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荷花品格,梅花精神民情日記精選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9W

清廉博頌揚,更期化雨潤羣芳。下面是相關的民情日記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荷花品格,梅花精神民情日記【篇一】

20xx年3月16日 星期三 陣雨

昨天,艾滋病患者老黃給我打了個電話,説自己飼養的谷鴨賣不出去,聽到熟悉而焦急的聲音,我一夜未曾安睡。今天早上,急忙約上我們單位性艾科的貴薔、汪蓉兩位同事一起去他的老家看看情況。

驅車前往的路上,窗外噼噼啪啪下起了大雨,我的思緒不禁回到了兩年前:在一次流動人口的艾滋病干預和監測中,老黃被確認為艾滋病,他的同居女友與其分手並將其趕出門,子女拒絕與其來往,工廠將其辭退,生活面臨着嚴重困難。當時,我瞭解到情況後,既氣憤又同情,社會和家庭的歧視和孤立可能是當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最大障礙吧。之後,我幾次請他吃飯,和他談心,鼓勵他回老家養雞養鴨養魚。值得高興的是,通過區疾控中心和防艾志願者的共同努力,同居女友將老黃給她買房的6萬元退還,子女給老黃安排好住處,並經常回去看望、安慰他,民政局也立即為他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補助,去年,老黃飼養的100多隻土雞還順利的賣了個好價錢。

進村沒多遠,就到老黃家。見了老黃,他滿身泥水,褲腿濕了半截,但是臉上卻充滿了笑意。他説:“康主任,今天下這麼大的雨你們也來了啊?我開玩笑的説:“又不是下刀子!”谷鴨養得挺肥,我們幾個人商量,就按照去年賣土雞的老辦法,分頭打電話動員親朋好友按略高於市場價購買,10多分鐘後15只谷鴨就被“瓜分”了。感覺老黃的青光眼有些嚴重了,我很是擔心,我們幾個商量,決定先聯繫好醫生,把檢查治療的時間暫定在後天,也就是3月18日。期待着這個日子快些來吧,我們太應該為這些艾滋病患者多做點事情了。

今天雖然有點累,卻毫無睡意。普通老百姓對生活的理解或許千差萬別,但追求平等、幸福、快樂的生活卻是永恆主題,我們疾控人,只有走進艾滋病患者的心裏,才能和艾滋病患者成為家裏人,艾滋病患者才會和我們説家裏話,遇到難題時首先給我們打電話,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太多太多了。

荷花品格,梅花精神民情日記【篇二】

我今年初到武陵區工作,第一站就是到甘露寺蔬菜批發大市場督導節日供應。常德市甘露寺蔬菜批發大市場是市區人民政府的“菜籃子工程”,佔地150畝,建於1995年,至今已有20餘年。正值年關春節,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一片繁榮景象,但也突顯出市場與現實需求不匹配、設備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交通梗阻、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如何解決?就要到一線、到基層、到現場,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記好民情賬,繪好民情圖。通過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等,我瞭解到該市場以蔬菜批發交易為主,兼營果品、水產、畜禽、糧油、乾鮮等農副產品,經營門店300間,批發及零售攤位400個,市場年交易量由過去年供貨20萬噸、每天500噸增加到現今年供37.5萬噸、日供1000噸,年交易額達20.23億元。在該市場的帶動下,圍繞着農產品流通行業,一大批的運輸、中介、銷售以及廢物處理等第三產業也應運而生,現在市場常年經銷商達2200餘家,流動經營户達5000餘家,相關從業人員近5萬人,在保民生、促和諧、繁榮經濟、活躍市場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也是“湖南省重點市場”。

最近一次到甘露寺蔬菜批發大市場是7月18日下午,我帶領區商務局、區安監局、區城管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冒着大雨一道深入市場,深入經營户和周邊羣眾。首先查看了市場西側一户服裝經營户倪鳴國的門面,前幾天因為線路老化失火店面已經停業,其親友盧桂枝介紹這次失火是門面後老化的電線引發,整個市場電線電纜是20年前按350千伏安專用變壓器設計配備的,現在是嚴重超負荷運行,平均超負荷30-50%,夏季高峯時甚至達100%,加之電線電纜老化嚴重,這幾年屢次發生電線短路起火事故,僅今年來就引發2起火災,市場電力運行時刻提心吊膽。我聽到這些,一邊暗自慶幸沒有人員傷亡,一邊擔憂盛夏來臨,用電安全隱患更是迫在眉睫。接着來到交易大棚區,看到我們一行人查看大棚設施,周邊經營户都湊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反映大棚鏽蝕嚴重,多處地方都無法緊固螺釘,底端立柱雖然截斷焊接加固過,但都又再次腐蝕,不是長久之計,他們都覺得沒有安全感,而且現有大棚交易區擁擠不堪,遠不能滿足經營需求,請領導考慮再給他們建一處市場。看完市場內部,準備去市場管理公司會議室開會,卻因兩輛進出的送菜機動車會車,堵塞了市場大門,前後都有市民的車輛,導致交通一時不暢,我停下來詢問旁邊一位居民是否經常堵車,他得知我是區政府副區長,連忙説“這是常事啦,今天算好的呢,現在三改四化全市都美觀通暢了,但是這個市場卻是沒法子哦!市場就這麼點大,出口就一個,來往車輛,人流卻不斷,幾乎整天吵鬧,我們附近的居民不僅出門堵,在家也難得安寧啊!聽説市裏要改造東城區,領導來了,我們正好反映,周邊老百姓都希望把市場搬走呢!”我堅定的回答他:“市區領導都看到了問題所在,所以要求我們聽民聲、訪民情,就是要把問題進一步找準,更好的滿足好羣眾的需要,請你們放心!”

我三步並作兩步,快速來到會議室進行座談,認真聽取了市場開發公司負責人李冬華的情況介紹,區商務局、安監局、城管局等都做了認真分析,大家都認為要徹底解決好現在甘露寺蔬菜大市場的問題,就要順應羣眾的期盼,儘快啟動市場搬遷。主要的原因:一是現有市場容量明顯超負荷,與邁進“大城市”“兩個一百”城市的發展需要嚴重不符;二是導致交通“腸梗阻”,對周邊居民生活和市容市貌影響嚴重;三是市場內外安全隱患問題突出;四是現有的市場債務纏身、產權不清晰,原改制遺留人員包袱沉重;五是市場發展和建設大物流需要。座談會後,我們形成了專題的彙報,將遞交市區領導,爭取早日啟動甘露寺大市場搬遷!特別針對當前突出的安全隱患問題,我現場進行了調度部署,要求市場管理方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羣眾利益無小事,特別是涉及生命安全和財產,要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履行好一崗雙責,把責任落實到人,堵住管理中的漏洞。同時,要求馬上啟動安全生產大排查,針對電路、消防等隱患,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增添足夠的消防設施,加強市場內設施的維護,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監管力度,確保市場搬遷前安全穩定。

荷花品格,梅花精神民情日記【篇三】

今天按照計劃安排,我們到結對幫扶組,走訪幾户困難户。西站社區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我們走訪慰問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宮癌的肖春連。踏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六組的肖春連的家,一個破舊的房子裏凌亂的擺了幾件破舊的桌椅,一張雜亂的木板牀上,肖春連半倚着坐着,見我們進來準備起身。我連忙走過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連很不幸的患上子宮癌,為給她治病,家裏已經欠了一大筆的債務。她看到我們非常激動,招呼我們坐下,眼裏飽含着淚水,向我們述説了她的病情和家裏的困難,她説面對今後的日子,她們一家都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經過我們的一番開導,肖春連擦乾淚水説:“相信政府不會拋棄我們不顧的,現在你們給我們辦了低保,我很感激,你們今天來看望我,説明政府是關心我們的,我會打起精神,堅強地面對生活。”

我把愛心卡掏了出來,寫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我知道以她的個性不會聯繫我,但是一旦聯繫肯定是她處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時候她有些激動,一路出門跟着走了好長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她依舊在那裏張望,頓時心裏有股暖流直竄心田,很温馨,很感動。

曹啟華的房子很破舊,蒼老的青磚石瓦的有種穿越歷史的年代感,除卻一台破舊的電視機,屋子裏幾乎沒有什麼電器設備,更不用説傢俱之類的。只有一個正對着門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齊的鋪了一層報紙,佈置的乾乾淨淨。他端正的坐在門邊上,眼睛注視着門外。

曹啟華52歲了,離異,高位截癱,一個女兒在讀大學,自已一個人靠父母做飯洗衣,腦筋有些遲鈍。我就着他坐在輪椅旁邊,他的眼睛卻一直注視着門外。

“也不知道來不來。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讀書的孩子們,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期盼着自己的孩子們好好的,念着他們,想着他們。

我們起身走的時候,他嘴裏唸叨着依舊是他的孩子。兩隻眼神依舊那樣茫然的張望着,像是看見了希望,但卻是那樣的不可觸及,過於遙遠。

接下來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訪完後,還剩一户不在家。

據瞭解,段成羣夫婦只有一名女孩,年輕時一家三口的日子還算過得有滋有味,後來女兒長大了,嫁到了鄰鄉,離老人家大概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雖然女兒偶爾會回家看望兩位老人,但大多數時間兩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於女兒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給段老夫婦提供經濟上的幫助,所以,兩位老人只能靠新農保養老金、種地和養豬維持生活。前幾年日子還算勉強可以維持下去,可今年已經七十多歲的段成羣老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二老的生活也過得很艱難

得知我們的來意,兩位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我們問老人最近生活過得怎樣,有沒有什麼困難我們能幫上忙時,段成羣老人笑着搖了搖頭,然後用顫抖的雙手夾着一杆旱煙深深的吸了一口,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許久也沒有説出一句話來,或許是不知道該從何説起,他用沉默表示他所有的感激。我去幫他的妻子燒火沏茶,並詢問他們的近況,她除了一個勁地説現在的政策好之外,讓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現在的政策已經很好了,我們每個月能領到百十來塊錢,只要不生病,我們老兩口能照顧好自己,不給共產黨添麻煩。多麼簡單而又樸實的語言,其實他們的要求並不高,只是希望多點人情的温暖。

天色已經漸晚,我們離開的時候,兩位老人站起來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社區孤寡老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羣體之一,關心社區孤寡老人不僅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每個人都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關愛身邊的農社區孤寡老人,給他們一個安詳的晚年。

今天走訪的這幾户特困户,社區均給了500元慰問金,我們決定逢年過節都要去看看他們,給予他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我們希望看見,像肖春連那樣積極面對人生的笑容,出現在每個人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