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湘子橋作文4篇

欄目: 橋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湘子橋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湘子橋作文4篇

湘子橋作文 篇1

在古老的潮州名城,有一座古老而又神祕的橋橫跨於韓江之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湘子橋。我是你們本次的導遊小林。

俗話説:“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可見湘子橋的地位多麼高啊,現在,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湘子橋,是一座歷史名橋。位於橋東與市區間,中間有十八艘船連接,建築結構十分奇特。從橋上望去,隱隱約約可以望見筆架山。

據説,韓愈到潮州後,時常登筆架山,但深感過江之苦,於是請侄孫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一起造橋。韓湘子去鳳凰山取石,化作黑豬,正趕到半路,被一婦人識破,泄露了天機,於是黑豬再也趕不動了。

再説在桑浦山取石的廣濟和尚,把石頭化作烏羊,沿山路趕去建築工地,卻遇見一個惡霸地主。那地主説:“喲!你這窮和尚哪來的羊?正好我丟了幾隻羊,這分明就是我的!”廣濟和尚被糾纏得不耐煩,只好説:“拿去吧!看你能趕不?”地主將羊牽進籬笆裏,那些羊馬上化作幾座大山,傳説這就是浮洋烏洋山的由來

結果一建起來,橋因缺石,中間缺了幾座橋墩沒建好,於是何仙姑拋下佛珠,化作十八梭船,建成了廣濟橋。

遊客朋友們,現在你們知道傳説了吧?不過傳説不是真實的哦!現在有三小時的時間遊玩,請遊客朋友們自覺遵守時間。

湘子橋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是潮洲,那兒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現在,我來給大家介紹家鄉的風景名勝——湘子橋。

湘子橋又名廣濟橋,原名濟洲橋,位於廣東省潮洲海陽縣,跨過韓江,始建於宋代(公元1131~1173年),比瀘溝橋還早呢!湘子橋的類型屬於古代橋樑,樑橋,間之樑橋。它曾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湘子橋初為浮船,由八十六隻巨船連結而成,始名“康濟”。後經歷代太守修建,築建橋墩,改名“丁公橋”、“濟川橋”。至明代,逐漸築成“十八梭船甘四洲”,更名為“廣濟橋”。清雍正二年,於西橋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放置二隻鐵生牛,道光甘二年,東墩鐵生牛墜入江中。湘子橋一度成了貨物集散和轉運的重要樞紐,“一里長橋一里市,到了湘橋問湘橋”,這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關於湘子橋,還有一首詩:

潮洲湘橋好風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樓台廿四樣,

一隻生年一隻溜。

到了1958年潮洲政府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行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樑。1976年又一次進行加寬擴建,原7米的橋面作為車行道,橋兩側各加寬2米作人行道。

湘子橋歷史悠久,歡迎大家到潮洲湘子橋觀光!

湘子橋作文 篇3

微雨漸漸,墜落在湘子橋上。

千年沉寂,千年不朽,千年功勛,千年的湘子橋為潮州人搭建了一條便捷的通道,為潮州的老百姓帶來了富裕。

雨綿綿,打濕二十四座樓閣,摘星樓亭兩相應。面對着十八船,惆悵地與對面的樓閣相望。玲瓏頂上淚雨濕。鳳麒洲樓又是一番秀美。江水流淌,流連在湘子橋下。二十四樓閣各有各的姿色,奇觀樓的雄偉,冰壺樓的眷戀,飛虹樓的優雅,凌波樓的風流,得月樓的豪氣。小蓬萊的朦朧……橋的不遠處,江翁垂釣,小舟與微浪一起起伏,漂流。

雨飄柔,輕舞在十八船上。十八木船心連心。:“一橋橫亙鎖煙汀,急溜朝宗去不停;春水依然仙蹟杳,行人猶自説湘靈。”雨打在木船上,無聲息地消失了,木船上散發這一種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氣概,令人對沉醉而無法自拔……其實,鐵鏈繫着的,不止是木船,還有的是廣濟和尚與韓湘子的心血。

相傳千年前,韓愈到潮州任官後,由於韓江隔斷了兩岸百姓,所以想修一座橋。但由於水深流急,施工一直難以展開,韓愈便請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來幫忙修橋,其中韓湘子從東段修起,廣濟和尚從西段修起。韓湘子和廣濟和尚二人約定好了東西橋銜接的日期。約定之後不久,兩端橋即將合攏時,兩邊的石料卻用完了。這時,何仙姑放了幾片蓮花瓣在溪面上,化作木船。曹國舅用戲板放在木船上當作木板,鐵枴李還解下了腰帶,縛住了木船木板,遂成中段浮橋。

二十四樓閣,十八木船。湘子橋上,雨情不忘。

湘子橋作文 篇4

廣濟橋上,萬里的清風散了多少的彷徨?曲堤岸上,飄渺的雲帆斷了我多少的思念?臨江而立,看韓江拍岸擊浪,卻失了那豪邁的.氣勢,緩緩舉起你贈予我的簫管,任那簫洞飄出的泣血的音符埋葬了我迷離的目光!《離觴》曲,君尚記否?湘子,君尚記否?

吸一口滿含韓江氣息的空氣,努力止住愁緒,似笑非笑地踏上廣濟橋的石階,這是我第幾次踏上廣濟橋的……

廿四樓依舊那麼古樸,四方亭滿泛着木柱散發的淡淡木香。風,不覺間又侵入我的魂魄!它吹動韓江水波的泠泠聲,多似你吹奏的那一曲《涼州曲》!淚又在眼眶打轉,手不由自主地扶住了欄杆!卻不想,這欄杆太涼,竟似一枝飽蘸了寂寞的毛筆,狼毫舒開的一瞬,直擊透我的心窩,直擊涼了我的記憶!蓄了多久的淚,還是落了!回頭,卻等不到你的身影……

十八舟依舊那麼寂靜,鐵索相連的木船任那潮水深浮,任那濁浪排打,依舊保存着它的傲勢,永遠屹立於浪頭,決不屈服韓水!本最愛踏那橋上舟的,現在,這素傘下的眼瞳,根本就不敢舉目去望十八舟那頭的樓閣,怕,怕這一眺,會看不到你的手像兩年前一樣,向我招着,招着……

不敢再走下去了!湘子橋承載的記憶,太多了!每走一步,心深處封存的痛,便蔓延開一尺;每走一步,都會再回眸看看,儘管,我知道,我是等不到他的!

折回廣濟橋,再度攀上城廓,尋着一個垛口,痴痴地數着穿過橋洞的船隻。明知,不管是哪一艘,都不會有你的影子,卻還痴痴地等着,等着一個在水裏沉睡了兩年的靈魂,等着一段封印了兩年的故事的歸來!任憑這往復的潮水,笑我的痴狂!

陰風四起,蕭管又飄出幽淡的音符,這曲,是在問天,這天下,誰再與我煮酒論天下,誰再與我倚門撫琴竹?謝香又繞叢郭,君去怎別琥珀?殘枝花零斷鎖,雨絲強牽恨墮,紅英飛過岑國,我仍等你回瑣!

曲終,淚又滑落,這是我第幾次愁結了心腸?

湘子橋,濕了我多少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