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小學生日記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精選18篇)

欄目: 小學生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4W

一天即將過去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精選18篇)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説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所謂“送灶”,就是把舊年的灶神神像取下來焚化,表示灶神已經“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習俗表面看是人對神的敬畏,其實是人對發明火的先賢功德的感念。人們賦予灶君“司命”的職責,通過一送一迎的神聖祭祀儀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持家,從而達到弘揚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裏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一首民歌,説的正是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户户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放鞭炮

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於空氣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啦。

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吃火燒

許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飯都漸漸被被餃子統領了,但還有一個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大多人家自己動手,發麪、炕制火燒。

在河南,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2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今天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彩排”,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

民間傳説灶王爺是古代神話中的一個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官吏。灶王爺每年小年這天要向玉皇大帝彙報,為了討好灶王爺,在人間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習俗。

在我們這裏的祭灶,就是要打掃房屋。雖説是春節的彩排,但也是真格的操練。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我就開始和奶奶一起幹活。先是把十分雜亂的地方收拾整齊,接着開始擦窗户,我在外面擦,奶奶在裏面擦。我腳站在防盜窗上,一樓有房頂離防盜窗很近,倒不用害怕。很快就讓玻璃乾淨的像沒裝窗户玻璃一樣!最後我們把廚房的灶台、屋內地面都擦得溜光發亮。奶奶聽見樓下有收破爛的,趕快喊住了他,把她積攢的飲料瓶、廢報紙、雜物等賣給了他。雖然每次最多也只是一兩塊,但是奶奶從沒有放棄過她節儉的好習慣。

天漸漸黑了,外面的各種炮響了起來,我也按耐不住了,趕緊約了幾個小朋友一起去了公園。大人們放的煙花,“好漂亮啊!”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得,沸騰不已。各種各樣的喜慶連成一片,好似響徹雲霄的交響樂。我們小孩只能放些小炮仗、小花炮,雖然不太響,但我們依然興致勃勃。夜色漸漸深了,人羣慢慢散了,我也戀戀不捨的回家了。

今天雖然只是過小年,但離春節更近了一步,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的學習就像煙花一衝而上,做一個嶄新的我!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3

每年臘月二十三,是我們的傳統小年。小時候經常問爺爺小年是什麼年,爺爺就會樂呵呵的告訴我説小年是小孩子過的年。

我老家有個傳説,説:昨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彙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於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説好事不説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説好事。

今天我和媽媽上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後還買了一袋麪粉。

回到家,我媽媽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麪餅。我一按,好軟啊!於是我問媽媽:“為什麼面這麼軟?”“記住,軟麪餃子,硬麪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説。我按完了麪餅,媽媽又把麪餅擀了擀,麪餅變得薄薄的,然後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為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後把麪皮中間對摺捏好,再把麪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幹什麼事情而且能幹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説。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

今天的小年真是好快樂!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4

不知怎的,那一天的情景始終都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那天是臘月二十四,一大早起來,我們就趕回了老家甘垛,因為今天是傳統節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據説春節就是從這一天拉開序幕的。下車後,我立刻忘記了煩惱,只記得這幾個字——自由,輕鬆。我纏着爺爺奶奶給我準備了一大堆的乾草與蘆葦,只盼着天快點黑,好讓我早點點燃它們,盡情地玩個夠。

盼呀盼呀,終於等到天黑了,我飛快地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點起了火,並不停地往火堆里加乾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爺爺先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放到火上焚燒。嘴裏還大聲禱告着: “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爸爸、媽媽、二爺爺、二奶奶與姑媽、姑父一起圍着火堆説説笑笑。這時,我一拍腦門,飛也似的奔向家裏。把小狗來來抱了出來,因為我怕它凍着,我要讓它與我們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爺爺看着我那調皮樣,笑嘻嘻地對我説;“曈曈,你能抱着小來從這火上跳過去嗎?”我轉頭用眼神詢問媽媽可不可以,媽媽含笑點了點頭,於是我抱起小來後退了幾步,起跑,騰空,啊!我抱着小來跳過來了!我們一家人笑得前俯後仰,這時候,爸爸笑着對我説:“跳火堆就代表着來年不管做什麼都會像這火堆一樣的旺!”我問媽媽是真的嗎?媽媽笑着點了點頭,並向全家發出了號召:“來,讓我們大家一起跳,讓我們全家來年紅紅火火!”……

大火燒完後,我們意猶未盡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見許多顆火珠飛上了天,然後“啪”的一聲,綻開了無數的焰花,藍的、紅的、黃的……美麗無比。看得我眼花繚亂,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為可以在鄉下待上一晚,但我這個如意算盤打錯了,任我説盡了好話,還是被老媽一手拉回了高郵,不過我還是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5

今天是小年,其實每年聽到妹妹銀鈴般的笑聲出現在我家門口時,我知道我們小年的活動又要開始了。每年過小年,妹妹,還有哥哥姐姐都會被大人們送到我家裏過小年,我們四個小孩可以在我家盡情的玩兒,不會受到大人們的限制。

“哥哥,今天我們放花炮嗎?”我那可愛的傻妹妹用她稚嫩的聲音在問我,我的哥哥姐姐則在旁邊哈哈大笑,笑完了,姐姐會牽着妹妹的手,哥哥和我則跑去陽台上搬出大人們為我們準備好的花炮,讓我們家最小的妹妹看看我們小年可以玩的花炮有多少。

不過我們大白天的時候不玩花炮,我們會在屋裏裏玩一些別的。我們最愛玩的就是角色扮演了!我們會各自選擇一個角色來扮演,不用顧忌我扮演的角色和其他人扮演的角色是不是一部影視劇裏面的角色,只需要各自扮演各自想扮演的就好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們各自扮演的角色產生了時空的互動,像我扮演的孫悟空就和哥哥扮演的蜘蛛俠以及姐姐扮演的白雪公子產生了聯繫,最搞笑的部分應該算是妹妹的扮演,因為她還太小,不會説那些角色的台詞,她總是扮演着一條從樹上掉落的毛毛蟲,被我們每一個人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踢到。

等我們玩了一天,吃完了晚飯後,我們放花炮的時間也就到了。這時候妹妹就變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呵護的妹妹,我們會把適合她玩的可以轉出花的煙火點燃地給她,還會把那些大的放到天上抱着妹妹讓她看。這時候她銀鈴般的笑聲又會重新在我們的耳邊響起,讓我們明白過小年少不了我們家最小的妹妹這脆耳的歡笑,更少不了她開開心心總結的那句“明天我還要和哥哥姐姐一起過小年”!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6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陽曆2月4日,沒有什麼不一樣,可農厲是廿三,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小年了,打開日曆,往後數九天,春節就來的。

小年已到,年味就漸漸的濃了,夜晚,走在大街上,道路兩旁的綠化帶上,早已掛上了美麗的燈。太陽一下山,燈就亮起來了,五顏六色的燈照亮馬路,如同白晝。晚上看燈,一定要去中心廣場,中心廣場來賞燈的人雖然很多,但你總可以找到一片清靜的地方,去看一看平時看不到的風景。

今天上午,我和父母去超市買了點東西。其中就包括一個不可缺少的東西——灶糖,那為什麼要吃灶糖?吃灶搪是民間每每年小年為喜慶春節拉開了序幕習俗之一,寓意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好願望。

買完東西,一家人也停不下來了,接着就是大掃除了,這也是小年的一個習俗——掃塵,家家户户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酒掃六閣院,撣拂塵垢蛛網,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撥除不祥。過了小年,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

南北方小年的時間也有差異北方地區臘月二十三是小年,而南方臘月二十四是小年,但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寓意都還是一樣的。

小年已至,年味漸濃,願新年更好。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7

今天是小年,我們家也是要過小年的呢。

一大早,我們就開始慶祝小年了。早上,我和表姐吃過飯後,買了一盒摔炮,玩得好不痛快。我和表姐還互相取笑對方,説對方膽小,哼,我才不膽小呢,膽小的是表姐呢,她每次都不敢玩,還説我膽小。就這樣説説笑笑、玩玩樂樂就到了下午了。

爸爸開始做飯了,我和表姐等了一會兒,飯好了。這時,我聽見炮聲。真是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該吃飯了,我一看,使我大飽眼福。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菜,有糖醋魚、南瓜酥、醬燒雞翅,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可不是天天都可以吃得上的啊,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這下,爸爸媽媽還有表姐又笑我了,吃完飯後,我的臉上就有了貓鬍子了。

夜晚,我和爸爸、媽媽、表姐一起去廣場看放煙花,一到廣場入眼簾的是天空中多姿多彩的煙花。這時,一個紅色的煙花飛入空中,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手裏抱着一個正在呼呼大睡的小嬰兒。又一個綠色的煙花飛入空中,像是一個雄獅正威武地向天空走去。又一個粉紅的煙花飛入空中,猶如一位害羞的小女孩,不想讓別人看見她那美麗的臉頰。一眨眼的功夫,已經八點多鐘了。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告別美麗的煙花,寬闊的廣場,回家了。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8

今天是小年,爸爸從學校接我回來去上寫作課,我興奮的走時了教室。

我坐下的時候,心想:“今天老師發灶糖,真開心。”上課了,教師給我們講了小年的來歷,傳説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

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説:“好話多説,不好話別説。”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説壞話。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9

臘月二十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小年。

晚上吃完晚飯後,我們開始辭灶。媽媽拿來兩個乾淨的盤子,裏面放滿了辭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樣都非常精緻。老爸端來了一碗米、一碗水,拿來香,把香插進米里。老爸説,糖是給灶王爺吃的,吃了之後嘴會甜,就會在玉皇大帝那裏多説我們家裏的好事;米和水是為灶王爺的馬準備的,好讓馬吃了有力氣帶灶王爺上天。我這才知道,準備這些東西都是有説法的。然後,老爸拿來紙錢,燒掉之後,老爸、媽媽輪流磕了頭,媽媽還一邊説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心裏想着希望我們的願望能夠實現。

周圍鄰居家辭灶的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非常熱鬧。我家沒買鞭炮。老爸提議:“我們放沒有危險的煙花吧!”“好的。”我一邊高興地回答,一邊拿出了老爸從上海給我買得奇幻玩具燈。提前做好分工:老爸點火,媽媽配音,我來照出各種各樣的燈火圖案。只聽點火!嗤——,碰!美麗的煙花不停地變化着,有的像星星一樣在閃爍,有的像小毛蟲一樣在蠕動,有的像美麗的綵帶在飄舞,漂亮極了!我們又連續放了好多“煙花”,都那麼壯觀。

在這一天,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國的傳統文化知識。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0

今天是農曆臘月廿三,是過小年、祭灶神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彙報民情。

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間掌管人間頭等大事——吃喝的,俗話説: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所以灶王爺是一位很重要的神仙,被人們尊稱為“一家之主”,他還負責保佑平安、觀察民情。到了年末,他就要把人們一年的工作、生活、表現向玉皇大帝祥細彙報,訴説這家的悲歡離合,讓玉帝決定來年對人們進行賞罰。

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祭灶的民謠和諺語,如:“廿三祭灶官、廿四掃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蒸饅頭、廿七殺只雞、廿八殺只鴨、廿九喝喜酒、三十包餃子”。灶王爺會“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祭灶,全家都到”,在祭灶時,全家要團聚。在祭灶時每個人都要吃一顆芝麻糖,預示下一年甜甜蜜蜜,還要把糖煮化摸在灶神的嘴上,這樣他就會為我們多言好話,下一年我們將大富大貴、平平安安。

瞧!夜幕降臨,在爆竹聲中祭灶的活動慢慢拉開了序幕,老爸先把舊的灶神像揭下來,虔誠的用火焚燒,送灶王爺升到天庭。又把新灶神像粘在神位處,給灶王準備好下一年的新衣。老爸又把糖餅、芝麻糖等早已預備的供品供上,燒了三柱香,我們每個人都默默的許下了自己的願望,然後,每人吃一根芝麻糖。甜甜的芝麻糖吃進嘴裏,芝麻的香味和糖的甜味直沁肺腑,從嘴裏甜到了心裏……

今年的小年過的甜甜蜜蜜、快快樂樂,明年我家肯定會紅紅火火。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1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我一大早就起牀了,因為到了祭祀的日子了。

吃完早飯,姥姥領着我上街買麻糖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路人都有一袋麻糖在手裏。我問姥姥:“為什麼要吃麻糖呢?”姥姥告訴我,是用來祭灶的。“是不是灶王爺?”我迫不及待地問。奶奶笑着告訴我,是的。

回到家中姥姥讓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給我們講起了祭灶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他做灶的技藝十分高超,人們稱特為灶王。有一天,灶王突然病倒了。他的弟弟便想和父母分家。後來弟弟知道錯了,向父母承認了錯誤,並把哥哥的畫像貼在門口。有一天玉皇大帝把灶王的魂魄帶上天去,並封他為灶王爺。

於是,灶王爺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告每家人的行為與品德。人們每年這一天,都要祭奠灶王爺讓他上天后在玉帝面前説些好話,來年有個好收成。

聽完故事,我才知道了過小年的含義是祭奠灶王爺。於是,我們懷着一顆對灶王祭奠的`心,把麻糖放在了他的排位前……

到了夜晚,我聽見樓下傳來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這如同雷鳴般的炮聲,又使我聯想起了灶王爺。

也許是出於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吧!我相信,在這個愉悦的生活環境中,人們會繼續把洋溢着喜慶氣氛的節日色彩傳給下一代。讓他們生活在擁有豐富的知識,與飽含着夢想的想象力之中。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2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過小年是吃水餃、吃糖瓜的日子。

今天,我正做着作業,看見爸爸出門買了一個糖瓜回來,我興奮地大叫一聲,跑去湊熱鬧。只見糖瓜又胖又圓,活像個大娃娃。糖瓜上粘着好多白芝麻,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清。大糖瓜硬邦邦的,爸爸使出吃奶的用手掰,大糖瓜紋絲不動。爸爸拿它沒辦法只好用刀砍。嘻嘻,永不服輸的大糖瓜“開花”了,濺了零零散散的一桌子,爸爸把它們盛到碗裏。我可忍不住了,眼疾手快地抓起一塊塞在嘴裏,細細品嚐。嗯,味道不錯,甜甜的黏黏的,百吃不厭。

接下來當然是大掃除了,因為要打掃整個屋子,很累的所以我也動身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勞動中。爸爸踩着凳子擦窗户,奶奶當爸爸的助手。爸爸打掃衞生間、卧室、陽台等地方。媽媽則負責拖地、擦桌子等。我呢,一會兒跑去幫媽媽掃地,一會兒跑去給爸爸遞抹布,一會兒又給爸爸倒好備用的清水。一家人忙的滿頭大汗,不亦樂乎。

大約過了兩三個小時,家裏徹底變樣了,煥然一新。窗户擦得亮亮的,不仔細看還以為沒裝玻璃呢。所有的物品擺放的整整齊齊,有條不紊。地面一塵不染,都能倒映出人影來,簡直就是四星級賓館。

到了晚上,香噴噴的餃子上桌了。勞動了一天後,一家人吃着冒着熱氣的餃子,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小年雖然不像新年那樣熱鬧,但也別有一番韻味。我喜歡過小年。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3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小年”也叫“辭灶”。

辭灶又稱送灶王爺爺,是一種洞庭節日習俗。漢族民間傳説這一天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的功過,辭灶便是送灶王爺起程。幫漢族民間對這位居家之神,平日態度很虔誠,且很尊重。辭灶寄託着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閤家平安,吉祥如意。

在我的老家都是晚上過辭灶,為了快點兒趕回家,爸爸開車到了100多邁。20分鐘後,我們到了老家,只見奶奶用香紙做了十多個口袋,我問奶奶做口袋什麼的?奶奶説:“這口袋呀,是讓灶王爺去玉皇大帝那兒為我們要糧食的。”“噢,原來是這樣啊!”奶奶又拿來一些香紙,準備跟口袋一起燒了,媽媽問:“這麼早啊!”“辭灶辭得早,年年過得好!”奶奶這樣回答。燒香的時候,媽媽出了一個大笑話,她説:“怎麼在廚房裏燒,不是應該在院子裏嗎?”“灶王爺還能跳到院子裏?辭灶辭灶,灶是在廚房裏的。”一屋子的人全笑了。晚飯是餃子,餃子出鍋啦!為了表示對灶王爺的虔誠,奶奶先給灶王爺盛好了一盤,端面到天井裏貢了貢,然後我們才開始吃的。我只吃了站個就飽了,奶奶看我吃得這麼少,就説:“高源,你吃得太少了,這樣的話,灶王爺不給你糧食了,你太浪費了。”聽奶奶這麼説,我只好又多吃了好幾個,吃得好撐呀!

對了,爺爺還告訴我: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跟玉皇大帝的彙報很關鍵,所以在灶王爺程歸天的時候一定要虔誠,多説吉利話。這就是我們老家過小年的一些風俗習慣。

——朋友們,回老家過小年啦!看看老家的辭灶囊過?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4

今天是小年,我們一家人去鄉下奶奶家過。我大約睡到了九點多,被老爸老媽強行拖了起來,沒辦法,時間不等人,我只好不情願地起牀穿衣服。等我吃完早飯,已經是快十點半了,媽媽上午還有事,要下午才回鄉下,於是我和老爸就先出發了。

因為是小年夜,路上車子還挺多的,高架上還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影響了我們的速度,到達鄉下時,大家已經準備要去吃飯了。我還帶了一個小包包呢,裏面裝着我心愛的毽子與電腦,大家都説我好神氣。

這次的吃飯地點與前幾次不同,以前都是往東走,在大橋旁邊的大酒店吃的,這次卻是往西走,在一家比較遠的小飯館吃的,好像叫xx飯店。雖然飯館小了一點,但飯菜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比較合我胃口。飯吃到一半,我嫌鞋子不好看,纏着媽媽再給我去買一雙,最後是我和大姑媽去的。

我們來到了街上的一家鞋店,裏面有好多好多漂亮的靴子,分為高跟和平跟兩類,我直徑走到平跟鞋區,開始精心挑選我心愛的鞋子。可是我和大姑媽看中了好幾雙鞋子都沒有我的尺碼,不是不好看,就是賣光了,最後我們就只好買了一雙黃色的靴子,樣式挺好看的,就是顏色太怪了。

等買好鞋子,我就來到了姐姐家玩,哥哥、姐姐都在。一個下午我就不停在玩,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玩玩平板電腦,一會兒玩玩液晶電腦。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我們收拾好東西就到前面去吃飯了。

晚上我就住在了鄉下,爸爸媽媽都去活動了,沒人管我也只好這樣,反正我明天還要下來呢!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5

我的老家春節是從小年即臘月二十三那天祭灶揭開序幕的。正如兒歌裏面唱的:“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這反映了孩子們盼望過年的心情。

我奶奶説,臘月二十三天黑以後,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彙報一年的工作。誰人好吃懶做,誰家妯娌不和,哪個不孝老人,何人做壞事等要一一彙報,臘月三十早晨再回到人間,就要按玉帝的旨意世人獎罰懲處。所以老百姓對灶王爺爺畢恭畢敬,悉心供奉。

23一大早,奶奶就起來忙活。先在廚房擺上供桌,在供桌後面的牆上貼上早已買好的灶王像,然後貼上對聯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供桌上有糖瓜,酒菜,香火,旁邊有的還扎紙馬和乾草。我問奶奶,紙馬和乾草幹嗎用。奶奶説,馬是灶王爺的坐騎,要讓馬吃飽喝足才能上天。我笑着説,以後扎個飛機,飛機比馬快,奶奶聽了哈哈大笑。過一會奶奶回頭對大家説,今天只説吉利話。

天快黑的時候,奶奶把一家人叫到到灶房,先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然後向設在灶壁上的灶王爺敬香敬酒,奶奶還唸唸有詞。然後將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以及灶王爺的畫像對聯等拿到院子裏,一同燒掉,還有香、紙。做完這些以後,全家人按老幼分別磕三個響頭,然後回屋吃飯。飯前,奶奶還要把一塊塊切好的糖瓜分給大夥,晚飯的主食自然也是水餃,由此我也明白了我們當地為什麼家人出門要吃餃子了。

説實話,對於老家的這些風俗習慣,我也是似懂非懂,但不知為何,我從沒把他往迷信上歸納,也從沒覺得反感。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6

今天是小年,我們一家人去鄉下奶奶家過。我大約睡到了9:30,被老爸老媽強行拖了起來,沒辦法,時間不等人,我只好不情願地起牀穿衣服。等我吃完早飯,已經是快十點半了,媽媽上午還有事,要下午才回鄉下,於是我和老爸就先出發了。

因為是小年夜,路上車子還挺多的,高架上還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影響了我們的速度,到達鄉下時,大家已經準備要去吃飯了。我還帶了一個小包包呢,裏面裝着我心愛的毽子與電腦,大家都説我好神氣。

這次的吃飯地點與前幾次不同,以前都是往東走,在大橋旁邊的浦東大酒店吃的,這次卻是往西走,在一家比較遠的小飯館吃的,好像叫興隆飯店。雖然飯館小了一點,但飯菜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比較合我胃口。飯吃到一半,我嫌鞋子不好看,纏着媽媽再給我去買一雙,最後是我和大姑媽去的。

我們來到了黃埭街上的一家鞋店,裏面有好多好多漂亮的靴子,分為高跟和平跟兩類,我直徑走到平跟鞋區,開始精心挑選我心愛的鞋子。可是我和大姑媽看中了好幾雙鞋子都沒有我的尺碼,不是不好看,就是賣光了,最後我們就只好買了一雙黃色的靴子,樣式挺好看的,就是顏色太怪了。鞋子還挺貴的,原價我忘記了,只知道打了5.5折還要109元,估計本來差不多要兩百塊呢。

等買好鞋子,我就來到了姐姐家玩,哥哥、姐姐都在。一個下午我就不停在玩,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玩玩平板電腦,一會兒玩玩液晶電腦,一會玩玩P.S.P。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我們收拾好東西就到前面去吃飯了。

晚上我就住在了鄉下,爸爸媽媽都去活動了,沒人管我也只好這樣,反正我明天還要下來呢!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7

傳説在農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的平安與福運。

一大早,我就聽見爸爸高興地喊道:“關雲天,今天是小年,我們要去你奶奶家吃飯!”這可不是做夢,我大聲地喊了一聲:“好呀”!於是,我們一家就準備好出發了。

不一會兒,到了奶奶家門口,奶奶笑着出來迎接我們,把我們讓進了家門,我剛一進門就聞到了美食的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急忙向餐桌跑去一看,原來是奶奶做好了美味佳餚:有香氣誘人的紅燒鯉魚,有酸爽可口的涼菜,有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還有我最喜歡的羊肉餃子,這真是今年人間美味呀,真誘人啊!我忙着吃了起來,而爸爸媽媽一會兒端起酒杯對爺爺説:“祝你在新的一年裏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會兒又奶奶給夾菜夾肉説:“這過節了,您也顧不上休息,為我們張羅了一桌好菜好飯,您快多吃點!”一會兒又對着姐姐説:“新的一年裏,你和弟弟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聽着他們説着這些祝福的話,雖然我只顧自己埋頭苦吃,但也在想:新的一年裏,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

吃完飯後,為了迎接新年做準備,我和姐姐一起去剪窗花。剛開始我的手笨極了,雖然是照着圖樣在剪,可姐姐都剪了三幅了,我才剪了一幅。看着姐姐靈活着使用着剪刀,我不甘落後,暗下決心一定追上姐姐。但是過了一下午,我還是隻剪了三幅作品,而姐姐很熟練地剪了很多作品。我只好找藉口説是因為我沒發揮好,其實我還是需要踏踏實實的多看,多練,多學!

就這樣匆匆,充實的一天過去了,時間老人在睡夢裏把小年的這一天帶走了,在夢裏我似乎還在飯桌前吃着團圓飯,在寫字枱前剪着喜慶的窗花,還在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來年快樂和福運!

過小年日記600字左右小學六年級 篇18

“砰砰”外面早已有了過年的氣氛,很多人也很早地來迎接春節。

我問爺爺今天是什麼日子,怎麼這麼熱鬧?爺爺疑惑地説:“難道你不知道嗎?今天是‘小年夜’啊,現在的很多人都把以前的傳統節日忘掉了,所以這些也都漸漸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按理説,今天應該吃關東糖的,俗話説……”“二十三,糖瓜粘”沒等爺爺把話説完,我就接過去了。爺爺接着講:“小年夜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説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説壞話。意思是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説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小年夜就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了,也開始收拾家,準備着乾乾淨淨地過個好年。”爺爺看我對這些傳統節日挺感興趣,便建議我去查查這方面的資料,我在網上還看到關於“小年夜”的一些信息:“‘小年夜’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小年夜的習俗還有‘祭灶’‘掃塵’‘剪窗花’‘寫春聯’‘洗浴’‘婚嫁’等……”我真大開了眼界。

“快來,幫我接一下。”媽媽站在椅子上喊我,我接過媽媽手裏的手提袋,看了看説:“媽媽,是燈籠吧,還沒到大年三十呢,怎麼就把它給拿出來了?”“再等到三十那天就晚了,今天都‘小年夜’了,別人家都有掛的了,咱們哪年不是提前幾天就把它掛起來。”媽媽笑笑説。我想也是,這也不早了,應該有點過年的氣氛了。

忙完這裏,媽媽又把房子整個大掃除一遍,接着買東西、購年貨,然後準備春節的食物……真是特別忙。

春節的序幕就這樣甜甜地拉開了,我越來越覺得有年味兒了,開始認為大年三十才是最熱鬧的,沒想到小年夜也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