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

欄目: 中秋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6W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被喻為最有人情味、最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來源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1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2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3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4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節的來源作文5

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日子。

相傳在遙遠的古代,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強烈的太陽光把土地包括植物都給照枯了。有位叫后羿的男子把九個太陽給射了下來。留下了一個造福人類。事後他娶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妻子叫嫦娥。因為這件事,王母娘娘賜給他一顆神藥。後來他的徒弟知道他有一顆神藥,趁后羿不在去搶。嫦娥為了保護仙丹就吞了下去。嫦娥的身體突然變得輕盈盈的,慢慢飛上了天,飛上了月球上。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和后羿,就把這一天定為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八月節等。古往今來,人們常用“圓月”、“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異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皎潔的月亮來寄託遊子對家鄉深深的思鄉情意。正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句詩一樣思鄉。

説到中秋節,這讓我想到了蒙古族的中秋節習俗,追月節。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這樣畫面:潔白的月亮下,蒙古族的男女老少個個都穿着鮮豔的服裝,跨上高大的駿馬。在銀光閃閃的月光下奔馳在廣闊的草原上。皎潔如玉的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於西方。他們則朝西騎馬奔馳,緊緊追隨於月亮淡淡的足跡。

Tags: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