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賞月作文5篇

欄目: 中秋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5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賞月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賞月作文5篇

賞月作文 篇1

懷着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中秋佳節。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最好的賞月場所。可是原計劃糟到暗算,在中秋節那一天,中秋節將在家中度過,晚上邊吃月餅邊賞月。

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過得別具一格。於是,我們便開心的“賞月計劃”。中秋節晚上,我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着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不能説,説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剛好六點半。我們在陽台坐下後,便把報紙連接鋪在一起,那時準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裏一起吃月餅!一開始,我們看了一點電視,然後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麼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聖時刻”。我全家各自拿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嚐”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鬆搞笑。邊吃又邊看月亮,還在“賞月”。媽媽發話了:“我們吃得這麼開心,不妨把雙黃給爺爺吃吧。”不愧是媽媽,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爺爺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通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爺爺,希望爺爺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十分特別,這是第一次和爺爺在一起賞月。

爺爺説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説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説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説法是,在月宮裏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説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裏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羣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説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裏,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説,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説,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

賞月作文 篇2

八月十六,中秋月圓。中秋節是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月亮是最圓的,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藍藍的天空中,真圓啊!像一個小皮球似的,而且是個雪白的球。又像是一個玉盤懸在上面,給天空帶來了一種特殊的美。

電視新聞説今年的中秋節月亮特別圓,下一次中秋節月圓要到20xx年呢。看來,今年的中秋節的月亮不同一般呀。昨夜的月亮是土黃色的,大大的,可是到了今夜,月亮就變得白玉盤似的了。

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決定一起去公園散步賞月。月亮好明亮啊,走在公園陰暗的小徑上也能看見花草的樣子。一家人説説笑笑,月亮也鑽出了雲層,它也好象笑了哦!月亮一直跟蹤我們,我們走到哪,月亮也跟到哪。它還在跟我們玩捉迷藏呢,一會兒躲進雲裏,一會兒又探出圓圓的笑臉,正如李白的詩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我們坐在草地上,吃着月餅,望着月亮,我忽然想把這輪明月拍下來,於是拿出相機拍了下來。公園裏有很多人在放孔明燈,我們在小河邊也撿到了一隻,蠟還沒有燒完。舅舅把它重新裝好點燃,孔明燈又升上了天空。我還撿到了兩顆“鳥蛋”,這圓圓的果實放到眼前一看,跟今晚的月亮差不多呢!我真高興,爬上高高的巖石上快樂的唱着歌。

今年的中秋節,不僅月亮這麼圓,而且我也過得快樂無比。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

賞月作文 篇3

月亮姐姐、我來了,你準備好了嗎?中秋那一天,我早早的來到窗外,靜靜守候你的出現。

夜幕悄悄的拉起一層黑紗漸漸遮住我的眼睛,月亮姐姐你卻躲在他的後面遲遲不肯露面,也許你已收到秋風傳信,知道在人間還有無數和我一樣的孩子人,帶着對你的的憧憬,仰望長空,而月亮姐姐你正在忙碌着精心的打扮,你要把最美的自己留給仰望的孩子。

等啊!盼呀!秋風捲起擋在月亮姐姐面前黑紗,姐姐你穿着白雲做的羅裙,提着星星做的燈籠從黑暗中緩緩走來,時而用羅裙寬大衣袖掩面而行,時而偷偷探出半個頭望望這芸芸眾生的大千世界,顯得那樣的害羞,遮遮掩掩就是不叫我看清你的真面目,但是風兒這個調皮鬼似乎有意要戲鬧你,突然出現,一下搶走月亮臉上的掩面的輕紗-----我的眼前瞬間一亮,一輪金燦燦的明月出現在我的面前,月亮姐姐你是那樣美不勝收!

我靜靜凝視着掛浩瀚蒼穹的月亮,月亮姐姐一定是為了感謝孩子門今夜的守候,在浩瀚夜空跳起孩子喜歡的舞蹈,風隨雲動,雲伴月舞,姐姐在蒼穹之上不停轉換舞姿,看這是芭蕾舞,顯的高貴典雅,我還陶醉其中,突然卻變成民族舞透着熱情奔放,我還沒有緩神來,又變成了傳統舞是那樣端莊絢麗、我不停地讚歎月亮姐姐你一定就是傳説中的嫦娥仙子,你如童話般的美麗,叫我在童話般的月空中迷失。

夜深了,當我們揮手説再見的時候,月亮姐姐你依然高高掛在蒼穹,温柔看着我,不知什麼時候卻把祝福餘輝悄悄灑遍我的周圍,周圍的花花草草伴隨秋風輕輕搖晃,發出“沙沙沙”聲,彷彿在像月亮姐姐道謝,又彷彿是月亮姐姐在彈奏着一首輕柔的《月光曲》,悠深而美妙,在和我做最後的道別,此刻,有誰不為此情此景所陶醉?也許“此景只應以天上有,月亮憐我降人間,面對着美麗的月亮、迷人的月色,我做的只能是舉杯邀明月了,月亮姐姐明年中秋我還等你!等着你!

四年級:左芳寧

賞月作文 篇4

十五月亮十六圓,所以我十五日夜晚沒有賞月,十六日夜晚才賞月。

本來決定去鳳凰山賞月,可是路遠山高,害怕遇見鬼——我自小怕鬼。夜晚九點時我選擇了唐城路。唐城路也不錯啊,教人想起唐一人街。而在中秋時節,唐一人街一定是一條駐足和遙望、思念和祝福都特別隆重的街。

沒有云彩,沒有星星,月亮就那樣獨自掛在藍色的天空。整個天空都是它的,整個大地也是它的。桫欏樹似乎倒着生,樹下沒有吳崗,也沒有嫦娥和玉兔。

只有清晰的月亮和清晰月亮裏朦朧模糊的樹!

月亮多麼圓啊,好象圓圓的白色玉盤;月亮多麼白啊,好像最白皙的女人的臉;月亮多麼亮啊,蓋過了大地上繁華的燈光;月亮多麼靜啊,沒有言語,甚至沒有思考,似乎僅是一個心靈的空白、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瞬間……

最終,我感動於月亮的美麗:

美在博大。雖然只是一個小圓,一個無限大天宇裏的一個小圓,可是有着精深的樣子,讓人想到“博大精深”;

美在高貴。雖然和藹着美麗的面龐,白色的笑容表面淺鋪着温暖雅緻的淡黃,可是那和藹和温暖不是親切,而是寧靜,讓人看見微笑着的.蒙那麗莎;

美在自在。獨居天幕,恰似一朵奇葩,又如一輪美玉。那葩或玉獨佔天宇,沒有絲毫霸氣,也沒有絲毫萎一縮,也沒有絲毫寂寞與孤獨,而是安閒自在——自在地活與存在;

美在豐富。似乎一目瞭然:就那麼一個圓,一個圓,十分白,十分亮,一個圓!可是僅是圓嗎?瞧她沒有欲説還休,沒有冥思苦想,但是説在不説本身,思在思考之外——她是由無窮個省略號匯聚而成的——那無數個又白又亮的月分子呀,誰能讀透?誰忍讀透?

相反,她在以她固有的豐富,不動聲色地讀着芸芸眾生……

……

月呀,美麗的精靈!美麗的姑娘!美麗的哲人!美麗的美麗!美麗的我的讚美和嚮往!中秋時節,我仰望你,沒有哀思,只有盛美的心意。但是我依然要問候和祝福:我的朋友,今夜你可賞月?你可如我般看到今夜明月的美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月色!

……

此刻,我走出了唐城路輝煌的燈光,在唐城路盡頭的一片田野間停下來——我的仰望裏,天空的深藍色變成了翡翠綠,月亮的皎潔變作了水粉一紅……田埂上稻草燃一燒的青煙裊裊着,濃香着我周身的空氣……

今夜多麼盡興吧,然盡興之餘略有遺憾:沒有去鳳凰山賞月——那山上看月,一定別有一番情景;沒有去濱河賞月——那水上看月,一定別有一番滋味兒;沒有去北門河大橋賞月——那橋上望月,一定看得見月裏嫦娥?……來年彌補吧,呵!

賞月作文 篇5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逢這一天,親人們都要歡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今年的中秋節,我和父母走出户外,在樓下觀賞月亮。

仰望夜空,只見夜空浩瀚而遼遠,神祕而莫測,使人心胸豁然開朗。空中繁星點點,散發出銀色的光芒,那樣明亮,那樣美麗。他們排放的錯落有致,還一閃一閃的俏皮地眨着他們明亮的小眼睛,使人頓生憐愛之心。天空彷彿披上了一層銀紗,顯得高貴而典雅。月亮靜靜地掛在空中,像一個銀盤,透出莊嚴和肅穆。他將柔和的月光撒向大地,使人間充滿光明。它的表面有一層朦朧的薄雲,好像一層薄紗,披在月亮身上,恍如仙女下凡一般,美麗而端莊。我不禁想起蘇軾的一句詩:“淡粧濃抹總相宜”。我覺得用它來形容中秋的月亮,再合適不過了。月亮和它周圍的星星相互映襯,天上頓時呈現一派寧靜祥和、和諧美好的畫面。我們看得如痴如醉,內心充滿着和諧與美好。

開始吃月餅了,我輕輕地咬了一口,便覺香氣四溢,一股清香在空氣中流動,我貪婪地聞着、吃着,不一會兒,一個月餅便被我報銷了。微閉雙眼,一股淡淡的清香在脣齒間迴盪,內心清爽平靜,好不暢快!這時,爸爸提議説:“不如我們每個人説一句跟月亮有關的詩句,看誰説得多”。“好,我先來。”我自告奮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爸爸很快地説道。我也不甘示弱:“峨眉山月半輪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月…月…”,我答不上來了,想了半天,拱一拱拳:“還是老爸大人厲害,佩服佩服”。爸爸哈哈一笑:“過獎,過獎”。説罷,我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來,其樂融融。風也呼呼作響,彷彿也笑得前仰後合,樂不開支呢!親情的温暖與美好融入了夜空,觸手可及。抬頭仰望月亮,發現它更圓,也更亮了。

我四處望望,發現全家人出來散步的隨處可見。他們團聚在一起,享受着親情的温馨與幸福。雖然他們中有許多人可能很長時間都不能見面,但在中秋節這一天,他們都會盡可能地和親人團聚在一起,感受着温暖,感受着美好。中秋節,講親情撒在了每一個人的心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滿足的笑容。月亮,此刻也散發出更加美麗皎潔的光芒,普照大地,普照寰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時,我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向着月亮默默祈禱:“願世界上每一個家庭都團團圓圓,願世界每一個家庭都温暖幸福”!

徐徐睜開雙眼,我彷彿看見月亮笑了,笑得那樣甜,那樣美好……

Tags: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