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的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彙編10篇

欄目: 元宵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彙編10篇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1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新年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於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裏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隻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裏防火把村子裏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大家,大家按照神仙的説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倖免於難。從此,大家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説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於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於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裏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綵,放篝火,於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台有8裏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製作了50000盞燈籠,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大家在裏面可以遊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大家也都提着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着香味,後面還跟着成隊列的仕女。大家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着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着牆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他人家的菜園裏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願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塗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塗,也有的在家裏一夥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詞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大家在一起快開心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大家都在元宵節裏得到了莫大的開心。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2

今年我在麗江,第一次趕上了元宵節和少數民族的棒棒會。

早上,我一起牀,洗完臉刷完牙,就開始幫助奶奶包元宵,和其他各族人們一樣準備過元宵節。我從奶奶剛和好的大糯米麪團上揪下一小團,把它按成圓圓的一小塊麪餅,再把糖餡放入麪餅的中間,包好搓成球形,就做成了一個個的元宵坯子。因為爺爺不喜歡吃糖,所以奶奶特地準備好了肉餡,包肉元宵。剛開始學放餡兒的時候,我並沒有放太多,但包起來之後,餡兒還是露出來了。我便仔細觀察奶奶是怎樣包的:原來她是先把麪餅中間按凹下去一個小坑,這樣就能把餡兒完全包住不再露餡了。

我們包好了所有的元宵坯子,再把煮元宵的水燒開,把元宵坯子放進開水裏去煮。過了一會兒,原本在水面下的元宵逐漸浮到了水面上來,奶奶説這浮上來的元宵就表示它已經煮熟了。於是我們把熟了的元宵都盛在碗裏。

再過一會兒,我們便圍坐在飯桌四面,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元宵早餐。由於我也參加了包元宵的勞動,今年的元宵我吃起來特別有滋味。元宵又代表團團圓圓,一顆小小的元宵,就代表着人們的心願。

棒棒會是少數民族人一個特殊節日,實際上它和元宵節是同一天,也可以説是少數民族人民過元宵節的活動之一。過完元宵節之後,年也就過完了,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春耕即將開始。我們少數民族的先民們,就會把木棒做成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或者玩具,拿到集市上和其他的人交易,因此就形成了棒棒會。這些年,隨着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棒棒會內容愈來愈豐富,規模也愈來愈大。

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文化廣場。作為棒棒會的內容之一,這裏正在舉辦花卉展覽和書法展覽。那些花形狀各異,有的還掛上了金、銀、銅獎牌。我仔細觀察了掛上獎牌的樹木,有的下半部分似乎都已經枯萎了,可是,上半部分竟奇蹟般的生長出了新鮮的枝幹和樹葉,甚至綻放着鮮豔而碩大的花朵。也許是人們讚賞它們堅強的品質,才給它們獎牌的。

書畫展覽室裏,有許多的名人書畫。那些字,個個都那麼生動形象,剛勁有力;那些圖畫都那麼栩栩如生。有幾幅最令我難忘:一幅是許多向日葵正迎着太陽茁壯成長,將來一定會為國家做出貢獻;還有一幅畫着一隻雄鷹,正在展翅飛翔,我彷彿看到了將來的希望。

看完書法展,我們就去昭慶市場趕棒棒會。一進來,除了買賣鋤頭把、鐮刀把、鏈蓋等傳統農具之外,還有買賣苗木花卉甚至大型根雕藝術品、工藝品的,有買賣飛鳥魚蟲的。還有大量肥沃的山基土:整車的、整袋的、成堆的,價廉物美由人挑選。還有人買賣各種造型的花盆:陶瓷的、細瓷的、木質的、塑料的、大的、小的、新奇的、古怪的,琳琅滿目,應接不暇。在一個地方,我們看到賣木頭兵器的人,妹妹順手買了一把寶劍,叫青龍劍。還有賣枴杖的,一根才十元錢,爺爺就買了一根。我們還買了三盆花,兩袋優質山基土。在趕會的會場裏,爺爺還遇到了他的很多朋友也來趕棒棒會,他們熱心交談,非常開心。

棒棒會象徵着春耕農忙時節即將來臨的情景。棒棒會又代表着我們麗江少數民族人民的勤勞、刻苦、而又享受着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快樂,這真是少數民族人民的一個神聖而又快樂的節日。今天,是我在麗江度過的第一個元宵節和棒棒節。所以,我感覺到今天不管做什麼事都非常的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3

難忘元宵感受傳統——元宵節活動感想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 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唐寅的詩句正應了今年元宵節的好天 氣,好天氣又感染了我們一家的好心情,吃過晚飯,早早領 着兒子,踩着皎潔的月光,去參加杜橋辦中心幼兒園組織的 元宵節活動。 正月十五"鬧"元宵,今年元宵節喜慶的氛圍早早就瀰漫 在杜橋辦中心幼兒園園區內。校區內處處洋溢着節日的喜 慶,一個個燈籠"從天而降",又依風搖曳,形狀各異,姿態 萬千,在如玉的月光中格外注目,我一家三口禁不住注目品 賞,流連忘返,這時徐老師看見了我們,喊我們趕快來教室, 我這才回過神,趕快領着兒子,快步趕到了教室,原來這裏 有更精彩的節目等着我們,差點捨本逐末,輕重顛倒了。

正式活動開始前徐老師首先宣讀了活動紀律、 安排和注 意事項。接下來熱騰騰的湯圓就被端了上來,原來第一項活 動是請家長和孩子品嚐湯圓,孩子們每人分到兩個湯圓,預 示着 20xx 健康成長,家長們是四個,預示着事事如意,合起 來又是六個,又映襯了中國傳統的六六大順之意,老師們可 真是煞費苦心,又感人至深啊!望着誘人的美食,我顧不上矜持點,猛咬一口,香甜四溢,滿口留香,偷偷斜眼望去家 長和孩子們都“狼吞虎嚥” ,吃相迥異。此時的教室裏徐徐 散發着香甜,空氣中處處飄蕩着幸福! 吃過湯圓第二項活動開始了,在徐老師的帶領下,我們 來到一樓園內,開始放煙花了,我心潮澎湃,兒子拉着我也 興奮的蹦了起來。首先,幾顆明亮的火星一顆接着一顆衝上 了灰暗的天空,剎那間,火星炸開了,變成了一朵朵五光十 色的巨大的花蕊,又好似一位美麗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灑 向了人間。令人滑稽的煙火像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又像 一隻只到處亂跑的老鼠從又粗又短的爆竹裏躥出來,飛來飛 去,數量越來越多,千絲萬縷,壯觀極了。有時候又像一團 團金色的火光“畢剝畢剝”地炸開來。紅的,黃的,藍的, 綠的,紫的各種各樣的顏色把天空打扮得絢利多彩,特別是 是紫色,那麼耀眼,使人心曠神怡。此時的天空已是光輝燦 爛,煙花更是光彩奪目,目不暇接(美中不足的就是通風不 好,有點嗆人) 。 接下來的一個環節可是我的“拿手好戲” ,也是我最享 受的環節,原來晚會的高潮來了,猜燈謎活動正式開始,我 領着兒子一連串猜了幾個燈謎,本想再看幾個,可看見那邊 兑獎處已經有人排隊了,於是趕快排隊兑獎,這才發現幼兒

規定每人只能猜一個的規定,只好選了一個(其實是選燈 籠) “東西南北上下均無事——打一安徽地名”的燈謎,迅 速跑到兑獎處,一口報出“六安”的謎底,喜獲此燈。這時, 再看周圍家長也是各顯神通,這邊,靈感一觸即發;那邊, 一擊即中;這邊,苦思冥想;那邊,歡喜雀躍;這邊,拿着 自己的卻猜出了別人的;那邊,一句不經意的提點卻柳暗花 明……沒有猜中的人不服氣的一次又一次嘗試,猜中的了卻 像嚐到了甜頭不能止步,歡樂的笑聲渲染着濃濃的節日氣 氛。 元宵晚會在猜燈謎活動中徐徐結束, 我依然沉浸在那火 樹銀花美麗的境界中, 久久不能平靜。 我真希望今後的生活, 也能象這煙花、燈謎一樣絢麗多彩。圓圓的月亮,相聚的情; 圓圓的花燈,歡樂的情;圓圓的湯圓,温暖的情;團圓的心 願,歲歲的情。“時令相催。又還是,元宵報春回。” 歡樂元宵節,讓我們在新一年,對待每項工作像猜謎一 樣,用心思考,快樂起航!李沛軒家長 20xx 年 2 月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4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徵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綵,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沿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綵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後,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户户都懸掛五色燈綵,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遊樂.喧鬧達旦,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舞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説,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敍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5

元宵節是一個熱鬧而又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春節熱鬧的氣氛剛剛結束,元宵節又來臨了。

關於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裏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隻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裏防火把村子裏的人都燒光。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們,人們按照神仙的説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倖免於難。從此,人們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説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於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於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裏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綵,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綵,放篝火,於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台有8裏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製作了50000盞燈籠,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們在裏面可以遊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們也都提着燈籠。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着香味,後面還跟着成隊列的仕女。人們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着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們一樣過元宵節。他們會在元宵節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兒燈。走百病就是婦女聚集在一起,沿着牆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橋必過,這樣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體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別人家的.菜園裏偷菜,希望自己將來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兒燈也不錯,是長輩或者親友給已婚未育的婦女送燈籠,祝願早生貴子。

在我們東北,家鄉的元宵節風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滾冰和打花臉。小孩在元宵節這天,要到冰上去打滾,意思是滾了冰身體健康,抗凍。打花臉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把黑色塗在手上,遇見誰就往誰的臉上塗,也有的在家裏一夥小孩互相打花臉,誰臉上最花誰就最好,就有好命運。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詞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們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們都在元宵節裏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6

湯圓,這是節日的食物,這種帶有濃厚節日色彩的食品,還是在專屬於它的節日裏食用更有家的滋味。

元宵,一個充滿了團圓和美的節日。幽黑無垠的深夜,手提着忽亮忽暗的花燈,藉着藏於黑雲中點點星光,待着家人的歸來……元宵節那攜帶着些許暖意的提在手上的花燈給元宵節又添了一筆暖意與温馨。

大街小巷,懸在細繩上的薄紙,上面用粗粗的筆寫着大氣的燈謎。孩童一手抓着晶瑩剔透的糖葫蘆,一手撓着頭,個個都嘟着嘴,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走在街角的大人端着熱茶,眼角向上翹着,一臉幸福沉醉的模樣。

但是,對於前兩樣我早已過了那年段,只有元宵的湯圓能讓人一飽口福了。

糯而不黏的皮,香而不膩的餡料,更令人回味的是因為其中滴入了我的一滴汗,沾滿了我的期待。

揉麪團,白白的麪糰加進了水變得膠着,我一邊將麪糰揉的均勻,一方面又不忘了玩,我不時掐出幾個小麪人,又將它們揉回一個又一個宛如石子的麪糰,樂此不疲。

看着我揉好的麪糰包着黑漆如墨的芝麻餡丟進了往上冒着裊裊輕煙,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出多時,芝麻湯圓被勺子輕輕地撈了上來,和着水澤,看起來猶如玉般晶瑩剔透。淡淡的黃酒香從瓷碗裏飄出,一股酸爽之意貫徹全身,神清氣爽。我毫不猶豫地扶起倚在碗邊的瓷勺,舀起一粒湯圓,柔光斜斜地照在湯圓上,湯圓柔韌的糯米皮彷彿在輕微的抖動,似想抖落這白如鵝毛,薄如砂紙的“外衣”,而將黑色的“本質”傾流出來。

我伸出舌頭觸了觸糯米皮,它“抖”得更厲害了,似在極力催促我趕緊將它吞食入腹。我也不客氣,將微熱的糯米皮咬破,黑漆亮麗的芝麻餡就跑了出來。我吐了吐舌頭,舌尖宛遭電擊!黑芝麻餡料格外的燙,倒是所料不及。那包裹着湯圓緩緩往上冒的白煙應是從皮內往外冒得吧!雖説被燙了下,但依舊瀰漫了滿嘴的香甜。

我毫不停息地吞了四五粒如小雪球大小的湯圓,在盡嘗其美好的同時,卻發現母親碗裏的湯圓跟我不同數,碗沿倚着一根瓷勺,似沒動過般。

“媽!”我皺起了眉,“怎麼吃這麼少?”我惱怒道。

“啊,我剛吃過,剛吃過。”母親笑着,含糊地敷衍到,一邊做出心滿意足的模樣。我在母親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翻了個白眼。

“多吃點!”我舀出兩粒仍飄着白氣的湯圓,不由分説地倒進了她碗裏,“今天是元宵節!你必須多吃。”我用一種義不容辭的語氣搬出了這道“不成文”的“法律”。

“就因為今天是節日,所以你才要多吃些。你剛才不是挺愛吃的嗎?再説了,你今天出力最多……”母親勸着我,臉上又露出了那慣有的笑容。

我皺着眉,一邊瞅着母親額頭上泌出的豆大的汗珠,一邊聽着耳邊滔滔不絕的聲音,宛如隔世。

我低下了頭——為了使母親不瞅見我微紅的眼眶。

“叮!”我的碗沒有來得一響,喚回了正在神遊的我。兩根瓷勺在我的碗裏安靜地躺着,只是靠左的那根緩緩地收走了,留下了三粒湯圓。

“好了,我吃飽了,你慢慢吃啊!”母親尚未等神遊的我反應過來便晃進了廚房。我低下頭,緩緩舀起了母親留下的三粒湯圓,放進了嘴裏。

這時,我不僅嚐到了節日的味道,更平常到了環繞着這三粒湯圓的絲絲愛的味道。猶如燙到我舌尖的芝麻餡,只不過,這次是牢牢地系在了我的心絃上,滾燙,火熱,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7

今天是正月十四。今晚華燈初上,皓月當空,萬里無雲。

在馬路兩旁、人行道邊,甚至連路燈上都有一個個漂亮、秀氣的花燈。家家户户也都掛起了紅燈籠。夜晚,這一盞盞花燈閃亮時,是多麼讓人愉快!

我跟媽媽從市委往家走,最熱鬧的地方要數城建局跟公安局門前了。

城建局門前人山人海,交通都堵塞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非常好看,有孔雀開屏燈、年年有餘燈、童男童女燈……最引人入勝的是一隻超級大的老虎,它的眼睛碩大,張開的嘴巴甚至可以讓我在裏面躺下睡一覺!大家紛紛在“老虎”前拍照留念。

公安局門前的燈也是車水馬龍,人們也是在門前拍照留念。最特別的是公安局門前的燈籠了。各式燈籠大大小小,在大門的正上方有一個體形碩大的燈籠,裏面十幾個小燈泡,我就奇怪:這麼大的一個燈籠,燈泡不會掉下來嗎?困惑的我抬起頭打量着它。啊,我看到大燈籠裏還有一個小燈籠!噢,原來如此。

元宵節除了看花燈就是猜燈謎了。我家門前就有猜燈謎的地方,猜對一個還有獎品呢!

今天一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猜燈謎。我猜中了好幾個,到了兑獎處兑了七道,結果全對了!經詢問才知道獎品是圍裙跟袖套,雖然不太滿意,但我還是抱着七套獎品開心地回家了。

分配獎品啦!“奶奶家兩套、姥姥家兩套,大伯家一套……”忙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的夜晚,我希望老師可以佈置一項特殊的作業——看月亮!因為十五的晚上,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地收拾開學要用的東西,哪有閒功夫看月亮呀!再説了“十五有月亮十六圓”嘛!

祝大家元宵節開心、快樂!

【篇八:元宵節】

這天是20xx年的元宵節,也是我盼望已久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吃元宵,放爆竹,看煙花。“吃元宵啦!”媽媽手裏端着熱氣騰騰的元宵,嘴裏高興地叫着,元宵象徵着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蜜甜,我嚼着綿綿的、沙沙的黑芝麻元宵,真是美在碗裏,甜在心裏。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湧來,各個臉上洋溢着節日的喜悦,我們隨着人流來到文化廣場,這裏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朵大菊花在空中驟然開放,從花芯中綻放出無數個色彩斑斕的花瓣,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出讚歎聲;緊接着一朵朵色彩各異的梨花在空中競先開放,爭奇鬥豔;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了,迸出無數個小圓點,接着無數個小圓點變成了無數個小蘑菇,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

看完煙花,我們隨着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神六飛天燈、奧運福娃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20xx年是虎年,花燈的主角是福娃跟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這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在説: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了!彩燈綻放着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兩條巨龍燈,它是這麼的雄偉壯觀,引來了無數攝影愛好者。

正在這時,爸爸叫我去放爆竹,點着爆竹,嗖嗖從竹筒中飛出了一個個“流星”,像天女散花,像火樹銀花,像流星飛滾,我的夢也想隨“流星”飛向藍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許多知識,實現我的嫦娥飛天夢!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8

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元宵湯糰,看花燈以及禮花,以及家裏的親人在一起,歡歡喜樂.出格是元宵節的黑夜,夜空中五彩的煙花在歡喜地舞蹈,何等沸騰啊!而玉輪姐姐悄然默默地站在他們旁邊,精心腸欣賞煙花的舞姿.

元宵節的黑夜,日頭方才沉落來,響徹雲天的鞭炮聲就從樓別傳了進來."開飯"媽媽開心腸一聲令下,我小鳥一樣地降臨飯廳的飯桌旁,哇,好豐厚的晚餐呀.滿桌的飯菜以及一陣子緊似一陣子的鞭炮聲已讓我愉快不已,吃過元宵晚飯後,媽媽以及父親説要出去看元宵節煙花,放許願燈(孔明燈)好開心喔,我都有點患上意忘形了.

降臨了大街上,街上燈火通明,只見人們的臉上都春風患上意的,到處都洋溢着歡喜的笑聲.天上時時綻放出五彩的煙花,飛來1個個許願燈(孔明燈)這一朵那一簇的,出格標緻,有紅的、綠的、藍的、粉的、金黃的……花團錦簇.我想,許多多少人都以及我的心情一樣,像這夜空中的元宵節煙花,心花盛開.

咱們終於走到了廣場.哇塞,這搭的人許多多少許多多少呀,兔燈,一盞,兩盞,三盞,四盞……許多多少呀,我都快數不過來了.那隻小灰兔燈最受接待,這個孩子摸摸它的頭,那個孩子摸摸他的腦殼,最後再以及它合張影.

今天的玉輪出格亮出格圓.夜空中的孔明燈,這邊有1個,哎,哎,那邊還有1個,看着看着,原來有許多多少呀,愈來愈多.紅燈籠一樣的孔明燈在夜空中飛,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越飛越小,直到恍惚患上看不見影.人們都有點衝動,拿脱telephone拍攝,只為留下她的靚影.

霹靂一聲,禮花像一條蛇竄上靛藍的天空,頓時在天上綻開,像1個大菊花,瞬間又消掉了.接着,禮花接二連三地升值班夜間守衞空,有的像彩色帶子,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1個個的心,我又感覺那個像一隻水晶鞋.元宵節之夜的天空成為了煙花的海洋,百花齊放,好標緻啊!

歡喜的元宵節,美麗無比的煙花,給咱們帶來了莫大的幸福,帶來了生活的美好,也給咱們孩子留下了歡愉的童年.

今天是2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玩。

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綵。市中心周圍四條寬闊的馬路上燈火通明,使整個城市籠罩在燈的海洋裏,到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氛。我們一家來到商之都門口,那裏圍着一羣人,裏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人羣中還搭建了一個露天舞台,上面有8個小孩在吹氣球看誰先吹炸。別看那些小孩十分瘦小,樣子有些弱不禁風,但吹起氣球來還是能露一手。在一旁的主持人手裏拿着麥克風不停的吶喊加油,使全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我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大廳內。大廳裏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湊上前一看原來是猜燈謎,猜到了就到總服務太兑現。我看了渾身都是精神,連忙拉着父母上二樓。到了二樓抬頭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燈籠,有些燈籠下面還掛着紅色的紙條,那上面寫的便是謎面。有的是打一個成語,有的則是一個字,有的則是一名球星的姓名,有的還是一本書名、一道菜名。形式各種各樣,讓人傷透腦筋。到了賣內衣的地方有一個謎面讓我一看就知道謎底:水上健兒(打一成語)我猜的是如魚得水,因為這則謎語曾在電視上播過。正當我興奮的準備到總服務枱報謎底時,爸爸的一句話讓我猶豫不決:“肯定不對,‘如魚得水’和‘水上健兒’有什麼關係?”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記得是對的呀,對,要相信自己。於是我滿懷信心的來到總服務枱,還沒等我開口工作人員就説:“7:30已經過了,不在進行活動。”哎,真是後悔莫及呀!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9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説:傳説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另一則傳説則和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的個性既善良又風趣。如果宮裏有誰得罪了漢武帝,總要靠東方朔來講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漢武帝覺得有點無聊,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的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沒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於是才來投井。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這一天,東方朔出宮後,便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個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你們若看到一個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説:我是領旨來燒長安的。玉帝還要站在南天門上觀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漢武帝一看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雙親、妹妹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六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1100字 篇10

今天是元宵節,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説好了晚上去看煙花,焰火太美了,真不知道叔叔們是怎麼做出來的,聽爸爸説焰火的花葯裏摻雜了好多種金屬,具體的原理我上高中後就會明白的。看來學習知識是多麼的重要了,生活中到處都是知識啊!我喜歡焰火,因為它美得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五彩斑斕,多姿多彩。

一整天天都陰沉沉的,似乎誰惹老天生氣似的,北風呼呼的颳着,不時捲起地上的樹葉,難道天上也有小羊要吃草嗎?窗户縫裏偶爾透過來的冷風在提醒我:門外很冷。我不由得縮了一下頭,還是在房子裏玩吧。可是當我目光轉向綠地裏仍頑強生長着的三葉草時,我感到爸爸對我説過“世上沒有絕對的事”真的太對啦,在這一片肅殺的冬天有這麼一絲綠意不正説明這麼一個道理嗎?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成績差就氣餒,什麼都是在不停的轉換的。看———還有有幾隻小鳥,它們是在忙着給它們的孩子尋找食物吧?

不覺白天就過去了,天慢慢暗了下來,趕緊吃飯,吃的元宵,遠沒想象中好吃,急着看煙花呢,湊合着吃吧……我催着爸爸趕緊出門,因為我聽見外面嘭嘭的響聲了。我拿上我的煙花,和爸爸就往外走,剛打開門,呼———寒風夾雜着雪花撲了我倆一身,只顧在屋子裏玩啦,沒想到雪下起來啦,鵝毛似的雪片被狂風吹的團團打轉,不時的往我的脖子裏鑽,地上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雪———下的可真快。可是我反而更興奮了,因為我喜歡雪,不管多麼瘋狂的暴雪我都喜歡。可是爸爸説雪太大太冷不要出去了,等雪小了再出去 玩吧,我就先在院子裏放了我的煙花,太沒勁了,不刺激。我就盼着雪趕快停下來,可是雪分明就沒停的意思,紛紛揚揚的下個沒夠,雪還會停嗎?別耽誤了我看焰火啊!眼看着連樹木也戴上了白色的大帽子,大地上漸漸也見不到其他的顏色啦,放煙花的聲音雖然比往年的稀少,可也漸漸的多了,遠遠地也能看見美麗的煙花在漫天的風雪中開得更絢爛了。我們決定戴上帽子出去看一會兒,剛出門就被灌了一脖子雪花,吸了幾口涼氣,感覺很刺激,路上不滑,腳印很少,雪把漆黑的夜晚映射得很亮,漫天的風雪像發瘋的魔鬼在瘋狂的飛舞,偶爾有些雪花鑽進我的脖子裏,可這並不影響我看花的熱情。

大街上行人稀少,偶爾有幾個人匆匆走過,看樣子不像是專門看花的。我左右看了看,人少放花的也少,多少有些失望,只能偶爾看到遠處有幾束騰空而起的煙花,稀稀落落的不成氣氛。繼續往東走,漸漸有幾個人了,還有拿着花的,好啊!出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儘管北風夾雜着雪花把人們吹的頻頻轉頭。煙花升起來了,一束、兩束……奼紫嫣紅,爭奇鬥豔。煙花在風雪的映襯下顯得特別美麗———天女散花,對,這就是天女散花。半空中的雪花在煙花的照耀下格外漂亮,真是雪花與煙花共舞,炮聲與風聲齊鳴。連爸爸也説從沒見過如此美好的景色,是啊,能有幾個元宵雪夜啊!我覺得我很幸運,你説呢?雪依然很猛,放花的明顯比去年少得多,可能在這樣的元宵雪夜觀花心裏真的很幸福,這不爸爸喊我我都不想回家呢!看———遠處的雪花被風吹成了一團兒,它們也在慶祝節日嗎?

風雪激盪撲向我的臉,眯上眼———遐想:與風雪煙花飄蕩———藍天———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