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生存作文

關於野外生存作文彙總10篇

欄目: 生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野外生存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野外生存作文彙總10篇

野外生存作文 篇1

《學會生存》一書的作者是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供職的法國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爾,他於1972年向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長遞交的一份研究報告

《學會生存》一書的作用是把“學習化社會”的概念推向世界,並推進人們對終身學習的思考,是由於當前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迫切需求所產生的偶然觀念,必然結果。其實它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即社會的思想和他的這種思想其實是不謀而合的,總的來説,如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年輕的那幾年或者是某個階段就能夠學會以後乃至一生所用的知識,所以學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生存;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和別人不斷的較量和競爭的過程,所以對於人的要求就自然而然地加深、增加更高的門檻,為生存。其實生存包括各種各樣的需求,一是:物質方面;二是:精神方面。要是從縱向的角度看的話,就是從你的一生的時間以及各個階段,逐漸考慮和磨練自己的能力、品質、人格、意志。

其中的有關教育的擴充需要與要求值得關注,因為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不樂觀:第一,需要和要求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不總是自然地和諧一致的。第二,在這兩方面都可能發生不均衡的狀態;第三,在許多部門,在大多數國家中,這兩個因素是不相符合的;第四,教育需要和教育要求,無論其各自的增長率如何不平衡,無論其結果如何不一致,這兩方面都正在日益猛增。在教育擴充的許多原因中,有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人類知識的增加、社會的改革和心理上的動機,每種原因都是重要的,但最有決定性的似乎是社會―經濟的原因。因此,教育的擴展就可能受到政治上的選擇和意願的影響,並部分地為它們所控制。即使教育還沒有在全體人民中取得它應有的地位,它至少已為每一個人做出一定的貢獻。對於教育的要求是我們時代的特徵,其範圍之廣和力量之大是空前的。這種演進_由於種種協調一致的原因_正在世界所有地區發生着,無論其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增長率、人口密度、技術進步的程度和每個國家的文化政治制度如何。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普遍歷史現象。一個跡象表明,這種傾向將繼續高漲。在我們看來,這是不可逆轉的。將來制訂教育政策必須根據這個基本事實。

在今天,學會生存就要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積極的終身學習的觀念。終身學習,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學習,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伴隨人的整個生命歷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學會生存》報告把終身學習與建立學習化社會(學習型社會)結合起來。“學習化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習成為整個社會成員一項經常的重要活動。創建學習化社會有賴於終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又有利於終身教育的實施與提高。而當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時尚時,另一個關鍵問題出現,這就是怎樣學習。學會學習是學會生存的前提。發現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是引導現代社會發展的關鍵。為自我的終身學習和創造活動,我們的教育重點必須從“學會”走向會學,即培養一種創新性學習能力。學會學習在當前還要轉變一種觀念,即由“擁有文憑”向“擁有能力”轉變。文憑和學歷是靠勤奮學習得來的,表明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但這並不意味着有文憑就有水平、有學歷就有能力。隨着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新事物、新情況層出不窮,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出現,要求人們必須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個擁有較高文憑和學歷的人,如果停滯不前,也會落伍,難以跟上潮流、勝任工作、獲得進步。學會學習,學習會生存,核心就是要在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學習成為21世紀的生活方式,養成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習慣,並且首先要學習“學習的方法”。如此,個人生存才會有保障,國家才不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被淘汰,以及落後就會捱打什麼的教訓我們的人民已經受得太多,近代的侵略者給我們的教訓應當永遠銘記在心中。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除此之外,還有學習,不斷地學習。

野外生存作文 篇2

今年我參加了一個有趣的夏令營——在野外“生存”兩天。這個難度特別大,因為我看見有些人連一天都“生存”不下來,但是已經報名參加了,所以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做好心理準備。

一大早,我就被工作人員送到了叢林中,只給了我一把匕首、一個空瓶子、一塊大布和一根打火棒。不過,這對於在叢林中的什麼都沒有的我來説已經很好了。

我拿着東西找到了一個空曠的高處,在確定沒有野獸的足跡後,先用匕首到下面的樹那裏砍了好幾根粗長的樹枝,再用匕首挖出幾個圓孔,然後把樹枝擺成一個大的立體三角形,插進洞裏,用土和石頭固定住,再把那塊大布鋪上去,把周圍多出來的一點布用小石子固定在土裏,最後在一個地方開了一個門,只不過進去之後要把它插進土裏。

接着我又去砍了一堆綠油油的樹葉鋪在土上,這樣就可以睡覺了!接着,為了防止有野獸來,我又去旁邊的竹林裏砍了好多竹子帶回去,插在我家旁邊。突然一聲巨響——“咕嚕嚕~”把鳥都嚇飛了。原來,我剛才只顧着幹活,忘了我還要吃東西了!

眼看太陽快要下山了,我趕緊到小河邊搬開石頭抓了兩隻肥美的大螃蟹,又採了幾個沒毒的蘑菇,就趕緊衝了回去,關上了竹子大門,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木柴用打火棒點起火來,把幹掉的樹葉丟了進去,再把大螃蟹拿上去烤,把蘑菇當成調料,美美地吃了一頓。

靠着河裏的食物,和這個我一手建造的家,美好的兩天就度過去了。

回到家裏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不能只做温室裏的花朵,要做在空中飛翔的老鷹。

野外生存作文 篇3

“學會生存”?荒謬!荒謬透頂!可笑!可笑之極!“生存”是什麼?不就是活着、活下去嗎?這誰不會呀?既然是大家都會的事,你卻要人家去“學會”,若這還不荒謬、可笑,那還有什麼才能算荒謬、算可笑呢?

就説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被壓在廢墟下的人吧,救援的人遲遲未到,但自己總還是要活下去的,而活着就需要賴以生存的糧食。但廢墟下的他們莫説糧食,連一滴水都沒有啊。於是,很自然地,在廢墟中掙扎的人們嚼土充飢,飲尿解渴,不僅大人如此,連學校裏的小學生也這樣做,但這本領可是老師沒有教過的啊!試想,哪個老師會教小孩子喝自己的尿的呢?由此可見,生存還真是不需要學習的。

但靜下心來往深處想,隱隱約約地又覺得生存還真是需要學習學習的。還是説汶川地震中的例子吧。那些被壓在廢墟之下的災民,並不是每個人都依靠嚼土、飲尿得以存活下來。排除人的身體素質有強弱之分的因素在外,能否存活下來,關鍵還要看面對困難的時候人們是如何應對的_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有不少人驚慌失措,慌不擇路地當即從三、四層甚至更高的樓房中往下跳,後果可想而知!地震沒能奪取他們的生命,因為他們的生命早在那一跳之後就已經消失,他們也因此喪失創造生命的奇蹟的機會。

人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不定在何時會遇上那麼幾次天災人禍,小病小災的也就罷,如果碰上的是滅頂之災,普通人一次就夠!但是,也總有那麼一些強者,面對生活的一次又一次考驗均能全身而退,就像《魯濱孫漂流記》中的魯濱孫。咆哮的海潮不能吞噬他的健壯身軀;食物的匱乏沒有消磨他的求生慾望;就連二十多年隻身一人呆在孤島上的那份孤獨的折磨也無法銷蝕他不屈的靈魂。當面對困境、災難之時,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名強者,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汶川大地震中出一位英雄校長葉志平,之所以稱其為英雄,是因為他的學校裏的2200多名師生在汶川大地震中毫髮未傷,這是一個奇蹟!這位英雄校長是這樣創造這個奇蹟的:一座造價17萬元的實驗樓他用43萬元去加固它;連續4年每學期組織一至兩次緊急疏散演習。這些在地震之前被人們稱為杞人憂天、純屬多此一舉的行為,在地震之時恰恰成為眾人的護身法寶。能將大地輕易撕得粉碎的大地震卻未能震塌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被鑑定為危房的教學樓;全校2200多名師生僅用1分36秒就各就各位疏散到指定地點。葉校長居安思危,他身上那強烈的避險意識不更值得我們學習嗎?

由此可見,“生存”並不僅是活着、活下去那麼的簡單,它是一門學問,一門還很高深的學問,既是學問,理應當“學”!認真學、用心學,讓自己,也讓他人更好地活,活得更好!

野外生存作文 篇4

今天,我和我的幾個朋友;來到了區政府的小樹林,來了一次野外求生。

我們揹着揹包來到了小樹林裏,然後大家在地上休息,我在一邊燒火取暖。我打開自己的揹包,從裏面找打火機,結果,把包翻了個底朝天,可就是沒有打火機,火柴也沒有。我問他們道:“你們帶打火機了嗎?”“沒有,你不是説你帶嗎。”“完了,我們要挨凍了。對了,我的手錶上有放大鏡可以生火。”我把表對着一張紙,等着它着起火來。五分,十分,十五分,終於,紙着了起來。我們趕緊把柴放到火裏面。

休息了十多分鐘後,我們又繼續往前走,走了好久才發現,我們迷路了,我們只好往回走,走了半個小時也沒有找到我們生火的地方,我們亂成了一鍋粥,我只好拿出一把小刀,在樹上做個記號,然後和他們繼續往前走。

我們又走了將近半個小時,我們才走出了那片林子。

這件事令我很難忘。

野外生存作文 篇5

盼望已久的暑期野外生存訓練班總算到來,大家歷經幾日的訓煉和解讀求生方法,總算野外生存正式開始了。

這一次大家的每日任務是爬到第七高地,徒步36千米,而且大家也要走在路上找信封,信封裏有食物和水,由於大家是以早吃到夜裏是一直不吃飯的。大家攜帶水壺考慮了,一路上餓得不行的大家只有採摘山頂的棗吃,採鬼火湊合填補水份,教師貓告知大家到第五高地,就沒有信封了,但那邊是一番世外桃園一樣的景色。一路上風景秀麗,綠樹成蔭,但大家卻在着急地找信封,忽視了他們,她們好像和發火,把教師藏在花叢的中的信封,給遮起來了。歷盡艱辛總算找齊了15個信封,下午大家剛開始分食物,我分來到一包曲奇餅乾,和一袋奶。

大家快馬加鞭總算趕來了第五高地,哇這兒簡直一個採摘產業基地呀,有梨、iPhone、水蜜桃、杏現如今捱餓的大家真是瘋一般的去採摘這得來不易的食物,大家無論它乾不乾淨立即不停就吃。吃飽後,大家快速趕赴第七高矮去第七高矮的道上,山更陡上邊許許多多的落石,大家艱辛跋涉着總算爬來到峯頂,下來山更滑,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跌下去,但大家並沒有捨棄,大家拿了根長繩綁在樹上,拽着長繩漸漸地往下降。才抵達了到達站。

此次野外生存我懂得了許多 。

野外生存作文 篇6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生命季節裏的徘徊,開始新長征路上的生存。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生命季節裏的徘徊,開始新長征路上的生存。

學會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氣的孕育滋養。但只有水和空氣保持這脣上熱氣的呼出,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車爾尼雪夫斯基説過:“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沒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虛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風箏,盲目無目標地被線牽着走,要為追求而生存。

學會生存,就要學會堅強。人的生存受環境的制約,但我們要做環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坎坎坷坷,但我們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盡自己,我們要戰勝脆弱。

學會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魚兒不超越,怎能進化為較為進步的兩棲動物呢?陸地脊椎動物不超越,也不能變成鳥類。佛家俗語“超度”也是要人類學會生存,發掘人類的超能力。上天永遠不會偏愛那些雙手合十、虔誠祈禱的人。而把機遇留給勇於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憐的奴隸。

也許,到這裏,你明白生存的真諦,懂得生存的意義。正決心全心全意的生存下去。但,那並不是生存的全部……

太陽的生存,為人類提供火與熱,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針的生存,為人類指點方向,引航導航。花兒的生存,為化作春泥給果實的成長輸送營養。它們的生存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把千絲萬縷的愛獻給人間。於是,我懂得,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獻。人生在世,生存的是否長久,獲得的是多是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人類為社會奉獻過,真切動人地生存過。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

春季,有融融的綠意,人們追求着生存;

夏季,有冰涼的清泉,人們超越着生存;

秋季,收穫累累的碩果,人們奉獻着生存;

冬季,冰封的世界裏,人們堅強地生存。

原來,生存的四季那樣美。學會生存,學會把握自己。從此,不必再懼怕冬季的寒冷,而天天企盼着春天的到來,因為_冬天既然來,春天還會遠嗎?

野外生存作文 篇7

破天荒地,我可以去參加“野外求生”夏令營,這消息一傳到我耳邊,我高興地蹦起來,險些撞到天花板。

哦,對了,忘了自我介紹,我是××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小明,因為這幾年六年級的學生壓力特大,媽媽決定讓我去參加野外求生夏令營活動。要知道,我是一個調皮搗蛋鬼,但是十分喜歡冒險,媽媽會讓我去,這不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嗎?現在就盼那天來臨了。

過了幾個月……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我們早已整裝待發,現在啟程了。

來到目的地的第一天,教官就要求我們要學古人鑽木取火,自己生火煮飯。教官示範了一遍就走了。我想,麻煩來了。可有什麼法子呢,只好照辦。

我取來一根鑽木,按教官的動作做了幾遍,就是不行,我氣餒地坐下了,沒有火,那不就等於餓肚子嘛,正當我喪氣之時,我突然回想起,前幾天看了一本關於古人生活的百科書,裏面記載,鑽木取火,需用一種特殊的木頭,而這種木頭恰好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振作精神,滿地找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找着了,我立馬行動。不一會兒,火苗就竄了出來,我高興地學媽媽煮飯時的樣子,煮了起來。稍等片刻,我的肚子就圓了。我想:遇到困難時,還是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呀!就在這時,一個臉帶笑容的教官走了出來,原來他一直在觀察,見只有我一人成功了,就走了出來……

過了一星期,野外求生夏令營結束。回到家,我把這幾天的經過告訴媽媽,媽媽説“小明,你做得對,遇到困難時,就要動腦筋,絕不可氣餒。”“嗯!”

野外生存作文 篇8

野外拓展訓練作文

回想起那天參加的野外拓展訓練,我就開心得不得了。現在,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訓練時的苦與樂吧!

週二早上,我們在餐廳匆匆吃過早飯,急忙收拾好物品,就和我們班的劉冰豔、呂昀潞等十幾個同學排着整齊的隊伍到操場上集合。

不一會兒,教官就全部到齊了。報數、整隊……一切就緒後,教官一聲“出發”,我們按秩序坐上車,懷着激動的心情,唱着歡快的歌聲,很快我們就到了“青少年活動中心”。

帶我們訓練的教官名叫“雪豹”,但是他不像傳聞中的那樣非常厲害,相反對我們很是親切。教官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空氣清新的地方,那裏到處都是花草,特別漂亮,聞着花香,我們的心情愜意極了。我們先是為小隊起名字,經過隊員熱烈的討論,我們的隊名終於產生了——精英隊。在“血雨腥風”的對戰中。我們“精英隊”表現出色,因此得了滿分10分。可是“ACE隊”是由六年級學生組成的,在接下來的對歌比賽中,我們唱的每一首歌他們都會,所以他們又得了滿分10分。我們只得了5分。但是我們並沒有灰心,一直堅持到比賽最後,我們相信“精英隊”是好樣的。

訓練接近尾聲,教官又把我們帶到另外一個地方做遊戲。遊戲規則是:看着圖片寫四字詞語,只有五分鐘的時間。我們“精英隊”配合默契,共寫出了21個詞,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中午,我們要野炊了,我們幾個會做飯的,和教官一起做飯,其他隊員自由活動。很快午飯做好了,吃着自己親手做的飯,比媽媽做的飯還要香。

下午,我們自由活動,教官讓我們用石膏捏各種小動物,做成的作品就是送給自己的禮物。我做了一隻可愛的小羊,看着小羊,它好像對着我笑呢。小羊,你是不是在和我一起分享今天的快樂呢?

那天,我和同學們都特別開心。

野外拓展訓練作文

那是在上週日,我參加了一次野外生存拓展訓練。

我們進行了許多動腦動手訓練,其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個就叫做“達芬奇密碼”。我們分成四隊,比賽規則就是每隊在一副完整的撲克牌中挑選一種花色,再將挑選的牌打亂,一人上去翻開一張牌,要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如果第一張翻對了,那麼就開始翻後面一張,如果沒有翻中,也沒事,只要把這牌的位置記住後再合攏就行了。

規則講完後,教官便讓我們開始和組內成員商討,之後便開始比賽。

比賽結束後,我們小隊獲得了第二的名次。教官指着那支最落後的“烏合之眾”,瞪着眼睛,把他們好好訓了一頓,訓完後便讓其他隊伍來分析他們敗在哪裏。冠軍第一小隊的隊長舉手發言了:“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討論,或者説只有一小部分人在討論,大多數隊員都在顧自己玩。”教官豎了一個大拇指,便開始循循善誘、耐心教導:“戰士們,你們知道‘團隊’這兩個字是怎麼寫的嗎?對,‘團’就是由‘口’和‘才’組成的,代表的就是要進行充分的討論!進行嚴謹思維的討論!‘隊’字呢?‘人’和耳朵旁,代表什麼?代表着要用耳朵去聽別人説話,去聽誰的話?聽隊長的!隊長是老大,是靈魂,是主心骨,如果失敗了就説明他(她)在決策上存在失誤。我們只有團結才能取得勝利,我們要互幫互助,不排斥,不拋棄,始終牢記:我們是一個團隊!”話音剛落,五十幾個隊員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返程的路上,我慢慢咀嚼着教官的話,團隊!團隊!呵,不也可以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嗎?嗯,這是一堂促我反思、引領我成長的課!

野外生存作文 篇9

我的第一次野炊,啊哈,真是想想就開心呀!

那天,小吳在家田裏挖了個大坑,我問他挖大坑幹什麼?他説他要野炊,這我可是一定要參加的。要知道我對美食是很有研究的,每次進書店,我都要帶幾本菜譜回家研究研究,我怎麼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

我從家裏偷偷拿了一根小竹筍,又從田裏挖了一大塊泥巴,然後加水,給竹筍裹上一層稀泥,放在一邊曬乾。同時,我又拿了張報紙沾了些食用油,點燃火苗,又在上面毛草,火苗旺了,又放些碎木片,準備工作就算完成了。這時竹筍上的泥曬乾了,我就把它放在坑邊,讓它靠在一塊大石頭上,藉助火的熱量烤竹筍。我覺得用這火只烤竹筍好像太大材小用了,便從家中拿了個鍋,放點米飯、香菜、青菜和紅燒肉,再從家中“偷”了一些鹽和味精等調味料,放入鍋中翻炒。沒過一會兒,麻煩來了——油煙。油煙總是追着我走,我到東,它也到東;我到西,它也到西,真是個大跟屁蟲!最後我實在忍無可忍,取上一盆水把火消滅了,這時,竹筍剛好熟透,米飯也好了,我就把它倆從火爐裏運了出來,我輕輕打開竹筍的泥外衣,輕輕咬了一口,嗯。味道不錯,再品嚐米飯,又香又好吃,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真是太棒了!

野炊真有趣,我盼望學校也讓我們去野炊,鍛鍊我們的野外生存的能力!

野外生存作文 篇10

今天,可以説是我最開心、最美滿的一天。那些令人快樂的場面仍不停地在腦海中浮現,那堂“野外生存”課,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

老師先講了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識後,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根繩子,並教我們如何打各種各樣的繩結,接着就開始練習,可我練了很長時間還是不會。眼看同學們一個個都做好了,我心裏特別着急,一股自卑感湧上心頭,我把頭深埋下去,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我感覺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不要這樣,我來幫你!”原來是朋友王銘軒,我看到了一絲希望。“首先,把繩子結個圈,”他邊説邊做,“轉180度,從下面一個小口子穿進去,拉緊,一個雙八結便好了,試着做一個。”有他的例子,沒到5分鐘便做好了。他便鼓勵我,教我下一個……

吃好飯回到教室,便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做擔架,我們開始繫繩子,運用早上的知識,我們馬上繫好了16個雙八結,可怎麼也套不進。“你們不要盲目地硬套,那隻會更費事,”其他對一個隊員説,“應該仔細看看繩結有什麼錯誤。”我們立刻查找原因,原來是繩結太小。我們小隊立刻一起想辦法,抽出繩子末端,使它成單八結,擴大單八結口子,穿入繩子,半拉緊。很快一副擔架在我們地齊心協力下完成,一股温暖在我的心房裏盪漾!

比賽即將開始,那緊張的氛圍給了我們更大的壓力,我心裏十分緊張,心臟“怦怦”直跳,手心直冒冷汗。“準備!”裁判員渾厚地聲音響起。我的心跳得更快,像有幾十只鹿在亂撞。“開始!”隨着一聲令下,我們一個健步衝上去,起初還穩居第一,上坡時漸漸不行了。“同學們,加油,不要泄氣,我們是最棒的!”是隊長的聲音,他的話給了我們動力,雖然此時我們個個面紅耳赤,喘着粗氣,衣服全被汗水濕透,但,我們依然全速前進,終於以第二名的成績抵達終點。雖然我們沒拿第一,但我們依然擊掌歡呼,慶祝合作的勝利。

這次課程,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團隊活動的樂趣,團隊力量的強大!期待下一次的團隊活動,我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