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求學指南 > 高中教育

廣東異地高考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麼

欄目: 高中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廣東異地高考報考的條件是什麼,考生要達到什麼要求才能報名?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廣東異地高考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東異地高考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麼

廣東異地高考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麼

(一)積分入户的隨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高考的.條件。

按照《關於開展農民工積分制入户城鎮工作的指導意見》(粵府辦〔2010〕32號)、《關於做好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鎮工作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2〕66號)的要求,異地務工人員、高技能人才及其隨遷子女在廣東省入户的,隨遷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學年限等限制,自2013年起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考,並可與入户地户籍考生同等錄取。

(二)隨遷子女就讀中職學校在廣東省參加高考的條件。

經縣(市、區)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在廣東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並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具有廣東省中職學校3年完整學籍的,自2014年起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等職業學院招收中職學校畢業生招生考試,並可與廣東省户籍考生同等錄取。

(三)隨遷子女就讀普通高中在廣東省參加高考的條件。

經縣(市、區)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的在廣東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並連續3年以上持有廣東省居住證、按國家規定在廣東省參加社會保險累計3年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其隨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中考並在父母就業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階段3年完整學籍的,自2016年起可在廣東省報名參加高考,與廣東省户籍考生同等錄取。

(四)其他。

對不符合以上條件的隨遷子女,自2014年起,經户籍所在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可在廣東省借考,但須回到户籍所在省(區、市)參加錄取。具體辦法由省教育、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制訂。必要時,可視實施情況和國家有關規定對報考條件進行適當調整。

廣東報考辦法和程序

(一)報考地點和報考方式。

1、報考地點。

(1)廣東省户籍考生。應屆畢業生原則上在學籍所在學校集體報名。高中階段户籍從外省遷入我省的應屆畢業生考生須回户籍所在地縣(市、區)招生辦公室報名,不得跨市借考。我省户籍的往屆生原則上須在户籍所在地縣(市、區)招生辦公室報名,如確需申請跨市借考,須經户籍地和借考地市級招生辦同意,並報省招生辦審核;2021年起,我省户籍的往屆生一律回户籍所在縣(市、區)招生辦公室報考。

(2)隨遷子女考生。應屆畢業生原則上在學籍所在地報考。往屆生在父母社保繳交地報考,不得跨市借考。

2、報考方式。應屆畢業生可由所在學校負責事先核准考生户籍、學籍以及其它報考條件,然後到報名點辦理集體報考手續。往屆生、社會人員須持畢業證書或相應學歷證明等相關材料到市縣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考生須提供真實的報名材料和照顧政策資格材料。對於憑虛假材料獲取報名資格和照顧加分資格的考生,一經發現,將按規定嚴肅處理。

(二)報名基本流程。

報名流程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報名。

1、報名前,考生應事先準備符合我省報考資格的相關證明材料,在所在中學或到縣(市、區)招生辦公室領取考生號及報名系統初始密碼。憑考生號和密碼登陸廣東省普通高考報名系統(網址為:http://)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考生須認真閲讀報考須知,簽訂《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見附3),並按系統指引,錄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報考信息、簡歷信息、家庭情況等),綁定個人手機,採集和上載相片,並交納報考費。

2、網上報名完成後,考生還須在規定時間內持二代(或三代)身份證、户口簿、學籍學歷等證明材料到市縣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辦理確認報名手續。確認報名手續包括確認報名資格、校對和核準報考信息、採集指紋等。具體報名辦法按《廣東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實施細則》(見附4)進行。

實施細則

對不符合在廣東省報考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通知》指出,自2014年起,經户籍所在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可在我省借考,但須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參加錄取。

對隨遷子女報考資格的認定,《通知》明確,由教育部門負責對隨遷子女在我省連續就學年限和學籍進行審核。公安部門負責對進城務工人員居住證進行審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對進城務工人員穩定就業和參加社會保險年限進行審核。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公安部門負責對進城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子女的合法住所進行審核。

《通知》要求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按照國辦發〔2012〕46號文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穩妥地推進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平享受教育權利和升學機會,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