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感悟作文

清明感悟作文【熱門】

欄目: 感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感悟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感悟作文【熱門】

清明感悟作文1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傳統節日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感悟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是表達清明節的詩。就在清明節這一天,我跟媽媽去給姥爺掃墓。

我是第一次掃墓,多少有點傷感。第二天七點我和媽媽就出發了,在經過了二十分鐘的顛簸後終於到達了墓園。進入墓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水池四周擺滿了花。我們在繼續往裏走,終於到了姥爺的墓碑旁,媽媽拿出了一塊抹布擦姥爺的墓碑,擦乾淨後又點上香鞠躬三下後,跟媽媽去了焚燒處給姥爺燒紙。

在燒紙的同時我一直在心裏為家人祈禱,祭拜完姥爺後,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回到姥姥家後,我一直在房間裏看姥爺的照片,我聽姥姥説過在我滿滿姐姐剛出生沒多久姥爺就離我們而去了。

媽媽對我説過小時候姥爺最喜歡媽媽,如果姥爺還在一定最喜歡我,如果姥爺還在就可以帶我玩,可是世界上沒有如果。

這一次的掃墓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好好珍惜生命,認真對待每一天。

清明感悟作文3

今天是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

清明放假,媽媽帶我去外婆家。一路上,我們看到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和碧綠的桑樹。油菜花金黃金黃的,像地上鋪滿了金子一般燦爛;桑樹長出的很多嫩芽像碧綠的珍珠,有的還抽出了幾片嫩葉。麥田裏的麥苗一片綠色,一陣微風吹過,麥苗層層湧動。啊,大自然真美呀!

但是,這個節日,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我也在網上祭奠了那些為了祖國和平、人民幸福的烈士,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是一個既快樂又悲傷的日子。快樂,是因為這樣的假日,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悲傷,是因為這個日子,我們會更懷念先人!

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也正忙着祭祀祖先。桌子上供着各種食物,點着蠟燭,祭好後,外公燒了紙錢。

晚上,我們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飯菜很豐富,擺了一大桌子。特別是外婆親自挖來的馬蘭頭,鮮嫩鮮嫩的,由媽媽親自掌勺,又讓我大飽了一次口福!

清明感悟作文4

星期六,我們全家便往山裏跑。今年的清明萬里無雲,沒有了“雨紛紛”的“斷魂”,只留下春的氣息和開闊的心境。我一蹦一跳地穿過田埂,油菜花香撲鼻而來。我時不時地和蜜蜂打個招呼,又和小鳥對唱互鳴。終於到了上山的路,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累得筋疲力盡,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不肯起來了。媽媽只好等到我不累的時候再讓我去踏青。終於踏完了青,爸爸提議説,我們去挖筍吧。春天的筍娃娃從土裏鑽出腦袋來,靠着竹媽媽的身子,奮力地向上生長。爸爸拿起一把鋤頭,奮力地挖了起來。一棵、兩棵、三棵……等到了下山的時候,我手裏多了一大筐筍。

清明踏青,我聽到了春,看到了春,聞到了春,感受到了春,讓我體會到了春就在我身邊,環抱着我。

走,踏青去!

清明感悟作文5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家家門前都要插柳條,吃雞蛋。下午爸爸帶我和媽媽去尋找柳枝。

在我們家前面是一個鄉村,那裏小溪清澈見底,高大的柳樹一排排的,像堅守大門的士兵。爸爸抱住一棵柳樹就往上爬,由於柳樹的枝太高了,而且樹幹上也沒有鼓出的地方,所以很難爬上去,眼看着爸爸就要掉下來,我靈機一動,連忙上前托住他,媽媽見了也來幫忙,爸爸就勢一腳登了上去,手抓住了一根又粗又大的柳枝,扔了下來,在他跳下的時候差點掉進河裏。

回家的路上,爸爸説:“兒子,給你做個笛子”,我很納悶,用什麼做?怎麼做?只見爸爸折了一根柳枝,用手使勁的擰了擰,直到柳皮脱離柳樹,然後把弄鬆的一段截下來,再用手把最頭的皮弄掉,爸爸説:“好了,你用嘴吹吹吧”。我深吸了一口氣,把笛子放入嘴中,使勁一吹,沒想到笛子非但沒沒我吹響,還差一點吹飛,爸爸給我示範了一下,並對我説了決竅,我再一次嘗試,嘿!還真行。我把媽媽也教會了。

回到家爸爸又做了兩個,我們一人一個,坐在沙發上,蹺着二郎腿,吹着笛子,好像在感受着當上音樂家的感覺。

清明感悟作文6

現在正是清明前夕。每當春雨綿綿之時,我便會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前後的一段日子裏,人們都會以踏青、掃墓的形式,來懷念故去的親人。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活着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來珍惜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珍惜每一天、每一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來創造生命的奇蹟;我們要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來報答父母賜予我們生命的恩情……

記得媽媽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一個不太大的小池塘,旁邊有幾座墳墓。有一家人來到墳墓前,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其中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唸叨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可以享享福了……”這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親人走了,卻給活着的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懷念。此時風兒正輕輕地吹着,悄悄地在將那些人的憂傷帶走。

讓我們去做該做的事,珍惜生命,珍惜時間,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己。

清明感悟作文7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裏,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卻免不了多愁善感幾回。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杜牧或許與我同樣的心情。看那春雨濕衫,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複雜。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又平添了一層愁緒。於是,他寫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覺小了,我的愁緒彷彿收斂回來了。人生自古誰無死,何必傷感離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許明白人世間分分離離,故寫下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絕句。行人也不願繼續哀愁下去,或許想散散心頭愁緒,於是借問酒家何處,而遙指杏花村卻令所有人豁然開朗。或許人生總有那麼一些死結,需要別人幫我們解開,而杜牧這句,寫得實在深得人心,一語驚醒我這個夢中人。

清明感悟作文8

清明節的源起是提醒我們感恩與勿忘,昭示着我們心中對生命的嚮往,對逝者的緬懷;清明節,大家都會去掃墓,為先人盡一份孝心。

今天,春光明媚,我們準備去掃墓。路上,小花開放,小草穿着綠油油的外衣,為這個節日送去了真誠的祝福。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這裏的人可真多,大家手中都拿着掃墓的工具,供品和鮮花。我發現他們都繪聲繪色地講着和親人之間的親情與動人的往事。這時,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我不禁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墓地。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毛筆和紅顏料開始和爸爸順墓。接着,我們又把鮮花、水果、肉和一些供品擺好。隨後,爸爸還拿出彩色的紙來燒。爺爺嘴裏還念着一些句子,雙手合拜,眼睛裏閃爍眼淚,我想他是在思念去逝的親人。最後我們還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

中國是“禮儀之幫”,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是炎黃子孫,應該把這個習俗傳承下去。

清明感悟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走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一路上,我們都默默地向前出發。

來到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譽滿山河英雄遺志展宏圖”的對聯,墓地兩旁有兩個亭子,高大的松樹筆直的矗立着,好像鋼鐵士兵在保護自己的國家。

祭掃開始,老師給我們講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同學們都在認真地聽,緊接着,各班的代表來表達對烈士的敬愛之情,讓人深深感動。最後,全校的學生給烈士們獻上了小白花。此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之所以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歡聲笑語的大家庭裏,是因為許多戰士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我們的生活衣食無憂,自由自在,沐浴着黨的關愛,享受着家庭的關照,這些都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清明感悟作文10

今天,是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包艾餃、掃墓、做艾糕,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清早,我便跟着媽媽去山上採艾,空氣中的水珠打濕了我的衣領,我正在地上仔細地尋覓時,我眼前出現了一大片艾,我急忙叫媽媽過來,我們摘了一大袋艾。

接下來,我們把艾煮熟,當艾從鍋裏出來的時候,一股艾香徐徐飄過來,像艾花的香味,那麼樸素、淡雅。爸爸用勺子連湯帶艾地取出來,倒在一個洗乾淨的臉盆裏,又放進去許多面粉,哇!把白色的麪粉放到深綠色的艾中,顏色一下子變成了翠綠色,這就像是在調顏色似的,特別神奇,把艾揉好以後,我們就開始做艾餃了,我先把麪糰攤平,裏面放上白糖,再把它包起來,一個小巧玲瓏的艾餃就做完了。廚房裏一下子忙了起來,我們把做好的艾餃放到小鍋時,我心裏很興奮。

今天太好玩了,希望下一次更好玩!

清明感悟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紛紛上山為親人掃墓,以表達對先人們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大清早,爸爸、媽媽、舅舅帶着我來到了外婆睡的公墓地,我告訴外婆:“外婆,我們來看您了!”舅舅拿起刀把墓旁的樹木修剪了一下,接着用小鋤頭把周圍的雜草仔細地清除乾淨,再把墓石擦了一遍,然後在墳上添了新土。

與此同時,媽媽把事先準備好的糕點和水果擺上,然後,點燃了香燭,把它們插在墳上的泥土裏。該給外婆燒貢品了,我折了許多“紙元寶”,我一邊折一邊數,總共折了七十二個,我想:外婆看我送給她這麼多“元寶”,她一定非常開心。媽媽把那些沒折過的“紙元寶”也一起燒了。媽媽又把紙別墅、紙汽車、紙電視、紙電腦、紙冰箱、紙手機、紙衣服等一起燒給外婆,媽媽還燒了點紙錢給土地公公。媽媽走到墳前,給外婆拜了三拜,又揮手叫我過去,給外婆叩頭。我一邊叩頭,一邊默默地祈禱:希望外婆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再好一點!

臨走前,我望着外婆的墓地,心裏默默地想:外婆,祝您在天堂過得快樂!我們明年一定再來看您!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學會感恩。

清明感悟作文12

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學校組織一,四,五年級的同學來到北山掃墓。這次活動很有意義,同學們都很高興。

出發,同學們爭先恐後登上客車,雖然車裏很擠,但是同學們的興致盎然。一路上,大家都在談的是怎樣的儀式,祭掃活動會多嚴肅。一會的工夫,北山那龐大的身軀映入眼簾。祭掃活動開始,我們唱隊歌,默哀。一系列的活動結束後,我們最期待的為新隊員系紅領巾。很多的同學都擔心自己會系錯。不過事情很順利,沒有一個同學系錯的。看着這些新入隊的少先隊員,使我也想起剛入隊時的情景……

“入隊儀式結束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烈士陵園的參觀室來參觀。這裏都是烈士們遺留下的物品。烈士穿過的衣服,戴過的帽子,烈士的照片,戰場用過的'刀槍,陳翰章學習的書桌和戰士們用過的炊事用具,一個個都引人注目。”

這次活動使我深受教育。我不僅為新少先隊員的加入表示歡迎與高興,同時更對烈士們的奉獻精神表示敬佩。如果沒有烈士們的英勇戰鬥,就沒有我們敦化今天的繁榮與昌盛。

今年的清明節祭掃,我奉上最崇高敬意。

今天的活動,真的令人難忘!

清明感悟作文13

清時節到了,這是一個讓我們瞭解自己祖先的日子,可人們是否真誠呢?

記得昨天晚上我到外面散步,看見一對夫婦在小攤上買了五大袋金元寶,臉上充滿了得意的神情,看上去,金元寶有一千多個,把它們堆在一起,就像一座閃閃發光的小金山,把它們點燃,熊熊的烈火燃燒着,再看看那對夫婦,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懷念之情,我突然停下了腳步,默默地思考起來,我們在祭祖的時候是從心底裏懷念還是面子上過去就行了呢?

再回想去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大姑他們一起去烈士陵園看爺爺和奶奶,大家都很懷念爺爺和奶奶,在掃墓時大家都紛紛落淚,我想這並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從內心而發的。是從內心裏去懷念他們。

這是否形成了一對鮮明的對比?而我們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都在想一些什麼?是面子上的還是內心的?

一個個問題圍繞着我,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可如今已變了味兒,人們只顧着面子,有的人甚至認古代的名人為自己的祖先,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祖先。這是可悲的,同樣也是可恥的。

清明節就是讓我們認識並瞭解自己的祖先,可如今變了味兒,我們是不是應該深刻地反思一下了呢?

清明感悟作文14

清明節放假,4月3日,我們一家人到九龍湖踏青去,清早,我們一家人駕着新買的車子出發了。

一路上我和妹妹都很興奮,坐在車上我們倆總是不停的説、笑、扭動着身體,阿姨説我快樂瘋了,哈哈……春風吹撫着我們,小鳥在天空唱歌,路邊的柳樹向我們招手,它們也告訴我春天多麼美好。

路邊的田野裏,麥苗碧綠碧綠的,金黃的油菜花全都笑開了臉,就像黃和綠組成美麗的圖畫。我們來到九龍湖,山上的人月來越多了,祭祖的人們穿行在綠樹和紅花之間,真是忙碌極了。

我們又來到了九龍湖五墓園,有很多人來燒紙上墳,爸爸説這叫祭祖,清明節在古代也叫鬼節,是紀念逝去的親人的節日。聽得遠處傳來的哭聲和鞭炮聲,我的心不由的有些悲傷,忍不住想起經典誦讀上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真是一個讓人悲喜交加的節日呀。(清明節作文200字完)

清明感悟作文15

清明是個嚴肅的節日,死去的人們可以在這一天收到後輩的思念和祝福。

今年的4月5日,我們全家乘車一個多小時來到太爺爺的墓前,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把鮮花插在墳頭的新土中,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

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輪到我磕頭的時候,心裏默默唸着:太爺爺,您保佑爺爺奶奶身體健康,保佑我我快快樂樂的長大。並在心裏默默地為祖先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

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太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希望死去的親人們在另一個世界裏可以過得快樂!

Tags:清明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