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通用7篇)

欄目: 創新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W

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別是應用極廣的話題作文,話題作文往往不限文體,允許考生自由發揮。那麼應當如何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創新為話題作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通用7篇)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1

早在遠古時期,編結就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大家用繩結記事,以繩結為契約。

初入編結教室,牆壁上的簡介及櫥窗的作品展示,都帶給我一種濃郁的中國情結。

心中砰砰直跳:一根紅繩,在老師手中三纏兩繞,一種祝福,就這樣編結而成。我能行嗎?

手中五彩線,老師説:“編結,要以平靜的心態,要看清圖紙,要細緻,要……”

“好多要求啊!”同學們感慨道。我的心慌了:像我這樣從小就粗枝大葉的人,怎麼才能做到在短短一週時間邁進“編結”這擁有悠久歷史的藝術大門?

“我們先學幾個基本結。”

“同心結”、“雙扣結”、“雙錢結”……漸漸地,我發現編結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難,只要有圖紙在領航,又有什麼結是無法造就的呢?

“下面我們做一件作品:一個可愛的娃娃。”

娃娃?從小在娃娃中成長的我頓時睜大了雙眼,有了極大的興趣。

老師説:“我們先自己根據圖紙和所學知識編結,不成功的我個別指導。

我一定行的,粗略地看一遍圖紙,我發現要用到的結我都會編。“看來,一個極富中國味兒的娃娃就要誕生啦!”興奮之餘,我不禁自語道。

“腳”、“腿”、“身體”,沒花多少時間成功就在不遠的前方向我招起手來:就剩娃娃靈巧的小手啦!”可這時,我卻犯起了難:三根繩可怎麼編手呀!以前學的鞭炮結是用四根繩編的啊。面對眼前的“半成品”,我皺着眉苦苦思索……

正在萬分無助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四根繩的鞭炮結,用的是“壓三穿一”的編法,那麼三根繩能不能用“壓二穿一”呢?抱着試一試的心理,我嘗試着編了起來,幾個輪迴之後,竟亦初具規模。比對圖紙之後,雖然鬆緊程度尚未掌握到家,但也極像,莫非我蒙對了?

繼續以壓二穿一的方法編結下去,呵,老師在經過我身邊時停下了腳步,看了好一會兒,興奮地説:“這位同學,你的娃娃手臂編得不錯,能自己開動腦筋要表揚,要保持下去!”我有如喝了蜜一般,樂滋滋地繼續着我的編織夢,手中的小娃娃——越來越精緻了。

對了,總覺得圖紙上的娃娃手臂太短,我是不是應該再編兩三圈呢?説幹就幹,編到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長度,用打火機燒一下線尾,畫上一張調皮的娃娃臉——細細的柳眉、俏皮的雙眼、玲瓏的鼻子、櫻桃似的小嘴,雙頰泛着紅暈,我的創意娃娃出世啦!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小娃娃來到講台上請老師評分,老師讚許地説:“嗯,好,非常好。”接着在記分冊上寫下了滿分。

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又做了吉祥結、鞭炮結及一束玫瑰。每件作品,都基於圖紙,而每件作品,又都會有一些小小的改動、小小的創新。

是的,中國結由先人流傳下來,而現代人在傳承它的時候,應該加入一些新的思想,發揮想象的空間,使她更完美、更貼近於生活。

相信,只要我們勇於開始,並學會創新,那麼生活就會如同編結一般,從最簡單、最基礎的二維線條,變成複雜曼妙的曲線,變得豐富,變得多彩!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2

花兒,有了綠草的襯托,所以更美;天空,有了小鳥的徘徊,所以更廣。而我們共同的家——世界,有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創新,所以才變得如此發達,如此美好。

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中,大膽創新,想出了讓六個工作面同時進行的妙計,為中華民族爭回一口氣。從前的中國是落後的,正是因為有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號召全國人民改善舊生活,創新新生活,才有今天騰飛的中國。可想而知,創新對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是至關重要。

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我們的人生都應該學會創新。記得有一節數學課上,數學老師給全班同學出了一道關於單位“1”的量的難題。同學們看完題目後,就在練習本上畫了起來,嘴裏喃喃地口算着,彷彿非把它做出來不可。老師站在一旁等待着。一分鐘,兩分鐘……過了很久,終於有同學做出來了,紛紛舉起手,我也不例外。然而,我驚訝地發現我的同桌正苦惱地沉思着。我頓時感到疑惑不解:他平時總考滿分,怎麼連我能做出的題他也不會做?我帶着問號瞧了瞧他的練習本,“咦!那不解出來了嗎?還想什麼?”我更加困惑了。“我在想有沒有別的簡便的方法,我要創新。”他平淡地回了我一句。老師開始評講了,講完後,説:“這道題只有一種解法。”“不,還有一種,老師!”同桌站起來講了一句,接着又介紹了他的方法,同學們和老師聽後,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這便是創新。

創新吧,讓世界更加美好,生活變得更有情趣,社會變得更加諧和。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3

如果你是一名顧客,你一定想見識最新產品;如果你是一位觀眾,你一定想欣賞最新劇目;如果你是一位歌手,你一定想唱新歌;如果你是一位運動員,你一定想嘗試一套新動作。對於,愛寫作的你,你一定想用新的寫作思路去堆砌作文大道。

聽我舉了這麼多例子,知道我想説什麼了吧。

沒錯,就是——求新。

求新,是人類的本能。創新地推動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創新的腳步就從未停止過。歷史從古埃及的紙草文字中走過,從中華的四大發明中走過。從牛頓的三大定律中走過,從克隆綿羊“多利”中走過。一串串創新的成果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試想遠古的蠻荒原野中,我們的老祖先沒有敢第一次撿起石塊和樹枝,今天的蒼穹下還會有滿目的繁榮文明嗎?

為什麼要創新?古人説得好:“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只有求新求變,事物才會有生命力,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於是我們不能抱死昨天的眼光來看待今天和明天。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抱殘守缺就意味着失敗。只有不斷採用新方法、新技術,不斷地有新發明、新創造,不斷地產生新成果,我們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然而創新也是不易的。每一個新事物要得到人們的理解、肯定與支持,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90年代初期,內地開始出現了諮詢顧問業,個人辦的“點子公司”、“調查公司”應運而生,但許多人笑他們是不務正業,靠動歪腦筋要嘴皮子騙錢的小混混,時至今日,諮詢顧問業在社會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大,再沒有人把他們看做“三流九教”了。但是,最初的創業者往往很容易被流言蜚語嚇倒。倘若他們沒有敢於堅持的勇氣,能有今天的業績嗎?當然不。

因此我們要説,在創新過程中,“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是最重要的。固然,我們也需要卓越的想像力,兢兢業業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冷靜的頭腦,但王二麻子敢舉第一面大旗,我們首先要為他喝彩,於是面對從未有人穿越,而今終於被拋在身後的大西洋,哥倫布能感慨地説:我敢做了,去做了,終於做到了。

魯迅先生説:我們要感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的,如果你是歌手,去唱新歌吧!如果你是運動員,去做新的騰越吧!我們大家將為你喝彩!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4

雄鷹敢於超越天際的白雲,才能展現出強健的身姿;錦鯉敢於超越逆流的河水。才能表現出優美的一躍;人們敢於超越前輩的功績,才能譜寫出生命的真諦。

歷史如煙,似水,平靜的,靜而有序的流淌,後方有這一個個早已沉浸下去的浪頭,我們是否願意敢於超越,激起千層浪呢?

正如亞歷山大,它超越了父親,鑄就一世榮耀;正如宋詞在唐詩的壓力下而光芒四溢。我相信只有超越才能更新完善自我。

超越首先應忘記過去,超越前人,這樣才能不被前人的豐功偉績所羈絆,開創自己獨特的新思路,新方法,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蔡倫敢於超越前人的竹板寫書,發明了造紙術,造福於後代;畢昇敢於超越前人的拓印碑石,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方便了書本的製作;李時珍敢於超越前人的古代醫術,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本草綱目》這些偉大的貢獻是集中了前人的智慧,從而超越他們而取得的碩果,開創了文學界與醫學界的新紀元。

中國古代,以封建綱常為本,大多都頑固保守,缺乏創新。若想要取勝於亂世之中,必要有創新精神。商鞅變法的創新,是秦國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才會有秦的大一統;相反,清王朝所維護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當時落後於世界,淪陷為各國的殖民地。增添了近代史上屈辱的一筆。

古往今來,現代社會也不缺乏創新。

只有創新,才會超越。沒有超越,人類社會將失去生機,如一潭死水。

現代社會中競爭愈來愈烈,我們只有勇於超越自我,才能立足於社會之中。正如魯迅所言,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這條路是前人走出來的,一道道,路上的足跡都是他們走過後所留下的。像博爾特超越了人類極限。我們何不妨另闢蹊徑,走出一條自己的創新之路來呢?

歷史需要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我相信超越與創新將進一步推動歷史車輪,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5

什麼是創新?創新就是在學習和利用書本知識以及前人教訓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這裏的“利用”一詞,與後面“前人教訓的基礎上”搭配不當),並不斷探索研究,最終產生新發明,創立新學説。

創新,是學習的原動力。它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出光明,從而引導人們走向成功之路。

翻開歷史畫卷,哪一位大有作為的人不是通過點燃這盞明燈到達成功的彼岸的呢!就拿物理學家法拉第來説吧,他在奧斯特實驗的基礎上,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並突發奇想:能否實現磁能生電這一偉大構想呢?經過一系列的實驗,他終於成功了,從而開創了電磁學事業的先河。他不正是由於創新精神才獲得成功的嗎?(這個事例不夠具體,讓人看不出法拉第究竟是如何在奧斯特的基礎上創新的,他的創新成果又在哪裏?)

培根曾説過:“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的確,許多人的失敗就是由於他們沒有創新精神。英國有個叫亞克敦的人,可謂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事例仍不夠具體),可他最終卻毫無建樹,就是由於他沒有將前人的知識加以創新,變為自己的構想。(這裏的議論應再深入一步。)

創新就像是一面篩子,選出了成功者,也淘汰了失敗者。我們國家現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目的( “素質教育”只是目標,不是“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多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從而改變目前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況,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學習貴在創新。只有發揚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為一名合格的弄潮兒。讓我們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鬥吧!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6

學習貴在思考,思考貴在創新,創新貴在發現,發現貴在實踐。這幾個不同又互相關聯的因素,經過汗水的澆鑄,最終鑄造了成功。

我家門口放着高高的一堆鞋盒,看着礙眼,扔了可惜,只得無可奈何地讓它們一直堆着。

終於有一天,我放學回來,看到媽媽不知在搗鼓什麼。我好奇走上前探個究竟,只見桌上擺着幾個衞生紙的圓形捲筒,另一旁則是幾個鞋盒,牀上還放着幾捆貼紙。我一頭霧水,奇怪地問道:“媽媽,你在做什麼?”“你看啊,”媽媽隨口應道,“我要把這些鞋盒拿來做架子。”“做……做架子?”我一聽,有些不相信地翻了翻那一堆可以稱為“垃圾”的東西。“你能行嗎?”質疑的聲音脱口而出。媽媽見我這麼説,不由得愣了一下,旋即又恢復了笑容:“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敢於創新的心,就能變廢為寶!”我聽了,半信半疑,默默嘀咕:“別是白忙活一場哦!”我不説話,就在一旁靜靜地看着媽媽忙活。

只見媽媽先拿出幾個鞋盒的蓋子,再拿出貼紙,麻利地給鞋盒蓋子穿了一層新衣裳。我見了,不為所動:只不過是好看了點。媽媽好像知道了我心裏的想法,對我笑了笑:“可沒有這麼簡單!”説完,她又拿出貼紙和紙筒,繼續包裝。這下我有些琢磨不透了:這個小小的空殼有何用?緊接着,媽媽又往紙筒裏塞了些硬實的紙團。我更好奇了,目不轉睛地盯着媽媽的手。媽媽拿來雙面膠,輕輕扯下好長一段,然後貼在鞋盒蓋子上。最後,媽媽撕下雙面膠,將兩個東西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我總算知道媽媽在做什麼了——一個多層的架子!

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媽媽看着驚訝的我,笑了笑。可我第一次真正懂得“變廢為寶”的含義:創新,給每一種物品多了一次次的價值體現!

我又望向了另外幾個鞋盒,滿腦子都在想它的新用途:“嗯,栓上繩子,裝上土,可以種吊蘭……”媽媽聽了,提醒我:“別忘了實踐哦!”我聽了,有些迫不及待了,立馬動起手來……

看着那一盆盆生機盎然的吊蘭,我更加肯定一個永恆不變的公式:學習+思考+發現+創新+實踐=成功。

以創新為話題作文7

學校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場開幕了!

“跳蚤”可不是指真的跳蚤,而是同學把家裏自己用過的而不再使用的舊物拿來拍賣。同學們冥思苦想,都努力地為這次活動做準備,想着該如何做才能吸引更多顧客光顧。

到了下午,操場熱鬧起來了!我們組和其他組的人元都在各班的指定位置擺放好東西了,操場上的討價聲、呦呵聲,讓人不由得熱血沸騰起來!

人羣緩慢而有序地流動着。然而,光臨我們攤位的人越來越少,我們組面臨着顧客不來的困境!我們坐不住了,幾個組員圍在一起,討論着如何是好。想啊想,決定派兩個人去“偷師”,看看別班是怎樣吸引大批大批顧客的。

看了許多班的擺賣方式,聽了許多班的吆喝台詞,我們組想:這些做法雖然很好,但如果只是照搬過來,卻太乏味了,未必能吸引人潮,一定要有所創新才行!

小組成員正好有人會跳街舞,我們於是決定讓幾個“舞蹈家”站在攤前,用前衞的街舞吸引眼球;接着,又指派幾名女生到操場各地,大聲呼喊:“快看,快看,有人在跳街舞,我們去瞧瞧!”;最後,請口才好的組員舉着、着我們組獨一無二的海報,站成一排,大聲呦呵:“快來瞧一瞧,快來看一看!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我們組的商品跳樓價賣了!快來瞧一瞧,快來看一看!”

果不其然,經過我們攤位的顧客,無不被前衞而精湛的街舞所吸引,我們更來了勁兒,藉此機會大聲宣傳:“快來看,款來買,全場特價買一送一!”一下子,聽到我們呦呵聲的顧客全都回頭觀望,不久,我們攤前的東西越來越少,收錢的同學忙得滿頭大汗……隨着顧客也越來越多,熱火朝天的跳蚤市場也漸漸進入了尾聲……

直到今天,説起這“跳蚤”市場,我們的熱情還澎湃如當日。誰能忘記呢?那一天的“跳蚤”市場拍賣,我們組獲得銷售量第一的佳績!這使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小小的創新,卻往往是大大的制勝法寶。創新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只要你有那份心思,那份勇氣,何懼落入俗套而失敗?

Tags:通用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