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小學生日記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

欄目: 小學生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44W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1

今天,秋風氣爽,風和日麗。我們來到了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博物院”。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鐫刻着五個金光閃閃的,蒼勁有力的大字:“良渚博物院”。

接着,我們隨着講講解員來到了博物院的第一展廳:“發現求真”。一踏進展廳,我就彷彿來到了杭州的上空,杭州的地形與風景頓時清晰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接着,我進入了“時空隧道”,彷彿時光的齒輪開始迴旋,彷彿歷史的沙漏即將倒流,一切又回到了5300多年前。

一大塊玉璧默默地訴説着悠遠的歷史並散發着奇異的光芒。再往前走,是一片模擬的考古現場,蠟像做的三位考古人員形態各異:一個人手拿放大鏡,彷彿正在聚精會神地研究一塊玉器;一個好像在紙板上畫着一塊精美的玉璧;還有一個人似乎正在拍照這此珍貴的寶物。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第二展廳:良渚古國。那兒全是雕像,展現了良渚人的日常生活:有的在冒着雨耕地,有的在捕魚,有的在織布,還有的在蓋房……

最後,我們來到了“良渚文明”這一廳,這裏存放着各種玉器,如金光閃閃的玉琮,刻着龍紋的玉璜,貌似龍眼的玉珠……這些精美的玉器好像在訴説着良渚文明的奇蹟。

時間不早了,我們吃完了午飯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良渚博物院。

我向來不知道這悠久的良渚文化。通過這一次參觀良渚博物院,讓我學習了許多知識。良渚文化距今已有5300多年的歷史,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曙光。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2

聽爸爸説滁州博物館開館了,我饒有興趣地約了幾個小夥伴,去參觀滁州博物館。

來到城南,巍峨聳立的滁州博物館映入眼簾,那古樸建築彰顯着“有亭翼然”的典雅大氣。

走進博物館的正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白色浮雕。整個浮雕描繪出滁州山水之色,有琅琊山的秀、清流關的險、淮河的史蹟……

我帶着求知若渴的心境邁步來到“襟江帶淮、名山秀水”的自然風物陳列展區。一條似“時光隧道”的進口,把我帶入歷史自然風貌中。慢慢深入展廳,熔巖地貌、濕地天堂、遼闊草場、生物遺蹟……一幅幅畫卷鋪展蔓延,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聽,潺潺的流水在我腳下流淌,啼鳴的鳥兒在我耳旁歌唱……

帶着意猶未盡的情懷邁進二樓的“風雲江淮、詩詠琅琊”歷史文化陳列展區。這裏的風格來了個360度大轉彎,立刻帶我穿越到遠古時代。歷史人物,詩文墨跡,軍事要塞,近史風雲……一件件曲折而豐富的歷史進程鑄造出滁州地區獨特而動人的文化品質。看壁牆上的人物在向我講述他的故事,古文詩詞帶領我們徜徉歷史的蹤跡……

經過1個多小時的參觀,我走出博物館,不禁感慨我們的祖先如此智慧,滁州如此富饒。同學們,有時間你也親自去感受一番滁州的歷史輝煌!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3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媽媽們帶着我們幾個到了普陀博物館去參觀。那是一個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讓人感覺有點茫然。可是當你跨進大門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好像來到了漁民的皇宮一樣。這是一幢二層中國古式的仿造建築,欄杆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在裏面讓我們回味了前的沈家門漁村風貌,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裏面收藏了漁民老前輩們用過的最古老的各種船,有大捕船,雙拖船等……好像只要我們一眨眼,就能回到過去,看到漁民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捕魚工具,如籮筐,魚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櫃中,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牆壁,還有一首有意義的打魚詞:“吃吃雨淘飯,困困濕艙板,褲腳縛草繩,風沙當背心。冬打天暴夏張網,秋柯大捕無沒空,柯得魚蝦滿艙板,剩下只有一竹籃。篙子一甩,上岸討飯”。把過去的人捕魚的辛苦和沈家門漁港做得有聲有色。

來到第二層,走進了大廳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着豬頭和雞鴨魚肉等供品,媽媽告訴這是我們舟山人的習俗,每逢過年時都要祭祀菩薩。在旁邊還有龍椅,龍櫈,和古老的電話機,真是莊嚴氣派。往裏走去,裏面還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燈,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爐等。在牆壁上還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參觀完了這些珍貴的物品,我的腦海裏印出古時候的老百姓怎樣生活,漁民們怎樣捕生。雖然歷史在前進,但我們一定要永遠記住古人的辛勤付出!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4

今天,我跟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去了省博物館。

大約是剛剛重新開館的緣故,到了一看,只見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到處是人。有很多保安一直在維持秩序,參觀人員被分成已預約和未預約兩隊,因為媽媽早有預約,我們排在了已預約的那一隊。排了大概一個小時才進到博物館裏面,由於參觀人數實在太多,接着又排了半天等扶手電梯上樓。等的時候媽媽安排我去服務枱取了張《參觀指南》,她説今天由我做她的參觀嚮導,讓我認真閲讀,嚮導做得好有獎。

我們先參觀了二樓的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它向我們展示了湖南的歷史與文化、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環境與發展輪廓。接着我們去了三樓的馬王堆漢墓陳列區,硃紅菱紋羅絲綿袍和人面銅方鼎什麼的我沒耐心看,素紗禪衣媽媽説她以前的歷史書裏有我看了,介紹裏説“輕若煙霧,薄如蟬翼,是迄今所見最早、最薄、最輕的服裝珍品,是西漢時期紡織巔峯之作,代表了漢初養蠶、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用了幾個最,想來是很珍貴了。我最關心的是辛追娭毑,所以我在馬王堆墓坑“永生之夢”那裏停了好久,看了兩遍播放,左看右看,可是就是沒看到辛追娭毑,後來問保安叔叔才知道在一樓,於是我們直奔一樓。

到處被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在棺槨旁一個被罩上透明罩子的器具內找到了躺着的具有“東方睡美人”之稱辛追娭毑,我看得清她的牙齒和血管,然後我們就回家了。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5

來到了上海,心裏好激動哇。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基本上都呈鴿子籠狀,今年滿幸運滴,博物館免費參觀。只不過一天只能來3500人。

今天是很熱的桑拿天,所以排隊進館的'人比較少。老外佔多數。一想到外國朋友為我國的文化傳統而驚呼,真的好興奮。排隊慢的像蝸牛一樣,鬱悶。

一進入展廳,就有一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到處藤蘿搖弋,彷彿歷史已經擺在眼前。先參觀的是陶瓷展區,裏邊的罐罐、陶人一件比一件精緻,一件比一件美麗。這些鬼斧神工的作品是祖先們的心血啊。我看到一件瓷瓶,這上邊的桃子花紋唯妙唯肖,我都忍不住咬上一大口啦。這瓶上的花紋紅裏透白,實在難得。講解員説,這個鮮桃瓶的作者為了立志做它,把自己以前的所有得意之作砸碎了,畢生只留下這一件佳作。人們只呼可惜,我也何嘗不是?

後來我們又去參觀了少數民族文化館,我跑進去,一下撞上個阿姨,我覺得奇怪,這個阿姨的衣服怎麼怪怪?哈哈哈。我撞上個穿着少數民族服裝的蠟像。這兒的衣服可華麗了,王袍都有。我又去看了看西藏跳大神的面具,猙獰恐怖,還有骷髏面具呀——怕怕。藏族同胞看來很有想法哩。

然後我們參觀了古代傢俱館、印章館、錢幣館等有意義的場廳,受益匪淺是相當相當滴。嘻嘻嘻,上海博物館,你是免費參觀的是吧?我明年還來佔便宜。

小學博物館滿分日記6

今天,媽媽帶我去參觀普陀博物館,我們沿着那條石板路,只見兩邊的房子維修一新,不知不覺到了博物館,走到博物館的門口,裏面的情景大不一樣,令我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幢嶄新的中國仿古建築,欄杆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普陀博物館”五個大字用紅色漆寫在一塊牌匾上。

我們首先參觀了普陀漁業史話。走進大廳,拐進右邊一個廂房,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段古木。聽説,這根古木有幾萬年的歷史,是從朱家尖沙灘地下挖出來的。我一轉身看到的是幾十艘漁船模型,有大捕船,小木船……旁邊是一根鯨魚肋骨,我量了量,哇,比我的手臂還要長!真令我大開眼界。走進另一個廂房,裏面是各種捕魚的道具,比如蟹籠,拖網等等,可以捕捉魚蝦蟹。一旁展示的是小木船到機帆船變遷的過程。原來,以前的漁民沒有錢,只能造一些小木船出海捕魚,一遇到風浪,就會翻船。而現在,漁港沒有過去的小木船,有的只是一艘艘鋼製的,木製的大漁船,抗風浪明顯增強了。

參觀完“普陀漁業史話”,我們下樓參觀“漁都風情展”。在這裏我知道沈家門漁港和挪威卑爾根漁港,祕魯的卡亞俄港稱為世界三大漁港,導遊説;沈家門在清光緒年間開始發展,到了民國初期,漁業的發展已經非常繁榮,解放後,漁民的生活上了新的台階,家家有高檔電器,同時,漁業的發展給沈家門的經濟發展,全鎮28條舊街現在已成為水泥馬路。

我祝願沈家門變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