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又到中秋為題目的學生作文

欄目: 中秋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8W

1又逢中秋

又到中秋為題目的學生作文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漸近,望着桌上漂亮的月餅包裝盒,不禁一聲感慨三聲追問,月餅在古在今究竟代表着什麼,它又給予我們什麼。

思緒倒流,記憶閘門打開,往事如現,我外婆老家在南京六合,哪兒很重視傳統,尤其中秋,家家户户都做月餅,我小時候每年的中秋都是在六合過的,太婆(我外婆的媽媽)牽着我在燒的火紅的的大鍋下烤月餅,那時我也只有5,6歲,踮起腳跟勉強夠着火炕,舔着舌頭,期待美味的月餅誕生,那時對月餅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美食層面,也就好吃。

小學時,爸爸因工作分配到國外,一去就好幾年,經常中秋時我們不能團聚,媽媽或是想吃月餅,或是思念爸爸,每年中秋媽媽都會抱一大盒月餅回家,不知道是難忘童年太婆做的月餅,還是市面上的月餅真的不好吃,我總覺得月餅的味道一年不如一年,中秋月園人團圓,而我們家共賞一輪明月卻在地球兩端,那時我對月餅的理解多了層思念

好在我上初中時爸爸回來了,我們一家得以團聚,但爸爸久居外國,斷了好多人際網,那幾年的中秋,爸爸媽媽總是拿着各式月餅禮盒一會張叔家,一會王伯家,因為中秋忙送禮,使原本屬於我們家的“月餅”時光,活生生斷送掉,加上我也要準備中考,所以這幾年中秋的月餅也就成了我們家的早餐,其實我們家相聚時間很多,並不在乎中秋節,只是我覺得中秋的月餅不再是我們個人享受,它已經變成拉動人際網的工具,此時我對月餅的理解又多了層“道具”

從兒時到小學在到中學,對月餅已由好吃到思念在送禮,這中間有甜蜜,有苦澀更有無奈,中秋本該是團圓,享受,月餅是他們的寄託物,我多麼希望這個寄託物可以少點遺憾,多點甜蜜,少點功利,多點温馨。趕在中秋前寫此文,願今年中秋實現願望。

2又逢中秋

每逢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在外的人會回家與親人團圓,藉着那美好的月亮,表達着親人之間的愛。

從小我們就聽着嫦娥與后羿的故事,他們的故事更讓我們對中秋有着一種神祕感與喜愛。中秋這天,大家都會吃香濃的月餅,看皎潔的明月,也還有很多人中秋這天不能回家與親人團圓,只能通過那枚圓月來寄託對他們的思念。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寫了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現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雖然人們常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人們都在十五這一天觀賞月亮,就是因為這一天是中秋節。今年中秋,月亮格外明,晚上早早吃完飯,就到外面去賞月,乾燥而寒冷的空氣一陣陣的吹過,顯得月亮格外美麗,發出柔和的光芒,這時月光好像變得更加皎潔了。周圍安靜地沒有一點聲音,那些花草也好像在觀賞明月,偶爾有一陣陣風吹,吹得大樹嘩啦嘩啦地響,像是在為中秋這一天而高興,正在誇獎月亮的美。忽然,一層雲過來把月亮遮住了,又好像是月亮害羞地躲了起來。這時我的心情跟着風兒飄揚在空中,周圍都是快樂的氣息。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李白也是表達的對家人的思念,不管在何處,家人的心也是連在一起的,不會改變,更不會消失。記得那一年中秋節,我和媽媽一起做月餅,那一年的中秋節是令我最快樂最難忘的,自己做的月餅更加好吃,雖然外表不怎麼好看,但裏面包含了對親人的愛,那種味道是外面買不來的,是外面嘗不到的。

中秋節,吃着月餅,賞着月亮,跟家人在一起,那就是無比幸福無比快樂的,一句中秋快樂也顯得多麼地動聽。

期待着明年美好的日子—中秋!

3又到中秋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裏,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着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賞月。面前放着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裏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着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託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侖明月吧,説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4又逢中秋月圓時

又一年中秋,又見一輪圓月播灑着清輝掛在中天。

月亮又圓了。我的心,也隨着飄逸的雲朵和微拂而來的風升起了許多情思,臉上的淚水悄然滑落--摯愛的奶奶去了天國了!

回想着曾經的中秋節,父母在遙遠的外地,總也無法趕回來團聚,而慈祥的

奶奶為了不讓年幼的我感到孤單總帶着我遠離喧鬧的鄰居,漫步在人煙稀少的街道走着笑着,我手裏舉着父母從遠方寄來的月餅,時不時地舉起來給奶奶吃一口,不一會便走到了江邊。那時的月亮格外的圓,照在水中,好像水面披上了一層銀色的沙,浪花調皮地湧上岸灘。我在奶奶的懷抱中聽着手機中爸爸媽媽歉意的祝福,恍惚之間,總有天上人間的感覺。

江風徐徐地吹來,一絲涼意不禁讓我打個寒戰,心細的奶奶馬上把身上的衣服給我披上,撫摸着我的頭,望着遠處江帆點點,給我講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讓我忘卻了父母不在身邊的寂寞。我盯着奶奶,不知道從沒上過學堂的奶奶為什麼會説有這麼多動人的故事。。。。。。

可是,奶奶幾年前去了天國陪伴爺爺了,今年的中秋節,爸爸媽媽都陪伴在我身邊,可我始終心裏酸酸的,我覺得只有奶奶在的中秋才是最完美的團圓日子。小小年齡的我已經品嚐到悲傷離別的憂愁了。我的內心深處流淌着一脈悠悠的清泉,我知道,這就是思念。

望着明月,彷彿看見月亮變成了奶奶慈祥的笑臉,我鼻子一酸,兩行淚流了下來,我背轉身體,可是細心的父母看出了我的心事,輕輕告訴我,奶奶在天國與爺爺團聚了,他們在天國保估着我呢。

是嗎,奶奶?

5又是中秋月圓時

小時侯,爸爸媽媽教我念古詩,還讓我學着古人揹着手,搖着頭來背古詩,背完了,才能入睡。那時我總感到很幸福,每當我背出一首古詩,爸爸媽媽就會對我微笑,我很快樂。記得一次中秋節,爸爸媽媽帶我來到月下,一邊賞月一邊交我念古詩。我印象最深的詩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其他的有些模糊了。我也不知為什麼,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句詩句的意思,但卻記得那麼清楚。

當我上六年級快畢業時,突然得到一個消息――爸爸要去廣東工作了,我很吃驚,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父女會分開。於是,我連忙詢問爸爸原因,才知道爸爸去廣東工作是為了掙更多的錢供我讀書。我很感動,但沒有哭。那年中秋,爸爸要回來幾天。中秋節晚上,我們一家人出去賞月,爸爸很高興,便開始唸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當時我也很興奮,連忙接過爸爸的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們都笑了,此時,我似乎有些明白詩句的意思。

一年多了,如今,我已上了初兒,爸爸也越來越忙,很少時間回家。今年中秋的晚上,媽媽要下晚自習,外婆外公在家看電視,我閒着無聊,便到附近走了走。走在月下,我想起了爸爸,儘管我們經常寫信聯絡,但爸爸中秋不能回來,我有些失望。回到家後,媽媽也回來了,她告訴我爸爸發來了封短信,我打開一看,上面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要掛念,祝中秋節快樂!我沉默着,在細細體會這句詩句的意思,也明白了許多,感到有些悲涼。

不知爸爸何時才能回來與我們團聚。但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會增添一份思念。我不禁感到:

又是中秋月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