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人物作文 > 動作作文

【精華】主動作文九篇

欄目: 動作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9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主動作文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主動作文九篇

主動作文 篇1

主動與被動我説不出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我相信,不但我説不出來,其他人應該也説不出來,專家應該也不例外。因為,有的人適合於被動,有的人適合於主動。這也解釋了,世界的多樣性。

主動就是有選擇地去幹事情,被動就是被迫或者聽從地去幹事情。

我喜歡主動,所以我是主動人羣。我喜歡有選擇性的去幹事情,所以我自稱自己是隨心派,我的一篇散文詳細介紹過,這裏就不説了。我喜歡去幹自己熱愛的事情,每次都是主動自覺去幹,從不需要別人提醒和督促。比如説,我現在深入研究文學和音樂,我會主動買很多電子書,買電子琴,學習文學知識,音樂知識,我也説過我是偏於自學的人,我的一篇散文詳細説過,現在不重複提了。我也熱愛體育運動,有時間的時候去打打籃球和羽毛球,反正我就是從來不需要別人督促和別人要求才去幹一件事情。更有意思的事情,別人督促我和要求我乾的事情,如果我不喜歡那件事,我還不一定去幹呢!用那些人的話來説,我是叛逆青少年。我自己不這麼覺得,我覺得我是有自己思想的青少年,我既然知道自己不喜歡這類事情,我為什麼還要幹?就像別人要你吃一樣你不喜歡吃的東西,你還要硬吃下去嗎?很多人會説不,對吧!如果你這樣回答了,就找到我的感覺了。當然,什麼都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那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我再怎麼不喜歡,我也認真幹,要為大局考慮。大事情不能憑感覺,要理性。

被動的人就沒什麼好細説的了,這些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迫幹事情。刀都架在脖子上了,槍口都對準腦袋了,你們自己説,還有其他選擇嗎?另一種就是言聽計從,別人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別人忙了,不在,沒有接到新指令時,就沒事幹了。一般這時候,他們就不知道該幹什麼了,就睡覺打遊戲等等來消磨無聊時光。一直到有新指令。

同開頭那個道理一樣,主動的人未必就比被動的人好,被動的人也未必比主動的人聰明,世界就應該多樣性,但是不能因為多樣性的存在,所以就變成對比性、嘲笑性和侮辱性。

主動作文 篇2

又是一個平常的夜晚。往客廳一瞧,三個人依舊“忙活兒”!只見我抓着個抱枕,靠在沙發上,興致勃勃地看着電視;爸爸用手熟練地操縱着鼠標,撥弄着鍵盤,瀏覽網上趣聞;媽媽則翹着二郎腿,手捧手機,打開微信食指點來劃去地寫着什麼……

爺爺走了出來,看看大家,清清嗓子説了聲:“主動!”懶洋洋的三個人“嗖”的一下各就各位——家庭閲讀時間開動了。隨着書頁的翻動,彷彿聞到了文字散發出來的香味。沉浸在好書中的幾個人,竟然沒發現爺爺讚許的目光和欣慰的笑容。

實現中國夢,從主動打造家庭做起!

主動作文 篇3

在現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競爭的,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多多主動往往可能會發生新的局面。要記住,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朋友那麼,如何主動呢?主動有很多,例如:主動推薦自己;主動的大膽嘗試。它們可以讓你改變生活,擁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向主動推薦自己可能會脱穎而出,主動承認錯誤,可以化解矛盾,主動追求,可以達到更高的目標!

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多主動,大膽的嘗試,大膽的探索,在這充斥着人類的社會裏,主動可能會讓你走向成功!像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發明了電燈,為人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為什麼他能有這麼大的成就,而我們為什麼沒有呢?原因是他主動大膽嘗試,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人們那時還沒有電燈,只有油燈,那是很不方便的,那時的愛迪生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突然有一閃的波動,是他想發明一種十分方便的燈,於是他主動的大膽嘗試,失敗了無數次,他仍不放棄,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經過多年的努力,失敗了幾萬次,主動不放棄,主動堅持下去,最終發明成功。

我國古代,也有關主動事例的故事,例如:毛遂自薦,負荊請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這些是在告訴我們什麼呢?這些是在告訴我們應該主動些,不能被動,主動的做事情,可以讓你有巨大的成就,而被動的可能會讓你喪失自我的主動。主動是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詞,簡單在哪,複雜在哪,還需你自己的理解。多多主動吧!社會中應多多主動,在自己錯誤中,主動承認錯誤,在學習中應多多主動學習,相信你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成就。

主動作文 篇4

生活中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如果我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如果我現在能怎樣怎樣就好了”。現實中的生活環境,畢竟不是由許多個“如果”堆砌而成的。如果你一遇問題一遭厄運,就埋怨外在環境、外在因素,長此以往,必將意志消沉,鬥志衰弱。其實,“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一味地希望能夠通過外在環境的改變來達成個人的願望,無異於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了被動的地位,則難於成事更不會成就大事。相反,當遇到問題遭遇厄運時,則是以充實、理智、主動的姿態去應對,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困境中善於發現有利因素努力尋找突破機會;也許,結果就會大為不同。中學時我們都學過化學,一個化學方程式中如果有某一部分改變了,那麼整個化學反應就會跟着變化。同樣的,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只要我們處事的方法改變了採取積極應對的措施了,外在環境和事情發展的結果也都會隨着改變。翻看一下歷史,古往今來,無論個人還是組織,成功的最根本的法則就是主動出擊,迎往而上;積極主動是成功的法寶。

積極主動的人,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能理智地支配生活。他們為人處世,不受外界干擾,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主張。當工作有點成績,那怕全世界的人都在讚美他時,他也不會尾巴翹上了天,忘乎所以起來。當工作出了問題,那怕所有的人都在指責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沮喪,知道該怎樣反省和調整自己。他們心中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支配着去有所追求,所以心態穩定,遇事不因循守舊,能獨出新裁,獨闢蹊徑。他們常常覺得有許多事情要做,常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面對不利的環境與困難,能積極主動的想辦法解決。他們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做事不懶惰,做人不囂張,處世坦然,心寬氣緩。他們靈活穩健,給人方便。他們不爭激言,粗聽平淡;不懷成見,兼顧兩端。他們平靜之中埋藏激情,激情之中藴含冷靜。他們清楚地懂得,遇事絕不能感情衝動魯莽武斷,行為舉止絕不能盲行暗索;他們知道為何要做,為什麼要做。

被動的人就不然了,他們原來就覺得沒什麼問題要解決,由於受了外界的刺激才逢場做戲。支配這類人行為的是感覺,是來自上司的指派。他們做事,事前不審慎,臨事不理智,事後不反思。表現在行為上,或赤膊上陣,如同扣動弩機、飛箭不退,成敗在此一舉;或做縮頭龜,退就固守,賭下血咒、立死不丟。表現在心態上,生活一平穩就悶得慌,叫喊着活的沒勁;生活稍不順,就恐懼戰慄、風聲鶴唳。表現在情緒上,生活的點滴都會在臉上充分的表現出來,憤怒啦、悲傷啦、歡樂啦、憂慮啦、放縱啦等等,十足是個晴雨表。每一種情緒,都會成為這類人一時的主宰。他們動的程度與時間,取決於外界刺激的程度與時間。他們沒有自身內在的力量,不能自出新意。所以當這類人受到刺激的時候,比如:説他幾句好話,時不時給點獎勵,發點錢財,也許就有熱烘烘的態度,氣揚揚的行動;可等到簡單細胞動物式的刺激感應興奮點減弱了,熱烈的態度、奮發的行為也就消退了。

主動的人能夠支配環境,利用環境;被動的人只能服從環境,忍受環境。主動的人對自己、集體和社會有創造進取的主動性,有高度負責的主人翁責任感,所有的道德標準與行為取向都以此為準則;被動的人則只有旁觀的態度,只會保守與屈服,對自己、集體和社會則採取奴隸式接受的方式,所有的道德標準與行為取向也都以此為準。從發展結果上看:主動的人是成人的材料,被動的人是成器的材料。器物,自身並沒有價值,只有被利用的價值。成人還是成器,就看我們的自己的道德準繩與行為取向,是主動做人還是被動做人。

看看當今世界最成功的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一個也沒有!當你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來對待自己的學業和工作時,就沒有什麼目標不能達到,沒有什麼事情不能做到的!

生命在於運動,成功在於主動!當今職場,更是如此。比爾·蓋茨説:“一個好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去做事,積極主動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這樣的員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觸發他的主觀能動性。”若一個員工事事都要等老闆吩咐後才開始工作、才知道如何工作,那這個員工則難以獲得老闆的認同與器重,甚至有被炒魷魚的可能。現代職場,有兩種人永遠無法取得成功的:一種人是隻做老闆交待的事情,另一種人是做不好老闆交待的事情。這兩種人都是老闆首先要炒魷魚的人,或者是在卑微的工作崗位上耗盡終生的精力、而毫無成就的人。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昔日那種“聽命行事”、等候“老闆吩咐”去做事的人,已不再符合“最優秀員工”模式。企業需要的、老闆要找的,就是那種“不必老闆交待”、積極主動做事,發揮自己最大主觀能動性的新型員工。這樣的員工不管他是掃地、還是身居高層,做任何事情都會做得漂漂亮亮。這樣的員工不僅能把事情做好,還會經常對上司説:“我還有一個想法能做得更好。”

主動作文 篇5

生活中,每個人都將有夢想,然而,夢想總是離我們甚遠!總之,夢想終究是屬於我們的。但只是時間的長短罷了。我們對待事物總是粗心二意。這樣的我們會實現夢想嗎?也許夢想太渺小了,面對夢想,我們應該主動,而不是被動!被動的人生都將會有太多的不情願!我們要做的就做好,化被動為主動。願我們一切安好!

被動

被動人生,都是我們所不情願的。就像我們的學習一般。學習本就是靠我們自己的自覺性,何況學習本就是我們的天職。如果我們不曾努力,那現在的現在,那以後的以後,都將何去何從?被動卻不是每個人所要看到的。只希望,我們能夠放下所有,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守護。不斷的努力,不斷奮鬥。化被動為主動。願我們共同努力,為美好明天做準備!

主動

人生在即,如果主動能夠幸福,那我甘願放棄被動。主動的多一些,那將會更加好!如果在主動與被動之間選擇,我將會選擇主動。也許主動了,就會有不同的收穫。也許主動了,能夠挽回更多的美好。希望主動並不是自己不願做的,只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豐富多姿!主動一點,將會換來好的一切!希望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努力,不斷的付出。希望明天的明天將會更加的優秀!

人生説長不長,説短不短。只願自己的人生不曾留下任何遺憾,只願自己曾被這世界温柔相待!願我們活出風格,活出不同。更為了美好明天,不斷努力,不斷奮鬥!願我們一切安好!

主動一點,將會得到的更多!

願我們為夢想為最初,主動主動再主動!

主動作文 篇6

月,黑了,那空曠的房間裏,只有父親,佝僂的背影,昏暗的燈光下,他一下一下地為我剪着指甲。有時候多一點主動,便是一份温情。

初中以來,印象中的父親是冷若冰霜的,是冷漠的,又是嚴厲的。在我耳邊徘徊着的彷彿只有那無盡的催促聲與不耐煩的唸叨聲。我們之間漸漸有些淡漠了。

又是一個夏夜,犬不吠了,鳥不鳴了,只有那滿天發亮的繁星,窗外幾隻小蟲在草間跳躍時那輕輕的聲音,雨細細的歌聲。家中是那麼的悶熱,也是那麼的寂靜。

我穿着拖鞋,在家中慢慢地走着,手緊緊地抓着盆的邊緣,我的手心,滲出了一排細細密密的汗珠,雙眼漫無目的地直直地盯着前方呆滯地走着,盆中的熱氣不停地冒着,透過燈光,投下一片淺灰。余光中,是父親逆光灑下來的陰影。

看看你的指甲都多長了,還不快去剪。他發話了,還是那麼的嚴厲而又一本正經。我的手一顫,但又若無其事地走了,心中的那片雲厚厚地積着。

水聲,翻找聲。

我似一個化了的冰激凌,慢悠悠地蕩進了我的房間,燈是開着的,我並沒有來開過燈,狐疑地又往裏走了走,又是那片熟悉的陰影,他緊緊吸引住了我的雙眼,那片橙黃色的燈光中,帶着一份心情。“爸爸?”我站在門旁看着,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他似一座黑塔般坐在那兒,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仍一動不動,只有手中的一點金屬,在空中閃爍着。

我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心中似有一塊不安分的石頭在那兒跳着,似乎要衝出我的心房,我能感覺到全身上下,就連那汗毛也在微微顫動,我想,我此時的目光應該是很忐忑,很驚惶的吧。窗外,一片雲輕輕的,月光,變得更朦朧了。

我來到牀邊坐下,坐在父親身旁,自己彷彿被千斤之石壓着,喘不過氣來。他的那雙大手,穩穩地抓住了我的腳,那雙粗糙的大手已變成了深紅色,條條縱橫的溝壑無情地躺滿了手心與手背,他輕輕的,彷彿從來便是如此似的,往日的譏諷與冷漠,在此刻都化為了平靜,閃動的光暈中,仍瀰漫着那親切而又熟悉的氣味。

他拿出指甲剪,小心翼翼地一下又一下為我剪着,那清脆的聲音,一下一下地在房間裏迴盪,他又轉過刀,用小銼子温和地磨着,輕輕地,輕輕地,直到變得光光的。我的身旁,仍是那一座大山,我可以感覺到那寬大的臂膀聳了起來,挺直的腰板也微微有些弓起,光滑的指甲中,印出的是父親那親切的臉。

時光帶走記憶,但帶不走父與子的這份親情,有時候,只是缺少這一份主動。多一點主動,多一點温情。這小小的指甲中,是父親滿滿的愛……

主動作文 篇7

前幾天又翻開了那本《如何閲讀一本書》。

時隔多日,我把之前看過的幾頁的內容忘得差不多了,於是又開始從頭去看。

畢竟之前看過,所以有些內容再次看的時候,有點兒印象,有些則仍然像是第一次瞭解一樣,甚至之前自己有的`地方做的標註筆記,現在看來還是有點費解和陌生,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些點仍是自己覺得應該標註的值得細看思考的地方。

重新翻看的幾頁,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講到的真正的閲讀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要求:要主動!

之所以對這個要求越來越認同,真的是因為最近的學習經歷。

就像是同一個知識點,如果你只是被動的去學習,無形中有點兒被人驅使的感覺,要知道人的一個本能就是不太喜歡被別人逼迫趕着去做事,雖然也許迫於無奈去做了,但畢竟不是自己主動,無形中少了一些積極性,專注力,上進心。當然也有人在被動的驅使中感受到了興趣,變被動為主動,那就是一種幸運了。

主動是自己內心想去做的事,自己的意願在那,就多了一份自我內心的驅動力,因為主動,你才會更積極地去探索,去思考,然後不管是好的壞的收穫,你都在學會自己經受,得到的成長,是跟被動感是不一樣的。主動學習的成就,你會感恩自己,如果有差強人意的地方,你會告訴自己再接再勵,這些都是經歷。如果被動的學習,有所成就的話,你竊喜之餘一定要有感恩之心,否則就是傲慢,如果不太理想,那也許你的心中就會因為被動仍有所埋怨。

所以,主動與被迫動,還是一個人自己價值的一種選擇。

主動作文 篇8

今天讀到了關於工具書的使用方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書中的一句話:工具書並不是你茫然無措的指南,它並不能替代你的思考。

當時看到這句的話,真的很觸動。最近關於閲讀,越來越明白了主動的力量。

就是當你打算閲讀一本書,不管是能給你立杆見影的幫助的工具書,還是其他的書籍,在你準備開始閲讀之前,你是否有想到幾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你覺得這本書能帶給你什麼?

可以説,放在以前,我真的沒有考慮過這些。

如果是課本,反正就是要學,考試要考,老師上課要講,大家都在學,也就不存在為什麼要學,想學的想法了。

而課外書,有的是老師推薦要讀的,有的是同學説有趣要讀的,有的就是消遣去讀的,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在拿到一本書,翻開它閲讀之前,去想着説自己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

是一個人生故事,是一些道理,還是一些方法?

看完之後,有的是感慨了一會,然後瞭解了一下,之後就不了了之,可能在那麼當下有所觸動,但很快就會忘卻,這也是為什麼即使看過一些書,卻不記得很清楚。

在看過工具書中的這句話時,我才明白,如果你不主動地帶着思考,帶着問題去看書,很多時候就是囫圇吞棗的模式。

應該學着帶着提問去看書,這樣才會有實質性的進步。

主動作文 篇9

我們成長的路上需要友誼,但是友誼並不是工具,需要的時候就要,不需要的時候就扔掉,友誼是需要我們主動去澆灌,讓它不斷成長的。

到了初三,對生活的感悟多了,自個兒也就成熟了許多,也愈加念舊。每每回想起自己從小學到現在的性格,人際關係,總是感慨萬千!

小學的我,是一個超自閉、就像存在於另一個世界的小女生,根本談不上快樂。我幾乎沒有朋友,有的也只是一個放學一起回家、既同班有是鄰居的普通同學。也許你們會説:“不可能!放學一定有談天説地的呀!那怎麼還能説是‘普通朋友’呢?”説實話,我現在回想起來,我也覺得奇怪:我那時怎麼那麼耐得住沉默??所以啊,小學時代的我,就是一個典型的自閉的女生。

但上中學了,我,變了。

當踏進教室的第一步,就環顧四周,都是些陌生的臉孔,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不知什麼時候,我從哪裏得到了“主動”這一法寶,我只知道,我漸漸地頻繁出現在教室的每個角落。依稀記得,我鼓起勇氣,打聽同學的名字;鼓起勇氣、漲紅着臉與同學打招呼;鼓起勇氣,主動關心同學。然後,我臉上的笑容,多了;言語,多了;朋友,多了;友誼,深了;原本用強力膠粘着的心靈之門,開了;我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的距離,近了;我,與快樂掛上鈎了,而且快樂越來越多!

我以“主動”這一法寶,創造了快樂,創造了友誼!

友誼需要主動,需要我們用心去澆灌這棵幼苗讓它成長起來,成為我們一路上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