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牽掛作文

【推薦】牽掛作文八篇

欄目: 牽掛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94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牽掛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牽掛作文八篇

牽掛作文 篇1

牽掛是維繫着風箏的一根線。無論你飛到遙遠的天際,還是落入深深的地層,它都會時刻把你牽念。

牽掛是一根遊絲的夢,只要鐘擺不停,無論汪洋大海還是羣山峻嶺,都隔不斷你對家鄉故土的夢繞魂牽。

牽掛是一張不願曝光的底片。無論倦乏的生活還是蒙上灰塵的歲月,都抹不掉你對朋友那份永存心底的牽掛和祝願……

牽掛是一種美麗。牽掛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牽掛是“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牽掛是“送子涉淇,至於頓丘”;牽掛是“乘彼垣,以望復關”;牽掛是“不見覆關,泣涕漣漣”;牽掛是“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牽掛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牽掛是“終日不成章,泣涕臨如雨”;牽掛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牽掛是“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牽掛是“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牽掛是“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牽掛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牽掛是一種美麗。

古時候,牛郎與織女的相遇相識是一種美麗,但是牛郎是一個凡間的百姓,而織女卻是天上的仙女,儘管他們彼此深愛着對方,但他們卻不能每天在一起,不能每天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能相見,在這一天,牛郎就披上牛皮,挑起一雙擔子,擔子裏面裝的是他們的兒女,就這樣,他們相見了。儘管一年才能相見一次,但他們都已經感到很滿足了,覺得很幸福了。牛郎與織女的相見是一種幸福,而他們的牽掛更是一種美麗。

把牽掛的日子切開來一截一截地品嚼,那流入心團的不是苦澀的燭淚,而是沁人心脾的橄欖汁。因為牽掛是一種美麗,更能鑄就甜蜜……

沒有牽掛的日子是蒼白的,就像漂濯後的天空沒有彩虹;沒有牽掛的日子是乏味的,就像白開水裏沒有放糖。因為,牽掛是一種美麗,牽掛是一種甜蜜……

牽掛作文 篇2

何為牽掛?

每當想起這個詞,我的腦中總會閃現許許多多的畫面。牽掛是什麼?牽掛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兒女情長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前的悲歡離合呢?牽掛是傅雷一封封家書還是朱自清父親那矮小的背影呢?牽掛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大氣還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呢?

牽掛,是真情流露的親情。

在傅雷的家書中,我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卻也感受到不可抗拒的威嚴,從傅雷對兒子的關切中我明白,也懂得,牽掛有時無需千言萬語,只要那最簡短的真情流露,僅僅一封包含家庭瑣事和飽含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導的書信,便可看出真情,想到這,我不免想到朱自清的父親,他那一點兒也不健壯的身軀,那笨拙的動作,那憨憨的走姿。有時候,牽掛用不着隻言片語,僅僅那懷揣着的視為珍寶的“橘子”,也可將深沉的父愛詮釋得淋漓盡致。

牽掛,是真誠付出的友情。

友人之間雖毫無血緣關係,可那顆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真心所帶給摯友的牽掛,該有多麼暖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朋友啊,讓我的牽掛遣散你心中的孤獨吧,讓我的温暖融化你心中的寒意吧……朋友……“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我的朋友,你的好意我也將銘記於心,我的朋友,牽掛是“絲”,我們的友情絕不會被割去。

牽掛,是刻骨銘心的愛情。

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超越了男女之歡,也超越了眾生,也許是前世的木石前盟,才有了今朝相知相惜的牽掛。在寶玉遭父親毒打時,黛玉不敢探視,只站在院子裏靜靜凝望着寶玉的病情如何,黛玉對寶玉是無聲的牽掛,無需任何做作的行為。

“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縱然寶玉已與她人舉案齊眉,讓林妹妹傷透了心,可他卻一如既往地牽掛着自己最愛的人,在黛玉死後,毅然決然地出家超度。寶黛之間的愛情,刻骨銘心,超越眾生。

人有七情六慾,正如劉墉先生所説“因為愛,所以牽腸掛肚,因為牽腸掛肚,所以愛。”

牽掛作文 篇3

直到現在我還不能忘記我的小學生活,以及那些陪我走過六年的老師和同學們。曾經的點點滴滴還在我腦海裏,那些過去的往事彷彿就在眼前浮現,還帶着牽掛。那就是我的小學生活。小學,或許我們當時還很迷糊,還不明白老師對我們的教育是為我們好,不明白同學之間的友誼很重要,到現在長大一點了,才想起從前,回憶起那些往事。那時,我們都還小。

在小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語文老師,她或許不是那麼的美麗,但是她卻平凡而動人,她是我的啟蒙老師,給予了我知識。以前,我們上課的時候都不是很認真,還有些同學上課搞小動作,我們語文老師沒有點名,只是停下來不説話,那些講話的同學就明白了,也覺得不好意思再講話了。語文老師總是很負責,每次我走過她的辦公室,總會看到她在批改作業,一有空就查看資料備課,好象就沒閒下來的時候。她也很嚴格,我們的作業一有錯誤就指出來,就算只是一點一劃也不放過,直到我們真的明白錯在哪才算過關。老師也很懂我們小孩子的心理,我們都很愛比,老師便要我們和同桌比試背書、寫字,我當然不甘心被自己的同桌比下去,所以每次早讀都很認真地背書,其他同學也一樣。就這樣,我們互相學習,成績也很不錯。曾幾何時,我看到語文老師頭上的幾根白髮,老師真的辛苦了,把知識傳授給我們,自己就老了,或許這就是做老師的職責吧……但是老師説,只要看到我們認真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她就開心了。這就是我小學的語文老師,我對她真的很掛念,好想時光回到從前,還做她的學生。

還有我的小學同學們,我也很想念他們,記得以前我們總是為了一點點小事就爭吵,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可笑。可畢竟那個時候我們還很小,不懂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在小學,我的同學們都和我一樣,我們總是互相幫助,有不懂的也會一起討論,發生了矛盾也會吵吵架,然後又馬上和好。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那時候的我們天真又可愛,到現在我還時常拿出來我的小學畢業照來看,懷念我的同學們,懷念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

這就是我的小學生活,我牽掛的老師和同學們,我牽掛的小學生活,現在我們都各奔東西了,也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但是我依然記得我們的啟蒙老師,我還感激她。以後我還會和我的同學聯繫,也會永遠懷念他們。

牽掛作文 篇4

感冒了,頭暈暈的,鼻塞、流鼻涕,昨天難受了一天。早晨,一陣輕柔的叫喊聲把我從暖烘烘的被窩裏喚醒。睜開眼一看,原來是媽媽用嘴貼着我的耳朵在喊我。我用手揉了揉不願睜開的眼睛説:“要不是上學,真想睡他個三天三夜。唉……”

“要不幫你向老師請一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吧!”媽媽心疼地説。

“一個小感冒,哪能那麼嬌啊!我昨晚喝了您熬的薑片紅糖水,今天感覺好多了。”説着我一個翻身下了牀。

突然的降温,走在上學的路上,一陣陣寒風吹來,明顯感到氣温又比前一天低多了,要不是媽媽細緻周到的安排,前一晚就為我準備了小棉襖,這寒風吹在身上,肯定會不停地打寒戰。

中午放學一進家門,陣陣砂鍋燉湯的香氣撲鼻而來。“媽咪!又給我做砂鍋燉鴿湯啦?”我問。

“真是貓鼻子,一聞就知道。不過鴿子可是外公早上冒着寒風送過來的。”媽媽應道。

我滿是幸福地一把摟着媽媽説:“媽媽,外公外婆真好!”

媽媽從砂鍋裏盛起一碗燉鴿湯端到桌上,我利用涼一涼的時間習慣性地打開媽媽手機看看校訊通上發來的作業時,屏幕上媽媽寫的一段“説説”映入我的眼簾:“早上送女兒上學回來的路上,手機鈴聲響了,打開一看是老爸打來的。聽説外孫女感冒了,老媽早上冒着寒風買了鴿子和雞,打理乾淨後,老爸又冒着寒風送來。説鴿子是給外孫女補補身體,雞紅燒給外孫女吃。從老爸手中接過雞和鴿子,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這是一種牽掛,是祖輩對孫輩一種割捨不去的牽掛。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謝謝您,老爸老媽!”

讀完媽媽寫的“説説”,再看看這碗熱氣騰騰的鴿湯,我心頭一熱,雙眼頓時模糊了……牽掛是一種惦記,牽掛是一份關愛;被牽掛是一種美滿,被牽掛是一種幸福。

在被親人一次次的牽掛中,我禁不住輕聲地問着自己,牽掛是什麼?牽掛不正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一種情懷嗎?

喝着碗裏的熱湯,我在心中不斷地念着:外公外婆,謝謝你們這一份割捨不去的牽掛。

牽掛作文 篇5

昨天下午,我在學校花壇裏發現一隻小蝸牛,它正在水泥地上挪動着身體找吃的呢。我伸手把它捏了起來,放到手心上。它在我手心上向前爬,身後出現了一條條白色的痕跡。我想,這一定是自然常識課上老師説的蝸牛的粘液,它能幫助蝸牛找到回家的路。於是,我就不忍心擦掉它。

我好奇地盯着小蝸牛,只見它一會兒探出腦袋,一會兒又把腦袋縮回硬殼,賊頭賊腦的樣子真有趣!過了好一會兒,小蝸牛終於把頭伸出了硬殼。只見小蝸牛綠豆一樣的頭上長這兩個觸角,每個觸角上頂着一顆小小的眼珠子,背上還揹着像螺螄一樣的殼。這時,老師走了過來,我馬上把小蝸牛拿給老師看,老師説:“你想把它帶回家嗎?”我説:“當然了。”説着,我就用餐巾紙把它裹起來,小心翼翼地放進我胸前的小口袋。

到了家門口,小蝸牛縮在殼裏不出來,我就把它放在院子的花池邊,自己去玩了。等一會兒我回來一看,發現小蝸牛不見了,我到處找都沒有它的影子。我想:它可能爬到它喜歡潮濕的地方去了,也可能去找媽媽了,它能找到媽媽嗎?

牽掛作文 篇6

有一種離別,刻骨銘心;有一種思念,魂牽夢縈。

——題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藍天。仰望藍天,我常常在想,那個人們心中美麗的天堂,應該就在白雲的上方吧!雖然看起來遙不可及,我卻總覺得它在我眼前,因為我們之間有一座永遠不塌的橋,那就是我對外婆的思念。

小時候,受媽媽的影響,我並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靈魂,可是在長大一些的時候,卻被外婆的信仰所感染,另一個虛擬的世界出現在我心中。所以,靈魂的有無,對於那時的我,異常模糊。

真正希望有靈魂的存在,是外婆離開我之後。

盛開的菊花和我一起陪伴外婆略帶笑意的遺容,往事一一重現。於是,滾燙的淚珠開始一顆一顆落在外婆的遺像上黑暗中的空氣凝重得可怕,一如外婆身體中已靜止的血液,低沉的啜泣迴盪在對昔日温馨歲月的回憶裏,顯得格格不入。

我深思倦怠,卻毫無睡意。夜,彷彿被無形的手撥弄了一下,一朵尚未完全開放的菊花顫抖着。撲簌地抖落細長的花瓣,只一瞬間,又歸於靜止。粉嫩的花瓣散卧在鏡框邊,柔弱中卻帶着一絲不知源於何處的堅強。我心中拂過一陣暖意。外婆,是您嗎?您是否也看到了這似您的菊花?啊,原來性格也可以栽種!我輕輕地撫摸着菊花,希望它能再給我一些明示。四周寂寥,黃菊黯然,只剩我一個人黯然神傷。

我來到外婆的靈柩旁,棺木還未合上。我呆呆地凝視着那個熟悉的臉龐,眼睛一眨也不眨。我害怕會忘記她,這個我最愛的親人。我想把外婆的面容深深刻在心中,永不忘記!這張蒼白的面孔,是外婆嗎?我撫摸着她的眼睛這裏又添了好多的紋路,那些記錄歲月的紋路伸展開來。像一年邁的樹,枝枝杈杈,這每一根樹杈都足以在這個靜夜挑疼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如今,剩下的只有那綿長的牽掛、無盡的思念。內心的牽掛繪成張張殘缺的畫面,拼湊着記憶的碎片,如電影版不斷上映。可是,我所擁有的,所能擁有的,恐怕也只有這些回憶了。

我的心變成了一間密室,乾澀得快要窒息,對外婆的沉重思念,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知道,陽光雨露也曾徘徊在我的心房外,只是這裏面已經貯滿了我對外婆的思念,再也裝不下別的了。

牽掛作文 篇7

自與你相識,相知,我便為你做了一隻風箏。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不散的筵席。那一天,我們含淚而別。雨中,我的風箏搖搖擺擺地上了天空。從此,我的手中攥著一根細細的長線—風箏飛得多高,多遠,我對你的牽掛也便有多高,有多遠。

朋友,你可記得,我們相坐在小河邊,腳下是靜靜的流水,臉上微風輕拂。我們仰望著空中雲捲雲舒,我對你説,我要贈你一片白雲。如今,我們兩地相望,你該看到我贈你的'那片白雲了吧?當時你問我為什麼贈你白雲,我笑而不答。如今,我讓白雲滿載了我深深的思念。你行程裏,抬頭便見白雲,抬頭便見我對你的牽掛延綿無絕

朋友,你可記得分別前夕那個沒有月亮的夜晚。我們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數著黑色天幕上綴著的閃閃發亮的星星。我指著一顆最小的,對你説,那就是我,以後別忘了看它喲。如今,在沒有月亮的星夜,你是否推開窗户,讓那如水的星輝散進來;你是否站在窗前,仰望著空中的那顆小星星。讓它那閃光的眼睛,注視著你熟悉的臉龐。

站在高高的山巔上,風兒把我長長的牽掛帶向遠方。遠方的天空中,我看見一隻輕盈的風箏在飄飛,躺在青青的草地裏,風兒將我綿綿的思念帶向藍天。一朵美麗的雲悠悠;倚在桂子飄香的窗前,風兒將我的祝福帶向星空。皎皎的星空裏,我看見一顆不明亮的星星在眨巴著眼睛......

朋友,別忘了在繁忙的學習之餘也抬頭看看你的天空:風箏在跳舞,白雲在漫步,星星在眨......

牽掛作文 篇8

抬頭仰望夜空,一顆顆遙遠的星星眨巴着眼睛,衝着我慈祥的微笑,這個笑是多麼熟悉而又温暖啊,讓我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奶奶。

破舊的茅草屋掩映在幾棵古老的柳樹下,旁邊是矮小、破敗的雞舍,在屋後的不遠處,橫亙蜿蜒着小山溝,溝裏有清澈見底、長流不息的小溪……七十多歲的奶奶佝僂着背,花白的髮絲隨意地搭在肩頭上,腰間常年圍着個用紅絲帶繫着的大圍裙,穿着雙自己納制的老式布鞋,一顫一顫的,胳肢窩下掖着一捆乾柴,正向被煙燻黑的土灶台走去。兒時的我,常倚在灶台旁,看着奶奶坐在灶台後面的石凳上,用她那皸裂的手指握着一根乾柴往灶洞裏送,另一隻手拿着火鉗在灶洞裏杵。“劈劈啪啪”的響聲和着縷縷炊煙,我知道奶奶在給我做飯。

土磚砌成的老屋據奶奶説是在我爸爸出生的時候造的。由於已有好幾十年,有的地方的泥巴已經脱落,那時的我不懂事,經常後背蹭着牆,弄得衣服滿身都是白泥灰。清晨,奶奶手裏拿着棒槌,胳肢窩下夾着一盆衣服去屋後山溝的石條板上洗衣服,棒槌在石板上敲打衣服的水霧噴到緊跟在後的小丫頭臉上,嚇得她一聲”哇”叫,這時的奶奶呵笑地斥着:“離遠點,跟屁鬼!”下午有時忙完活,奶奶常帶我到附近的小山上,奶奶在砍柴,我在山上摘不知名的小花,捉喜歡的小蟲,一直到太陽落山,我們祖孫倆才披着晚霞的餘暉滿載而歸。

奶奶家的牀鋪被褥下墊着稻草,奶奶常在天氣好的時候把牀鋪上的稻草和棉被拿出來翻曬,晚上我睡在鬆軟的、有稻草香味的牀上,聽着奶奶敍説着以前的故事,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聽奶奶説,她七八歲就嫁到爺爺家做人家的“童養媳”,吃了很多苦,也經歷了“三年自然大災害”,餓死了她的媽媽,作為長女,奶奶在出嫁後還在照顧着她的弟妹,雖然自己吃不飽,還接濟着小弟弟和妹妹。後來雖然大家能吃飽飯了,但好景不長,爺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咳嗽得越來越厲害,常年的醫藥費和家裏兩個正在讀書孩子的學費迫使奶奶更加勞累了,家裏的農活漸漸由奶奶一人承擔,我的姑姑因此而輟學在家幫奶奶做農活,爸爸也只得出外“半工半讀”。但不幸的是,爺爺在我出生後的一個月因病去世了。

以前的農村沒有自來水,奶奶家飲水、用水一般都去屋後的小溪裏挑。廚房的屋檐下還放着一口大瓦缸,用來接雨水;一到下雨天,順流而下的雨水沿着屋檐的出水管咕咕地流下,這時的我伸出手想抓住水柱,弄得衣袖管也濕了,奶奶就會從屋裏衝過來抱走頑皮的我。近幾年,由於奶奶年歲大了,從水溝裏挑水越來越吃力了,爸爸請人打了一口水井,接上電動水泵,並用水管接通到灶台邊的水缸裏,也相當於城裏的自來水了。奶奶也很珍惜糧食,現在,每當我回老家説起在學校裏同學們吃不掉的飯菜就亂倒的情況,奶奶連連説造孽啊,要被雷轟的。

童年的生活簡單而有趣,一晃我到了讀書的年齡,我隨父母來到城裏,離開了奶奶,從此,奶奶一直過着獨居的生活。姑姑怕她孤單,曾經讓她到她那裏過,但她説在老屋裏待慣了;爸媽在城裏買了房,準備接她在城裏生活,她説城裏太鬧,空氣也不好,住不習慣,來城裏沒幾天就要回老家,説是想孫女才來看看。在老家,她也閒不住,在秋收時,去田地裏撿收割遺落下的稻穗,一天下來也有好幾捆,再揹回家,累得她腰痠背痛。爸爸在電話裏讓她不要去撿,又不是沒有糧食吃,但她説,田地裏那麼多遺漏的稻子糟蹋了多可惜,我可以撿回來餵雞,等我孫女回來就可以吃家養的雞了。是啊,每年春節爸媽帶我回來,當我吃上家鄉美味濃香的土雞,就想起奶奶在雞舍裏一把一把地喂着小雞,艱辛地勞作着。

Tags:八篇 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