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牽掛作文

【必備】牽掛作文合集10篇

欄目: 牽掛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牽掛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牽掛作文合集10篇

牽掛作文 篇1

我從一棵幼小的樹苗到今天茁壯成長的小樹,是因為我有一個時時刻刻都在牽掛着我的媽媽。

記得在我二年級時,看到有些同學揹着書包自己回家,我也想嘗試一下,就對媽媽説:"媽媽,今天你不用來接我了,我想自己回家。"媽媽非常乾脆地答應了,我高興極了!放學了,我揹着書包哼着小調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我看見了媽媽正在遠處盯着我,氣得我馬上就哭了起來,我邊哭邊説:"媽媽,咱不是説好了我自己回家嗎?你為什麼還來接我呀。"媽媽親切地説:"路上人多、車多,還有兩個十字路口,很不安全呀。"我激動地緊緊抱住了媽媽。

在我每天的學習中,每次做完作業我已經檢查過了,但媽媽總是不放心,生怕還有錯題,每次都要再次檢查,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媽媽,您放心吧,我在漸漸長大,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認真準確完成每次的作業。生活上我一定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做到經常幫媽媽您做些家務,讓您對我少些牽掛。

牽掛作文 篇2

絲絲,縷縷,纏纏,綿綿,織成了那無形的牽掛……

簡潔的積雪·永恆

夜深,我趴在桌前奮筆疾書,窗對面的燈光一户户熄滅,人們都進入了夢鄉。看着手中的作業,我揉了揉疲憊的雙眼,一個修長的影子出現在桌前。我回頭一看——是媽媽,媽媽端着一杯濃濃的牛奶出現在我身後,她輕聲地説道:“女兒,快九點了,還在做作業啊!快喝下去,()一會早點睡!”説完,媽媽便轉身離開了。那牛奶,冒着熱氣,温暖的芳香流入心中。媽媽的牛奶就是那簡潔的積雪,永恆的牽掛。

輕柔的河流·悠長

父親揚起了手掌,那寬大的手掌似乎藴積了全部的希望與怒火,我閉上眼,一滴淚從眼角滴落,我知道,我不該如此頂撞拿着69分的試卷的父親……良久,我睜開眼,耳邊沒有火辣辣的疼痛,我驚愣地看着父親,從父親眼中,我讀到了失望和愛憐,父親的理解是那輕柔的河流,悠長的牽掛。

模糊的碑文·雋永

清晨,我拖着疲憊的身子下樓,正欲洗臉,一陣香味整飄進鼻腔,我尋夢般地尋找那香味的來源,卻見門外母親那凍紅的雙手中捧着我的最愛——小籠包。原來大清早的,母親去幫我買小籠包了,不知何時,淚水已擠滿眼眶。母親的小籠包是那模糊的碑文,雋永的牽掛。

親情是長白山頂的積雪,簡潔卻又永恆;親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輕柔卻又悠長;親情是美索不達亞平原的碑文,模糊卻又雋永;親情,親情,親情……一生剪不斷的牽掛。

牽掛作文 篇3

“花,靜靜地綻放,你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多想靠近你,告訴你,你已成為我永久的牽掛。”

  ——題記

節日的喜慶籠罩着萬家燈火,頭頂皎潔的圓月,温馨地照在每個人喜慶的臉龐。我站在院子裏,獨自欣賞着這圓月,手中握着冰冷的月餅。月光照在樹枝上形成一縷縷的斑影,當我抬頭望月時,月亮缺了,思緒如潮水般湧出。

她,我多年的同窗好友,在面臨父母離異的情況下,她選擇了母親,選擇了回老家。

那晚,我去送她。

我不明白她為什麼選在那天——中秋節。本是朗朗的圓月卻變得朦朦朧朧,難道是要月亮來見證我們之間的別離?説好了不哭的,她反而先哭了。此刻,該説些什麼?再見?保重?千言萬語想説的話此刻都默然了,因為沉默也是一種祝福。

車,不動聲色的向遠方駛去……

我靜靜地站在那兒,直到車消失在我的視線,我突然大喊:“珍重!”雖然,也許她沒能聽到,但我心想她一定能聽到,不是用耳,而是用心,我的祝福此刻已變成了吶喊。

當我再次抬頭望月時,月亮圓了。我發覺手中的月餅好似天上的圓月,月餅只剩下一半,我感覺另一半她帶走了,我希望這中秋節能帶給她一個圓月。我擁有半個月亮,她帶走了半個,假若,假若我們能重逢,我們將擁有一個圓月。左旋肉鹼什麼面膜補水效果好美頸霜哪種好用

牽掛、思念、祝福都融入我與她之間的友情中,還記得我們綠茵場上矯健的身姿,田間追逐的喜悦都默默地被珍藏在我們友情的香樟樹下。遙望夜空,月兒時圓時缺。此刻,我真切地體會到蘇軾在月下作《水調歌頭》的心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友人,我與蘇軾一同把酒,舉杯問月,千言萬語,祝福化為牽掛,只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秋天,香樟葉落,友情的花不落!

情感鑄就牽掛,不落的友情鑄就人與人之間剪不斷的牽掛!

牽掛作文 篇4

牽掛是款款深情,是這一生我都離不開你。

——題記

自打我小時候起,爺爺奶奶就經常吵架。記憶中他們吵得最兇的一次,是因為爺爺喝了點酒,開玩笑地對奶奶説:早知道你脾氣這麼暴,當初咋會娶你呢。在我看來平常的一句玩笑,卻激怒了奶奶,他倆便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起來。奶奶氣急了,拿起一把菜刀就架在爺爺脖子上,一旁的我嚇壞了,爸爸媽媽趕忙拉架,大戰才逐告平息。

這件事後我只覺得奶奶任性,卻沒看懂她埋藏的深情,直到那天。

有一天,不知什麼原因,爺爺突然倒在地板上。他口吐白沫,樣子很嚇人。爸爸媽媽趕忙送他去了醫院,家裏只剩我和奶奶。奶奶坐立不安,過了一會竟然開始偷偷地抹眼淚。那是我第一次見奶奶哭,我上前抱住她,説一些“別擔心”之類的話。不料她卻推開我,搖搖晃晃地去拿出花生米,倒出一小碗東北燒酒,望着發呆。我忍了好久的眼淚終於不聽使喚掉了出來。爺爺牙齒不好,可愛吃花生米;離開東北那麼多年,卻總愛喝那裏的酒。我們都沒有説話。

過了一會兒,奶奶握住我的手,説:“想當年啊,我和你爺爺能走到一起真是不容易。當時我已有身孕了,最失魂落魄的時候遇到了你爺爺,他沒有嫌棄我,不顧家裏的反對娶了我,這個老頭子,他這些年也不容易……”我心頭一震,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我明白了奶奶過激的舉動裏藏着的深愛,突然明白了奶奶的牽掛裏包含的深情。

爺爺的身體沒有什麼大礙,他住了幾天院就回家了。回家那天,奶奶為爺爺做了最愛吃的小菜。雖然語調和往常一樣,可她的眼神時不時地在爺爺身上停留,臉上泛起少女般點點紅暈。

之後的日子裏他倆還是會經常吵架,不同的是我看出了他們眼神裏的温柔。以前不明白的事現在終於懂了:牽掛就是我記得你愛吃的菜和愛喝的酒,而我們無論怎麼吵架,你都不會嫌棄和離開。

牽掛是款款深情,無論如何,我這一生都不會離開你。

牽掛作文 篇5

彼岸清秋紅塵鎖,落花無淚自傷悲,皆歎塵世無牽掛,誰知臨別行路難。

——題記

微風中還帶有一點點的夏韻,只是早已讓人感到了秋的寒冷,遠方那漸行漸遠的蛐蛐聲,是對夏天最後的懷戀。落葉無聲,秋水帶寒,一切都朝着蕭瑟發展,人生苦短,是否也如這四季一般,讓人還沒來得及品味,就已經接近枯萎了呢?

望着窗外的行人,那些形形色色的生命,有的如朝陽;有的如晚秋;有的已經進入了遲暮之年,可是依舊眼朝前方。這便是一種態度,一種對生命尊重之美,一種對紅塵牽掛之美,一種對未來嚮往之美。

皆歎人生苦短,殊不知這亦是一種浪費,紅塵了無牽掛,這是一種人人都向往的境界。可是人生來就處於紅塵,既然不能選擇,那就好好的享受,人世間的折磨與苦難,只不過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點,很小很小的一點,小到我們可以忽略它。

枯葉只不過是累了,去轉變一種方式來滋養根莖,它的生命並沒有結束;落花無情,只為來年更加芬芳;流水飛逝,只為奔入大海。任何物質都有自己的價值,只不過都在追求,當真正追求到的時候,一切都值了。

當你真正想要放棄的時候,恍然回首,紅塵瑣事如此美好,處處是牽掛,直入心靈深處,讓人慾罷不能。伊人的等待,親人的眷戀,手足的情深,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這時不再想其他,只有好好的活下去,像煙火一樣的活下去,雖然有苦短的人生,但卻可以開出耀眼的煙花,絢爛而奪目,這就夠了,真的夠了,再無其他。

人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好好的活,不然就枉對了那些疼你愛你牽掛你的人,人有時不是為自己而活,一個人的生命不是自私的,你拂衣了事一去不回,他們比你更痛苦。

夏花雖短暫,但是她值了,她讓紅塵多了一絲嬌豔,多了一縷花香。

雨點雖小,可是聚少成多,可匯聚成傾盆甘霖,終有揮散,可是卻讓大地多了一絲滋潤,一絲生機。

人生多苦難,但是同樣,人生多牽掛,換一個角度,這種苦難無償不是一種牽掛呢?

笑看紅塵多苦短,讓這所謂的苦短,真正的變得有意義,有價值,他就不是苦短的人生,而是一個充滿了理想,一個充滿了目標,一個充滿了希望的光彩而靚麗的人生。

記一紙流觴年華,倒不如活一個精彩的人生,以生命為書,執以年華為筆,記一卷難忘歲月。

一蓮一葉,一生一瞬間,真正體會人生,讓這瞬間變成永恆,讓這紅塵為自己而更加美好。

枯葉,落花,流水,煙火,夏花,雨點,組成了一個美好的人生,枉然回首,紅塵何處無牽掛,笑看人生才是真!

牽掛作文 篇6

老式的舊庭院,兩棵稍高的黃皮樹,幾隻小麻雀不時落在樹枝上。那就是我兒時的夥伴,伴隨我度過了父母不在的三年時光。

和我一起生活在那裏的,還有太奶奶。太奶奶很少與我交流,她喜歡坐在那把褪了色的紅搖椅上,抱着一本厚厚的相冊,靜靜地翻看着,一坐就是一個下午,任憑陽光灑落在她的身上。有時,我也會搬來小板凳坐在她身邊,靜靜地陪着她。太奶奶偶爾會看着照片發出低沉的笑聲,隨後便抬起頭眺望遠方。那時的我十分不解,以為太奶奶只是喜歡發呆。

後來,我離開了那個舊庭院,離開了“喜歡發呆”的太奶奶,回到了車水馬龍的城市。沒有了午後的寧靜,沒有了閒暇的日子,心中越發思念起記憶裏的那個人。冬日離去,夏日漸臨。步行街頭,街角水果店貨架上金黃飽滿的黃皮果,傳來一陣幽幽的清香,我心中的牽掛又多了幾分。

救護車呼嘯而過。由於家裏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太奶奶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

壓抑的氣氛,懺悔的大人,嘈雜的哭聲充斥着狹小的屋子。太奶奶眼睛微閉,看上去只是安然睡去了,彷彿輕輕呼喚,她便能起身。但那是錯覺,無論我們怎麼呼喚,怎麼搖晃,她都沒有任何反應。我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再次回到那個老式的舊庭院,兩棵黃皮樹似乎長高了一些,小麻雀依舊在樹枝上飛來飛去,可樹下那位歇息的老人不在了。按照太奶奶臨走前的叮囑,父親和爺爺找出了那本相冊和那把褪了色的紅搖椅。那把紅搖椅是太奶奶的嫁粧,原本是一對的,稍大的那把是太爺爺的,稍小的是太奶奶的,這在那張照片上看得清清楚楚。太爺爺留洋五年,她等了他五年,五年裏,她將思念寄託在書信中,並將它們精心收藏在那本相冊裏。

有了爺爺後,相冊裏更多的是家庭的合影。而當我翻到相冊的最後一頁時,一幅鉛筆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舊庭院,黃皮樹,小麻雀,老人和女孩。看着熟悉的場景,我的眼眶漸漸濕潤。

“憶琦兒,牽掛是難免的,三年不短不長,似乎你還坐在我身旁。”夢中的太奶奶還是喜歡發呆,沒有過多的言語。(公眾號:漫維)

牽掛作文 篇7

老家的屋子前有一條小溪,那裏承載了我的許多牽掛。比如和外婆在那抓魚啦,和外公在那學游水啦,亦或是和那個可憐的小女孩相處的時光啦。之所以可憐,是因為我在她身上看見了中國這些貧困人民的影子,甚是悲憫。

第一次看見她時,她正在被父親呵斥,站在那石堤上尷尬地不知所措,怯生生地望着我。我跟她父親説,想讓她去我家玩,村子裏人少,大家都熟,他便也不再客氣。她來到我家,便對桌子上擺放着的瓜果零食一見鍾情。我詢問她的名字,她吞吞吐吐的用家鄉話回我:金鳳,金黃的金,鳳凰的鳳。我瞭然,噢,老家都喜歡取這種名字。

我把零食端到金鳳面前,用不太流利的家鄉話對她説説:吃吧,小孩子都要多吃點零食!她十分拘謹,小爪子猶豫不決,然後挑了一塊最小的朱古力,但怎麼也拆不開,於是用牙咬。我哭笑不得。我才觀察到,金鳳的手上佈滿通紅的凍瘡,指關節是洗不乾淨的污垢,嘴脣上都是老去的死皮,皮膚也不屬於這個年紀的稚嫩,而是被一種不健康的土黃色代替,衣服被她洗的有些發黃,但卻乾乾淨淨,只是有些褶皺罷了。我感覺有什麼東西刺在了我的心上,不知道説些什麼。她突然説:“那是我家。”手指指向遠處山坡上那個老舊的平房,可以看見已有些年紀,與渺渺炊煙融合。“你父親為什麼要罵你?”我問。“可能我給他添亂了吧。”她垂下頭,輕輕歎氣。

我目送她離開,過了很久,我在陽台看見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精瘦的男人後面的幾米遠,跟着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她甚至有些走不穩,但是在顛簸的山路上一直前進,沒有停下。她走呀,跑呀,跟隨着父親的步伐。我知道,那是金鳳。後來我回了深圳,委託外婆將我的一些舊衣物贈予她,她也一年一年長大,只是比小時候更內斂些,每年回去看見那個弱不禁風的小小人兒在溪邊跑來跑去,總是會去拍拍她的背,跟她講一些外面的有趣的事。

金鳳在父親的呵斥下長大,也在我的牽掛下長大,更多的是在愛心之人的援助和救贖下長大——據我瞭解,這幾年已經有很多扶貧工程深入到山區裏了。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也許有的人正在默默牽掛着你,他正力所能及的做一些正義的事情,希望你快樂!

牽掛作文 篇8

父母的愛就像一本內容豐富、意味深長的書,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才會讀懂、理解。

那一天,是我好朋友蔣贊港的生日,他熱情地邀請我參加他的生日聚會。媽媽這次很破例,爽快地答應我了,不過,一再叮囑我要注意安全,到了同學家一定要打電話回來。我滿嘴答應着,可心裏卻嘀咕着:媽媽,您怎麼那麼囉嗦,蔣贊港家不就在我們家近旁嗎?只不過坐車幾分鐘的路程,再説,我都走過好多次了,還擔心什麼?

一下車,我直奔蔣贊港家,以前的同學已經有好幾個在了,我和他們開心地玩着、吃着,把媽媽的叮嚀忘得一乾二淨,更沒想起給媽媽打電話了。快樂很容易讓人忘記時間,當我們唱完《生日快樂》歌時,夜幕已悄然而至,牆上的掛鐘響了10下,我這才和同學們依依不捨地告別,準備回家。

當我走到馬作文路的站牌上準備攔車回家時,突然,在一道明亮的車燈的映照下,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媽媽。只見她滿臉愁容,目光焦急,四處張望。就在我要跟媽媽打招呼時,媽媽發現了我,連忙停下摩托車,向我跑過來,一下子把我攬進懷裏,輕輕地拉着我的手,説:“你總算回來了!為什麼不給媽媽打電話?這麼晚才回來,你不知道媽媽多擔心呀。我在家等得心慌,於是就出來接你。好好,總算碰上了。”這時,我才感覺媽媽的手有點濕潤。責怪的話有點低沉,卻讓我覺得如此温馨!媽媽還是那樣摟着我,生怕我逃跑了似的,過了好長時間,才讓我坐上車。

望着馬路上疾馳的車輛,人行道上形形色色的人們來去匆匆。突然,我明白了媽媽對我的擔心是對我的深深的愛。

就在那一天,我真正懂得了:有一種愛的名字叫牽掛。

牽掛作文 篇9

自古以來,因牽掛而詠出的佳句不計其數。“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王維對親朋的牽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對故鄉的牽掛;“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李商隱對愛人的牽掛……而在當今社會,人們對事物對親朋的牽掛不再是對月當歌,而是利用科技手段釋放自己的情感。

當人們牽掛親友的時候,只需要從口袋中搜出手機,輸入對方的號碼,再輕輕一按撥號鍵,對方接通的時候,便可聽見他的聲音。抑或是上網和他視頻、語音聊天,十分方便、快捷,不必再飽嘗相思之苦。

當人們思念自己的故鄉時,只是需上網搜索電子地圖,用衞星來看自己的故鄉。在電子地圖當中,可以看見故鄉的風土人情,可以看見故鄉的大好河山,甚至可以看到身在異處的親人此刻正在做的事。十分便利,不必再對月空想。

但如今,人們的牽掛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牽掛嗎?是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嗎?是那種“初聞涕淚滿衣裳”的牽掛嗎?現在久別的親人相見,沒有了那句藴含着濃濃情意的“你變了”。現在遊離於四方的遊子,身旁不再會有那有着故鄉青草氣息的泥土了。現在分離許久的夫妻相見,不再會有那久久地凝視了……高科技縱然不可替代,但古人那種所謂的牽掛已漸漸退去,不知道以後那些頭腦發達的科學家們是否會發明出三維投影手機,讓對方的形象渾然出現在你的面前。

高科技是一種潮流,它就像是潮起潮落一樣無法避免。我們不應該排斥高科技,反而應該接受它,隨着它的發展而發展。但是我們是否也應為傳統留下一席之地呢?讓那種傳統的、原始的感覺在高科技氾濫的現代社會中,開闢出一塊處女地,不被它侵擾,永久地保持下去。

而牽掛,在這塊處女地上的原住民,自然應在這長久地住下去。人們不要天天用高科技來釋放自己的牽掛,那樣的牽掛不是牽掛而是習慣,相信長此以往,人們便不會再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覺,那是多麼可怕!

希望大家在高樓林立的現代社會中,可以找到一棟古老的樓閣,裏面的住民,叫做牽掛……

牽掛作文 篇10

光頭老爸文在我手臂上,將我和媽媽擁到一起。那年,我18歲,真正已經長大。

我生日那天,我和媽媽一起賣掉了大篷車。那天,我哭了,媽媽也哭了。今年,我20歲。媽媽一個人承擔着整個家庭的壓力,從來都是把最好的給我,卻不多説任何話。

老師問我,你跟誰學的唱歌?我説跟我老爸,我老爸可厲害了,他是唱反串的。他有一輛音樂大篷車,我曾經跟他一起走遍了整個中國,那個時候我們是一對歡樂的光頭。老師問我,你爸爸還唱嗎?我強壓住眼角的淚花,灑脱地説,他不唱了,換我來唱了。

老爸,丫頭想你了。

Tags: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