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300字

初中日記300字:冬至吃餃子

欄目: 日記300字 / 發佈於: / 人氣:1.27W

【篇一】冬至吃餃子

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的節日--至,在中國的北方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冬至這天必須吃餃子。餃子寓意繁多,在北方有多種説法,一種是取“餃子”的諧音 “驕子”,寓意“天之驕子”,為子孫祈福,祝願家族興旺發達;一種是取“餃子”的形如“元寶”,寓意“招財進寶”,盼望來年生意興隆,五穀豐登;還有很多傳説,唯獨冬至吃餃子的寓意比較特別,因為北方比較冷,每年都會凍手和耳朵,因為“餃子”的外形像對稱的兩個耳朵,所以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後,在接下來的“三九”寒天裏不會凍耳朵。

還記得大學的第一年,因為身在南國,因為入校不久一羣來自北方的孩子,都記不起來還有這個節日,就算想起來了,食堂的師傅也不會給我們做的。大二那年春節和元旦很近,冬至前我們已經放了寒假;大三的日子如白駒過隙,但是一羣年少學子卻學會了懷念,都忍不住的留戀,藉着每一個節日瘋狂,找所有能找的藉口相聚。還記得那年冬至過後不久,就要放寒假了,寒假過後還有短短的幾個月就要各奔前程。

南國的冬天並不冷,也許只是為了懷念,冬至前一個星期,我們都在策劃那個晚上的盛宴,説是盛宴就是我們叫來的外賣--水餃,那一刻,這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記錄我們彼此珍惜和共同的擁有的青春歲月。

生在南方的同學,沒有吃餃子的習慣,更沒有冬至吃餃子的概念,只是我們這個學員隊有點特殊,雖然在遙遠的西南邊陲,但我們這一屆一半以上的學生來自河南和河南以北的其它省份,所以在大學的最後一個冬至日,一起吃餃子,一起為自己的耳朵祝福就像我們一起在傣歷新年的某一個週六午後過潑水節、一起在七月的某一個晚上開篝火晚會一樣自然。

還記得那時候承包學校食堂的老闆是四川人,所以我們不可能在正餐時間吃到餃子,因為大學三年,食堂沒有包過一次餃子。正課時間,也就是説不在週末,想出我們學校的大門,也絕非一件易事,但想到關於凍耳朵的傳説,想到教場中路,那家東北餃子館裏餃子誘人的香味,這些困難也就不是困難了。晚飯的時候大家很自然的倒掉了食堂裏不太熟的米飯。晚上自習已經變得懶散,沒有大一時的矜持,沒有大二時的努力,有的只是即將脱離約束的輕狂和被迫壓抑許久的豪放。自習未過半,訂餐的電話已經打到了學校門口不遠的東北餃子館,因為三年來我們經常週末到那裏改善伙食,所以和那裏的老闆混的很熟,也許這種感情還建立在都是北方人的地域情結上。沒到下自習餃子已經送到,我們一班為單位領了各自的餃子,迅速歸位,關門,拉窗簾,雖經有通訊員通報,教導員回家,隊長開四人會去了,我們還是要防着點的好,要低調,也沒必要集體挨訓不是。當然我們除了餃子,還有那年月,賣的很便宜的“火爆”,因為北方有句俗話説的好“餃子就酒,常喝常有”,何況我們的宣泄還需要偽裝。不記得那天喝了多少,只記得熄燈號響起的時候,我們還沒有盡興。説着東躲西藏的話題,誰也不願提到明年的分離,雖然我們期待了很久畢業的時刻,但我們還沒有準備好一個人獨自面對。

很多的記憶都已經淡去,但那個和兄弟們一起過的冬至,常常在這個季節想起,想起你們的時候,輕輕的問候一聲,兄弟你們都好吧,冬至別忘了吃餃子。

【篇二】冬至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是24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冬至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風俗。傳説這個風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治病救人而流傳下來的。

今天我們全家想包三鮮餡的餃子吃。中午,我和媽媽先把韭菜擇乾淨又用水洗乾淨放在籃子裏晾乾,用泡上了木耳和凍蝦。下午放學的時候發現木耳大得填過了碗,他變得可真快!大大的木耳有的像我們的耳朵一樣。

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了準備工作之一——和麪。我一邊用左手加水,一邊用右手和麪。不一會兒,乾乾的面成了一個個小濕麪糰。我又左右手開攻把面往一個方向揉終於和成了一個大面團。媽媽高興地説:“兒子,你學會和麪了!”

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拿了兩個雞蛋打在碗裏,我一敲它就碎了,黃澄澄的蛋黃流了出來。我拿着筷子使勁攪拌,媽媽在鍋裏放上了油,我倒了進去,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就好了。原來雞蛋就是這樣炒出來的呀!

木耳、蝦仁在我的刀下粉身碎骨,媽媽在盆裏把所有的餡放到一起加上了油、鹽調好了餡。準備包餃子了,媽媽擀皮,我包餃子。我先把麪皮平攤在左手掌上,用勺子把先放到中間,再兩面對摺,把邊捏嚴實就好了。看着媽媽包的餃子又圓又鼓,我包的又瘦又小我不甘心又連續包了十來個。看着他們一個個站好隊排在那裏,好像要急着下鍋呢!

鍋裏的水等得不耐煩了,咕咚咕咚翻起了滾兒。我和媽媽把餃子一個個放到水裏,蓋上鍋蓋,等了幾分鐘水開了,餃子也在快樂的跳舞。媽媽説:“接一勺涼水倒進去,等水開了,餃子就可以出鍋了。”於是我就依照這樣,餃子被我盛到了盤子裏。

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