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選】中秋作文三篇

欄目: 中秋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4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中秋作文三篇

中秋作文 篇1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拜月娘、盪鞦韆、遊“月娘”、燃煙堆、燒瓦塔、觀神。

盪鞦韆,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棚頂四周拉起一道道繩子,掛滿五顏六色的綢花彩帶。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着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裏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着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着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着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裏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着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遊“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繡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牀裙,把洗乾淨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朥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朥餅以潮州市郊意溪鎮烤制的為上乘。意溪鎮又以“範合盛”號的朥餅為

最著名。範合盛號的綠豆沙,據説要盛於陶製大水缸埋於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餡。意溪朥餅皮薄而脆,餡滑膩清涼;包裝也很有特色,用陶缽盛 裝,上面用印有金字商號的大紅紙封口,顯得格外古樸,人人喜歡把意溪朥餅當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處擺攤設點賣朥餅,街上的行人,無論籃裏盛的、袋裏裝的差不多都有朥餅。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牀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長輩指定的曬穀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餘,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户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裏。月上中天,當村裏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裏撒食鹽,爆發出一陣闢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衝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裏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作文 篇2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

到處都有人們的歡笑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農曆秋季的七、八、九這三個月,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圓,故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句!許多遊子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月餅是團圓的象徵。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中秋節的來歷也有。

中秋作文 篇3

9月20日的班會課,我們開了一個有趣的中秋party,由於是臨時的決定,所以孩子們只有一個晚上的.準備時間,每個小組最好能出一個節目,本來就想孩子們能樂呵樂呵,也就沒有太多的期待,只要孩子們對傳統節日有概念,又能開心的放鬆一下,目的也就達到了。

第六節一下課,匆忙的喊了任涵冰、張雨荷,找了幾個女孩子裝點了一下黑板,她們真的太棒了,短短的課間十分鐘,竟然做出了那麼漂亮的板報。看來我是不能小瞧這些小鬼了,真的長大了,心中暗喜。

沒有精心準備的開場白,沒有華麗的服裝,也沒有孩子們最愛的零食,但是我們有一羣快樂的小朋友。面對一張張興奮地臉孔,一雙雙滿懷期待的眼睛感染了我,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張雨荷的小組表演了一個賣月餅的小品,榮鄭豪扮演的賣月餅的小孩,由於自己的粗心錯把月餅聽成葉柄,而鬧出的笑話,田海斌演的老爺爺用紙條做的鬍子特別可愛,榮鄭豪的表演更是惟妙惟肖。可惜我當時光顧欣賞了,忘了自己的任務,沒有拍照。

郝津藝的小組應該是準備最充分的了,他們是演唱《明月幾時有》,郝津藝吹豎笛伴奏,吹得很棒,只是到高音部分,組員們好像過於緊張,沒有唱上去,還是下面的同學幫着喝上去的,哈哈~,可愛死了,一個個紅着小臉蛋就下去了。

然後又有幾個同學講了笑話,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接着我們又做了幾個小遊戲,我看的忘乎所以,結果又忘了拍照,啊!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下課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的談論着這次party。我想如果我早點決定開這個聯歡會,大家一定會表演的更精彩!期待着下一次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