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奮鬥作文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

欄目: 奮鬥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1

在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書,我可以痛痛快快地在書海里旅行啦!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瑪蒂娜學芭蕾》這本書,它講述的是瑪蒂娜如何學習芭蕾舞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了我,無論是學什麼,一定要認真學,刻苦學,多練習,不怕累,不怕苦。

讀着瑪蒂娜的故事,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接觸古箏的時候,心情是又激動又害怕。激動是因為終於可以學習古箏了,古箏彈出來的曲子是那麼的優美動聽,現在自己終於也可以學了,真的很開心;至於害怕呢,是因為怕自己不能堅持,怕自己學不好。懷着這樣的心情,我第一次踏進了學校的古箏教室。教室很大,很明亮,最吸引我的是一架架古箏有秩序的擺放在那裏,好像在説:“快來,快來和我做朋友吧!”第一次上課,老師很温柔地教我認弦,教我一些簡單的指法,原來學習古箏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難啊。基本的知識學好了,接下來就要開始真正彈曲子了,一開始非常的不熟練,而且有的時候會彈錯,手指也會有疼痛的感覺,就和瑪蒂娜一樣,剛開始學習芭蕾的時候動作也不是很標準,動作也沒有那麼優美,練習時間長了,腳都磨破了。但是瑪蒂娜不怕,每天還是堅持練習,我相信,只要我像瑪蒂娜一樣不怕苦,不怕累,刻苦練習,一定會有收穫的。

《瑪蒂娜學芭蕾》這本書,最後講到瑪蒂娜做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夢,夢見了自己是一位“芭蕾明星”在舞台上表演,人們會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看她的表演,為她鼓掌喝彩……這個夢很美,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的,我也相信,只要我向她學習,也一定會有走上舞台的一天。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2

世界上最寬闊的即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則是藍天,而比藍天還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哲學家康德曾説“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錯。與其拿別人的錯誤來煩惱自己,不如,笑對於人,寬容於世。

寬容是一種美。狼再怎麼扮演“慈祥”的外婆,發“從此吃素”的毒誓,亦或是逼它們上刀山、下油鍋,恐怕這個家族也難以改掉吃羊的本性。但若是像1910年的羅斯福,將之趕盡殺絕,卻會釀成“草原寸草不生”、“瘟疫席捲羊羣”那樣的悲劇。兩虎相鬥,其競爭勁兒可謂是真的“一山不容二虎”了,但如果少了對手,即使不被關進動物園,也會從猛虎退化成“病貓”!把對手看作朋友,這即是宏觀的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春秋時期,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分利時,管仲總會做多拿一些的“壞事”。別人都為鮑叔牙打抱不平,鮑叔牙卻説,不是管仲貪財,只是他家裏窮。管仲幾次代鮑辦事不成,三次做官被撤職,人們都説管仲無才,鮑又説他只是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而已。齊桓公掌權後,要拜鮑為相,且欲殺管仲報一箭之仇。可鮑力薦管仲為相,説其才幹遠超於己。於是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管仲。果然,如鮑所言,管仲才華得以施展,並助齊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主之位。千百年來,“管鮑之交”令人津津樂道。鮑叔牙無私的胸懷,對朋友的理解、寬容與信任為世人所稱道。這便是寬容的`微觀意義。

安德魯·馬修斯説過:“一腳踩扁了紫羅蘭,香氣卻圍繞你的腳踝,這便是寬容的詮釋。”

寬容不是簡單的兩個字符,也不是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名詞。它是一種美,一種無與倫比的美!以我貧乏的詞彙無法將其詮釋得淋漓盡致,但我必將竭盡餘生之力將其讀懂,並踐行!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3

感恩如春風吹拂大地。

十幾年前的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迎接我的到來。從此,他們就多了一份繁忙的工作——照顧我。可他們在這沉重的負擔下,毫無怨言,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環境,他們總那麼辛苦。

“父母的懷抱最温暖”,這句話一點兒都不假。小時候,我總像一隻小鳥般依偎在父母身旁。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見到父母,我總是躲得遠遠的。小時候,父母像一座堅不可摧的山峯,當風雨來時,為我遮風擋雨。可現在,我卻想要翻過這座山,去尋找自己的一天地。可每當我即將跨越山頂時,一次次失敗將我打進山谷,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天高地厚。那座山依然矗立在那兒,巋然不動,好像在告訴我,山後的世界並不如你想象的那麼美好。

當我幡然醒悟時,我才知道當初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是多麼愚蠢。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連動物都有感恩之心,而我卻荒謬到藐視父母,看到他們穿着土裏土氣,連正眼都不想看一下。回到家中,也只有一句冷冰冰的“爸媽”,有時吵幾句,那也算是多的溝通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樣一個新聞。

一對父母為了供女兒上大學,每天做好幾份工作。有一天,她的父親在搬東西時,不小心被砸傷致死。她的女兒得知後,連夜趕回家中,可還是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

這件事對我感觸很大。再想想我的父母,他們快將近四十了,勞心費力地撫養了我十五年。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換來了我的幸福、快樂。

細細想來,父母對我的愛,柔軟如水,輕輕如風,深沉如海,恩重如山。以後,我一定心懷感恩,像他們愛我那般愛他們。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4

努力,一個人人都可嘗試的通往成功的方法。我們聽遍那數不勝數的勵志成功學及心靈雞湯了,懷着滿腔甚至要溢出來的熱血,可我們拼了命地努力卻又效果甚微。

你是否口口聲聲要去圖書館挑燈夜戰,可就只是去刷了會兒朋友圈,逛了一逛社交軟件,挑一本書寥寥瞄了幾眼呢?你又是否説要在手機上下載學習軟件,卻又只是下載來讓它安靜地躺在角落裏,一動不動呢?

所以,有上面這短短兩個例子,就足矣説明我們平時口中説要去做的努力,其實又摻了多少水分。

我們必須給自己制定詳細的努力方向與計劃,並且排除所有可對我們計劃產生影響的不定因素。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與當機立斷的習慣。

設立一個計劃,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計劃必須具備有監督性和時間觀念。監督性可幫助我們更高效快速的完成任務,從思想與精神上鞭撻我們。而具備時間觀念,更可以約束我們在特定的時間內使任務結束,如若不完成,則會有些負罪感,道德和心理上自我譴責,效果和有監督性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意志與習慣則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磨練,潛移默化。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説空話。”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這樣説道。這句話在我看來是完全正確的公式,每一個等式右邊的加數,都是成功的要點,字字見血。因此,愛因斯坦才會才會在物理學上有如此之大的成就。

成功學只會告訴你要好好努力,卻沒能説出你怎樣努力的方法。心靈雞湯只會告訴你成功的事例,而不會告訴你努力的意志如何培養。

努力吧!願我們在正確的努力下都通往成功。

初三以奮鬥為主題的作文5

攜經典同行,與聖人為伍。

經典是喚醒人性的著作,可以開啟人們的智慧!經典能深入到一個人心靈的最深處,能培養一個人優雅的性情和良好的品格。

我努力誦讀經典,是想讓經典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我的性情,啟發我的潛能。

我努力讀懂經典,是想能成為一個有氣質、有內涵的文化人。

在浩瀚的經典長河中,令我感受較深的便是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了。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這樣一部歷史兼文學鉅著,開創了中國傳記文學的先河,乃二十四史第一書。梁啟超先生也將它譽為千古絕作,絕不循於流俗。我讀了它,明白了什麼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道理,也懂得了什麼是“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惜時原則。我讀了它,明白項羽之失,就會仁和待人;瞭解韓信之過,便不會恣意妄為……所以,我認為《史記》是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經典之作。

唐詩宋詞元曲等等也堪稱經典中的經典。當你意志消沉的時侯,讀一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便會將所有的不快樂當作過眼雲煙。杜甫評價自己的好朋友李白“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道出了懷才不遇的真實感受。馬致遠的一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説出了在外遊子思鄉寂寥的心聲。我喜歡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那動靜結合、虛實相間的景色都在筆下油然而生。石潭水源,既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像長蛇那般蜿蜒浮動;游魚忽而“怡然不動”,忽而穿梭往來,悠然自得,相互逗樂,更是各具其形。有時讀到動心處,我會情不自禁地念出聲來,好像不經過如此地“咀嚼”,我就愧對了這甘美至極的“食糧”似的。

經典,需要我們慢慢去品味。要想讀懂它,也需要有一顆執着的心。而人生這部無頁碼的大經典,我何時才能讀懂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