迴音,可能是因為人太多了。

出了迴音壁對面就是圜丘,圜丘是個多層圓形的壇,它是古代每年皇帝用來祭天的地方,圜丘裏的台階每層都是九級的,頂層的地磚也都是九的倍數,那是因為古代的皇帝以九為最大的數,所以圜丘上的東西都跟九有關係,比如:頂層的地磚第一圈有九塊構成,第二圈就有十八塊,以此類推越來越多直到九九八十一塊。中心還有一塊圓形的石頭叫天心石,如果在天心石上説話聲音會更洪亮。

再走就到了我們玩的最後一個景點――祈年殿,雄偉的祈年殿也是北京的標誌之一。祈年殿是圓形的建築,他最大的特點是整個殿都沒有橫樑。祈年殿裏有一塊著名的天然石叫龍鳳石,在石頭的花紋上可以看出龍和鳳,所以起名叫龍鳳石,但是因為要保護它,沒有看見真正的石頭,只看見了照片。

離開了祈年殿我們就結束了天壇的遊玩,游完天壇我看到了古代建築的雄偉、壯麗,也看到了古代建築的科技,以及古代人的聰明智慧。

遊天壇公園的主題作文二

這個國慶小長假,我和媽媽來到了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遊玩。

10月2日一早,我們就坐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經過長達5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北京。我們第一天,就在位於王府井步行街裏的賓館中度過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這處中外聞名的古蹟——天壇公園。一進門,一條石磚路,兩旁綠樹成蔭,在路上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祈年殿的塔尖。而在天壇公園三大景點:祈年殿,圜丘壇和迴音壁中,最令我感到難忘的就數迴音壁了。在皇穹宇和另外兩座古建築的外圍,有着一個圓形的外牆,據説一個人在這面牆前説話,對面的人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因為有這個“官方”説法,許多結伴而行的旅客一進門,一個就在這邊站定,另一個則飛快地奔向另一邊,然後對着牆大聲喊叫,來試試另一邊是否真的能聽見。在大家此起彼伏的“啊!”“喂!”“聽得見嗎?!”“xxx!”聲中,媽媽也拉着我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中。一開始,在我被拉到另一邊時,我還不大情願,覺得喊的聲音這麼響,不用迴音也聽得見啊。媽媽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對我説:“我們小聲點説好不好,你看人家喊得也太響了吧?”“嗯。”我點了點頭,決定試一試。媽媽跑向一個空位,我也儘量走到正對面,媽媽先大聲地問了句:“聽到了嗎?!”“聽到了!”我也喊了回去。媽媽又説了一次,這次聲音輕了許多,可能是因為其他遊客的聲音太響了,我模模糊糊沒有聽清楚。我便示意媽媽再説一遍。媽媽頓了一會兒,趁着大家聲音輕時,有小聲説了一遍。這次我清晰地聽見了媽媽説的話。這不禁讓我感到很神奇。回賓館後,我上百度查了查迴音壁的資料。原來因為牆壁的弧度十分規則,牆面也十分光滑整齊,對聲波的反射也是極其規整的',聲波會沿着牆壁連續折射前進,使聽的人能聽得清清楚楚。

這次參觀了天壇公園,古代人民的智慧與技巧,不禁令人感到驚歎!天壇公園也成了我在北京旅遊後難以忘懷的一個名勝古蹟。

遊天壇公園的主題作文三

我們早上早早的起牀,來到了古代皇帝祭天的大花園——天壇。

天壇佔地273公頃,主要建築只佔整體面積的百分之一,而且各具各的特色,極富象徵意義。

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聖壇,距離今天有五百九十餘年。明永樂十八年,北京天壇按南京舊制建成,主體建築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方向建有齋宮。明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邊建圜丘,專用於祭天,圜丘的北邊建神版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祀殿原址建起了大享殿。大享殿是圓形三重檐攢尖建築,坐落在三層石台之上。大享殿同圜丘對應,形成天壇內主體建築均為圓形並南北兩壇對稱分佈的格局,兩壇之間有圓形圍牆包圍着的重檐建築,北高南低。長達360米的丹陛橋將兩壇連在一起。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北京南外城擴建,原來位於南郊的天壇被擴在了南城牆內。北京城的中軸線南端為永定門,天壇位於永定門內即北京城中軸線南端以東,軸線以西建有先農壇。為壯觀瞻,使兩壇壇牆更加完善,同時也與整個北京城規劃相協調,天壇增築外壇牆,形成天壇、先農壇兩壇夾天街對持格局,蔚為壯觀。

天壇外壇牆建成後,僅西向設門,壇域擴大為273餘公頃。但連接南北兩壇的軸線不居中,而位於壇域偏東位置,打破了中國傳統的主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的做法。這與整個北京城西城略大,東城略小的特點相一致。軸線偏東也使由西向東進入天壇的人們更會覺得廣闊、闊大

清乾隆年間,天壇的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建及修繕。乾隆十四年間(1749年)擴建圜丘,改善宮殿,改大享殿為祈年殿,並將大大享殿三色瓦統一為青色瓦使得天壇建築更加聖潔崇高,色彩愈加鮮明濃烈,象徵寓意更加豐富。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天壇西門外之南增建了一座壇門,稱“圜丘門”,原來的西門叫做“祈谷門”。

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