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家鄉的農曆二月二作文

欄目: 家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農曆二月二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農曆二月二作文

二月二之後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農耕在即,一切活動都是期盼五穀豐登。

二月二是傳統的節日,古人有好多二月二的述説。白居易詩曰:“二月二日新雨暗,草芽菜甲一時新。輕衫細馬青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二月二日是踏青節。元費著《歲華紀麗譜》:“二月二日跳青節,韌郡人遊賞散四郊……”。二月二又叫花朗節,挑菜節。汪灝著《廣羣芳譜》説,洛陽風俗,二月二日為花朗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總是與吃連在一起的。春節自不必説,元宵節當然要吃元宵,端午節要吃粽子,中秋節自然是月餅了,到了冬至要吃餃子,年節最後的祭灶日少不得吃麻糖。而清明節活着的人不改善生活,死去的人則要享用大餐。

即將來臨的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農諺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有文章説,二月二日既然是龍抬頭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北京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豫東二月二早上吃煎餅自然屬於“吃龍鱗”之列。煎餅年年要吃很多次的,不僅僅在二月二早上;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小時候二月二吃的'煎餅。記得姐姐已經出嫁,大哥已經成家。家中只有父母親、二哥和我四人。父親在生產隊喂牲口,很少在家。二月二早上,我燒火,母親拿出春節時留下的大油,用紅薯面摻鹽攪成稀稠適當的麪糊。這攤煎餅的活兒就交給二哥了。當時沒有平底鍋,用普通的炒鍋不容易攤煎餅的。好在紅薯面含有澱粉,二哥又捨得用油,攤出的煎餅油滋滋的,好吃極了。周作人在《賣糖》一文中説:“小時候吃的東西,味道不必甚佳,過後思淆每多佳趣,往往不能忘記。”原因大概如此吧。

我們家鄉二月二的吃俗是炒黃豆、爆米花、炒蠍子。麪粉發酵切成小方塊,油鍋裏炒,叫炒“蠍子。福州人二月二這一天要吃鹹稀飯。原料是糯米、芹菜、葱、蒜、蝦皮、肉等。這是因為人民的生活並不富裕,平時很少吃到雞鴨魚肉等,只有在春節時才能大吃一番,但春節往往有好多食物吃不完,剩餘食品又不能浪費,二月二便做大雜燴的稀吃。故且叫勤儉節約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