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端午的味道日記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2W

端午的味道日記

端午的味道日記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節,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節日了。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裏瀰漫時,我就知道端午節要到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

過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只記得端午節那天早上醒來,手腳與脖子上便被媽媽繫上了五彩線。

端午節,經常與家人來到江邊洗臉,説是為了消災祛病,站在江邊,彷彿看到幾千年前屈原為國捐軀的悲壯畫面,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我經常在返回的途中摘幾片艾葉,插在家裏的門窗上,艾葉如一個個綠色的精靈般,渾身散發着清香,使人心曠神怡。

回到家後便要煮粽子,我是特別喜歡吃粽子的,用翠綠的粽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豔的紅棗。煮熟後,慢慢地剝開粽葉,一股清香夾雜着紅棗的香甜撲面而來,只見潔白的糯米糰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的寶石,令人垂涎三尺。

家裏煮粽子時還要煮些雞蛋鴨蛋,據説吃五月粽子鍋裏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裏煮的雞蛋鴨蛋放在正午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可我並不喜歡吃雞蛋,拿了雞蛋無非是與家人一起頂雞蛋,可至於端午節為什麼頂雞蛋,我並不清楚,只知道頂雞蛋這一活動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與小小的成就感。每當早飯完畢,桌上總會剩下頂碎的大大小小許多雞蛋沒有人吃,最後只好扔掉。

在家鄉,我並沒有看到幾次賽龍舟,可也能從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中讀出它的氣勢宏偉,想象到那壯觀的場面。

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端午時節,我們帶香囊,吃粽子,插艾蒿,歡樂的節日氣氛充滿在大街小巷之間,願這祥和的端午節氣氛在祖國的每一個角落裏洋溢,同時也祝願祖國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端午的味道日記二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今天,穿着新衣早早地來到了外婆家。

剛到,便看見外婆、表姐、表弟正在插艾草。我看了挺感興趣,也加入到其中來。聽外婆説,端午節拔來的艾草殺菌驅邪效果最佳,把艾草插在門口,既能殺菌,又可以避邪驅鬼。記得去年外公拔了一大捆艾草回來,我們姐弟三搶着插艾草,別提多有趣了!可惜,今年外公不能和我們一起插艾草了

插完艾草,外婆進屋拿了幾個粽子給我們吃,自己拿着個盆子不知在忙活着什麼。我剛想一瞅究竟,外婆神祕地一笑,待會兒你就知道嘍!去吃粽子吧!我無奈,只好忍住好奇心耐心等待。等了一會兒,外婆端着一盆黃色的液體走了出來,我們圍了上去。表姐大叫:奶奶,這是雄黃酒吧?雄黃酒?我疑惑着。外婆放下盆子,用一把小掃帚點了點雄黃酒,甩在外牆上,雄黃酒是用雄黃,淘米水,酒再加上搗碎的大蒜做成的。像我這樣,用掃帚沾一點灑在屋外的牆上,可以防止蟲蟻蛇爬進屋內!外婆跟我們説到。表弟開口説:奶奶,這不是要喝嗎?外婆搖搖頭:不能喝!以前古代人是有喝雄黃酒的習俗,不過,這以後就不喝了!現在有專家説啊,這雄黃酒有毒,喝不得!喝這個,就等於是吃砒霜咧!外婆邊灑邊説。我們三個人恍然大悟,看着外婆灑得那麼起勁,,我們也忍不住上前幫忙了。後來,外婆抹了些雄黃酒灑在我們鼻子和耳朵上,哇,有股怪怪的味道,真不好聞!

在外婆家吃完午飯後,我們去了叔外公家。一提到叔外公,我就想起去年端午節到叔外公家吃飯,看見叔外公一邊喝酒一邊拿大蒜當下酒菜。哎呀,想想那個感覺肯定很辣吧?叔外公怎麼吃得下去呢?也許是個人喜好吧!聽他説,可以排毒呢!

沒停留多久,我們又轉程去了奶奶家。奶奶見我們來了,馬上出來迎接。和爺爺奶奶聊了一會兒,爸爸媽媽炒了四個菜,雖然不太豐盛,但也確實吃得津津有味!

端午的味道日記三

十餘年前的五月,姥姥忙完生命裏最後一個端午,便匆匆離去。

以前每自清明前夜始,臨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語叮嚀,她總是踱着疲憊的小腳,輕輕推門,輕輕走近,拾起牀邊垂落的被角,為我一掩再掩。

物質極度貧瘠的.歲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下,總是姍姍來遲。等待中長大的日子,不知何時,青葦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虛而至的瓦楞草,無聲無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個清晨,姥姥推醒了還在熟睡中的我們,笑眯眯的説,粽子熟了。燒了一夜的灶火已漸燃漸熄,大鍋裏還咕嘟咕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過那口大鍋的四周,瀰漫在農家小院的上空,縈繞在孩子渴望的小嘴邊,飄蕩在歡快的童歌裏。

端午粽香,縈繞歲歲年年的童謠,我們在姥姥精心準備的一個又一個端午之後長高。姥姥一雙操勞的枯手,漸漸託不住昔日蹣跚的娃兒們,當小弟也站在她身後,聲漸雄渾之時,姥姥轉身回望,卻已一笑白頭。

姥姥的端午,從老家搬到城裏,仍舊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閒的市民生活,狹窄的蝸居,使姥姥更多的呆坐在門前,想念鄉間,想念寬敞的農家小院,雞鳴犬吠,想念清晨趟着兩腿露珠,一雙巧手侍弄過的黃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樹樹蔭下,幾位老鄰敍敍陳年舊話,農諺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蒼老。

最後的端午,姥姥依舊忙碌,她似乎始終是這個節日大會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記這個日子,唯獨她不會。我們從各自的家裏奔來吃粽子的時候,還絲毫沒有感覺到姥姥的端午,將在這裏停留。只記得姥姥嘮叨了許多,關於誰該談朋友了,誰該快點結婚了,別讓姥姥這麼等着。大家聽着,都沒有在意。

端午後幾日,姥姥在一個深夜忽然丟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牀邊僅僅一步之遙,卻空着手沒留下老人家隻言片語。

次年端午,凝重在無限哀思裏,大家小心翼翼躲閃着,似乎稍不留意會不慎碰落太多的哀傷。談話間,説到童年,那葦塘、蛙鳴、老家的土炕、鄰家小孩憨態可掬的貓頭小布鞋。。。。。。小弟忽然説了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來。大家頓住了,都不説話,大弟站在陽台,低頭點起一支煙,媽媽箭頭抽動,不知誰的眼淚叮咚掉在米盆裏,落在一隻只秀氣的青粽上。。。。。。

端午,翠綠與寂靜,蒹霞蒼蒼的古韻,帶着一春濡濕的水汽,簡淡,玄遠。蘆叢搖曳、薄霧輕裳,青衣姍姍,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粧行走在阡陌上的秀麗村姑,初見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淺笑低吟,甜而不膩,那種感覺在長久的凝睇裏掩埋,永遠都蟄伏在心靈深處不會消失。

嫻靜的汨羅江,從遠古走來,走過幾千年光陰。姥姥的端午永遠是其中一尺鮮潔的水,滌盪着我生命中的五月,走過多少年,芬芳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