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包容作文

談包容作文(彙編15篇)

欄目: 包容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包容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談包容作文(彙編15篇)

談包容作文1

哲學家康德説:“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優雅的康德大概是不會有暴風驟雨的,心情永遠是天朗氣清。別人犯錯了,我們為此雷霆萬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

現代的戴爾·卡內基不主張以牙還牙,他説:“要真正憎惡別人的簡單方法只有一個,即發揮對方的長處。”憎惡對方,恨不得食肉寢皮敲骨吸髓,結果只能使自己焦頭爛額,心力盡瘁。卡內基説的“憎惡”是另一種形式的“包容”,憎惡別人不是咬牙切齒饕餮對手,而是吸取對方的長處化為自己強身壯體的鈣質。

狼再怎麼扮演“慈祥的外婆”,發“從此吃素”的毒誓,也難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殺淨盡,羊羣反而容易產生瘟疫;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關進柵欄,兇猛的老虎也會退化成病貓。把對手看做朋友,這是更高境界的包容。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包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説:“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着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一語中的,多一些包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外國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反對者的存在,可讓你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做事更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簡單的包容,這包容如硎,磨礪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有義務捍衞您説話的權利。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包容的民主性內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包容是冬天皚皚雪山上的暖陽;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包容之心,炎炎酷暑裏就把它當作降温的空調吧。

談包容作文2

我們的生活少不了誤會,錯誤。它們一直困擾這我們,而我們解救生活的唯一辦法就是包容。

一次包容能温暖即將寒冷的心,記得上次看過一篇文章。

一位母親在她女兒小的時候,將女兒的眼睛打瞎了,這絕對不是意外,而是那位母親的女兒將她的兒子的腿不小心弄折了。一氣之下便把她打瞎了。打過後,母親非常後悔,可她的女兒卻一直懷恨在心,從不接受大人的關懷。許多年後,女孩長大了,只留下風燭殘年的母親和殘疾的弟弟在老家。母親的心已被凍結,因為她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那個女孩相相通了,這些年她並沒有感到快樂,只是少了一些什麼。她終於包容了母親,走到母親前面,母親落淚了,這淚水便是冰山融化的 水,掉進土裏便化為烏有。

一次包容能滋潤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記得六年級那次坐車去上課,天氣很熱,上車的我找到了座位,欣喜地坐下下來。過了幾站,上來一對母女,女孩才四歲。看她還小便給她讓座。沒想到在讓座的時候,她踩了我一腳,她小吧!不懂事!可是我的腳卻在流血(因為有傷,傷口未愈,只貼創可貼),剛準備用餐巾紙粘一下,然後在心裏惡罵一頓,那小孩對他媽媽説了一句話:“這個姐姐真好,我長大了也要像她一樣尊老愛幼”惡意一下就沒了。只有包容融進我的心裏。朝她一笑。我知道,這顆心靈正在茁壯成長。 一次包容能讓友誼之橋更牢固。我有一個鐵哥們兒。關係非常好,一天晚上約出去買書,可老天偏在那一天不高興,我打着雨傘,在書店門口等着,而且相信哥們兒一定會來。街上人少了,她還未出現,只是路上的積水多了。我的耐心也少了。許久街上的霓虹燈少了,路燈還亮着,照着積水發亮,水在亮,我的心卻暗了。

因為她還未出現。書店的門關了,我帶着恨意回家,發誓明天不理她。第二天還沒等我説話,她便開口:“對不起!昨天的雨太大,所以沒過來,你肯定很傷心,可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這幾句話讓我明白了許多,便微笑着説;“沒關係,昨天雨太大。我也沒去。”我們兩個都笑了 。只是覺得這次包容讓我們的友誼之橋更堅固了。 生活需要包容,“包容”絕對是良藥。它讓凍結親情融化,讓幼小心靈成長,讓即將分開的友誼合攏。

談包容作文3

俗話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要學習水的優點——學會包容。雨果曾經這樣感歎:“世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為什麼我們常常念着“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海洋是浩瀚無垠的,它包容了世間多種生物,而我們乃些人,正是缺少了海洋的這種博大胸懷。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俗話説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戰國時,廉頗和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利益,處處包容,處處退讓。後來廉頗知道了,感到很慚愧,肉袒負荊,上門謝罪。正是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

可見,包容的意義是如此重大!

古老的東方,人們也世代傳承着一唏清白的俗語“宰相肚裏能撐船”。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在清朝,有兩家的院子只有一牆之隔。一家在京為官,一家是布衣百姓。為官的一家擴建房子,把兩家共有的院牆推倒,在原址上砌成了自己房子的山牆。另一家不幹,發生了爭執。在京城做官的老爺知道了,讓自家人退讓。另一家受了感動,也向後退讓。這樣兩家這間便出現了夾道。後來人們再蓋房子,跟這兩家看齊,逐漸形成了一條衚衕。這就是“仁義衚衕”的故事。

魯迅説過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人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有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然而,包容不等於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則加以維繫的`,無節制的縱容同樣會千萬社會的畸形。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説:“雖然我不贊同你説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衞你説話的權利。”

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相互結合才形成了世界文化。這種包容超越了國家、語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這個美麗星球的了民所共同擁有和讚美的品德。

包容是海納百川,包容是厚德載物,包容是寧靜致遠。“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談包容作文4

在這個大千世界中,我們總是猝不及防地相逢、相識、相知。世界上的人很多,但你一生中交往最多的卻不外乎身邊的那幾個知心人。

我總是認為人需要有朋友,朋友多多益善,不忍孤獨的靈魂在空蕩的天空中游弋。人之所以是人,有靈魂的同時又有身軀的皮囊,要生活就不能沒有朋友。因為出了門,門外的路泥濘,樹叢和牆根又有狗吠,有了朋友的同時我們需要找尋另一種東西——包容。

我有一個朋友,個子跟我差不了多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瘋、一起鬧,數年間形影不離。後來分手。是因為我發現,隨着我們漸漸地長大,心靈的祕密、各自之間的性格等方面都發生了許多變化。因為一件小事,我們鬧得很不愉快。彼此都説了些狠話——就這樣,我們的友誼就到此結束了,

一段時間過後,當我回想這件事,心中頗有悔意。如果我當時稍微地包容一下她,也許就不會有這種結果了。或許,我們只需要簡單的一個舉動,退一步,再退一步,就會省去那麼多不必要的麻煩,就不會造成那麼嚴重的後果。因為世人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韓信的故事,路人皆知。他面對刁難,忍辱鑽胯,待成將軍後,遇欺辱之人仍封官賞地,心中不曾有半點恨意。當他應劉邦之意統領三軍之時,卻受盡各路將軍辱罵,韓信不以力意,仍表決心,他率領三軍背水一戰,終破取羽百萬大軍,封候王位,乃得富貴。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何日無之,何時無之,但如果包容寬宏,處處能容,事事能看破,便自當不憂不懼,坦然處世。前人史搢臣説過:"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後頗覺心胸開豁,眉目清揚。”胸襟狹窄,氣量狹小的人則難免遇事惱惱,見人耿耿了,然此惱惱此耿耿,於事無利,於己無益,是徒然的了。

讓我們用寬容之心去對待他人,給予他人鼓勵。在包容他人的同時,也可以成全最優秀的自己!

談包容作文5

有人説:“包容是鮮豔的花朵,友誼是它的果實。”有人説:“包容是巍峨的山峯,真誠是它的基石。”還有人説:“包容是清涼的甘露,澆灌你乾涸的心靈。”而我卻認為,包容是世間一切真情與博愛紡織而成的花環。

包容不是口頭上的承諾,也不是虛無縹緲的保證,它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裏體現出來的。

也許不少同學遇到這樣的事:

食堂裏,一位同學不小心碰翻了你的飯盒,他立即向你道歉並清掃地上的垃圾,但你不依不饒,對他謾罵不已,直到那位同學忍無可忍,與你大打出手。從此,你在學校就多了一位相處不洽的同學,這難道是事先不可預防的嗎?

在生活中,也不乏有這樣的小插曲:

食堂裏,一位同學不小心碰翻了別人的飯盒,立即道歉並蹲下清理,飯盒的主人連忙説:“沒關係。”這樣,這二位同學不僅沒有打架,還成為了要好的朋友。這難道不是包容在起作用嗎?

你看,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結果也大不相同。然而形成這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呢?對!就是包容。

要做到包容,就要先學會理解。只有在理解別人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包容。

有時,作為學生,老師批評你,教育你,因為你知道他們是為你好,所以你包容;有時,作為行人,警察禁止無照駕駛,因為你知道他們為了保證你的人身安全,所以,你也包容……

相反的,如果你心中對他們憤恨不已,那麼你的生活將還會有快樂嗎?

包容是春日燦爛的鮮花;夏日涼爽的清風;秋日金黃的麥田;冬日明媚的陽光。包容是美的享受,是心情的釋放,是快樂,是永恆!

學會包容吧,你一定會受益匪淺;學會包容吧,你的心情一定會隨之愉悦;學會包容吧,世界將因你而變得更美麗,更精彩!

談包容作文6

何謂包容?它是一種仁者的境界,一種強者的心態,一種君子的涵養。

包容需要仁者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生在世,諸多不順,人人都有顆包容之心,以大度、豁達,平和的仁心對待不順之事,公正地對待他人的辯駁,欣賞他人的不同意見,不為主觀情緒左右,理智地對待生活。包容為順不順之事,容難容之人。學會包容,是仁人的基礎。

包容是強者的體現。當年,韓信為“胯下辱”,之後投劉幫,平天下,封侯拜將,衣錦還鄉,遇當年辱己之人,不過一笑而過。韓信懂得包容,他是威震四方的齊王、淮陰侯,是強者,自然不與市井無賴計較。包容當年辱己者,是一種胸襟,是強者的高度。當一個人學會包容的時候,他便站在了更高的高度,視野移到了更遠的地方。包容他人,使你的心趨於成熟,體現你的精神趨於飽滿。

包容是君子的涵養。何謂君子?意氣灑脱,脱俗不羈,忠義和達者也。欲成君子者,必備的素養就是包容,無求全責備於人。君子不以他人的錯誤為自己開脱,只“病於不能知”,無“病人之不己知”,這就是包容。以寬厚之心待人,嚴格之心律己。唯有能寬恕他人的人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清醒認識自己。包容之心,君子之守。

包容使人理智慧而客觀,包容使人曠達與成熟。英國哲人説,誠摯寬恕後將之忘掉。我們應當在生活中貫穿這種理念,不以物喜,也不為己悲,平和麪對生活,包容不順之事。

包容不是狹義的大度與寬恕,是一種生活理念,是面對挫折面對指責面對批駁面對生活中一切不順心之事時,把視野移遠一些,不被世俗侷限,理智處理難容之事,通過客觀判斷,恕人恕事,使自己的生活更快樂。

談包容作文7

包容,人之本性也。世間之人皆有包容之心,只是或大或小,各自不一。包容,即是寬容大度的一種品格,是人性之中善的表現。

人之初,性本善。包容為一顆種子,在人初生之時使種植在人心口之中。經過後天培養的“仁”與“德”的灌溉,才得以展現出來。

夏元吉先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説:“我年幼時,有人冒犯我,我沒有不發怒的。長大後,開始在神色上忍讓,然後在心裏忍耐,時間久了自然習慣絕不與人計較。”夏元吉先生年幼時閲歷尚少,心中的寬容之量尚且如幼苗一般,無法阻擋憤怒。長大後,學習的過程讓他獲得了更多的“仁德”,心中的種子已成了參天大樹,便顯得大度寬容了。

修身養性,以學會包容,既可使人行善,也可為成功帶來更多希望。宋朝韓琦一次與范仲淹議事,意見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時,韓琦自後一把拉住范仲淹説:“希文,有什麼事不可以再商量呢?”見韓琦和顏善語,范仲淹怒氣頓消。韓琦的寬容大度化解了一場僵局,讓議事有機會圓滿結束。可試想若韓琦以惡言相擊,此次議事必不歡而散,這二人日後也必定無法和睦相處。

包容可使人寬容豁達,排遣煩惱。如前人史|臣所説:“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後頗覺心胸開豁,眉目清揚。”人因寬容,而坦然面對不如意之事,則會覺得心境開闊。世人都要面對煩惱逆事,因而眾人皆“拿得起”,可寬容之人處處能容,不計得失,此便為“放得下”。聖賢之人,必擁有包容之心。聖賢之人帶有高尚的善意,而此善最直接的,也是真的表達方式,即是包容。林則徐曾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正因有包容之人,才顯得偉大聖明。

但包容並等於縱容。凡事皆有個度,正所謂“物極必反”,過於包容則為縱容,此非有利於人,反害於人。一個大盜回憶往事時曾説,他兒時偷過一隻雞蛋,被發現後並未受到任何責罵,大人們反因他年幼而和顏以待。從此他越偷越大,成了國際大盜,最終入獄。大人的“包容”成了縱容,使得一個孩子走上了錯誤的人生道路,因此包容需有度。

包容是中國人所欣賞的一種品格,它代表着寬容大度,是化解矛盾最重要的法寶,也是人性中必有的一種品格。

談包容作文8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使人心胸寬廣,胸有萬象。

包容,是一種豁達的胸襟。沒有小肚雞腸,不會斤斤計較,哪怕大山崩於前仍面帶微笑,心平氣和。包容,是最為尊貴的姿態。

藺相如和廉頗曾上演“將相和”,佳話流傳千古。是的,包容讓將軍頭上能跑馬,包容讓宰相肚裏能撐船。面對他人的輕視、嘲諷、不屑,沒有兵戈相見,沒有勾心鬥角,只是那麼淡淡一笑,避開來。並不是自覺無能而承受屈辱,而是撇過頭去,等着別人來認錯。當他人道歉時,沒有一句責備,沒有擺任何架子,只是一句輕輕的:沒關係。

這便是包容,包容可以代干戈為玉帛,可以使仇人變成朋友。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韓信便是這樣。開漢功勛韓信是如何對待當年讓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那些人的呢?對把自己掃地出門的縣令,他勸其改過,許以高官;對讓自己受胯下辱的惡霸,他沒有追究,還賜以金銀。那些得罪他的人,他完全可以讓他們粉身碎骨。可他沒有,他只是那麼輕描淡寫的帶過,再無其它。

這便是包容,是曠野上一輪明月,不染一絲俗世塵渣,清靜人心。心底無私,以德報怨,這便是包容的最高境界。

學會包容吧!像智慧的皇帝一樣淡定吧。當一位臣子趁暗刺殺皇帝卻被妃子拿掉帽子後,皇帝淡淡的一句:“請眾位愛卿取下帽子。”像睿智的官員一樣平靜吧。在京城做官的兒子收到家人憤懣不平的書信後平靜的回信:“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因為包容,皇帝得到了忠心的臣子;因為包容,從此有了禮讓之巷的存在。

也許,許多人不惜一切代價,只為功名利祿,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在包容面前土崩瓦解。包容,不是金銀珠寶,不是高官厚祿,卻可以做到錢財利益做不到的事。包容是一種心靈的力量,如化雨春風,它凝聚人心,展示氣度。

《聖經》有言:饒恕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饒恕了——凡虧欠我們的人。包容我身邊的人所犯的錯吧,因為有人包容了你所犯的錯。

攜手包容,幸福你我。

談包容作文9

包容是一種高尚的善意,它使我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用一種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無法避免,要是雙方都抱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態度,那麼很多事情的結果就會不同。我們身邊就有例子:在去食堂的路上,兩個男生髮生一點小矛盾,其中一位説了句髒話,另一位回寢後叫上同學把罵髒話的同學打了一頓。小小的一件事,只要一句“對不起”,問題就可以解決,或者被罵的同學大度點,不把髒話放心上,事情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這種現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而很少有人自我反省:我為什麼不可以寬容一些呢?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諺有云:“世上沒有不長草的花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基礎之上的。

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侯,一統天下”的傳奇;李世民對魏徵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催生出最為燦爛的文化繁榮。由此可見,包容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同樣有着巨大推動作用。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於懷、睚眥必報,帶來的只會是心靈上的負擔。真正的仁者是不會選擇的。魯迅筆下文學形象阿Q,就是一個極端狹隘的典型:聽到人家説“疤”“痢”“禿”“光”,就要和人拼命,到後來甚至連“燈”字都不許人提起。“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有着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小説是一定時候社會生活的反映,也正是舊中國人羣大眾的縮影。古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指的大概就是文學作品影射的這類人吧。

當今世界,種族,宗教,各方面利益衝突不斷,只要人人都多一分包容,只有在“忍無可忍”時給予適當回擊,那麼,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談包容作文10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擁有着一種高境界的民族精神,它具有鮮明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容幷蓄。

詩人説:“白的花勝似綠的葉,濃的酒不如淡的茶。”的確,生活中有人偏愛白花淡茶般的素雅,不喜歡綠葉濃酒式的熱烈;其實,也有人偏愛濃酒綠葉般的濃重,不喜歡白花淡茶般的清淡。世界是多樣的,是複雜的,是豐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而恰恰是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人生。

其實,不管是喜歡白花淡茶般的素雅,還是偏愛綠葉濃酒式的熱烈,這些都不足以評價一個人的品味以及品格。之所以造成這種觀點的差異,不外乎是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所生活的文化環境不同所造成的。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我們要包容世界的不同之處,體驗百味人生。

生活中,因為有一批性格素雅的人,從而少了一些喧囂與糾紛;因為有一批性格熱情的人,從而多了一些歡笑與熱鬧。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盛世,性格熱烈的人,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引領了時代的進步;在亂世,性格素雅的人,成為了治理社會的一劑良藥,他們與世不爭,恬靜淡然,使生活平靜了下來。二者在歷史的歷程中起着同樣重要的作用,不分上下。

古時文武百官,一文一武,相互牽制,相互調和。人的性格也一樣,世界上因為有素雅、熱烈兩種不同性格,從而使社會得到平穩地發展。因此,社會需要我們包容,處理好兩種性格之間的關係,這就要求我們求同存異,兼容幷蓄。

求同存異,使我們可以和不同性格的人和諧相處,共同進步,相互促進;兼容幷蓄,使我們可以吸取百家之長,取長補短,向不同性格的人學習他的優秀之處。這對於我們青年來説尤為重要,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時代的引領者、開拓者和弄潮兒。

談包容作文11

大地是神聖的,因為它用堅實的臂膀和寬廣的胸懷包容着千千萬萬的生命;母愛是偉大的,因為它用簡單而細膩的言行包容着孩子們在成長路上的無知行為;大海是迷人的,因為它有自由的魚和深綠色的海藻,它們不自私地活着自己,也為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留出了空間。他們沒有失去任何東西,反而讓自己更美麗。總而言之,只有遷就他人,我們才能提高自己。

孔子曾經説過:“三個人,必有我師焉。”當我們遷就他人時,我們也吸收他人的優點,讓自己的缺點扼殺在萌芽狀態。當“三人行”時,我們可以意識到其中一人是我們的老師,這不容易做到,這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自我意識,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包容他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包容別人,那我們怎麼能談論自我提高呢?遷就他人是自我完善的必要前提。

“海納百川,容乃大”,身邊的朋友越多,就越需要有寬廣的胸懷。不難發現,那些三天兩頭吵架的學生,他們之間其實沒有什麼大矛盾。也許他們只是些小事,但他們不能容忍對方,所以他們陷入了爭吵和傷害對方的境地。這時,你心中的某個地方可能會傷害你,讓你想起你的老密友是多麼的偉大和友好。所以知道如何慷慨大方,如何包容他人是很重要的。遷就他人是自我完善的必要過程。

因為學會適應,大海可以變得更廣闊;因為學會適應,燭光中的母親變得更富有,也更受孩子們的敬仰;因為學會適應,平凡的大地變得更富有,因為學會適應,老人的眼睛會充滿善良。所以,你可以在適應別人的同時提高自己。

談包容作文12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包容。

大海包容了一切細小的河流,才有了它寬廣深邃的美麗;蔚藍的天空包容了一切鳥兒的存在,才有了它那遼闊的美麗;蚌包容了細沙帶來的痛苦,才有了那美麗的珍珠。

俗話説: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風平浪靜。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拜為上卿,位於廉頗之右,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忍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因此感到羞辱,便想辭去,而藺相如卻説:“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我和廉將軍,我對他容忍退讓,是把國家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私仇放在後面。”這話被廉頗聽到了,便有了之後的“負荊請罪”的故事。

包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着大地,它賜予寬容的人,也賜予被寬容的人。相反,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

龐涓不願孫臏勝於他,比他智慧,比他強,便施加毒手,最後龐涓兵敗身亡。周瑜不肯諸葛亮勝於他,對諸葛亮百般暗算。

陸地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從古至今,包容仍存在於高尚品德中。

有一次,理髮師正在給周總理刮鬍須,總理忽然咳嗽了一聲,刀子立刻把總理的臉劃破了,理髮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但令他驚訝的是周總理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和藹可親的對他説:“這並不怪你,是因為我在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麼知道我要動呢?”

這雖是一件小事,卻讓我們看到了周總理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寬容。

與人為善,是善於包容,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有一顆包容的心去包容每一個人,有時候,包容小到甚至是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次道歉、一句禮貌用語,便可讓一次將要發生的鬥爭化為烏有。

反之,你若沒有一顆包容之心,便會讓你身上長滿了刺,讓人無法接近。

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宰相肚裏能撐船。就讓我們在包容的海洋裏遨遊吧!

談包容作文13

包容有寬容、大度的意思,是人們內在的一種道德品質。懂得包容才能坦然處世,享受生活的美好。不會包容,氣量狹小的人就無法體會到這份樂趣,因為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煩惱與不快,這使他們無法看見生活美好的一面。

包容可以化解矛盾與衝突,換回和諧與美好。唐人李翱所寫的《李文公集》中有一篇寓言:駿馬咬傷國馬,而國馬仍行走自如,但駿馬卻因羞愧而絕食。最後國馬用它寬大的氣量包容了駿馬,駿馬恢復如初。這則寓言中的“國馬”用它的氣量包容了咬傷了它的駿馬,化解了這場衝突,換回了和諧美好的結局,可見包容確實可以化解矛盾衝突。

包容可以讓你看破成敗,坦然處世。曾經有一位科學家,他的研究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敗。但每次失敗,他總是對自己説:“幸好事情沒有比這更糟糕。”最終,他獲得了成功。分析這位科學家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正是因為他懂得包容,才使他有了這種積極的心態。坦然處事,不憂不懼,才能看破成敗,獲得成功。而且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普通人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失敗中度過的。如果我們懂得包容,包容他人犯的錯誤,包容自己所遭遇的挫折,你就會發現,生活依舊是美好的。而不懂得包容的人,遇事惱惱,見人耿耿,怎能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學會包容,這樣才能看破成敗,坦然處世。

包容不是天生就會的。道德素養是學包容所必需的。試問:如果你連基本道德都做不到,那還有什麼資格去談論包容?夏元吉先生曾經説:“我幼年時,有人冒犯我,我沒有不發怒的。長大後開始在神色上忍讓,然後在心裏剋制忍耐,時間久了自然習慣不與人計較。”這説明包容確實需要學習,才能學會。

包容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大智慧。不管是為人還是對事,懂得包容才能處世坦然。包容能讓你化解矛盾,看破成敗,體會生活美好的一面。這種道德高境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談包容作文14

“包”在字典中的意思為:容納在內,包括在一起。“容”在字典中的意思為:對人度量大,不計較。在倆個字,匯成了一個詞——包容。

“包容”這個詞,總被誤認為一味的善舉,而實際上,包容是寬容,大度,氣量等的總稱。包容能夠使他人放下心中的芥蒂與挑剔,同時也能使人變得成熟與穩重。所以,我們需要包容。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包容他人?

用愛去感化,用行動去證明。相信大家都應該看過《二十四孝圖》舜元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虞氏,史稱虞舜。他的父親和他的繼母瞽叟,弟弟象多次想要害死他。補倉頂時,在倉下縱火,舜用倆斗笠從倉頂跳下得救。掘井時,象向井中填土,想要活埋了舜,舜掘地道逃脱。舜的孝心感動了天地。舜在歷山耕種時,大象來耕種,鳥來除草。帝堯知道了舜的寬容大度,把他的倆個女兒嫁給了他。經過多年的考量,堯把帝位傳給了舜。而舜擁有這麼大權利時他沒有公報私仇,還是依然讓象做了諸侯。這種寬容叫大度。

用語言去感化,用事實去證明。中國古代有一個大臣,這個大臣在京城官,有一次家中來信説,家中要蓋房子,鄰家也要蓋房子,鄰家想要向自家多蓋點,誰也不相讓。心想讓大官用官權向下施加壓力,使鄰家多讓點地給自家蓋房子。大官回信説道:遠親不如近鄰,讓他三尺又何妨。就這樣,大官家中蓋房子讓了三尺,鄰家蓋房子也同樣讓了三尺。這就是後世著名的“六尺巷”。這種大度叫包容。

用真心去感化,用道理去證明。中國古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武則天。相信大家都知道。駱賓王在武則天登上王位之後,用紙列出武則天的種種罪證,公之於世。當武則天看到罪證書時,並沒有感到憤怒,而是很是欣賞駱賓王的文采,想要駱賓王進京做官。武則天沒有因為駱賓王列出她的罪證而漠視他的文采。這種氣量叫包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諒解。在為人處事上,需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包容他人所犯的過失。情感上需要用公平的眼光評價,你將得到身體和心靈的放鬆。包容就在你我身邊。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因而需要你我寬容。

談包容作文15

雨果曾説:“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胸懷之大,可能天闊地,氣吞山河。胸懷折射出寬容的光輝,它不僅僅是“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寬仁,也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寬厚。但不是“即生瑜,何生亮”的狹隘。

寬容,讓萬物和得而生,讓人世繁華興盛。

流水不腐,涓涓細流為何永葆澄澈,而不是凹處的一潭死水?溪流淌過,大地不語,只敞開胸膛任其水流沖刷得四分五裂,在高處,它被河流衝擊,卻形成了瀑布;在低處,它被細流侵蝕卻形成了綠洲。大地以其寬廣的胸懷包容流水的入侵,讓它們永駐生命的活力,高揚生命的讚歌。溝壑縱橫是大地寬容的美觀,它的胸懷不僅滋潤了河流,也被我們的人的生存發展提供寄居所,開創一代又一代盛世。

寬容不僅在青山綠水間,更是在茫茫人世中。君知否,唐武德年間,李建成與李世民爭奪皇位,此時魏徵為李建成出謀劃策,共商大計,其計謀多次令李世民身處險境,進退維谷。然而玄武門政變後,魏徵卻成了李世民的階下囚。此時李世民完全可以置他於死地,以泄前仇舊恨,可事實恰恰相反,李世民不計前嫌,量才重用,任他為宰相,使唐朝達到了鼎盛的“貞觀之治”。因為包容,李世民先國後己,放下昔日之仇,造福民生。

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受到昭烈帝劉備託孤遺詔,立志北伐,以重興漢室。與此同時,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立即點兵南征,並大獲全勝抓住了南蠻的首領孟獲。但孟獲不服氣地説勝敗乃兵家常事,於是諸葛孔明寬容地下令下赦了他。對他曉以大義,用計謀抓住了他七次,又放了他七次,最後使孟獲心悦誠服,不再為敵。寬容的計謀,讓他得了良才,維護了蜀漢國家安全,也使南中地區人民對蜀漢政權更好擁護。心懷寬容,益益相兼。

寬容是一種博大,能包容人世間的種種,為世間撒下愛的種子,小到不愉快的事一笑解前仇,大到不共戴天之仇不了了之。擁有寬懷的心人自然心胸坦蕩,充滿狹隘的人心胸自然吝嗇。擁有寬容的心態,是一種解放,是不良情緒的稀釋。寬容,於無聲處,滋養心田,播灑温暖。

寬容,為萬世開太平,為往聖繼興盛,享人生之幸福。

Tags: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