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讀書作文

讀書和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技巧

欄目: 讀書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不僅是困擾學生自己的難題,也是困擾很多中學語文教師的難題。很多時候,學生作文內容空洞、材料單一、語言蒼白,雖然每次作文動筆前教師都會作輔導,但還是有很多學生抓耳撓腮左顧右盼或是翻看範文尋找靈感,寫作文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成了一項苦差事。不管教師如何開展寫作教學,真正寫得好的學生一直是那麼幾個,很多學生面對作文總是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兒。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有教學策略。一是積累素材,只有“肚子中有貨”才能在看到話題時,有內容可寫,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二是平時練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閲讀積累得多了,自然會通過寫作抒發真情。把讀書和練筆抓牢,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讀書和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技巧

一、好讀書,讀好書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閲讀,再閲讀。”作文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學生的讀書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寫出好文章,必須廣泛地閲讀,養成廣泛閲讀各種書刊報紙的習慣,不斷獲取新的信息,吸收新的知識。教師對學生的閲讀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比如,要強調讀原著,也可以通過看電影、看電視、看連環畫來增強對文本的理解,激發對文本閲讀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會把讀書當作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用讀書來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堅持每天30分鐘課外閲讀,可以利用晨讀、入睡前的這些時間,也可以把時間分散,關鍵是要做到持之以恆,要像刷牙洗臉那樣成為一種習慣。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閲讀室、宣傳欄、板報和班級圖書角、班報等陣地的作用。教師和學生一起閲讀,一起寫讀書心得,交流讀書體會,學生之間可以開展閲讀競賽。教師的身體力行能帶動學生的讀書活動,能把讀書計劃進一步落實。隨着學生讀書的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要讀好書,書的質量必須得到保證。書籍浩如煙海,種類繁多。如今的'孩子大都很喜歡看書,我們經常在學生的課桌中發現一些校園小説或網絡小説之類的快餐文學,讀這樣的書有些時候會有消極影響。別林斯基説:“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閲讀的書,比不閲讀還要壞。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這就要求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除了發揮語文課本的功能外,教師可以開列必讀書目,指導學生購書,讀小説名著、名家散文、古典詩詞、歷史典故等。多讀多背、熟讀成誦,不斷擴大閲讀面,細細品味可以讓學生的感情更加細膩,在細節中注重點點滴滴的情感,美與醜的對比,善與惡的體察。學生在閲讀中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在遇到話題時便能自然而然地表達出內心情感。(教學論文 )只有博聞強記才能使日後的寫作變得遊刃有餘。

二、勤動筆,抒真情

讀是寫的基礎,先讀後寫,在讀範文的過程中學習寫作,是我國傳統語文教育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鑑。古人讀書時往往邊讀邊加批註,真正做到讀和寫的有機結合,有了這一基礎,他們在寫作時遊刃有餘,觀點鮮明,感情真摯。如今的中學生除了老師佈置的任務,真正自己主動動筆寫作的很少,老師課堂上過多強調寫作的技巧如開頭、結尾等,忽視了選材,使得部分學生提起筆就是“舊事重提”,行文中不能抒發真情。優秀的作文必定思路清晰,觀點積極向上,抒發的感情濃烈又能引起共鳴。如何做到這些呢?

1。善於整理自己的思維

學生學寫文章,從某種意義講是學“想”,想得正確,想得清楚,才能寫得清楚。當下很多學生作文思路不清,虎頭蛇尾或是頭重腳輕,詳略失當。下筆前僅僅考慮了寫什麼,而忽視了怎麼寫,怎麼表達生動的問題,致使行文隨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樣的文章自然入不了閲卷老師的眼。那麼,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維呢?寫記敍文,要確定好敍述角度、敍述線索、敍述順序,還要注意伏筆、照應和過渡。可簡要列提綱,按照提綱寫,思路定不會混亂。比如,中考滿分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作者化用古詩詞用“小橋”、“流水”、“人家”三個小標題,從橋到水再到人,層層深入,文章層次遞進之時,讀者的情緒也被逐步帶人。再如,《雲散天藍》,作者按照故事情節,分別用“起風了”、“下雨了”、“雲散了”三個富有象徵意義的詞展現情感發展的軌跡,使主題更加突出。

2。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有位老師説“會説話就會寫作文”。其實際意思就是要求學生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説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説話的條理,精煉説話的內容,努力把説話的內容轉化成文本,這就是寫作。所以,作為教師,要為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創造條件,提供機會。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1)讀書筆記。每週2—3篇,規定篇目,教師多找些感情真摯或富含生活哲理的文章,中考記敍文或散文就是不錯的選擇。(2)續寫故事。如課本中《窗》、《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學生通過續寫,一方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對人物的獨到體會寫出來,我們在批閲這些作文時,定會看到那些讓我們感動的文字,並引起我們內心的共鳴。(3)對生活中熱點問題進行評説。教師可以利用報刊、電視等媒體,針對某個問題,讓他們有話可説。只要我們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3。努力用文字來描述自己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翻開近年

中考作文試題,“真情實感”的要求是共同的表述。“感情真摯”是文章的根本。很多人為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留下眼淚,寫自己的痛楚,寫欲哭無淚的母親,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歌功頌德,真實細膩的描寫,感染了每一位讀過此文的讀者。我們要留心生活,切忌去寫自己從沒參與過的事,沒見過的人。生搬硬套,只能給人華而不實之感。要學會抒情,要有感而發。在平凡的敍述中通過細節傳情、借物傳情,決不能胡編亂造、感情浮泛。比如,中考滿分作文《讓我悄悄告訴你》,寫母親“準備早餐”、“下樓發動車子”、“堅定的眼神”、“一句叮囑祝福”四個平凡細節滲透出濃濃的母愛,同時作者也“四次”“悄悄地”告訴媽媽心裏話,飽含對母親的關愛感激。作文感情真摯才能打動讀者。

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於長期積累、長期堅持。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課外閲讀和課外練筆,並持之以恆地貫徹在整個作文教學中,讀書和練筆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根本途徑。

Tags:練筆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