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人物作文 > 我的作文

《我的作文教學主張》讀書筆記範文

欄目: 我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9W

近日繼續讀管建剛老師的《我的作文主張》,我繼續保持一種狀態——讀得“一愣一愣”的。管老師是真的在進行一場革命,他的許多觀念於我來説,都是顛覆性的。果然是越學習,越覺出自己的無知。

《我的作文教學主張》讀書筆記範文

一直覺得學生怕作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不知道“怎麼寫”,卻原來,先解決“寫什麼”才是根本。

管老師説作文也得先温飽再審美。一個紳士帶着一個餓得半死的流浪漢去豪華劇院欣賞意大利歌劇,顯然是不夠紳士的。作文的“温飽”指的是“寫什麼”,只有學生髮現到處都是寫的內容,再也不用為寫什麼發愁了,老師再組織引導,學生自然會把寫作的重心轉移到“怎麼寫”上來。怎麼寫更好,更有意思,表現力更強,更能抓住讀者的心,屬於審美範疇。審美要建立在温飽的基礎上。

寫什麼?我們在課堂上精心籌劃給孩子“生成”寫作內容,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管老師説,錯!如此教出來的學生,將永遠是作文上的“高度遲鈍者”。“生成”寫作內容的作文教學,是對學生寫作的一種“溺愛”,生成的寫作內容是一種變相的施捨,作文教學,要讓所有學生擁有自食其力找飯吃得本領。

讀到這裏,我又大大的一愣了——難道我們的活動化作文教學是對孩子寫作的一種溺愛?我們在培養作文上的“高度遲鈍者”?細思量,又釋然了——活動化作文是在解決“怎麼寫”的問題呢,若解決了温飽,難道不需要審美麼?在快樂的活動中了無痕跡地習得“怎麼寫”的方法,孩子們何其幸運。但是,作為老師一定不能忽視引導學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

如何解決作文的“寫什麼”?走進生活,貼近生活嗎?管老師説,錯!寫作,要的是“留心生活”。而且“留心生活”這四個字中,重點不是“生活”,而是“留心”。對寫作而言,觀察只是發現的一個外在部分,而且是一個不成正比的條件。又是一個讓人一愣的觀點呢。讀書筆記。就是説,並不是你觀察的越仔細,就能發現越多。“重要的不是進入你大腦的是什麼,而是進入你大腦的那個東西,在你心靈的湖泊上激起的浪花”。解決温飽,第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觀察,而是內在的發現。

決定寫作高度的正是內在的眼光而不是外在的眼睛。一個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的觀察上,忽視了內在的心靈的看、回味,他的寫作之路是走不遠的。只有當眼中事物成為心中事物,才會有寫作意義上的發現。

由此,我想到“活動化作文”教學中的一個環節——閉眼默想,此時,孩子們所有的外在感官都關閉了,內在的心靈當是洶湧澎湃的吧……這也是寫作意義上的.一種發現吧?

外在感官一減弱,內在的心靈隨即活躍起來。其實內在的心靈每一刻都是活躍的,只是外在感官活躍時,你忘了體會,忘了審視,忘了捕捉。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安靜的閲讀比看熱鬧繽紛的影像更讓人獲益的原因之一吧。

管老師還提到了一種説法——寫作牽掛,這回我的一愣,是因為找到了共鳴呢!

管老師説一個寫作的人,應該時刻牽掛着他的寫作。要時刻想着:今天有什麼故事會走進我的文字呢?寫日記,當是最好的牽掛了。

我一直非常推崇魏書生老師的觀念——日記是一項道德長跑,堅持下去,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一年級學期,我就領着我的娃兒們起跑了。生活處處皆素材,但是孩子們的眼睛還不夠善於發現,或者説他們發現了還不善於捕捉,我總是時不時地提醒孩子——“這個可以寫在你的小書裏呀”,“哎呀,今天的小書有東西寫了!”,漸漸的我也能經常從孩子那裏聽見這樣的聲音了——“我要把這件事記到小書裏”,“耶耶,我今天有東西寫了”……日記不在長短,目的在讓學生日日牽掛着寫作,有一種天天寫着的狀態。這樣每天尋覓着寫作的素材,讓人留心到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對事物的想法看法,人會漸漸變得敏感,富有洞察力,就會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而寫作的成功就在於,“一顆有準備的頭腦和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