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完美作文

完美的端午節作文

欄目: 完美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W

導語: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風俗和習慣都是古人留下給我們的財富,值得我們去打撈……下面小編整理了完美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參考借鑑!

完美的端午節作文

完美的端午節作文

昨天晚上我寫了一篇題為《又聞棕香飄》的短文,放在了散文吧裏,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裏,有近500人次的點擊,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可能是快到端午節了,朋友們都已開始聞到了棕子的香味了吧。

端午吃棕子,是我國的重要民俗,在端午節包棕子、吃棕子應該説是非常重要事了。其實,我國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或多或少和“食”有關,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歡度節日是老百姓的情感的集中表達,尤其中國的節日,濃濃的文化中與“食文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每一種傳統節日都有它特定的“食物”,可以説,吃什麼“食物”就能知道在過什麼個節日;如中秋吃月餅,元宵節包餃子,過年做年糕等等。

當然,在我們江南,端午節除了吃棕子,還要吃綠豆糕,不過,最普遍的最濃烈的最有人情味的,應該是包棕子、吃棕子了吧,因為棕子家家都要包的,所以每當端午節來臨的前兩天,去河邊掰蘆葦葉的婦女,可謂是浩浩蕩蕩。蘆葦葉掰回來之後,水浸清洗,然後就淘糯米、泡紅豆等,接着就利用晚上的休閒的時間來包棕子了;一般包棕子都是婦女的活,因為女性心靈手巧,包出來的棕子也是精巧好看,當然小孩子就不分男女了,由於好奇,也來湊熱鬧,不過,也因礙事,常常被大人們笑着趕走了。女性們常常把對生活的愛、對家人的愛全都包進棕子裏,所以吃棕子,其實在享受濃濃的親情和愛。而綠豆糕之類節日性的食品,基本上是從市場買回來吃,沒有多少情感情愫在裏面。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不僅在城市,就是在農村,家家包棕子的現象似乎不見了,有好一些人家都是從商場裏賣一些現成的棕子回家,來應付一下過節的孩子,來解一下嘗吧;這是和我們小時候是不能比的了。記得那時,棕子也不象現在要從市場上去買,村前屋後的水邊河岸,到處是蘆葦,想掰多少蘆葦葉就想掰多少,而且,葉寬色深,味清香幽,沒有任何的污染。母親每年要包很多棕子,燒好的棕子懸掛在一個橫竹竿上,長長的一條龍,蔚為壯觀。

現在可能有很多的年輕人不會包棕子了,這多少讓人感到有點遺憾事。我和妻子都是農村出生長大的,尤其是妻子,是包棕子的行家裏手,經她手包的棕子,緊實精神,味道也是特別正宗。棕葉之間插不好,棕繩扎得又不緊,燒熟的棕子不僅外觀不美觀漂亮,而且棕肉還會水沽拉渣的,沒什麼香味,口感就不怎麼樣了。我每次包的棕子就是這個樣子,結果連我自己都不願吃自己包的棕子。當然啦,口感是一回事,悠悠地享受生活的情趣又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每年當妻子包棕子時,只要我在家,肯定也會包幾個,也算是趕一個節味吧。

如今,吃棕子,也不大趕節時上吃了,一年到頭,商店或超市都有現成的賣,而且有各種緩式樣的包裝、棕肉的味道也多種多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吃糯米棕子,尤其是在糯米里加些許的紅豆或棗子什麼的,雖然做法很簡單,但吃起來非常爽口純淨,沒有油膩感;也有糯米里什麼也不放,這種純糯米包的棕子,吃起來有原始古樸的感覺,特別有勁道。

上個星期天,妻子説端午節快到了,讓我去菜市場買些棕葉回來,準備包些棕子,嚐個鮮。我這時才感到又一個端午到了。提前吃棕子,讓節味慢慢地醖釀,待到節日來臨的那一天,節味就會濃的如陳年老酒了;倘若吃着棕子,再能看到龍舟競賽,聽着家鄉的龍舟調,再能讀一讀屈原的《離騷》這一傑作,我想這個節日就更加完美了,因為吃棕子、划龍舟的這些端午習俗的由來還是源於紀念屈原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的愛國詩人的。

端午,我們一邊在品嚐着清香的棕子,同時又在品嚐着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這種享受讓人特別的愜意啊。

完美的端午節作文

端午到了,大家都忙活了起來,我家也一樣,媽媽剛剛從超市買粽葉回來,媽媽就把我帶到外婆家包粽子去了。

到了外婆家,看到鄰居跟外婆湊在一起已經開始包粽子了,她們把糯米放在大缸裏旁邊放這粽葉,另外的大碗裏都放着餡:有肉餡,豆沙餡,蜜棗餡,板栗餡······很多很多。我和媽媽也加入其中,大家包的粽有4角粽,3角粽,還有大有小,只有我妹妹包的粽最特別是“無角”粽她把粽包的`圓圓的像個糯米糰,在用粽葉包起來就什麼也不像了。

我包的都是小粽子大人一口就能吃下,我不知道妹妹是怎麼包圓的粽子的,我根本包不起來,包起來了,等一下又散了,真是太難包了。

後來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包粽子。”媽媽説:“這是以前的習俗,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所以就有了包粽子的習俗。

這就是端午。

完美的端午節作文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葉的清香我們來到了奶奶家。

一進家門,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綠色的、細長的葉子懸掛在院子裏的各個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隨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語道:“這是什麼呀?”在一旁忙着的奶奶笑道:“這是艾葉,用來驅蟲的。來,咱們進屋去包棕子吧!”

一聽到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聞道了那香噴噴的糯米味,嘴裏彷彿嚐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奶奶快點包。奶奶笑呵呵地説:“別急,別急,我還要準備材料呢。”

只見奶奶先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淋幹,再放入醬油、酒、鹽、味精。同時她又準備了一些繩子,把碧綠的棕葉放在鍋裏煮了一會兒,然後把一塊塊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醬油裏。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糯米的顏色終於變成醬色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終於可以開始包了。只見奶奶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車熟路地把一張棕葉捲成圓椎形,在裏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後再放了一塊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並蓋平,最後用繩子把棕葉一圈又譯全綁緊,嘿嘿!一個“枕頭娃娃”在奶奶手裏悄然誕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躍躍欲試,“奶奶,您到一邊去包,我要和媽媽來次比賽。”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兩片棕葉,慢慢地把它捲成園錐形,從盆裏撈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細選了一塊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間。我瞟了瞟媽媽,哈哈,可憐的媽媽正在為裹棕葉發愁呢,這次我肯定贏定了!然而,好景不長,手裏的棕子就像一個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麼也合不上,眼看着媽媽就要趕上來時,我靈機一動,把棕葉一轉,立刻用繩子綁緊,一個“枕頭娃娃”在我手中誕生了,媽媽笑着祝賀我贏了。接着,越來越多的“枕頭娃娃”在我們手裏誕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嚐這透着濃濃棕葉清香的棕子,心裏愉快極了。在這個端午節中,我體會到了包棕子的樂趣,這香噴噴的棕子中,有我對端午的喜愛,也包含着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

Tags: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