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旅遊作文

泰山遊記作文三篇

欄目: 旅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2W

泰山是我國的名勝風景區,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泰山遊記作文,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泰山遊記作文三篇

泰山遊記作文1

春節後的第四天,經過一路的顛簸,我有幸來到了歷史悠久的泰山。想必大家都知道,泰山可謂是“五嶽之首”、“中國第一山”,是歷史上唯一由皇帝封禪的名山。

從中天門下車出發,一路風光無限好,回味又留戀。

開始攀登的時候,路平坦而狹窄,只能容三人肩並肩走過。忽然,聽見有鳥撲翅的聲音,將靜寂的環境瞬間打破,大家抬頭仰望,一隻大鳥飛了起來,在天空中盤旋。“嘩啦啦……”我聞聲望去,原來是一條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將手放在水中,水是那樣温和、舒服、像媽媽的手扶摸着你,使我完全陶醉。忽然感到一絲清涼,使我從陶醉中甦醒。噢!是習習微風吹過,帶着山泉的清氣,讓自己回味無窮,給人一種大自然安逸靜美的享受。路邊的松柏傲然挺立,與藍天、白雲、鳥兒組成一幅自然工筆畫,叫人讚歎不已。

“這是什麼呀?”我隨着小女孩的叫聲望了過去,原來是著名的“五大夫松”。因為正是早春,天氣冷,松樹沒有蒼翠的外衣,只有褐色的枝幹,張牙舞爪,像鬼爪一般,它的形態各異引來了不少遊客,並在這裏照相留念。

我拖着疲憊的身體來到了十八盤。“快十八、慢十八,不快不慢又十八”,十八盤確實名不虛傳。陡峭的山路讓人心驚膽寒,不敢向前,唯恐跌倒,唯恐被別人落下,但是有了家人的支持,有了登上南天門的願望,有了必勝的信心,我努力向上攀登,腳累了,就四肢並用;腿疼了,就用挑山工的走法——斜着向上走……無意間,我懷顧周圍,發現要登上泰山頂上的人可真不少,有拄着枴杖的老人,有活蹦亂跳的小孩,有三五成羣的一家人,有三三兩兩的少年郎……看到這麼多人,我不禁感歎道:“泰山的雄偉與它特有的魅力確實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遊客!”

眼看就要登上南天門了,我邊走邊望着南天門,彷彿它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向上前進的目標。終於,我攀登上了南天門,心裏無比的興奮。

轉眼間,我們又來到了天街,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店,食品,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但是,我還是被泰山的美好風光吸引了。站在天街上,望着古式的大門,望着圍繞身邊的雲霧,就彷彿置身與天庭一般。再望望山下,雲霧繚繞,有的一片一片,如千里棉絮;有的一望無際,如汪洋大海,山峯直插雲霄,敢戲白雲,有如浮在海面上的蓬萊仙島……每一座山峯,每一片雲霧都彷彿在細細低語,都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畫,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途徑碧霞祠後我繼續向泰山的最高點發起“進攻”。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我來到了玉皇廟,見到了海拔1545米的——玉皇頂!我高興極了,歡呼着,跳躍着,對着山下大聲呼喊“我到玉皇頂了!”與此同時,爸爸舉起了照相機,只聽“咔嚓“一聲,將這歡樂時刻永遠留下……

我低頭遠眺,許許多多的山峯顯得那麼微不足道,那麼矮小。我終於明白了爸爸常説的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時,我看到了無數把銅鎖,有長鎖,有小鎖……各種各樣的鎖不計其數,都被一條鐵鏈連了起來,圍繞在玉皇頂的周圍。爸爸説這叫“同心鎖”,也叫“連心鎖”,是人們祈福的象徵。我也買了一把長長的銅鎖掛在上面,哀悼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學生,祈福災區的人民能重建美好家園,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早早走出來。

時間在流逝,我們雖然回到了家鄉,可心卻還在泰山,還在回想着那一個個美好的瞬間,那一幅幅美好的畫卷……

泰山遊記作文2

素有“五嶽獨尊,雄鎮天下”之美譽的泰山,乃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千百年來吸引着赫赫帝王盛典登封,歷代名人競相留跡,四海遊客朝拜如雲。而此次的泰山之旅,也是蝶舞學校組織的山東半島之行的第二站。

心懷期盼,蝶舞一行抵達泰山腳下的天外村,在此登上旅遊巴士前往中天門。放眼眺望那籠罩在晨霧裏的泰山,宛如是一位欲説還休的仙子,顯得那麼朦朧、羞澀,靜靜地等待着我們去頂禮膜拜。車在山裏繞來飄去,車窗外,溝壑懸垂,轉眼間就抵達了中天門。

中天門位處泰山半山腰,常年籠罩在濃綠之中。雖是盛夏,可山上涼風習習,空氣清新。蝶舞一行將在此兵分二路,一路步行上山,另一路乘坐纜車上山;考慮到後面的行程還要登嶗山,決定乘纜車前行。登上纜車,開始了8分鐘的“天遊”,俯視那巍巍壯觀的起伏羣山,跨越那葱鬱的林海及疊嶂的樓閣廟宇,再往上則是山石疏朗,便見南天門赫然在目了。

行至南天門,便由“人間”踏入到了“天庭仙界”了。回首俯視,“十八盤”天梯高懸,亂雲飛渡,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呼之欲出。穿過南天門,在天街上漫步,山風浮動,衣袂飄飛;行進間,那山中驟然升起一層煙波,一陣雲霧,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懷驀地打開,層雲蕩胸,凡塵俗事盡拋腦後,遐意之極。隨後遊覽了金碧輝煌的碧霞祠,便繼續朝着玉皇頂進發。

行至到歷代摩崖石刻前,那濃郁的墨香猶在,飄逸的墨韻尚存。靜靜觀覽着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撫摸那些字體,似彷彿觸摸到到歷代先賢們跳動的脈搏,一股懷古之情油然而生。繼續前行,遊覽了日觀峯,登上了最高峯玉皇頂,舉目四望,羣山起伏,令人感受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氣勢,那千巖萬壑都融於縹緲的雲海之中,彷彿也承載着千年的厚重。

夏日的泰山佳境天成,氣候瞬息萬變,剛返回南天門時,天空便飄起了毛毛細雨,轉瞬間又逐漸變成傾盆大雨,那風捲着雨聲、溪聲、瀑聲,渾然一體,其勢如萬馬在山間奔騰。蝶舞決定領悟風雨下泰山的感覺,和女兒撐着雨傘,緩緩拾階而下,慢慢體味着“泰山新雨後,天氣涼如秋”的意境。信步“十八盤”,下到一半,回首仰望,越發感覺到泰山的巍峨、沉渾、峻秀、雄奇。

移步之間,過了“十八盤”,峯迴路轉,萬壑爭流,可謂是一步一景。隨着山石的降低,那雨也漸漸變小,雨絲涼涼柔柔,隨着山風飛舞飄落,浸潤着山石樹木、小草泥土、遊人訪客。山中到處是雨的印記,宛如一幅絕妙的寫意畫卷。徜徉在這靈動的畫卷中,享受着這清醒和空靈,真乃妙不可言。在小腿肚子的顫抖中,艱難地回到了中天門,大夥會齊,便登上返回的中巴,難忘的泰山之旅也即將結束。

“仁者樂山”。此次泰山之行,彷彿就像在閲讀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耐人尋味。那泰山的一花一草,一樹一石,一蟲一水,一碑一字,一石階一擔夫,一佛音一香火,都是那麼的令人難以忘懷,回味無窮……

泰山遊記作文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終於,我登上了泰山,那個時刻是多麼的驕傲啊,那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我第一次登上被譽為“五嶽之尊的泰山”。

泰山腳下,説不盡那峯巖重疊,澗壑灣環,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真乃“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峯巍冽日光寒!”沿着枯林古道,我踏上了登山的路。一路怪石橫生,荊棘牽漫。一座座山峯中聳立着各種古槐,形態各異,樹幹盤虯卧龍,樹枝縱橫交錯,泛黃的葉子在風中微微搖曳,那情景好不氣派。我一邊觀景,一邊順着台階一級級地往上爬,台階時而陡,時而寬,隨着漸漸的深入,潺潺的水聲消逝,剩下的只是蒼松翠柏。遠望一一棵巨大的松樹橫在半山腰上,傾斜着綠色的枝幹,彷彿黃山的迎客鬆,好像在向客人招手歡迎。

不覺已到了十八盤附近,向上看去,一段段台階層出不窮,綿綿不絕,台階又窄又陡,無數人望山興歎,簡直是難以攀登的一座山峯。就在這時,一位鬢髮斑白的老人挑着一個扁擔,緩緩而上,步伐穩健,令人難以置信,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競能挑起這百斤的重物。在一片驚訝聲中,老人仍淡然前行。於是,我鼓起勇氣,隨着老者艱難的攀爬。

道路是那樣漫長,每一步都灑下了我的汗水。頭上兩峯陡立,飛鳥盡,溝壑深。不覺毛骨悚然。終於,在老者的激勵下。我最終登上了玉皇頂。此時,斜陽把山谷映紅,無數落葉飄落在山石之上。山石好像一位哲人在訴説着一個真理。“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恍惚間,我明白了只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