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通用7篇)

欄目: 家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通用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通用7篇)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然我們的國家地大遼闊,每個地區的風俗有千千萬萬,但我想,有一個風俗定有相同之處,那就是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更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節日。家家户户都喜氣洋洋,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桌邊,高高興興地吃年夜飯。

傳説很久以前,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居住在深山密林中,人們都叫它“年獸”。每年除夕,它都出來濫殺無辜。有一年除夕,“年獸”掙斷了鐵索,又竄回村中去吃人咬牲畜。村民們與它拼死搏鬥,才將它趕走。第二天大家相互登門慶祝,這樣就有了“拜年"的習俗。時間一長,人們逐漸找到了“年獸”的弱點:怕光、怕紅色、怕響聲。所以,除夕之夜每家每户貼春聯、放鞭炮。這樣,“年獸”就不會再害人了。這一天,人們稱為“過年”,又稱“春節”。

到了除夕這一天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到處飄蕩着酒肉的香味。門前貼上紅紅的對聯,屋裏貼上富有年味的“福”字。一家人歡歡喜喜圍坐在一起,包餃子,談論着趣事。吃年夜飯,一家人聚坐在一起,等待着新年鐘聲的敲響。“五、四、三、二、一!過年啦!”屋裏洋溢着歡樂的笑聲。

春節這天早晨,孩子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説一些吉祥的話,表示對家人的祝福,大人們聽了這些美滋滋的話,都掏出腰包,給孩子們壓歲錢,頓時,孩子們心花怒放。

春節多麼熱鬧的節日,一個家家都知曉的風俗,它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2

我們家鄉的民俗風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撈”、“燒大炮”等等。在我的親眼所見中,“燒大炮”是一件最讓我難忘、最可喜可賀的事。

在天堂墟這一帶地方燒大炮的時間是: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各村莊及墟鎮街道可熱鬧了。這一風俗盛事在蓮塘村和朱所村尤為特別隆重。

我們小孩子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燒大炮活動開始啦!有人把燈籠掛起來了,那火點在燈籠中閃爍着,彷彿在跟現場的人們説:燒大炮正式開始。

人們把現場圍成一個大圈。村長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間,手執着火種,點燃了炮竹。頓時,四、五個小炮從炮筒裏射出來,並飛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從天而降……

“轟隆!”一聲炮響,別緊張,現在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圍在現場的人立即爭先恐後跟着花炮,只要撿到了花炮,就會有利是領的喲。當然,花炮也不是隻有一個,還有很多在後邊爭着要上場呢。

燒完大炮後,會有舞獅來助興,還有八音為人們演奏,還有趣味濃郁的曲藝表演來獻給人們欣賞……總之,節目繁多,熱鬧非凡,令人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家鄉的燒大炮活動雖然規模不大,但人們已經是喜悦滿懷,精神抖擻。這項民間風俗同時會帶給大家美好的祝福,人們祈禱村子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事事順利。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3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一樣地方的風俗文化肯定也會不一樣,我家鄉有很多趣味的風俗,下頭我就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最趣味的風俗之一——龍燈會。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一年一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餘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託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於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豔奪目。燈橋下託木板,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裏,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一齊,有説有笑的。一齊等待着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最終,在遠方有了一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羣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哈!是舞龍燈的隊伍來了。”我十分得興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遊”過的那一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一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遊現。

在我們那裏,誰也不能從龍燈那裏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龍燈會,是不是很趣味呢,如果有機會,必須要親眼來看看,相信你必須會喜歡這個趣味的活動的!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4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每個家也就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就要給大家介紹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遼寧省很小的城市。那裏比北京冷,也沒有像哈爾濱天天下雪那麼冷。

阜新有很多風俗,比如在除夕夜裏要開門迎財神。年夜飯裏要有魚和丸子,有魚是因為“年年有魚”,丸子是因為希望家人團聚在一起。然後就要放煙花,放完了煙花才能回家吃飯,還有除夕當天只能吃兩頓飯。

説了一些除夕的風俗,初五的風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煙花還有我認為最好玩的一項活動,還要吃一樣東西。

吃的東西是一個小朋友很愛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隻有在東北人們才做的習俗,但大家也就吃一兩根。好多人都會去冰場滑冰,因為阜新是一個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凍一層結實的冰。

爺爺告訴我,好多老年人從小就在那裏滑冰。直到現在,他們還有很多人來到冰場上堅持滑冰呢!

關於初五吃冰的這個習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網上查到,據説以前沒有錢去買冰棍吃,人們就在井邊上挖冰塊去吃。這樣吃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好多人都認為初五吃冰就可以讓你在新的.一年裏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幹活渾身有勁!到現在為止,東北人一直沒有忘記這個習俗,我們家一直遵循這些習俗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每個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希望你的家鄉里也一樣有很有趣的風俗。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5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每家每户的院子裏都竄出火光,映紅了天,映紅了人們一張張喜氣洋洋的臉,這就是我們的春節特有的風俗—點旺火。

點旺火的這個“點”也是有講究的,是得用金黃金黃的麥秸才行。爺爺總是在每年挑麥秸時淨了手,鄭重其事地用他那濃厚的鄉音道“金閃閃,亮堂堂,來年有個好收成。”

到了三十夜裏,老爸總把先前挑好了的麥秸,買好了的爆竹一一擺在院中,美其名曰“五瓣梅花陣”,其實就是用了麥秸放於正中,周圍用了五門的花炮環個圈,當作梅花五瓣罷了。

待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各個家的院子裏一齊點火,火光一現,也點燃了周圍的引線,煙花爆竹也上了天,在天空中炸開一朵朵瓊花,曼妙無比,這年味也愈濃愈重了。

問到為什麼要點這旺火呢?一提起這個來,奶奶老是扯着她那獨特的大嗓門,嚷道“好了麼,可不是那個老灶頭兒,不是老糊塗了,不識得自家門在哪了”。她口中的老灶頭兒當然就是灶王爺了,自打臘月二十三送了灶王后,到了兩年的界點這一日子,得把灶王爺接回來。可是這一家一户的這麼多,哪裏去找自己家啊!於是便引起了旺火放上了炮作一個信標,給灶王爺示意下,讓他好找地兒了吧!

旺火——燒去的是舊年的煩惱,點燃的是新春的美好!在這裏我祝願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同學們學有所成!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6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每個民族都有它的特色。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着,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族……有能歌善舞的維吾爾人,有性格温順的傣族人,有善良淳樸的苗族人。那現在,我們來看看熱情好客的湖南人。

我是湖南人,我知道很多湖南的風俗。在過年時,拜年就是一個風俗。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拜年也很有講究,人們一般在晚上拜年,大夥兒坐在一起,説説新的一年的打算。在拜年之前,很多人都喜歡送禮物,表達自已的心意。如果給老師拜年,送水果與鮮花都是很好的選擇,既表現得大方,又表達了自已美好的祝福;如果給親朋好友拜年,送水果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水果代表平平安安,吉祥的意思;如果我們給長輩或是遠方親戚拜年,送一些家鄉特產,或是一些補品,長輩也會很高興。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拜年時,我都會收到長輩們給我的紅包。紅色代表吉祥,代表平安,還祝願每一個人發大財。每當我收到紅包時,我會樂呵呵地説:“謝謝,新年快樂!”在接到紅包後,我想,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從這以後,我才明白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希望湖南的風俗,大家能喜歡。其實,拜年更多是希望全家平安、親友和睦、友誼地久天長和快樂的生活。

我的家鄉風俗優秀作文7

“春節”是一年中最歡快的節日,也是人們最愜意地時候,然而在這個節日中,它有許許多多的風俗。

給“壓歲錢”就是其中之一。傳説,人間有一個野獸,叫做“歲”,每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作怪,專門來吃小孩子,鬧得人心惶惶。後來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覺的時候將長輩給的錢放在枕頭底下。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可怕的野獸“歲”跑出來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裏,看到那細皮嫩肉的孩子,頓時口水直流,邪惡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枕頭底下的錢發出了閃閃的金光。“歲”像觸電了一樣,“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們知道了制服歲的辦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後來給“壓歲錢”不只是為了趕跑可怕的“歲”,更是長輩對晚輩美好的祝福。

除了給“壓歲錢”,在春節中還有人人重視的團圓飯。團圓飯不同於平常的飯菜,除了菜品很豐富之外,還有象徵意義。例如:魚象徵着“年年有餘”,年糕象徵着“步步高昇”,芋頭和腐竹象徵着“富裕”,這些共同表達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美好祝願。吃團圓飯時,每一個親人都要到場,缺一不可。長輩們還要一一敬酒,晚輩們也應一一回敬,表示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我喜歡春節,因為它不僅讓我知道了許許多多不同的風俗,更讓遠在四方的親戚朋友都聚集了,讓彼此間的血脈親情更加濃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