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華】觀察的作文合集6篇

欄目: 觀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觀察的作文合集6篇

觀察的作文 篇1

七月二十二日,我們亞洲部分地區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日全食”。

上午八點五十一分,在爸爸單位的小花園,我拿着一張 CT 片對摺起來,製作成一個簡易的的觀察器。透過雙層 CT 片,我們發現太陽已出現了一點微小的變化,它的左上角好像被人吃掉了一小塊。爸爸告訴我這叫“初虧”。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太陽開始像被摳了一點的月餅,到後來太陽越來越小了,越來越瘦了,變得像一個胖胖的月亮了,我感覺太陽好像在冒煙,一點一點的消失。

九點三十五分左右,天已經暗了下來,太陽就像被烏雲遮住了一樣,一陣風吹來,讓我們感到非常普遍涼爽,温度也沒有剛才那麼熱了。這時,爸爸的同事拿來了一塊茶色的玻璃,用它看太陽,太陽呈現出綠色的,還不刺眼。

天上的太陽已經快到“食甚”了,天也更暗了,街上車子打開了大燈,道路兩旁有許多人用各種方式觀看日全食,説着各種稀奇古怪的話,談着似乎只有他一個人懂得的道理 …… 就在這時,日全食已經到極限了,開始“復圓”了。

今天,我和爸爸一共照 7 張照片,並製成了幻燈片。

這次觀察“日全食”,讓我瞭解到一些天文現象的過程,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也參加研究“日全食”、“黑洞”等大自然現象。

觀察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在公園邊玩耍時,被河面的一片紅色給吸引過去了。走近一看,啊!原來是大大小小的魚兒,它們一條條又圓又胖的。

顏色也多樣,有檸檬黃、有鮮豔的大紅色、還有幾條純黑色的……這時,有些魚兒自由自在的玩耍着;有些魚兒簇擁在一起搶食物吃;還有的在。一上一下的跳着舞……場面非常壯觀,頓時,平靜的小河變成了魚兒的遊樂場。你看!那條檸檬黃的魚最大,它在我面前得意洋洋地搖着大尾巴,像在炫耀自己的美。而那條純黑色的魚兒不高興,就游到它面前,非要跟它比一比誰最美。剛要看到這場好戲,就被姑姑給拉走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魚兒們的遊樂場。

我真羨慕魚兒們,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小河裏游來游去呀!。

觀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們觀察口香糖。口香糖這個食品大家一定都吃過哦!

我拿起口香糖,看到精美的包裝上有一個醒目的標誌,那就是綠箭的標誌——一個綠色的箭頭。在標誌旁邊有幾片薄荷葉和檸檬草。我想: 這個口香糖一定很好吃。再把目光轉向”質量安全“這個重要的標誌上,這個標誌告訴人們:食品很安全請放心。我很喜歡包裝的顏色,它是淺藍的,給我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我打開了外包裝,居然發現還有兩層包裝。第一層包裝上提醒我們吃完後決不能亂丟,要保持家園清潔。我有拆開了第一層,看到了一次層錫紙,上面還有一些鋸齒狀的條紋。為什麼要用錫紙呢?我想:錫紙一定能保持口香糖的水分。拆開了所有的包裝,看見口香糖的真實面目。它是一個嫩黃色的長方形,上面還有一些箭頭形狀的條紋。仔細瞧一瞧,上面還有白色的粉。我沾了一點粉放在嘴脣上,抿了一下,啊,是甜粉呀!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我把口香糖放進嘴裏。啊!好甜的口香糖,軟綿綿的。一股檸檬味沁入我的心。我嚼着,感到口香糖開始變硬了,甜味也漸漸消失。果然,甜味不見了,我也可以吹泡泡了。我吹了一個黃色的橡皮大小的泡泡。

口香糖這是包裝精美,又好吃。

觀察的作文 篇4

學習作文有很多途徑,有的是從模仿範文學起,有的是從選材立意入手,有的從某些表達方法和語言技巧進行練習,而從學習觀察開始則是作文入門的重要方法,它是作文的源頭活水。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指導,許多學生都沒有養成觀察的習慣,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常常是熟視無睹,在作文時總覺得頭腦空空,為找不到材料而發愁。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側重從培養觀察能力人手,取得了好效果。在學生學習觀察的過程中,我要求他們做到以下五點。

一、弄懂觀察含義

首先讓學生認識到,觀察不僅僅是要用眼睛看,而且要耳聽、鼻嗅、舌嘗,還要用身體去感受。必須充分利用人體的各種感官的功能去體驗生活,從而獲得對事物初步的感性認識。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鼻嗅十圍",敏感地、全方位地捕捉生活信息,糾正觀察只是用眼看的錯誤認識。我還告訴學生,有時聽比看更重要,不能光看人物怎麼做,還要聽人物怎樣説,每到一處,只要注意傾聽周圍人的説話,就可以獲得意外的寫作材料。學生按照我説的方法去做,果然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樣,為自己從傾聽中獲得了寫作的素材而高興。如,一位學生在家裏聽到鄰居議論一對夫妻因打麻將吵架,反目成仇,他就馬上寫了一篇作文《醒來吧,爸爸》,在作文中他勸爸爸也戒掉這種不健康的嗜好,多關心家庭和他的學習。後來他爸爸看到這篇作文果然有了轉變。還有個學生根據聽來的一條信息:兩輛汽車相撞,車毀人亡,就寫了篇日記《車禍猛於虎》,告訴司機叔叔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要安全行車。這篇日記後來還在報上發表了。

二、觀察必須細緻

我要求學生在觀察的時候要細心,要做到下馬看花,不能走馬觀花,否則,觀察到的事物印象就不準確、不深刻。我給學生舉了一個例子:唐朝詩人杜甫有兩句詩:"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説的是細雨落在水面上,在一個個水泡均有魚兒在跳躍,如果是大雨魚兒就不會這樣;燕子體輕,在微風中。也要斜着飛行。作者只有細緻地觀察到"細雨"與"魚兒出","微風"與"燕子斜"之間的關係,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使學生明白,只有仔細觀察,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徵。有時,一次觀察不夠,還要進行反覆觀察,事物的面貌才會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如,有的學生寫景物時,就沒有仔細觀察,寫雪總是大雪紛飛,寫雨就離不開傾盆大雨。有個學生寫秋天的早晨,只寫了鮮豔的朝霞,天上的白雲被太陽映紅了,太陽出來金光萬道。如果將文中的"秋"改為"春"字,人家還以為是寫"春天的早晨"呢!()可見觀察不仔細就寫不出生動具體的文章。

三、觀察配合體驗

我告訴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同時,還要用心去體驗。這樣得到事物的印象才更深刻不容易忘記。對此我又給學生舉了個例子:宋代有個畫家文同,擅長畫花鳥蟲魚,旭日落霞,對畫竹起初不高明。他知道要把它們畫好,就得深入瞭解竹的特性。後來,他就在住屋附近栽了一片竹子,一年四季認真觀察竹枝和竹葉在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的姿態風韻。經過長時間的觀察體驗,他畫出來的竹瀟灑蒼秀,剛勁挺拔,具有獨特風格,這就是成語"胸有成竹"的來歷。這裏的體驗就是用心去思考,只觀察不思考只能獲得一些膚淺的生活現象,只有把觀察和思考結合起來,去用心體驗生活的真諦,才會寫出動人的好文章。如,在寫一個人的時候,不僅要用眼看,用耳聽,還要用自己的心體驗他的喜怒袁樂,只有感受深刻寫出來才能動人。如,有一個學生寫《教師的性格》,他之所以把人物的性格描寫得栩栩如生,就是對人物的思想感情有較深入的體會;作家李準説:"我們只有在思想感情上和羣眾打成一片時,才能發現藴蓄在人物身上的堅強意志和崇高品質。抱着找材料的觀點,就往往會‘一葉障目’看不出事物的本質。"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條寶貴的經驗。

四、觀察應有聯想

理想的觀察必須伴隨聯想,否則所觀察到的事物只是平面的,沒有活力的。我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還要求學生學會聯想,如果學生能在觀察的同時進行聯想,即從眼前的事物聯想到與之有關的事物,就能使觀察的事物立體化,有助於產生靈感。一個人在觀察生活時引起的聯想是自然而然的,有時是情不自禁的,常常會由眼前的所見所聞所感引起對往日所見所聞所感的回憶,通過回憶豐富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如,一個學生寫《我敬佩的人》時。通過觀察叔叔給他削鉛筆和查看作業的情景,自然聯想到平日所看到的叔叔將自己關在屋裏刻苦自學的情景,很好地突出了人物感到不吐不快。作家孫犁説:"觀察時還要聯想,一個人要保持和發展自己的聯想力,加強它,養成好思索,好比較研究、分析的習慣,養成判斷的能力。"實踐證明,在觀察事物的同時積極聯想,能大大開拓寫作的思路,使作文成為一件很容易的事。

五、觀察要做記錄

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眼看幹遍不如手記一遍。"觀察到的事物如果不及時記下來,時間長了就會忘掉。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堅持寫觀察,要學生運用老師講的觀察事物的方法,積極主動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還要求學生把觀察和調查結合起來,養成善於鑽研和積累知識的習慣,建立起自己的"材料倉庫",對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我給學生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英國有位文學家叫韋爾斯,他平時把觀察的結果經常做筆記,從不偷懶。當他頭腦中突然湧起什麼思潮時也會立刻記下來。通過日積月累,他獲得了豐富的寫作材料。他曾誇口説,他那雜記本上所蒐集的素材足能夠寫150年的作品之用。平時我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觀察,觀察必須有記錄,哪怕是一句兩句,三行五行。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學生觀察感受生活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學習作文,如果不首先借助觀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那麼"怎麼寫"的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著名作家茅盾曾説:"故為初學者設想,凡技巧上諸問題(包括所謂‘煉字’在內),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觀察力的養成。"凡是習慣都不是輕易養成的、為了使學生養成觀察事物的能力,我幫助他們制定觀察計劃,示範觀察日記的寫法,通過設立"觀察周",開展評選"觀察大王"等活動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積極性。隨着學生觀察能力的增強,寫作水平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觀察的作文 篇5

太 陽 花

世界上的花有好多種,比如:廣玉蘭、月季花、玫瑰花、梅花、菊花、君子蘭、茶花等等。但是,開花最多,顏色最豐富的花要屬太陽花了。俗話説的好:“好花不常開”。太陽花也是好花,有紅的、黃的、 白的、紫紅的、深紅的、橘黃的……太陽花的花瓣是單層的,形狀像梅花,花芯上有紅色有黑細絲上帶黃點。太陽花的莖長長的,細細的,軟軟的,彎彎曲曲。它的枝幹很細,葉子很密集,花開的挺多。

太陽花只有在見到太陽時才開花,每天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時,太陽花們就爭先恐後地張開它們的一張張笑臉。微風吹去,太陽花“搖頭晃腦”似乎在念詩,又似乎向行人點頭。太陽花的花骨朵兒是紅色的,形狀有黃豆般的大小。和其它的花骨朵不同,短短的、圓圓的。

太陽花的花籽是由幾片小葉子而圍成的。花籽像芝麻般的大,小花籽熟了後,散落在大地爺爺的懷抱中,經過陽光和雨露的滋潤,第二年就能生長並開放出更加漂亮的`太陽花了。

太陽花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她盡情地吮吸着藍天奶奶賜於她的甘露,她貪婪地吸收着大地爺爺的營養。太陽花在大地爺爺和藍天奶奶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把祖國裝扮的更加美麗,讓美麗的大自然錦上添花。

太陽花到了晚上就像玩了一天的孩童,疲倦而又欣慰地進入甜美的夢鄉。

喇叭花也是好花,它早開晚敗,它和太陽花似乎是一對好姐妹,它們約定好了一起開放、一起進入甜美的夢鄉,從不早開、早敗,一起裝點着這美麗的大自然。它們無私的奉獻自己,從不要求祖國的回報和人們的讚賞

太陽花雖然沒有玫瑰的高貴,菊花的芬芳,廣玉蘭的純潔高雅,梅花的香氣,但是太陽花卻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愛太陽花,愛它那頑強而又旺盛的生命力,我更愛它那無私奉獻的精神。

觀察的作文 篇6

9月2日晚上8點,我準時守在了電視機前,因為我要收看由中央電視台和教育部聯合舉辦的一年一次的“開學第一課”欄目,去年我就錯過了這個機會,今年一定不能再失去了!

今年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通過這個片子我認識了許多心靈很美的人,他們的感人故事讓我感動……

奧運冠軍焦劉洋提醒我們: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卻不是堅持最久的動力。正如她所説的,我上小軍鼓課,完全是憑興趣上的,到最後也沒堅持下來,所以希望同學們能吸取我的教訓,做什麼事都能要堅持到底。

于丹老師也在第三節課上講過一個小故事,説三鍋開水中依次放入生雞蛋、生胡蘿蔔、幹茶葉,在沸騰了同樣的時間後我們看到:雞蛋已經被煮的硬邦邦了。這象徵着被生活煮的自私的人,俗話説鐵公雞一毛不拔,這些人做事總是先想到自己,這種人最終不會贏得大家的尊重。胡蘿蔔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團胡蘿蔔泥,它就像那些被生活煮的分不清東南西北的人,變得沒有了自信,經過幾次挫折就會放棄。但是茶葉呢,它把自己舒展開來,還讓一鍋清水變成了一鍋香噴噴的茶水,它就像那些不光自己美還把美傳遞給別人的人。

在我的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無私奉獻的人:環衞工人每天辛勤地清掃着大街小巷、送牛奶的阿姨每天清晨把新鮮的牛奶送到奶箱、送報紙的叔叔每天第一時間把報紙送到大家手中……在他們當中體現的是一種平凡但無私的美,和最美司機、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護士一樣,從他們身上體現了一種敬業的精神,更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美。

著名雕塑大師羅丹曾説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希望我們都能發現生活中的美,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