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病中讀金庸日記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8W

夜半時分,病友從昏睡中甦醒過來,説:“講一個故事給我聽聽吧,金庸的故事。”我半張着嘴,卻説不出話來,因為我從來沒看過金庸。病友又拉着我的手説:“你要看金庸啊,你要幫我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胡斐的那一刀到底有沒有砍向苗人鳳?”我點點頭,算是答應了。病友當晚就走了。我至今還活着。但是至今,我還沒搞清楚胡斐到底有沒有殺死苗人鳳。

病中讀金庸日記

以前,以前的以前,瓊瑤和金庸,四大天王和成龍的電影,所謂四大俗,我都看得沒情沒緒,不是認為沒品位,而是對活下去缺乏信心。放眼人生,每天都被死亡遮擋着視線。現在,有一天,我突然想看金庸了。因為十幾年過去了,我還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最早接觸金庸的小説,是十幾年前在上海住院的時候。病友見我整天望着天花板發呆,甩過來一本書,説:“金庸的,可好看了。”我就一字一字地拜讀起來,書名是《九陽真經》,讀着讀着有些吃力,錯別字太多了,估計是盜版的,再讀,覺得這金大俠的詞彙量也不行,凡事都愛用“匪夷所思”來表達,左一個“匪夷所思”,右一個“匪夷所思”,幾乎每一頁都有“匪夷所思”,看完以後也覺得不知所云、真正地匪夷所思。最後才發覺著書者叫全庸而非金庸。不禁啞然失笑。

那年聽説瓊瑤讓位於張愛玲,金庸不僅沒有滯銷,反而被人列為七大師之一,不禁又產生通讀大俠的念頭。到圖書館交了50元押金辦了個借書證,借了一本《書劍恩仇錄》上冊,一口氣讀完,再借下冊,沒了,借其他的,也殘缺不全,頓時興味索然。不讀也罷。然而我是一個性格內向、喜歡安靜的人,由於長期病休在家,可憐的一點愛好就是看書。以前也看費爾巴哈或者弗洛伊得什麼的',但時間長了,總是非常的吃力。國學叢書我也買了一套,也曾想細細研讀,但面對之乎者也終歸還是心神不寧。由此可見我並不是一個適合做學問的人。我讀書,除了怡情養性,最大的目的還是消磨時間。本來就是疾病纏身了,還搞得那麼累幹什麼。什麼書最能幫助消磨時間?不止一人告訴我,是金庸的小説。王朔就是這麼説的:“金庸能賣,全在於大夥活得太累,很多人活得還有些窩囊,所以願意暫時停停腦子,做一把頭部文字按摩。”

自然也有人告訴我,網上就能看金庸的小説。我很快找到了。然而,看不了幾頁,眼睛就花了。還是一個字:累。和妻子商量,買幾本如何?妻子很支持,在本地書店轉了一圈,沒有,到合肥幾個書店看了,有,但不全,打八折。前幾天妻子出差到鄭州,逛書城,看到有金庸全集,正版的,打七五折,還要五百多元,打電話問我要不要,我含糊其辭,説:“你看着辦吧?”兩天後,她回來了,肩上扛着的,是二十多斤重的《金庸全集》。這年頭,花幾百元撮一頓的比比皆是,但花五六百元買書,是不是也有點匪夷所思呢?我不知道。

妻子千里迢迢買回的書,就更有一層非同尋常的意義了,我當然更要用心慢慢讀之品之。這幾天,有事沒事,睡前寢後,餐中飲時,做飯炒菜,包括上衞生間、洗臉洗腳,我都是一卷在手,悠然自得。有時還心血來潮,老夫聊發少年狂,猛來一招“如封似閉”,再來一招“弓步架打”,感覺一下了年輕了十幾歲,哈、哈、哈……

讀之品之,舞之蹈之,金庸小説是好是壞,於我並不重要。這些打打殺殺情節裏面到底有多少人生的真諦,人性的精要,也不重要。我還想,就拿胡斐與苗人鳳的恩恩怨怨來説吧,胡斐是否殺了苗人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人都胸懷大愛,活得瀟灑。就這樣的結局,兩人永遠都活着,豈不更好。

Tags:金庸 病中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