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中秋的作文4篇

欄目: 中秋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79K

1中秋的暢想曲

有關中秋的作文4篇

親情一本字典,在它的體內,你能找到“歡樂”與“温暖”;親情是一顆明星,在漆黑的夜裏,能給迷途的心指引方向;親情是一根繩子,用它的身軀,把心與心緊緊地連了起來……

莎士比亞的詩句“對着悲哀微笑”説盡其中的苦況,傳出“笑的悲劇的情調”。

中秋節,是閤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何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別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別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一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氣氛,家的温馨,所有的歡樂都走向寂靜。父母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漸漸的習慣了這一切,總之黑漆一團活着,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能夠不為自己悲哀,哪能夠不痴痴地笑,笑裏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着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望着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衝動。

每逢中秋節時,心裏總有説不出的苦痛纏着,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笑之餘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後面有看不見的淚,説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裏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無法説清我內心裏的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説清也許只是多餘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美麗,道路旁的燈光普照着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顯得格外的美麗。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悦,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湧着,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並且進而相互在對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

中秋,沒有家人的陪伴我並不孤單,因為我同樣可以感受到幸福,有月光的陪伴,星星的閃爍,依然是那樣的和諧的美。那皎潔的月光的美,不僅是我,就連時間也會被它俘虜了,換種心態看同一件事會得到不同的解脱。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同的精彩。中秋,自己並不孤單,因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歡樂的氣氛,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2中秋節夜的`暢想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説,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説。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台灣的地震,它牽動着我也牽動着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温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温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3中秋賞月的遐想

每當中秋之夜,我總是迫不及待的跑到樓頂觀賞月亮。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上高掛。初生的月亮猶如雲朵一樣潔白,但是她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月兒是個善良的姑娘,她把光芒灑滿了人間,如給大地換了新裝,鋪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讓人們沉浸在柔和的月夢之中……

望着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微黑的瑕疵,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呢,還是嫦娥抱着玉兔在遙望人間?可是,瑕不掩瑜,月亮依然像一面鏡子,引起我無限的想象。

在中秋之夜,每當我咬口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似乎在月光照耀下更香更甜更有嚼勁了。這時,我聽到樓下孩子玩耍嬉戲的聲音,不禁到陽台處低頭俯視,幾個孩子提着燈籠,歡快地跳躍着,爽朗的笑着。記得小時候,臨近中秋,燈籠也成為我最美好的嚮往,提着燈籠玩遊戲,為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的色彩,可是,今年的月光下,在我的眼中,燈籠彷彿失去了以往的魅力。是啊!我忽然明白了,燈籠怎麼能和月亮相提並論呢?

在那時突然月亮被一層層的霧氣籠罩了,隱隱約約還看得到她散發出的淡淡光芒,她多麼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和我捉迷藏呢!在那時我又咬了一口月餅,不厭其煩的看着雲朵中的月亮。再過了一會兒,月亮從濃濃雲霧中鑽出一個頭,它那探頭探腦的神祕樣子,讓我更加喜愛它。

明淨如水的月亮,李白的《靜夜思》浮現在我的腦海!“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想遊子思鄉的情感應該就是在這種環境中產生的吧!由古至今,多少人歌頌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傳奇神話啊!天空,像是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而月亮,則是這畫卷上最吸引人的亮點!啊,如鏡的明月!

在明年的中秋之夜也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比如:懂得怎樣去觀賞月亮,品嚐月餅,體會其中的美和寄託的情感。在明年的月亮一定會很圓,因為它寄託着我的情感。想起明年的月亮該會多美啊!

4中秋遐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首《水調歌頭》拉開了中秋節的帷幕。中秋節的月亮真是時有時無,令人捉摸不透。望着一個如黑色幕布的夜空,我久久地凝視着。無月之夜十分神奇,它帶我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想象王國……

今年的月亮也許是太累了,累得早早地睡着了。中秋無月,令我心灰意冷。不僅是因為沒有了柔和月光的沐浴,還因為我又思念起了姐姐。我清楚地記得,9月2日那天,我還在睡夢之中,姐姐就在爸爸媽媽的護送下乘車去揚州上大學了。等我醒來,只有一間寂靜無生氣的房子,清晨的陽光彷彿也失去了光輝。雖然姐姐只離家才兩個星期多,但我卻感覺有兩年那麼漫長。平時因為總跟姐姐一起打打鬧鬧,因此感覺不到什麼是“人有悲歡離合”。但現在,姐姐去了揚州,我只能與她隔江相望。對親人的思念,使我覺得“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真是一點兒不錯。“姐姐,祝你中秋節快樂!”茫茫的黑夜,請將我的祝福傳達。

月亮到哪兒去了?一提到月亮,不禁使我想起了那個古老的神話--《嫦娥奔月》。茫茫的黑夜讓我的想象自由自在地遨遊。嫦娥,你是否依然端坐在冷清的廣寒宮裏,一面看着雪白的玉兔不停地搗長生不老藥,一面又用一雙憂愁的眼睛無奈地望着多彩的人間?我家附近早已飄滿了桂花醉人的芳香,難道是月亮上那一棵巨大的桂花樹散發到人間的嗎?大桂樹下的吳剛,你是否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用斧頭砍伐着永遠砍不倒的桂花樹?你的身旁是什麼?噢,是那隻蟾蜍。哎,它還在不停地吐着陽氣,上演着古往今來不斷變換的陰晴圓缺……

這時,一片樹葉拂過我的眼睛,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台灣--這個葉子狀的寶島,以前讀過的《台灣神遊》從我的腦海裏浮現了出來。我多麼想像作者一樣“神遊台灣”呀!這要在以前,別人肯定會覺得我是異想天開;可是現在不同了!有了兩眼來往的包機,我也能夠欣賞“日月潭”的一碧千里,享受“阿里山”的雲牽霧繞,品高山清茶,看花蓮奇石……台灣,快投入母親的懷抱吧!

…………

也許我説得太多了,但因情生月,因月生情,我又能如何呢?悲歡惆悵,分分合合……都隨清風明月、金桂飄香,灑落於蒼穹之中。

Tags: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