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有創新,才有進步作文(3篇)

欄目: 創新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創新,才有進步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創新,才有進步作文(3篇)

有創新,才有進步作文1

清代書法家翁方綱一生研究歐陽詢、虞世南的書法,講究筆筆有來歷,而另一書法家劉石庵在研究古人書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成就超過了翁方綱。當人問翁方綱對劉石庵的看法時,他説:“他哪一筆是古人的?”劉石庵問後卻説:“我有自己的書法,何須古人之筆?翁哪一筆是他自己的呢?”

“他哪一筆是古人的?”“他哪一筆是自己的?”我覺得兩句話問得都好,因為他們最恰當不過地反映出翁方綱和劉石庵截然不同而又針鋒相對的觀點。劉石庵為什麼成就超過了翁方綱?最根本的就是他在這一問句中所體現的思想,創新。無論什麼事都要創新,萬事萬物要向前發展就必須創新,這是事物運動的規律。沒有創新,那世界就只有今天,而沒有明天。

這個道理是很顯然的。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説,就像翁方綱那樣“筆筆有來歷”,那書法永遠不會發展,書法就永遠是古人的書法。再進一步説,翁方綱所研究的書法是歐陽詢、虞世南的,而歐陽詢、虞世南之所以有成就,不就因為他們有創新,才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嗎?如果他們也筆筆是古人的,翁方綱還到哪裏去研究歐陽詢、虞世南的書法呢?

人類要走向未來,就意味着必須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

懂得這一道理之後,我們有志青年,要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怎麼辦呢?那就是:創新。創新,我們是在為未來的發展而在今天做最有益的事,何樂而不為?況且,我們偉大的祖國正走向美好的明天,我們更要在今日的改革中做促進派。

當然,創新也並非易事,它是無時無刻不同保守勢力對壘。鬥爭中,失敗也是常事,要做一個堅定的革新者就要像歌德説的那樣,“壯志與熱情是偉業的輔翼”,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偉大的事業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努力學習和繼承前人的經驗和成果。

創新緊連着未來,讓我們努力去創新,去開拓更美好的未來吧!

有創新,才有進步作文2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動力,沒有了創新,整個民族就是死水一攤;沒有了創新,一個民族前進的腳步將步履維艱;沒有了創新,一個民族就會被歷史遺棄。

著名畫家李可染曾説過一句話:“踩着前人的腳印,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説到創新,我想到以前媽媽給我講的一個關於魯班發明鋸的故事: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着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着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幹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隻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于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有創新,才有進步作文3

二十世紀下半葉,當日本人發明的物美價廉的石英錶處於熱賣中時,瑞士的勞力士公司盲目的跟風生產,結果上市後嚴重積壓。眼看就要大賠一筆之時,其總裁海尼格的一個創意限量版拍賣不僅力挽狂瀾,而且讓勞力士公司大賺一筆。是的,就是他的一個創新方案救公司於水火之中;就是他的創新,才使勞力士公司的品牌更加凸顯。

被公認為最有商業頭腦的猶太人都不樂意做微利生意,他們認為“做微利生意無異於把韁繩往自己脖子上套。”所以勞力士公司想要與日本石英錶比價格的商業競爭行為才以慘敗收尾。那麼如何將高利潤生意做成功呢?

沒錯,就是要靠創新,海尼格利用勞力士的品牌優勢,突破傳統銷售方式,拋棄了幾百萬塊石英錶,只留下十二塊作為“限量收藏版”進行拍賣,自然引人矚目,大獲成功自然在情理之中。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反觀中國,早已獲得“世界工廠”的殊榮,代表着我國的生產能力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那麼,這是否説明我國工商業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了呢?很遺憾,事實不是這樣,並且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處在產品附加值“微笑曲線”的最低端——生產,即:付出的勞動最多,得到的利潤卻最低。這樣的“世界工廠”之稱要之何用?要想使我國工商業迅猛發展,就必須完成“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蜕變。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是我國產業想要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在科學界,人類從對世界的迷茫到對神靈的崇拜,再到對科學真理的探求,無不充滿着創新的氣息;在制度上,從遠古時期到奴隸制,到封建制,再從封建制到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這一次次的變革充斥着一次次的創新,一次次地推動人類文明的車輪向前滾動;在生產技術上,從遠古的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從改良蒸汽機到內燃機,從電動機到互聯網,不斷的創新推動着技術的不斷髮展和飛躍,推動着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創新是個體自我完善的動力。當今社會,我們唯有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創新,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在這競爭無比激烈的社會獲得一席立足之地。

有創新,才會有進步。

Tags: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