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華】橋的作文四篇

欄目: 橋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6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橋的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橋的作文四篇

橋的作文 篇1

橋是家鄉的魂。

歲月的鐘聲不斷地迴盪着,敲打着人們的心臟,驅使着村民們不斷加快前行的腳步。那座橋便逐漸成為過去的縮影,失望地站在人們的背影后。

橋是哪年建成的我已不記得了。只記得那時的村子位於一個偏僻的山谷裏,一條河環繞在村子之外,儘管天然的花草樹木將這個窮鄉僻壤點綴得很美,可就是這條普通的河,切斷了村子與彼岸的聯繫。迫於生計,村民們不得不翻山越嶺去外面的世界。一次村裏的幾個人在翻山時受了傷,大夥便商量着,自己建一座橋。

猶記得那時,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在忙碌着,搬青石、運泥土,每個人的面頰上都像染了一層紅暈,豆大的汗水滴着,臉上卻洋溢着淳樸的笑容。橋搭好之後,我喜歡站在橋上,聽橋下鳴琴般的淙淙水聲,看水中粒粒可見的鵝卵石和嬉戲的魚兒,用手撫摸着青石橋面那凹凸不平的紋路。

朝霞中的雞鳴,薄暮中的犬吠,幾叢青苔,幾簇花草,便將這座石橋襯托得殷實、平和。橋身微拱,像一個拄着枴杖、傴僂着身子盼着兒女歸來的老人。於是,村民們給它起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歸橋。我知道,這座橋便是全村人的歸宿。

幾年過去了。橋面已被行人的步履打磨得光圓玉潤。它始終保持着千年不變的姿勢,飽經世事滄桑,備嘗世間冷暖。在無數個風花雪月中挺立着,載着人們的一雙雙腳印。然而,這些腳印卻一雙雙地變少。

因為這座橋,村子慢慢富裕起來。可原本的淳樸卻在時光的沙漏中慢慢流逝了。

歸橋邊的花草、細石,早已變成了青色的石磚,河面上又多了一座座宏偉的橋。我看着村子裏新蓋的紅磚新瓦的房子,看見被刨光的滿山的樹,鼻頭不禁一酸。我無奈,因為我一點都沒有找到歷史的痕跡。

我又來到了橋上,彷彿看見歸橋在向我笑,可那眼神中卻夾雜着一種説不出的悲傷,那是一種任勞任怨了一生卻不被理解的辛酸。

橋是家鄉的魂。我漸漸地看着老橋走遠,新橋聳立。而

日暮中歸橋那蒼老的'背影卻深深地灼傷了我的心。為什麼原本能夠緊握的美好卻在村民的淡漠和時光的塵埃中被漸漸地湮沒?

花隨風飄逝,葉無語凝噎。迷霧中,我彷彿又看到了全村人一起搬青石的情景和洋溢在臉上的淳樸的笑容。

橋的作文 篇2

江南美,美在水上的橋,橋下的水。

這形如素湍的橋,影似飛虹的水,這形影不離、風雨同舟的橋與水在獨無僅有的詩意紛飛的季節裏綻放,在丰姿綽約的詞曲盛行的時代中慢慢散落、飄零,於時間的底片下褪色、泛黃。 、

至今。

在這動輒得咎的年代,橋與水默默無聞地在逝川的滌盪中搖曳,搖曳着默然,無華與寧靜。這被淡忘的“小橋流水人家”在雲外星河與“夕陽西下”的嚮往,獨有江南人記得不知何人不知何時的一句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們匆匆忙忙碌碌來往於橋,以那古老的風氣守護着古樸風貌的橋,延續着橋與水,與人的見證和輝煌。

記憶是珍貴的,追憶是乏味的,回憶是美好而令人尋味的。江南的橋,在人與水之間徘徊了幾千年,也等待了幾千年。卻從不以浩浩蕩蕩、盛氣凌人的迫使屹立於天地乾坤之間。只是徘徊,徘徊,一如反顧的徘徊,終究還是在人、水之間,在他該在的地方。

橋的作文 篇3

上星期四的傍晚,我一放學就和爸爸一起去了七星橋。

來到七星橋,在幽暗的燈光下,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三個橋洞,中間一個最大,左邊一個第二,右邊一個最小。在燈光的照耀下,河面上映出了三個橋洞的倒影,倒影和橋洞拼起來,恰好是三個圓,遠遠望去,像是三面明鏡。月光照在河面上,河面銀光閃閃,彷彿是漂在水面上的幾條白絲帶。我在河邊走過,我的身影倒影在閃着白光的河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我披着幾根白絲帶似的。走在七星橋上,吹着柔和的晚風,讓人覺得冷悽悽的。很自然的就會想起一些恐怖的,悲傷的事來,心裏常常會產生一種害怕的感覺。但是,那美麗的景色還會拉住我的腳,讓我捨不得離開。

啊!傍晚的七星橋雖然景色美麗,但是我還是感到心裏不穩。

橋的作文 篇4

小時候,常聽老人説:“我走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那時我就在想,橋究竟是什麼呢?難道只是村西頭那用兩塊槐樹板架起來的上學時必須經過的“橋”嗎?

爸爸的背

8歲時的那個夏天,大雨滂沱,村裏本來就坑窪不平的小路更加泥濘不堪了。小河又漲水了,眼前只有一條發了瘋似的咆哮着的“黃河”。上學時必經的板橋被衝得搖搖欲墜,似乎要被河水吞噬了,怎麼辦?下午我還要考試呢!我急哭了。“別怕,爸爸揹你過去!”爸爸彎下腰,我趴在了爸爸的背上,緊緊地摟着爸爸的脖子,好温暖,好安全。爸爸佝僂着身子,揹我蹚過河去。那時,我驚訝地發現,爸爸弓着的背,多像一座橋啊!

老師的眼

10歲那年,我到縣城上學,面對着一張張陌生的臉龐,面對着明亮而寬敞的教室,心裏緊張得“怦怦”直跳。我能適應這裏的生活嗎?老師會怎樣看待像我這樣從農村來的學生?我正在胡亂猜測着,一隻温暖的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扭頭一看,原來是我的班主任。她微笑着,兩隻眼睛眯成了月牙形。“孩子,別怕,有什麼困難可以找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我感動得一個勁兒點頭。淚眼模糊中,我發現老師微笑的眼睛好像一座橋。

同學的情

13歲那年,我又到了一個新班級,課桌整整齊齊,教室乾乾淨淨。我拿起水桶去打水,碰上一個女生,她問:“你也是××班的吧?我來幫你。”我們手拉手去水房打水。回教室時,兩個人抬着這桶水,肩並肩地走着。我又驚異地發現,這畫面多麼像一座橋呀!

噢!原來橋就是父親的脊背,就是老師的眼睛,就是同學之間的友情。這橋是人生之橋,它美麗,感人,讓我覺得那麼温暖!人世間多少濃濃的情,多少深深的愛,都需要一座座橋來溝通啊!朋友們,讓我們手拉手,架起人間最美麗的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