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描寫鄉土的初中作文

欄目: 故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3W

  導語:近了,近了,我深愛的故土,那藍天白雲間飄灑着你親切的氣質,綠樹黑土中散發着你温柔的芬芳……我已迷醉。徐收集關於鄉土的作文,歡迎閲讀。
 

描寫鄉土的初中作文

第一篇:鄉土

看過這麼一句話:對故鄉的情感,就好像是戀愛。在一起的時候想要遠走高飛快快逃離,離開了就魂牽夢縈想要回去。很矛盾,很奇怪。或許,真的是如此吧。

我想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願不願意回去。可一旦回去了,便不想走了。很奇怪。我一面憎惡這這生我養我的土地,一面又愛着這生我養我的土地。

回到家鄉,又陌生,又熟悉。我靜靜的看着田野上的綠油油的菜葉生意盎然的向上生長,看着曾經熟悉的土地拔起高樓大廈,看着美妙無比的日出驚豔的出現在東方藍藍的天,看着一從的花束開花、落葉,直至被砍伐,看着藍藍的天空被黑色的煙霧污染變成渾濁的白色,看着波光粼粼的池塘飛過白羽的鳥兒。我熟悉的看着這一切,陌生的看着這一切,欣喜的看着這一切,憂傷的看着這一切。我看着滿是雜草的荒蕪土地建起綠化帶,看着黃土路變成了柏油路,看着擁擠的道路上滿是汽車,難以見到騎着單車的行人。我欣喜它的發展,擔憂它的發展。我愛它,敬它,恨它,怨它。我一面享受着藍藍的天清新的空氣,一面擔憂這它會被污染。

説實話,我實在不太喜歡它的荒蕪,它的骯髒,它的醜陋。但它又好像是富饒的,美麗的,純潔神聖的。鄉音很不好聽,但又好像是最親切最親切的故土的聲音,好像是遠古祖先的悠遠的呼喚,好像是天籟。我明明討厭它,又不得不聞。無可選擇,這就是我最初生長的地方。

這裏埋葬了我的先祖。數代人,長眠於此。我看着數十座墓碑,刻着先祖的名姓,直立在山上。地下的人已經死去,地上的人應該更好的活下去。紙錢在火焰的燃燒下,發出刺鼻的氣味,滿山遍野的燒後的碎片飄揚着,嗆得眼淚都出來了。為何會有這麼頑固的傳統的祭祀方式?

家鄉實在是美,記憶裏的大海,海面上掠過海鳥,記憶裏的沙灘,細沙像金子一樣在陽光下發着温暖的光,温暖的是看不清的顏色,記憶裏的老屋,屋外有大片大片的竹子,看了就讓人安心。一堆瘋孩子,在田野上一邊歡呼一邊跑着。

可這些,都是記憶。我現在,總也看不到從前的那些沙土了,它們都被掩埋,在它們的上面,是一座座房屋。我再不會瘋玩了,我長大了。老人們多已經進了墳墓,我只知道他們長眠於地下。聽姑姑説,竹林也將要砍伐了。將來,這一片的糟糕的房屋,都一定會拆遷。匆匆的回去,匆匆的.歸來,大腦裏除了從前快樂的現在傷心的記憶,什麼都沒有了。

可是又明明添了許多新的生機,陪着小妹捉螞蟻,看着螞蟻艱難的爬出罐子,我好想又回去了。可天不再那麼藍了。街道上的老人悠閒地散步,稍大的孩子猜拳遊戲。幾家的人坐在一起,先聊着。

我靜靜地來,靜靜地走。我在這裏留下的,只不過是一個瘋子似的拿着手機拍似乎沒有意義圖景的身影,只不過是一小罐的泥土,裏面有幾隻螞蟻,不過是小妹稚嫩的聲音,嬌嬌的叫着姐姐。

第二篇:鄉土

近了,近了,我深愛的故土,那藍天白雲間飄灑着你親切的氣質,綠樹黑土中散發着你温柔的芬芳……我已迷醉。

終於,經歷了那漫長歸程中的苦苦等待後,雙腳踏上了我可親的家園。我背起行囊,選擇步行,心中的漣漪層層暈染開來: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樹高千尺,落葉歸根。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過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無論時間與空間經過怎樣的磨合,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便是鄉土情。

這情紮根於心底,沒錯,從我出生的那一刻起,與鄉土就已結下了不解之緣。這裏是我永遠的快樂老家,母親的愛撫,父親的期望,鄰里鄉親的誇讚,鄉土的景,鄉土的情,早已溶化為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這情就像春蠶作繭,緊緊包着自己那樣,將我緊緊擁在她的懷裏。温暖如春,輕鬆安適。是的,在故鄉的懷中,感受到的是一種寧靜,一種異乎尋常的安靜,似乎是置身於遠離世俗紛爭的世外桃源般平靜。也許,是因為有家的安慰;也許,是因為有朋友的熟識;也許,是因為有童年的會議。那單純而明淨的一切,讓我的心回到起點,生命的激情也重新爆發。

有人説,人是不安分的動物,喜愛到處闖蕩,去尋找理想,追求榮譽,開創事業。可人一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即便乾坤明朗,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他們。就像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的浮海遠遊,人在異鄉,心在故土。

故鄉,我選擇了你,選擇在你温柔的故土裏生根發芽,那也是盼望着,在你廣闊的天地間作出一番成績,成為你的驕傲。所以我同樣的等待着你接納我的迴音,那便是,創業後的成功,就如同絕美的花綻放時撐開花瓣的一瞬,灑脱動人。

故鄉,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生命發源地,你是我的天堂。我向往天堂,天堂花開,温暖如春。鄉土之戀,温暖亦如春。

第三篇:鄉土

捧一捧鄉土,那柔軟的、沒有一絲雜質的鄉土、細細的那是黃土高原的象徵,是黃河中下游美的所在。那絲絲細膩的鄉土,伴我成長一路,紛紛揚揚,成長在這個東方巨人的心臟。

千年的風雨吹不盡,吹不盡你那秀美的戎裝,霧開散,展露你那堅實的胸膛,寬厚的手掌。

是你,是你,是你養育了我,是你伴我長大,是你將我送進學堂,目光遠送,古道上一片紛紛揚揚。

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是渴了,來找你喝水的那個小孩;我是餓了,來找你吃糕的那個小孩成長的滄桑,歲月的流逝,人老了,什麼都不記得了,但忘不了,忘不了您慈祥的面容,忘不了您那甘甜的乳汁和那香噴噴的油糕,忘不了

我一直記這您的聲音,不忘,不忘。空谷幽蘭的叫聲,響過山,響過川,響過大江南北,一路走來,響啊響,呼喚離鄉的遊子,牽引他的心。這聲音不大,幾乎沒有人能聽得到;這聲音不小,總在外出離鄉的遊子心中響起。這是母親在路的那頭撕心裂肺的呼喊!慈母的聲音,呼喚的是遊子回鄉的身影。她不求兒子成為達官顯貴,只希望平平安安的,就好。

我的心收緊了。此時此刻,再繁華的大都市在我眼裏也沒有故鄉的小路引人;在秀美的山川古嶺在我眼裏也沒有故鄉的山川招目。那一點點心思,只有,買上一張回去的車票,踏上歸途,對着異鄉的天空大喊:

我要回家!

第四篇:鄉土

聞着家鄉的土壤,就想起那為自己兒女辛苦的父母;聞着家鄉的土壤,就給自己帶來了前進的力量;聞着家鄉的土壤,就讓自己有了戰勝困難的決心。因此在我的書包裏裝着一盒土,它是我離開家鄉的時候,特地從我家的菜園子裏挖的,在他的身上有我父母滴下的辛勤的汗水……

記得剛到縣城讀書報名的那一天,母親把我安頓好後,正要轉身離去,我卻叫住了她:“媽……你別忙走。”我把憋在心裏很久的話説了出來,“我……我想買一些資料書,你能給我一些錢嗎?”我知道我的家庭很困難:我和我的兩個姐姐都在讀書。大姐讀高中,我讀初中,二姐在技校學廚師。試想一個農村家庭能供這樣的三個孩子學習是多麼的不易!母親沒有説什麼,伸手從衣兜裏掏出10元錢給我:“夠了嗎?”她問。“可能……可能不夠!”我聲音有些顫抖。“那你要多少”媽媽接着説。”大概30元吧”我難為情地回答道---母親可能身上沒那麼多錢了!”你要那麼多錢幹嘛!”母親有些發怒了。”我……”我邊哭邊跑到牆角里去。母親當然想拉住我,但她沒追上我,我躲到牆角邊哭邊抱怨:人家又不是亂用錢,人家只是想買一些好書搞好自己的學習,你慢慢找吧!我似乎嚐到了報復別人的甜頭,立刻變得十分高興.這時候,我清楚的聽到了鄉土的話:孩子,勝利而驕傲的孩子,歡呼吧,你報復了你的親媽,你用劍刺傷了她的那棵心,她的心在流血,你知道嗎?孩子?聽了這些話後,我被羞得面紅耳赤,想想母親從早到晚,起早貪黑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我們!這時,母親找到了我,一把抱住我,急切説:”小偉,你快別再折磨媽媽了,媽知道你不會亂用花錢的!”説着媽媽把手伸進了衣兜裏,並且給了我50元錢.我向媽媽笑了笑,她也迴應了我一個笑容,現在想起來媽媽的那個笑容是多麼地勉強。

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因為身上錢不夠,只坐了一趟短途車,剩下的十多公里路都是她走完的,媽,我對不起你;媽,我愛你!

從此鄉土倍伴我度過了三年初中,每當我生氣時,鄉土給予我勸導;每當我困難的時候,鄉土給予我鼓勵;每當失敗時,鄉土給予我力量!

兩天前,我發現不知從哪兒飄來一顆種子落入我的那盒鄉土內.長出一顆小小的幼苗,但我知道,那顆小小的幼苗就是我自己,在鄉土的教導和滋養中不停地成長。啊!紙盒中的鄉土,你是我成長的基石;你是我靈魂的歸宿;你是我一生的伴侶!離開了你就像船失去了方向;離開了你就像裏裏失去了光芒;離開了你就像雄鷹失去了翅膀.總之,你……鄉土,我不能沒有你!因為鄉土象徵着我那愛我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