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初中優秀作文

欄目: 家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56K

今天是六月九日,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小編收集了關於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閲讀。
 

家鄉的端午節初中優秀作文

第一篇:家鄉的端午節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我的家鄉的端午節更是有很濃郁的節日色彩,不信,我就帶你們去看一看吧!

端午節一到,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為了包粽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説:“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説:“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説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説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為天下民眾除了一大害。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説。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説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説:“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悦。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第二篇:家鄉的端午節

盼盼盼,我好不容易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天,我們吃完了早飯,坐着爸爸的車去安鋪看精彩的賽龍舟比賽。

剛去到那,龍舟比賽準備開始了,於是我三步並作兩步地跑到人羣中,好不容易擠了進去。看,他們分成了三隊,分別是紅隊、藍隊、黃隊。他們穿着各隊的衣服,頭上綁着與衣服一致的彩巾,腰間也綁着彩巾,多麼威風凜凜啊!他們精神抖擻,顯示出必勝的決心。

比賽開始了,各隊的人員都使勁地划動手中的木漿,河水被劃出了一道道美麗的波痕,龍舟在被劃開的河水中奮力前進。不一會兒,各隊的隊員都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由於紅隊的隊員團結一致,所以他們領先在其它兩隊前,黃隊,藍隊哪裏肯服氣,他們擦乾了汗,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拼命地劃啊劃。與此同時,岸邊的觀眾們也都在為自己喜歡的隊而大聲喊加油,還有人敲起了大鼓,為了壯壯士氣,也有人在用手機或攝像機錄下這令人激動的一面。20米,15米,12米,距離終點越來越近了,現在領先的不再是紅隊,而是藍隊了,只見藍隊的人藍隊的隊員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觀眾們吶喊的聲音越來越大了,那氣勢足以震得你耳朵癢癢的,痛痛的。我低着頭摸摸我的耳朵,“耶——”那洪亮的聲音嚇得我的心幾乎要跳出來了。我抬頭一望,原來是藍隊到達了終點。瞧,藍隊隊員們個個都樂得跳起來,他們互相擁抱,互相對笑,多開心啊!他們靠着不服輸的團結獲得了勝利。這種精神讓我多麼佩服啊!

端午節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吃粽子。聽大人們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屈原精忠報國、以死明志的故事讓大家動容。所以,據説,在每年的端午節,老百姓都把提前做好的各性各色的粽子投進江中,為的是不讓那些魚兒食屈原的身體。這時我會一邊吃着粽子,一邊體會其中的味道,體會着中國最具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含義。看着人們重視這個節日並且可以把這個節日傳承的那麼好,真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啊!

端午節,多麼一個具有特色的節日啊!

三篇:家鄉的端午節

今天是六月九日,也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天天剛亮,我就非常高興的起牀了,爸爸媽媽很早就起來了,因為今天爸爸媽媽要去買很多過節吃的東西,比如可樂,那可是我最愛喝的了,另外還有我愛吃的粽子、餃子、烤鴨等。當我起牀出來,爸爸媽媽已經從街上回來了,手裏還提着我們過節要吃的好多好吃的東西。

我剛從房間出來就聽見爸爸説:“我們今天回老家過節吧。”媽媽説:“好啊,一家人高高興興在一起過節,那該有多開心呀!”我洗完臉就衝出衞生間對爸爸説:“我們快去做公共汽車回奶奶家吧。”

我們到了汽車站,汽車正要走,還好剛趕上,不然我們可就要等下一輛汽車了。我們上了車,爸爸就給我講端午節的來歷及現在端午節的傳統活動,我和媽媽一邊玩撲克牌一邊聽爸爸講。聽爸爸講完,我才知道原來每年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的大詩人屈原的,現在人們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以包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屈原。

車走了近一小時左右,我們終於來到了奶奶家。爸爸媽媽去準備今天要吃的菜,我和姐姐、表哥、表弟在看電視。表弟問我端午節該幹些什麼?我説:“端午節人們要吃粽子、餃子和包子,在一些地方還會進行龍舟大賽。”這時爸爸過來要我們一起去包餃子,我們洗了手就去包餃子,很快餃子就包好了。

吃飯時我還想是不是隻有餃子吃,但看着桌子上的菜就忍不住流口水了。不用説這些菜都是我最愛吃的,有土豆燜雞、糖醋魚、烤鴨、燉白菜,另外還有很多好吃的菜,今天的菜可真豐盛啊!

這一天過得可真快啊,轉眼就到下午了,我們又要做車回祿豐了。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愉快啊,希望全國的人們在今天都幸福快樂!年年都快樂!

第四篇:家鄉的端午節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為熱鬧了.聞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麼近,彷彿那些事就發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端午前一天,媽媽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裏備着。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她的樣子,左手拿着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後右手向漏斗裏放米,把米壓緊抹平後把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後再用絲線捆緊繫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鬆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説,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後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家裏人在煮粽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説吃五月粽鍋裏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裏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説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