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彙編九篇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5W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彙編九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今天在做試卷時 ,看到了這樣一道題。如下: 1--5o人 3o元、51--1oo人,25元、1oo人以上2o元,西湖幼兒園大、中、小三個班同學去賞菊,小班42人,中班52人,大班64人。是分別合算?還是一起買合算?二個班和一起外加一個合算?

我想了一下,是這樣的,合在一起的是先把三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由小班+中班+大班,算出三個班的人數,42+52+64=158(人),接着算要多少元?要算幾元?先算是哪一類的,158>1oo,所以可以每人2o元。再算要幾元?由人數x元數,158x2o=316o(元),合在一起,一共要316o元。

分別買是要先把小班多少人,用哪一類?42<5o,用3o元一個的,再算小班一共要幾元?由小班人數x元數,算出一個要幾元?42x3o=126o(元)接着算中班要用哪一類?52>5o,用25元一個的,然後算中班要用多少元?由中班人數x元數,算出中班一共一共要付幾元?52x25=13oo(元),再算大班一共要付幾元?先算大班用哪一類/,64<1oo。64>5o,用25元一人的。接着要算大班一共要付幾元?由大班人數x元數,算出一共要付幾元?64x25=16oo(元),然後把三個班要用的元數加起來,小班元數+中班元數+大班元數,算出總元數,126o+13oo+16oo=416o(元)。分開來的+一共要付416o元。 最後,把合起來的和分開來的比一比,誰用的錢少,誰就合算。?416o>316o,所以合起來買的合算。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飯,休息了10分鐘,便開始了快樂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個做的作業科目就是數學。我做起了數學實驗班中的三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測試卷,上面有許多類型的題目,不一會兒就做到了最難的應用題。其他題目還好,可是偏偏第四題難住了我。題目是這樣的:水果店運來2車水果,共20xx千克,賣了3天后,還剩1040千克。求平均每天賣出多少千克水果?一開始我理解錯誤,忽略了還剩1040千克這一條件,結果以為是用20xx÷3,可我覺得答案不對勁,好像題目出錯了,便去問媽媽,媽媽看了冷笑了一下,説: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書,坐着,開始靜靜地思考了起來。

最後,我終於發現了原來是我忽略了還剩1040千克這一條件,我把這一條件補了上去,列出了一個正確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後一定要改掉粗心這個壞習慣!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這個學期咱們學習了千米和噸,並知道1000米=1千米,1噸=1000千克。

千米是長度單位,常常會用在公路上,比如説:湧台温高速公路全長約是367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42千米,乘際列車每小時可行駛329千米。

當然,我對質量單位噸也有一定的認識:噸,質量單位,也叫重量單位,比如,一隻螞蟻我會用克來表示,而不用噸,因為我知道噸是表示比較重的物體,而卡車的載重量我就要用噸來表示了。

千米和噸的知識還有很多,我還希望學到更多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晴空萬里,還不時有微風吹來,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來到操場,練習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經滿頭大汗,“真累呀!”我低聲叫道,“到底我跑了多遠呢?”我坐在台階上,用小米尺敲着腦袋。

突然,我大叫一聲:“有了!”我連忙行動起來,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長度,是35釐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這樣做太麻煩了。”我心裏想,怎麼辦呢?我立刻想到了捲尺。於是飛快地回去找媽媽,拿來幾卷卷尺,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量起來。咱們用捲尺量出直道的長度,再用步測的方法量出彎道的長度。終於,咱們量出來了,跑道的周長是200米,然後,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寫着:200X3=?“是600!”不知是哪個小機靈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對的,便興奮地喊起來:“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裏甜滋滋的,因為,我會在生活中用數學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20xx年xx月xx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姐姐生日了,我和爸爸媽媽為姐姐開了個生日派對。

媽媽準備了很多吃的,有雞翅,薯條,蛋糕,水果……可是等到生日派對要開始的時候,我們才忘了準備飲料,爸爸媽媽讓我去超市買雪碧回來。

我進了宜居超市,走到飲料區,看了看雪碧的價錢,雪碧瓶裝有大,中,小,的,瓶裝不一樣的價錢,淨含量也都不一樣。小瓶的雪碧淨含量有300mL,2元。中瓶裝的淨含量有500mL,3.5元。大瓶裝的淨含量有2L,也就是20xxmL,8元。我想:我算一下每瓶雪碧1塊多少毫升吧,然後買最便宜的那個。小瓶的2元,300mL除以2等於150mL,中瓶的3.5元,那500mL除以3.5約等於142mL,大瓶的8元,20xxmL除以8等於250mL。250mL大於150mL大於142mL,所以還是買大瓶裝的雪碧比較便宜……於是我買了一瓶大雪碧,帶回家後把剩下買雪碧的錢交給媽媽,媽媽説:“怎麼會剩下這麼多錢?那裏的雪碧很貴的呀!”我跟媽媽講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媽媽聽完後點了點我的額頭,笑着説:“小機靈,還會算了吶!”我看到媽媽笑的這麼開心,也跟着傻笑起來了。

在數學的字裏行間充滿着魔光幻影,神祕莫測;在數學的字裏行間充滿着和諧的韻律、抽象的彩虹,讓人難以割捨;在數學的字裏行間閃爍着人類智慧的火花,璀璨奪目,流光溢彩,另人目不暇接。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數學作業

有一天,我正在課室做數學作業。然後,我遇到了一道數學的題目弄不懂,這道數學題目是: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題目給了我兩個條件,橫截面的面積是30平方釐米,寬是6釐米,我想:長方體的體積不是長乘寬乘高嗎?為什麼題目只給我們底面積和寬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麼做。於是,我就去問數學老師了。

老師看了看題目,對我説,橫截面就是長方體的底面積,寬在題目上所表示的是長方體的高。這下子我終於明白瞭如何去求長方體的體積。我又學多了一個新知識,我真開心啊。

後來,我看見這樣的題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師教我的方法分辨出與這種類型的題目解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這個知識對我來説真的很有幫助,我利用它破解了很多我不會的題目。我的心裏比誰都開心,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出來,好好的利用它們,破解出更大的難題和考驗。數學的知識真是學無止境,讓我們學都學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學好高深莫測的數學問題。

教師點評:這篇文章通過用事例探求長方體體積計算的方法。作者的學習興趣濃,能靈活運用,文章條理清楚,句子通順。能遇到不懂就問的方法解決問題是一個好辦法。學生的獲得知識有多種途徑,師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更好的體現出作者對數學的深厚興趣。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今天,我和媽媽在江南西名店城門口,看到一個推銷員正在推銷一種特殊的衣架。根據推銷員的介紹,覺得它很神奇,不僅可以將衣服掛得穩穩當當,還能節省掛衣服的位置。我們看了一會兒開始對這種衣架感興趣啦。聽完銷售員的介紹,我們分析了衣架的用處。

我問媽媽,我們家的衣櫃大約有83釐米,我算過一件衣服大約要佔0.6釐米,那一個櫃只能掛83×0.6=50件衣服。但是這種衣架用兩個手指的位置(也就是2釐米的地方)就能掛5件衣服,如果按平時的放法,兩釐米的的位置就只能掛件衣服大約3件衣服,用了這種衣架,衣櫃就能放83÷2≈42個這樣的衣架,42×5=210件衣服。省掉的位置真是難以想象,能省3個櫃的位置,83×3=249釐米=2.49米。

因此,如果家家户户都買這樣的衣架,可以節省買很多衣櫃。現在我們都愛追求時尚,買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用為衣櫃夠不夠放的問題而擔憂了,這樣的衣架是否也適合你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姑媽一塊逛超市。我一出門先買了1個棒棒糖,大約有2克,付了一元錢,我邊吃邊往大潤發超市走去。

進了超市,裏面真是琳琅滿目。我要了兩瓶腰果。一瓶320克,兩瓶2×320=640克;我還要了兩袋開心果,一袋200克一袋320克,兩袋共200+320=520克。媽媽還買了好多其他東西、比如:石榴、牙刷、牙膏、紙巾、毛巾、梨、南瓜、哈密瓜、茄子到收銀台那一算,哇!你猜多少錢?600多元!沒想到吧!

在回家的路上,姑媽對我説:琪琪,你現在要好好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問題,只要你用心去琢磨,就會有驚奇的發現。我説:知道了,原來生活真奇妙!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9

以前,我一直認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麼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看法。

那是前不久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車去青少年宮。就在車子快要出發時,1路汽車正好與我們同時出發,此時爺爺看前面這兩輛車,突然笑着對我説:“澤羣,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輛車至少要經過多少分鐘後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説:“爺爺,你出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2路車起點是在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腦袋,笑着説:“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塗時候,出題不夠嚴密,還是澤羣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説:“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説説用什麼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最小公倍數就等於這兩個數乘積(3×5=15),所以15就是它們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要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車。”爺爺聽了,誇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