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選童年發現作文五篇

欄目: 發現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年發現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童年發現作文五篇

童年發現作文 篇1

記得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侯,火熱的夏天,我常常能聽見蟬在樹上發出嘹亮的歌聲,可是這歌聲並不是令人歡樂的,而是聽來煩燥的“吱——吱”聲,而且夏季天氣越是悶熱,蟬叫得越大聲,總會使人有種不安的情緒,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那天天氣很熱,我的腦門上滾着豆大的汗珠,蟬還在耳邊不停地鳴叫着,“吵死了”我心裏總是那麼想,想着想着,我的好奇心不自覺地出現了,於是就撿起一隻地上的蟬,回家研究一番,蟬的歌聲究竟有什麼神奇的祕密。

我拿來小工具,準備開始檢查蟬的嘴巴,我卻驚奇地發現蟬竟然沒有嘴巴,我問爺爺,爺爺説它是用腹部發聲的,可是蟬的腹部並沒有嘴巴,我拿着兩把鑷子將蟬的翅膀拉伸,慢慢地觀察着它的變化,發現在它的翅膀分別有一些神奇的黃色薄膜,當翅翼伸過薄膜時,薄膜便發生了一些微弱的顫動,我趕緊找來《昆蟲記》,作者法布爾在書中寫到,這些薄膜是可以振動的“音箱”。我又找出一本《動物百科全書》,從中看到當它們用肌肉扯動音箱時就會發出聲音。從這個小實驗中我發現到,原來蟬的“歌聲”並不是用嘴發出來的。實際上,蟬是昆蟲中出色的鼓手,它們腹部兩側,各有一片富有彈性的薄膜,好像鼓膜一樣,裏面還有天然的“擴音器”。蟬在高聲歌唱時,不是用錘敲,而是用肌肉扯動“鼓膜”發出顫音,顫音再通過“擴音器”,就變得十分響亮。

這是我童年裏的一個發現,在這個發現中體會到,要有好奇心,去探索身邊未知的事物,才會有更大的發現。

童年發現作文 篇2

童年是快樂的。人人都有童年,有的是快樂,有的是悲慘,有的是享受,而在快樂的童年裏,我們還有童年的發現。

在小時候,我們八,九歲時,會對一切事物產生好奇心。有一次,炎熱的天氣,伴隨着烈火,我們會一直待在空調房裏沉潛,我和小夥伴紛紛買了電風扇,像粉筆盒一樣小,源源不斷的動力,風葉似乎在和熱風賽跑。轉的忒快了。

一陣陣涼爽的風吹向我的臉,就在此刻,哥哥把電風扇拆掉了,都是一些零件,我也開始拆卸,發現了一些電線與小石頭大的馬達。我便玩弄起來,觀察到馬達有一個小齒輪和倆個辛片,大概是馬達發動風葉。我又尋求爸爸找一些電線盒電池,電線接在芯片上,又讓電線盒電池,此時馬達嗡嗡!

童年發現作文 篇3

我在童年時,發現過很多有意思的事。天是藍的,水是清的,下雨前小螞蟻會搬家,小魚兒會蹦出水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五歲時,發現了我們的皮膚是黃色的。

那一天,因為我剛學會認時間,媽媽帶我去手錶店買手錶。當售貨員阿姨給我試表時,無意間説了一句:“小妞兒挺黑呀。”我挽起袖子,一看,頓時疑惑不解:“這不是黑色呀,這明明是白……黃色,哦,不,是白,也不對……”“不知道是什麼顏色了吧!”媽媽微笑着看着我,“再仔細辨認一下。”我仔細一看,咦?好像是黃色的!我嚷嚷道:“那阿姨怎麼説我的皮膚是黑色的?”“你説哩?”媽媽對我神祕一笑。我的皮膚是黃色的,但阿姨説是黑色的?想到這兒,我又抓起媽媽的手臂。“呀!我明白了!我不是黑色的,只是顏色比你們要深一些而已!”我的叫喊聲嚇了周圍顧客一跳。但他們知道是怎麼回事兒時,不住的點頭稱讚道:“這小姑娘真聰明啊!”“這麼小就自己弄明白人的膚色了!”我的發現引起一片讚歎,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哩!

就如費奧多羅夫所言: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但我的`這個小小發現不但沒給我帶來災難,還為我五彩的童年生活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童年發現作文 篇4

我在6歲的時候就發現了吃泡泡糖死不了,這是我親身體驗的結果。

記得那是我6歲的時候,爸爸從外地出差回來,給我帶了一盒泡泡糖,我非常高興,伸手從盒子裏抓了幾粒泡泡糖便出去炫耀了,我一邊跑一邊把一粒泡泡糖放進嘴裏,喜滋滋地嚼着,不一會兒就到我們一夥兒小孩經常玩耍的地方,小夥伴們看見我來了,便邀請我跟着他們一起玩,我卻得意地抬起頭,清了清噪子對他們説“曹兵、王領巾、洛洛、張油康,我給你們嚐嚐我爸給我從外地帶來的進口泡泡糖。”小夥伴們聽了,都歡蹦亂跳,我從口袋裏掏出泡泡糖分給他們,大家一起快樂地嚼起了泡泡糖,我時不時地吹出一個大泡泡,競無意間地吞了下去,我頓時豪啕大哭起來,因為我聽大人説過嚥下泡泡糖是會死的,夥伴們看出見了都關心地問我怎麼了“我吃下了泡泡糖,馬上就要死了。”我回答道。同伴們聽了都皺着眉頭給我想方法,可想了半天一個辦法也沒有,他們也急得像一隻只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則心急如焚,一想到自已不久將死去就嚇得瑟瑟發抖,一直到太陽落山都沒有想到起死回生的辦法,我也只好聽天由命,小夥伴們回家了,我也灰溜溜地向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像個沒頭蒼蠅“到處亂撞”。到了家裏我就衝進房間,一屁股坐在牀上——等死。等着等着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醒來時,已是第二天的早晨,我以為自已在作夢,使勁地捏了一下大腿,挺疼的,這時我發現我還活着,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這才發現大人説吃下泡泡糖會死是假的,雖然當時的想法有點幼稚,但我為發現吃了泡泡糖不會死這個祕密感到高興。

童年發現作文 篇5

童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其中充滿了天真、稚嫩的想法,然而,在童年中,我也擁有令我自豪的發現。比如説,我知道了魚會嚼石頭的奧祕,這完全是我聯繫生活後獨立思考的結果。雖然。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是否是正確的推想。

我的發現源於我家魚缸中的幾條自由自在的魚兒。一次,我在給它們餵食時,偶爾發現其中一條魚潛互缸底,將沉在水下的一粒小小的石子叼起,吞進嘴中。嚼了兩三下,又吐了出來。我看呆了,正當我懷疑自己在做夢時,另一條魚也叼起了一塊石子,像沒牙的老公公似的,嚼了幾下,又吐了出來。我的心中充滿了疑問。最合我決定請媽媽來解決這個問題。

“魚嚼石頭?”媽媽蹙着眉,想了一會兒,“我也不知道。”正當我泄氣時,媽媽又説:“這是一個思考的好機會,你自己想一想吧。”媽媽對我眨了眨眼睛。是呀,如果我可以自己解開這個迷團,不更好嗎?

“魚為什麼會嚼石頭呢?”我絞盡腦汁地思考着。難道魚像老鼠那樣,用石頭來磨牙嗎?不對啊,魚的牙齒又沒有老鼠那麼長┅┅想啊想啊,卻怎麼也想不出一點兒眉目。正當我準備放棄時,突然想到了從一本書上讀到的一段話:雞將食物囫圇吞下,為了幫助消化,吃些小石子,胃腸蠕動,推動小石子互相摩擦,從而磨碎食物。

“哈哈!原來是這樣!雞吃小石子是為了消化,而魚也不是經常嚼也不嚼就將米飯吞下去嗎?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我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為自己的發現而興高采烈。

以後的每一天,我只要想到自己的發現就會高興許久,我也知道了:童年生活會因為自己的發現而變得精彩、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