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苦難作文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欄目: 苦難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6W

        篇一: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苦難是人生的經歷。所有人都想避開它,掙脱它,可無論人類怎樣的反抗與努力,它從不曾離開。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生活中的幸福與苦難,我們有時無法左右,正如我們不能奢求一生走下來只有鮮花與喝彩,也不能奢求一生中只有平坦的路而沒有荊棘與坎坷。實際上,即便人人都在努力追求幸福與快樂,可又有幾人一生沒有一點苦楚的經歷呢?

然而,苦難卻是我們前進路上的雕塑家,它會把你打磨並塑造成全新的形象,或鋒芒四射;或有驚人之舉;或從天使演變成魔鬼„„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在經受苦難的磨練。一些人承受不住折磨終被壓成一條蟲,而一些人頂着苦難的考驗挺立成為人中之龍。

曾一度迷戀《向日葵》明豔的色彩,可這幅畫的作者文森特·凡·高是在經歷怎樣的悽苦、嘲弄、窘迫後才演繹了這幅價值連城的曠世之作啊!可誰想到過這些明豔色彩背後的辛酸與孤獨?他一生悲苦,寂寞,沒有人認可他,甚至在他居住的小鎮上的居民要求政府把他關進瘋人院。他對藝術熱情且痴迷,但精神由於生活的經歷備受折磨,現實生活的冷酷無情,使這位天才畫家選擇了自殺,享年僅37歲。他生前僅賣掉一幅叫做《紅色葡萄園》的畫,還是因兄弟與朋友的幫助以4英鎊買下的。而如今那些不曾被人賞識的畫卻被巴黎、倫敦、荷蘭博物館收藏,並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他苦難至極的一生,也相應造就了這位苦難天才。那不被世人理解的彷徨、苦悶與對生活的嚮往,用色彩表現的是那樣的完美,與他的悲苦人生相比形成強烈的諷刺。冥冥之中,這又是一種什麼力量在支配着呢?

《浮士德》是歌德傾畢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詩性的鉅著。然而這部偉大史詩是他經歷了失戀的錐心之痛後的成功。大詩人歌德外出旅行時愛上房東太太的大女兒烏爾麗克,她正值妙齡煥發青春的年華,而歌德已度過七十四歲的生日。從此他陷入了愛帶來的痛苦與激情中。開始他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這個沉默寡言、態度嚴峻、咬文嚼字、滿腦子幾乎都是詩歌創作的老人,完全聽憑感情的'擺佈。他把自己的全部熱情傾注在十九歲的烏爾麗克身上。可姑娘的家人採取了拖延的辦法。春季過去,轉眼夏季也快要過去,他的痛苦與日俱增,終於到了該離去的時候了,還是沒有得到任何許諾和任何暗示。這時候,僅僅與烏爾麗克最後一吻的歌德眼前展現出一片秋色,他在這種環境下一氣寫下了他晚年最著名的愛情詩篇《瑪麗恩巴悲歌》。在七年之後,他又以八十三歲高齡完成了偉大史詩《浮士德》的創作。是愛情讓他飽受痛苦。歌德的多次失戀,都是憑藉文學來擺脱精神痛苦的,也因此在這樣的情感苦痛中完成了驚人之作。

若不是這樣的悲苦經歷,不知道我們還會不會看到這些不朽的精彩。正因為苦難與痛心的感受,人的思想少了淺薄與浮躁,多了深刻的思考與驚人的表現力。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力量是苦難鑄就的。大凡有成就者,同樣有着苦難的經歷,他們在寂寞與悽苦中堅持自己的理念,似一個苦行僧在歲月中接受風雨的洗禮。有時,在終老也未曾被人理解,但思想的光芒不會因肉體的消失而終止。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苦難是磨練心志的經歷。在《我的限量青春》裏説:“失戀、痛苦、挫折、失敗,如果這些從來沒有經歷過,人生未免不豐富。”而豐富的人生才會讓一個人有更多的感受去表現精彩與深刻。縱觀古今中外,大多被世人認可且流傳不朽的思想精髓無不是苦難的產物,數不勝數。司馬遷忍辱苟活,經過十多年功夫,終於完成五十多萬字的鉅著《史記》。一生中只有七個音符財富的柴可夫斯基,卻流傳大量傳世佳作,如果他不能忍受悲苦的生活與評論家的否定,我們還能欣賞到《悲愴交響曲》、《天鵝湖》、《羅密歐與朱麗葉》嗎?一直在誤解與非議中度過的尼采,固執的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回應那些譏諷與白眼。貝多芬的兩次失戀曾令他寫下遺囑自殺,但最終從音樂中尋找到安慰,寫下《第二交響樂》、《第七交響樂》《第八交響樂》《第九交響樂》而成為音樂大師。還有海倫、霍金、梭羅„„如果他們的經歷與生活在一片掌聲與喝彩聲中,難免被世俗的羈絆消磨,也不會有真正的思考,不會讓思想與靈魂綻放精彩與絢麗。

或許這些聖人可以在苦難與逆境中創造驚人的價值。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只能在磨難中消沉嗎?那只是為自己找的藉口或讓自己變得愈發淺薄與平庸罷了。苦難,苦難是人生的老師,似一劑歷練人才的良藥,被世人越來越看重。在澳大利亞這個發達國家,教育上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他們讓孩子從小就去感受磨難,連躺在嬰兒車裏的嬰兒都要接受炎炎的烈日。可見他們的良苦用心。歌德説“凡不是就着淚水吃過麪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不拒絕苦難的內心體驗,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把這種磨難轉換成一種力量,真正實在的思考感悟生活,坦然豁達笑對人生。淡然心境是趟過苦楚的河練就的。這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種心態,但實則在鮮花與掌聲中極易被庸俗與浮躁所消磨。每天嚷着看淡些的人,卻總是拿起了放不下,使自己身處困境。我們學會正確對待苦難,讓這種經歷成為蓄積的力量,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種高度,少些媚俗、浮躁與庸俗。借用一句話説:你讓我身陷地獄,我卻由此走向天堂。這才是在苦難中汲取力量,繼而走向豁達、淡然的生活,走向人生的精彩。

        篇二:

苦難是人生的最好老師 苦難是通往真理的最好老師,它激發了我們潛在的能力,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性情和耐力,教會我們認識真理的手段。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而有《國語》……”那些最偉大的人無一不是苦難的學徒,無一不是歷進千辛萬苦才能成就的輝煌。苦難能磨練人的性格和毅力,能教會人們學會對付成功的方法。人沒有象司馬遷那樣被人閹割、象屈原那樣被人讒害之類的經痛苦歷,也就不可能有大《史記》《離騷》的絕唱之作。 苦難對於弱者來説是無底深淵,但對於一個有能力的人來説,苦難則是一筆財富,甚至是成為偉人的墊腳石。拉梅奈説:“不懂得苦難的裨益的人,並未過着聰明而真實的生活。”沒有苦難的折磨,就不會有崇高思想的生成。苦難是我們伴隨生與死折磨後,最有用、有益的財富。林肯幼時喪母,初戀情人早逝,夫人精神歇斯底里,中年喪子,後又死於謀殺,是痛苦和厄運成就了林肯獨特的思想境界。

世人或許很容易看到偉人們的痛苦,卻未必能明白偉人們在痛苦中領悟的境界。昂貴的痛苦和厄運,往往讓一個人成了一個偉大的人。茨威格説:“命運總是喜歡讓偉人的生活披上悲劇外衣。命運就是用它最強大的力量考驗最強大的人物,用荒謬的事變對抗他的計劃,使他們的生活充滿神祕莫測的諷喻,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設置重重障礙,以便讓他們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中鍛鍊得更加堅強。命運戲弄着這些偉大人物。但這是大有補償的戲弄。因為艱苦的考驗總會帶來好處。” 凡是有才能的人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壓迫,沒有一個不受到外界的壓迫而偉大的人。堅強的人如果不被邪惡的世界所毀滅,他就會發奮要改造這邪惡的世界。許多人一生之所以偉大,都是來自他們的苦難經歷。是苦難激發了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苦難給予了他們與抗爭的動力。沒有苦難,崇高就不能生成;沒有挫折,人的精神就不能提升。世界上從沒有未經過艱難困苦而成為真正偉大的人。美國學者馬爾藤博士説過:“困難是我們的恩人,有了困難,才能攔住與淘汰去一切不如我們的競爭者,而使我們得到勝利。”

厄運是先覺的伴侶,苦難是先覺的老師。先知先覺似乎是上帝派到人間承受、體驗和反抗痛苦的“怪物”。上帝既然賦予了他們一顆體驗人間痛苦的敏感之心,這使得人間的任何壓迫和不幸都能對他造成極為慘烈的內心疼痛和反抗。結果,愈是反抗就愈痛苦。以至於人類的任何苦難都能對他刺激他們去反抗,從而把落到別人身上的苦難招引到自己的身上。 世上最精緻的瓷器,都要經過多次燒考。沒有多次燒烤的瓷器,永遠不會堅固和精美。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在漫長的燒烤環境中禁得住磨練的人,才會有可能成功。就像一首歌的歌詞一樣,“不經風雨,那能見到彩虹;人生豈能隨隨便便成功”。 挫折是前進中才有的困境,逆水的人才會遇到挫折,那些總是一帆風順的人,是不可能品嚐出困難的艱辛。許多人都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逆境,正是艱難的逆境,最終使自己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

逆境總是垂青成功者,命運往往總在最艱苦的逆境之後出現轉機。拿破崙説:“最困難之時,也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塞繆爾.斯邁而斯説過:“痛苦,就是用一隻強有力的手,操縱一張沉重的鐵犁,深深地犁進難以開墾的土地,但是這土地只要翻開,他的肥沃就會讓土地接出豐碩之果。” 最大的幸運者,也是最大的苦難者。如果苦難不能使他們低頭,那麼苦難就會助他們成功。當一個人突然陷入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擺脱的困境時,他往往會出現想象不到的品質和意志。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一生無一不是伴隨着坎坷中踉蹌而行。許多才華橫溢而又品性善良的人們,僅僅因為他們成長的道路上沒有出現可以使他們得以磨練的挫折,他們註定是要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