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人物作文 > 爸爸作文

父親靜靜地走了作文

欄目: 爸爸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9W

親愛的父親靜靜地走了,離開了他所摯愛的這個世界,離開了我們這個大家庭,壽終正寢於他老人家終生耕耘、辛苦營造的温馨家庭中,享年八十又四。

父親靜靜地走了作文

在父親走後悲痛、寂寞、孤獨的日子裏,我們兄弟三人、家屬及孩子們,大多時間陪伴於母親跟前。悲痛中母子訴説着父親在世時的歡樂。雖然我們都很傷感,但仍面露笑意和母親一起回憶着以前幸福的往事。有時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傷,好久好久才能抑止住久蓄心中的淚水。談到父親的病情和後事,傷心之餘,我們母子只能相互安慰。多次夜深人靜的時候,家人們都已休息,我一個人在昏暗的房間裏孤獨地徘徊。環視屋內,家中佈置一切如舊,唯獨缺少老父親的身影。定睛細看老人家常坐的沙發和空空的鳥籠,雙手捧起父親愛喝紅茶和茉莉花茶用過的那套紫砂茶具,再看一眼老人家生前用過的電動輪椅和病重期間躺過的搖臂病牀,還有生前沒有用完的一大堆藥品,馬上就會讓我這不孝兒膽戰、心顫、心酸,頓感五臟俱焚,眼淚不由自主地流淌到胸前。

今晚的夜,還是和往常一樣寂靜。我獨自一人走到了父親的遺像前,用模糊的淚眼細細觀看,思緒萬千。慈祥善良的父親,還是那樣安詳微笑地看着我,微張的嘴好像在對我説些什麼。此時的我,頓時感到兩腿發軟,心在發酸,稽首泣血,聲淚俱下。但任憑撕心裂肺,肝腸哭斷,豈能再見老人家尊顏?

父親離開我們兩個多月了,去世前的情景,仍歷歷在目。親愛的父親在病重期間,語言已不能完全表達,但老人家還日思夜想,用最後的心血為我們這個家庭操勞着。那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子夜,不孝的我在父親隔壁的房間裏休息了。最最疼愛父親的二弟和一名護士守候在老人家病牀前,二弟已經月餘沒有好好睡一覺了。寂寞的夜晚,彌留之際的老父親忽然想到了什麼,用被病魔折磨得無力的手,緩緩地拍打着病牀。高度緊張的二弟急忙站起,親切地説道:“父親,您老人家是否要喝水?是否哪裏不舒服? ”老人家微微搖頭,再次緩緩擺了一下手。停頓了好一會兒,父親伸出了三個手指,又慢慢用雙手做了一個擰毛巾的動作,並再三重複。二弟以為一生愛衞生的父親是要洗臉,急忙拿了一塊乾淨毛巾,用温水浸泡了一下,雙手擰乾,為父親擦手擦臉。老人家雖沒有力氣拒絕,可仍搖頭示意不對。二弟無奈,眼含熱淚馬上叫我和三弟來到父親的病牀前。老人家看着我們兄弟三人,還是不停地重複着那個不連貫的動作——伸出三個手指,雙手在做擰毛巾狀。我們稍微一愣,馬上同時明白。三個手指是代表我們兄弟三人,擰毛巾狀是讓我們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把家庭和公司搞好。剎那間,我的心幾乎完全破碎,渾身顫抖,噗通一聲跪倒在老人家跟前,泣聲説道:“父親啊!父親!兒明白了您的心意。您是讓我們兄弟三人擰成一股繩,把咱們的家和公司治理好。您到了這個時候還掛念着我們,還為我們操心,還為....。親愛的父親啊!兒決不會辜負您老人家的期望,決不會讓您老人家掛念。我和二弟、三弟一定同心協力、一心一意把家庭和公司的事情做好,請您老人家放心。”父親聽後,臉上慢慢地露出了笑意。

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十點多鐘,已經神志不清十多個小時的老人家,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臉上帶着輸氧面罩,身上插着輸液的管子,二弟和三弟神情無奈地看着老人家。我走到父親面前,彎腰握着他的手,用模糊的淚眼仔細觀看老人家雙眼微閉的慈祥面容。輕聲呼喚,父親不言。再次大聲呼喊:“父親,我是您的兒子!我是您的兒子啊!全家人都在您的跟前,您再給我們説上一句囑咐的話,再看我們一眼吧!”十幾分鐘的呼喚後,父親的雙眼微動,或許是父親在去天國的路途中聽到了我的泣喚。但父親眼未能睜開,只有兩行熱淚從眼角慢慢流出,一滴一滴流到鬢邊... ... 就這樣,父親在彌留的這個他所摯愛的世界上,卻再也沒有能夠看我們一眼。這就是老人家留給我們全家人最後的“話”,也許是老人家在彌留之際最後僅能表達的對家人的不捨和牽掛。看到父親當時的狀況,我不敢奢望老人家和我們長相廝守,但多麼希望命運之神能眷顧善良的父親,讓父親慢點走,哪怕和我們能多相處幾天,讓全家人用心地去呵護,更多地體驗這份珍貴的親情。

那天下午,父親靜躺在病牀上,心電監護儀上的數字讓我們全家人膽顫。老人家的心率、血壓、血氧和呼吸次數慢慢下降。醫院的書記、院長、主任和護士們,緊張地、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搶救工作。醫生安排護士:“西地蘭兩毫升靜注,液體每分鐘由十五滴增加到二十五滴。”可老人家並無好轉的跡象。我們全家人守候在病牀前,母親兩眼落淚,但神情鎮定,我和二弟、三弟及全家人屏住呼吸,心懸口邊,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醫護人員。村中的老少爺們站滿了院中,個個神情緊張,卻又無可奈何。十多分鐘後,醫生又吩咐護士:“西地蘭再重複推一次,加強龍一支靜滴,氧氣的流量增加到五......”。可是醫生縱有迴天神術,卻難以把病情垂危的老人家挽回人間。

心電監護儀屏幕上顯示的數字急劇下降。病牀前站着的母親幾乎暈倒。我一隻手攙扶着老母親,另一隻手緊緊地抓住父親。老人家的手稍有涼意,呼吸漸弱,臉色越來越黃,氣息越來越短,心率越來越慢,血壓越來越低..... 我緊緊抓住父親的手,生怕什麼力量會把老人家從我們身邊奪走。我好急啊!我太無能了!六點二十分,老人家的心電監護儀上的數字出現了特大的異常。我馬上吩咐三弟快看電源是否未接好,是否連接線出了問題,是否..... 可是父親的呼吸漸漸弱了下來,心電監護儀發出了急促的響聲,顯示屏出現了一條不規則直線... ... 眼看着老人家的生命悄然離我們而去,我卻迴天無術!父親啊!您不能走!要知道我們離不開您老人家,您不能就這樣還沒有對我們囑託幾句就撒手而去!我好恨啊!恨不能舉刀斬斷黃泉路,揮拳砸塌奈河橋!

那是一個令我們全家刻骨銘記的日子,那是一個令我們悲痛欲絕的時刻。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一日下午六點三十分,父親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從容地走向了另一個世界,乘仙鶴去了遙遠的西方。

碧海長空,今日扶桑,龍化去;黃山月冷,何時華表,鶴歸來。父親啊,父親!您養育的兒子未報寸恩,哪怕能讓我再在您老膝下噓寒問暖一年,能為您老人家牀前煮飯煎藥一次,也會緩解兒子們終生不泯的遺憾。

我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因為父親給了我太多太多,我卻沒來得及回報,我不孝! 我後悔沒有給父親遍請名醫!我恨我自己!我恨不得替父親命赴黃泉!

多少年來,無情的歲月洗去了我多少濃濃淡淡的往事記憶,唯獨對父親的記憶猶深。我親愛的父親生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親眼見到過日本鬼子侵略中國,也親眼看見過中國人民的英勇反抗。解放前父親讀過幾年私塾,解放後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五十年代後期,父親成了一個“吃國糧”的工人,為了和母親執手相依,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工作,隨母親去了遙遠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海拉爾市(母親全家都移居在那裏),在海拉爾河的東岸安下了自己的家,生下了我和二弟。父親在大草原上開荒種地,母親在家照顧我們兄弟二人,一家四口雖也艱辛,但父母卻感到其樂融融。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為了照顧老人,父親和母親帶着我和二弟,離開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回到了祖籍——梁山縣徐集人民公社蔡林大隊。我和二弟第一次見到了奶奶、大爺等親人。回來後父親就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人民公社社員。在生產隊幹活,每天的收入是一毛多錢,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但父親從來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壓倒,相反,他總是以樂觀善良的態度和從容不迫的性格,和母親一起帶領全家人化解着生活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難題,哪怕再苦再累,在家人面前也從未皺過一次眉頭。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想方設法把家庭調理得像模像樣。賢惠的母親也總能把家中拮据的生活調劑得有滋有味。六六年母親生下了三弟,更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和生機。父親率領全家人,駕駛着家庭這葉小舟,承載着養老的義務和撫幼的責任,在風雨飄搖中艱難地划行着。父親居逆境而志不餒的精神風範和點點滴滴的不倦教誨,成為激勵我奮勉自立、刻苦自強的精神,給了我奮發圖強、幹事創業的力量。

父親由於一生辛勤勞作,又事無鉅細地操勞,在二十幾年前就患上了氣管炎的毛病,天熱天冷都容易哮喘。這可能是老人家的生命力在往昔的悽風苦雨中過多的消耗。但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父親身體一直還算不錯,只是近年來又患上了惡性疾病。父親在知道自己身患重病的情況下,沒有怯懦,坦然面對,一如既往地每天為家中事情操勞,為子孫們操心,為公司的發展着想。父親像一盞油燈,為我們指引着前進的方向,最後也像油燈一樣熬幹了自己,從此永遠地熄滅了。父親啊!您走的這樣匆忙,匆忙得連最後一句話都沒有向兒交待,都沒能再看家人一眼,這令我們感到悲痛欲絕。雖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可您年輕時尊老攜幼、保家教子、備嘗艱辛,現在家中條件稍優,該是頤養天年、坐享清福的時候了,您老人家卻遠離我們而去。難道説您老人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吃苦受累、為家人盡職盡責的嗎?您走的時候那樣的安詳,是因為受盡艱辛、完成自己人生使命後的解脱嗎?難道現在兒孫滿堂、生活富裕,安樂的生活就沒有您老人家享受的份兒嗎?家中的事情、孩子們的.成長、母親的健康、公司的發展,您就這樣一點也不牽掛了嗎?

我時常在夢中與父親相見。老人家慈祥的面容、熟悉的動作、親切的呼喚、不倦的教誨,令醒來的我淚流滿面。父親對我的影響太大了,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給我的感觸太深了。追憶父親艱苦坎坷的人生道路和為家庭頑強拼搏的精神,讓我心情激動,感慨萬千。身為人子者事親不待、欲孝不能,是每一個人多麼難以承受的痛苦啊!要知道這種痛苦、這種悲傷即使眼淚哭幹,撕心裂肺,肝腸寸斷,豈能補救於萬一?父親的養育之恩、培育之情、教誨之德,令我終生難以忘懷。然而“子欲孝而親不在”,又將使我感到終生歉疚和遺憾。

母愛如地,父愛如天。地給了我成長的沃土,天給了我發展的空間。老人家健在時,我沒有感受到有心無盡、有孝無親、欲孝不能的悲苦,父親去世後的這些日子裏,才分明感到將來的幸福不能與老人家同享。所幸何幸?所歡何歡?每每想到此時,一種無言表達的痛苦就會緊緊地攫住心頭。我會情不自盡地再一次泣聲呼喚:父親啊父親,你在哪裏?只要您老人家能應一聲,再看兒一眼,就是讓我腳踏荊棘,赴湯蹈火,我也心甘情願。

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有一種出於關愛、指教、呵護的嘮嘮叨叨,當時總以為平平常常,不太在意,有時甚至還覺得老人家年邁齡高,説得囉唆,而今一旦老人永遠不再給你絮叨那些,一下子彷彿失去了很多的東西。現在才知道那些囉唆和絮叨,都是無盡的關心、關愛和關注。如今想來,當時的我是那樣的愚昧,那樣的無知,讓我終生悔恨不已。

父親一生為人善良,雖半世倍受艱辛,歷盡苦難,但積德行善是老人家一輩子的踐行,他的慈愛不僅恩及子孫,還惠顧於親朋和鄰居之間。親戚鄰居有點大事小情,總愛找父親商量,父親也總是“有力出力,有錢出錢”。

父親去世後“五期”那天,家人及親朋前去上墳。兒孫們撕心裂肺的大聲哭喊,親友們淚灑墳前。多想讓老人家從尺土下面睜開雙眼,健步走出,隨我們一起返回那摯愛的家園,重新享受兒孫滿堂、天倫之樂的美好生活,給家庭的陽光增添新的燦爛!也讓我能把人子的孝心盡情地奉獻!生為人子,孝義當先,捧茶端水,侍奉牀前,讓兒孝順您,讓您老益壽延年!

思當年,嚴父為育兒心血耗盡;可現在,哀子何時能再見尊顏。

以後我將永遠地感受不到父愛的浸潤,更無法對父親去坦陳和傾訴心中的憂慮和未了的心願。以前常聽老人們講:人間只要少了一位善人,天上就會多了一位神仙。但願老人家脱離了世間,會在九霄雲外的天堂裏,享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李建寶

於2013年6月28日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