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6篇

欄目: 創新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6篇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1

我們身邊無處不有創新。如果人類不創新,就不會有今天的生活。人類發展了千萬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祖先不創新,不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那我們現在可能還是原始的狀態,就更不可能有今天的繁榮。

創新的來源都不是刻意的,能創新的並不都是發明家,也許是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在平凡的一件小事,就能激發你創新的靈感。

當看見愛迪生的一個小故事時,創新這個詞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讓我着迷:

愛迪生新招了一個助理,有一天,愛迪生得到了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容器,拿到辦公室,吩咐他的助理立刻量出這個容器的體積,説完便離開了。他的助理立刻拿出一把尺子,量這個容器的體積,可左看右看,也不知從何下手。

愛迪生回來了,見助理還沒有量出這個容器的體積,非常生氣。於是,他把容器搶過來説道:“你太死板了,只會用老辦法,難道不會動腦筋想一想嗎?”説完便端來一杯水,倒滿容器,再將容器裏的水倒入有刻度的杯子裏,輕而易舉的就將容器的體積算出來了。他的助理看到後驚呆了,真恨自己沒有想到。

創新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只是缺少去發現的眼睛。即使再小的事也是創新。就如我,那次我真正體驗了創新的趣味。

我們的家住在農村,大部分家庭都有自己家的菜園。我們種菜時都有一個煩惱,那就是夏天天氣炎熱,降水少。自己給菜園澆水很難挑,再加上烈日炎炎,十分的辛苦!

一天,我腦子裏突然蹦出一個想法!我向爺爺奶奶要了一根麻繩、三個滾輪和一根鐵棒。首先,我把鐵棒豎立在地上,然後把裝有滾輪的繩子固定在鐵棒上,最後把桶用掛鈎掛在繩子上。這樣一來,一人站在一頭負責澆水,一人在另一頭加水,給菜園澆水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鄰居們見狀,都跟着學了起來。解決了難題,他們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就因為我的一個創新,減少了農民伯伯的辛苦,這對我來説是多麼快樂啊!創新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願意思考,任何人都是發明家!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新奇的事物等待你去發現,你做好準備了嗎?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2

創新有很多種方式,我們身邊的,思想、生活。還有關於科技的,這是比思想生活更高級的創新。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我們身邊的創新吧!

我們先來看創新思想觀念。創新思想觀念,就是要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科學發展意識,破除影響和制約發展的舊思想、舊觀念、舊體制、舊機制,擴大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它分為兩點:破除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樹立大膽創新、敢闖敢試的進取意識和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落後觀念,樹立勇爭一流、合作共贏的發展意識。第一點是要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時時爭先,處處爭優,始終保持一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在實踐中大膽探索,敢闖敢試,敢於突破前人、突破常規、突破自我,不斷創造新業績。第二點是要站在更廣的開放層面看發展,站在更高的層次看未來,在更大範圍和更廣領域參與國際國內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真正實現合作共贏。這種創新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一些鄉鎮都會去創新思想觀念,這説明了創新就在我們身邊呀!

生活中的創新就更多了,最普通的削皮刀,以前就直接拿刀削。還有在插座上可以貼一些裝飾的。睡袋也是。

最後就是科技創新了,我們來看看世界上的偉人:25歲的愛因斯坦敢於創新,堅持自己的立場,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提出了“光量子”的理論,為之後的量子學奠定了基礎;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推翻了當時統治着人們大腦的《地心説》,他根據自己對宇宙及星系的理解,從而建立起了《日心説》,通過重重困難,哥白尼的《日心説》得到了驗證,從而成為了新的權威。這些偉人的事件讓我們感受到了科技的創新。我們再來想想關於我們身邊的創新,古代人們通過驛差、漂流瓶、烽火進行信息傳遞,時間長而且容易發生誤差;現代,中國便出現了郵政系統,即使人們遠在千里外,也可以利用其傳遞信息,互送物品,這無疑使溝通更加方便了;到了當代,電子計算機、智能手機成為了人們必備的通迅產品,人們可以快捷地從互聯網或手機上查閲信息、觀看電視電影,甚至購買商品。

舉了這麼例子,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創新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它們。讓我們感受創新吧!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3

曾經有一位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民族沒有創新,那麼這個民族就不能發展。”是啊,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但是創新又離不開教育。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我國當代的教育現狀。

眾所周知,每屆世界奧林匹克的數理化比賽中,我國派出的選手們總是不負眾望——包攬全部的金銀牌,而在諾貝爾獎項中,總和我國無緣。按理説,這些獲得奧林匹克獎的中國選手們應該也能捧回諾貝爾獎盃,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與我國的教育觀念密密相關。在我國的大部分學校中,學校只注重學生的基礎教育,卻忽視了對其探索未知的培養。這就使中學生探索未知的願望變為幻想。許多教師也想教給學生新奇的、開闊的、靈活的知識,但一看到考試的“緊箍咒”,就不敢“越過雷池一步”,回到“正軌”上來。許多學生更是被考試指揮棒轉得昏頭轉向,無以適從。這是畸形的教學扼殺了大多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創新的精神。

然而,美國的教學方法就與我國大不相同,在美國某一課堂上,老師教學生用氣壓計測量樓房的高度時,那位老師便把學生找來,不是教訓一頓,而是耐心地問:“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答道:“方法多得很,我可以把氣壓計拴在繩子上,從樓頂順下來,再測量這根繩子的長度……”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如果這位學生出現在我國則會使大部分老師怒髮衝冠,覺得該學生是故意抬槓。譁眾取寵,搗亂課堂秩序。因為這位學生用了老師沒教過的方法。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如果只用“老師教過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創新,那麼科技如何發展?據説,近年來,全國的小發明僅僅是改造了一些黑板擦,臉盆架等。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學方法守舊肯定有之。

我國某一教育家曾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點,然後問剛入學的小學生説:“這是什麼?”他們回答是:“綠豆、月亮、鷹眼、乒乓球、燒餅……”,而拿同樣的'問題問小學畢業生,他們卻回答

是:“小數點”、“粉筆點”。可見,僅僅是小學畢業,人類可貴的想象力就被禁錮到這種程度。這充分説明我國傳統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嚴重阻礙了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當今社會,科技爆炸,知識更新速度快得驚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如果我們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那麼我們也就應了孫中山先生説得那句話:“落後就要捱打”。要培養出創新人才,就要求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發現知識。正所謂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4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捧讀着辛棄疾的《青玉案》,驀然發現,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課上,老師在講台上眉飛色舞地講解一道令我們全軍覆沒的大題。隨着時間的流逝,黑板上密密麻麻的解題步驟宛如古老的符咒,大部分同學一臉茫然。這時,一位同學舉起了手:“老師,我覺得這道題是不是可以先用三線合一證AB=EF,進而再證……一步一步轉變,可能簡單些。”老師看着他,臉上露出恍然的表情,迅速地調整了一個解題思路,按照他的構想講了一遍,頓時,恍如撥開雲霧見青天,同學們茅塞頓開,一道難題就這樣迎刃而解。

改換既定思維,尋求新的思路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創新。原來,創新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東西,創新就在同學們之間,就在我們身邊。

週六早晨,踏着歡快的步子一路小跑回家,走到院子中,便聞到一股米粥的香氣撲鼻而來,今天的米粥似乎格外香醇!我不禁像個貪婪的小貓一樣皺起鼻子,嗅聞着空氣中瀰漫的濃郁香氣。母親從廚房探出頭來,笑得温柔:“快去洗手,我們吃飯!”餐桌上,我吃着格外甜香的小米粥,滿臉疑惑:“媽,為什麼今天的小米粥這麼香?”母親一愣,笑着解釋:“這是媽媽新調製的配料,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所以就試了試,你喜歡就好。”

平凡的早晨,因為小小的改變而充滿温馨。原來,創新就包裹在香甜的母愛中,就在我們身邊。

假期,隨父母去果園幫忙。父親從三輪車上拿出個醜陋的鐵傢伙,它有着黑而粗糙的外表,看上去活像一隻有鐵公雞。“爸,這是什麼?”“鋪反光膜的。”“啊?我們家不是有一個嗎?用這麼難看的做什麼?”我不解。父親神祕一笑:“這你就不懂了,這是你老爸我自己改良焊接的,別看它其貌不揚,比市場上賣的輕便多了,應手。”父親眉飛色舞地開始了操作,果然活幹得又快又好。

想不到父親還有這樣心思靈巧的一面,在田間地頭也能展現他的聰明才智。創新,它就在我們身邊。

創新無處不在。細思我們的生活,大到汽車飛機,小到一個勺子的發明,其實都是創新的結果。創新存在於身邊細小瑣屑的生活中,只要用心,就一定會發現它們。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5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創新的世界。在初中的第一節創新課後,我收到了一份創新作業,——製作一個地球儀。

回到家中,書包一放,便馬不停蹄地跑到了雜物間,在這裏,我總能找到許多“寶貝”。早在進門以前,我的腦子裏便已畫好了一份草圖,為了保持穩定,我需要一個比較重的底座,但底座又必須要與地球儀的支架相連,所以,我決定用木頭來當底座,用鐵絲來做支架,而地軸用什麼呢?木頭?太粗糙,影響轉速,細針?太光滑,不容易固定。經過幾番材料比對和思考,我決定:先將乒乓球的孔用針弄大一點,再用鐵絲串上,這樣就克服轉速慢的問題。

正當我着手準備做時,“地心引力”這個問題卻如一頭“攔路虎”橫空出世,擋在我面前。因為,如果孔太大,球就會因為引力而下滑,碰到底座,轉速反而更慢。怎樣才能克服引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我看見了鐵絲的末端稍稍凸起。對呀!我可以將鐵絲末端凸起,這樣的話,球就不會落下,而且與鐵絲的接觸面積小了,轉速也就快了。

我立即動手,不一會地球儀便完成了。當我用手輕輕撥動時,地球儀的整個支架都搖擺得厲害。原來,我將地球儀的支架同地軸連到了一起,而支架的鐵絲又非常細,所以即使我輕輕撥動,它也會搖擺得十分劇烈。

可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如果將地球儀的支架和旋轉分開是不是就不會搖擺了呢?我忽然想到了擺輪,它就是用軸將輪串起並固定的。我決定用粗糙的牙籤來固定乒乓球。再將牙籤固定在支架的兩邊。這樣一來,不僅轉數提升了,還解決了搖擺的問題。

經過一番努力,地球儀終於完成了,為了避免鐵絲和木頭渣刺到手,我又手薄紙板和膠布包了一圈,地球儀才真正完成了。

它雖與正規地球儀有些差距,但這個融入了汗水、智慧與時間的創新作品在我眼中,已經成為了唯一。

這次創新讓我更加地瞭解了地球儀,也讓我嚐到了收獲的快樂,更讓我明白了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創新就在我們身邊作文6

縱觀古今中外,創新一詞在歷史舞台上出現得並不算少,科技創新,政治創新,文化創新……創新,似乎總能和某些高大上的詞彙聯繫在一起,難道,創新,真的與我們中學生無緣了嗎?其實,創新很簡單,它就在我們身邊。

依我之見,好奇心+大膽猜想+勇於創新=創新。學書法時,我要用毛筆,但由於來不及清洗,不久毛筆就變得硬梆梆的。這一現象引起了我的好奇。一番忙碌後得知是因為缺少水分。我腦海裏蹦出一個大膽的猜想。根據“毛細現象”,我把筆插入裝水的瓶裏,使筆尖接觸到水面,再將筆固定,便解決了問題。從好奇走向猜想,從猜想走向實踐,在實踐中獲得創新。這個簡簡單單的加法等式正詮釋了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創新讓我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安裝在家家户户大門上的貓眼,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它僅僅是由一個凸透鏡和凹透鏡組合而成,兩個透鏡的距離恰到好處,從而讓人們從室內看門外的視角寬敞,但從門外看室內卻無法看清任何東西。貓眼——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創新——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巧妙組合,卻對家庭防盜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貝類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故被創新應用於外科手術的縫合,讓手術的危險性有所降低。而屋頂瓦楞則是模仿動物的脊柱,靈活創新,建成彎曲的拱形結構,從而能承受巨大壓力卻不變形。創新就如一塊“隱形”的保護盾,默默圍繞在我們身邊,使安全與我們同在。

創新也給我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便利。尼龍搭扣,普通而常見,是科學家們觀察了蒼耳屬植物借貼在動物皮毛上載播種子後,突發奇想,大膽創新發明出來的。而伏打通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發現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就產生了奇思妙想,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創新設計出伏打電池,讓電能的提供更為便捷。無數的發明和創造讓生活便利,而正是不斷地發現與創新造就了這一切。創新推動了社會進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和美好。

巴烏斯托夫斯基曾説過:“異想天開給生活增加了一份不平凡的色彩。”創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遠離一成不變,枯燥乏味。創新,它並非高不可攀,離我們也並不遙遠,當你積極開動腦筋,留心觀察生活之時,你會發現,創新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