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高中關於快樂的元宵節為話題的寫事作文1200字

欄目: 元宵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38W

  每個地方的元宵節活動都不一樣,你們家有什麼活動呢?小編在這裏分享幾篇關於快樂的元宵節的作文,祝大家新年快樂,元宵節快樂。

高中關於快樂的元宵節為話題的寫事作文1200字

潮州的元宵節_1200字作文1

歷史上的潮州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方圓不過百里,人口不過十萬,卻籠罩着釅釅的獨特民俗,其中最為特殊的是當地的語言、戲劇和飲食習慣。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其知名度,影響力,在當代中國,實在找不出第二個地方能和她比。潮州話、功夫茶、牛肉丸、潮劇…誰人莫知?

話歸正傳。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潮州人傳統過節的時間,住在城裏的人春節就是春節,元宵就是元宵,春節拜年,元宵鬧花燈,春節是重點,元宵鬧花燈雖也鬧出“元宵燈下看佳人”的<陳三五娘>這齣戲,而真正的元宵節,卻遠沒城外的好玩、熱鬧,城外的,春節照例也要祭祖,走家過户串門拜年,但簡單多了,真正鬧起來的,是元宵節。

潮州城外,一條村是一個姓,一條村裏的人,十幾二十代前,往往都是同一個老祖宗,於是,在元宵節祭祖,就成了全村人的共同節日。每條村都有自家的祠堂,供奉自家的列祖列宗,年前,村裏主事的“老大”就要燒香放炮請示祖宗,用抽籌的辦法,抽某一天出來過節,抽中的時間不一定就是正月十五,可能是十六,也可能是十七、十八…

住城裏人的多數是從城外來的,俺家爺爺就是。所以,俺家的祖宗木雕像現在還高高端坐在城外某地的祠裏。過元宵的日子,凡是子孫後代通通要趕回自家的村裏,此時整條村人頭湧湧,喜氣洋洋,吉時一到,女人都全閃進裏屋,男丁全部集中到祠堂門口的曬穀場,人不分老幼,不分級別,只認各家各户的輩分序列,照例由“老大”先上三根兒臂粗細的香,接着三通炮響,黑鴉鴉的老幼男丁全都就地跪倒磕頭,全村頓時一片寂靜,緊接着鼓樂齊鳴,大吹大擂,每八個壯丁抬一乘轎子,列祖列宗的十幾座木雕像各安坐一乘,從祠堂魚貫而出,形成一支大隊伍,此時全村鞭炮齊鳴,硝煙滾滾,女人們也可以出來了看熱鬧了,安坐轎裏的“大老爺們”由鑼鼓開道,沿着村道,緩緩繞得一圈。

這一天,也是全村數千人人團聚的一天。很久沒見面的親戚一家家串門聊天,互送紅包,喝功夫茶,抽煙,吃炒?條,還吃各種“紅桃?”、糯米?…那種親情,那種熱乎,真是沒得談,誰讓大家都是親戚呢!

一般的遊街是上午一趟,晚上又來一趟,晚上的更熱鬧,又是點篝火,煙火也搬出來放了,接着是唱大戲,請來的潮劇團,在祠堂的對面搭台,演的是通宵戲,風雨無阻地演,全村老少幾乎都在曬穀場過完這一天。

“以家族為單位,高度團結”是潮州人固有的習俗,當年小日本殺到潮州,大家早都逃到鄉下,留了一座空城給他們,小日本到鄉下找吃的,結果是大吃苦頭,最後一步也不敢踏出城門外。

改革開放之初,被禁了近三十年的祭祖活動苗頭重現,窩囊了幾十年的農民早就想抬祖宗出來遊街出來沖沖晦氣,拾回本家當年的榮耀。嚇得當時的地方官員團團轉,先是到鄉里懇求大家別搞,禁不住只好捉人,把“鄉里老大”一個個逮起來,誰知各村祖宗留下的的規矩是倒一個就必須有人頂上,乍捉也捉不完,最後出損招,把祠堂裏的木像全沒收,哈哈,你猜那些農民兄弟乍辦?記當時他們是找個木頭刻個牌又端出來…

住在鄉下的大多早婚,俺七八歲時第一次參加這類迷信活動,當時一邊收紅包,一邊是很多親戚對着俺喊“老舅新年好”。現在要是回去,可能都可以做“祖舅公”了。

元宵夜_1200字作文2

又是一年元宵佳節。觀燈、放鞭炮、看焰火成了我最掛心的事。因為兒子五歲了,沒有比這更讓孩子開心的了,我也很樂意。作為父親,望着孩子燦爛的笑容,那種幸福的感覺真的無法形容。這些天,工作很忙,一回到家,兒子總撲到我懷裏:“看紅火去!”兒子眼睛睜得大大的、手舞足蹈的樣子煞是可愛。我想,一定要抽出時間好好陪陪孩子。

正月十五晚上,我們這裏是最熱鬧的了。爸媽早早地包好了餃子,煮了湯圓,催促着早些帶孩子去看熱鬧。於是,我記起了小時候我們姐弟四個跟在父母身後看紅火的事。那時,我們都很小,紅火也並不像現在這麼多。只記得天很冷,人卻不少,很擠。那急切地想看紅火的心情,還依稀記得。原來,一代一代就這樣過着。我是很容易動感情的人,望着媽媽細心地給孫子穿上厚厚的衣服,用額頭輕輕碰碰孩子紅撲撲的小臉。本來是很熱鬧、很高興的時候,我的眼睛卻有些潮濕。媽媽忙了一整天,有些紛亂的白髮顯得格外的晃人的眼。爸爸坐在桌邊的椅子上,眯着眼,笑着不説話。我穿着厚厚的警用大衣站在旁邊,插不上手。是啊,我們姐弟都長大成人了,也做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今,爸媽年歲大了,因有病,只能小心翼翼地走路,也不怎麼上街看紅火了。天冷了,就只能待在家裏,送我們出門,等我們回來。

彩車閃着炫目的光,鑼鼓的鼕鼕聲震人耳膜,那亮徹天空的焰火,向夜空拋灑着繽紛的華光異彩。街上的人很多,大一點的孩子三三兩兩、歡天喜地地竄前竄後,情侶們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旁若無人地在人羣中擠來擠去,大人們總是牽着孩子們的手,孩子們的小手裏挑着小紅燈籠或脖子上掛着忽閃忽閃的跳跳燈,或藍、或黃、或紅。街邊的飯攤不用吆喝也忙得不可開交,賣糖葫蘆的、賣氣球的,生意也格外好,那街兩邊的店鋪亮亮堂堂地掛着燈籠。披紅穿綠的、敲着大鼓戴着大頭娃娃面具遊行的人們,在擁擠的人羣中、燈光下格外的賣力。猛地回望人羣,那一雙雙眼睛在燈光下飄着神采,那發自心底的笑容綻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全然忘記了平素裝扮慣了的職業面具。兒子“爸爸,抱我,抱抱我”的甜甜的聲音敲擊着我的心。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下,我的心也在起伏。我抱着兒子,兒子的手摟着我的`脖子,時不時地把臉蛋貼着我的臉。兒子穿着新的黃色唐裝,外面着紅色的小馬夾,嫩嫩的臉上機靈可愛的大眼睛撲閃着,手裏攥着飄着音樂的紅色蓮花燈,不時地引來路人關注的目光。街上行人的臉上洋溢着笑容,是演員,也是最好的觀眾。“做人真好!”我不由得從心底裏發出這樣的感慨。

元宵夜,鑼鼓暫歇。睡夢中,我被陽台上閃爍着的彩燈喚醒,黃顏色的、紅顏色的、綠顏色的小小的彩燈次第移動着,在靜靜的夜裏傳遞着歡快的節日氣息,遠處還有幾聲燃放的鞭炮聲。夜,更顯得寧靜了。注視着孩子甜甜的、可愛的小臉,親親兒子撅着的小嘴,兒子夢囈“我更想爸爸了”。攬着孩子暖和的、柔柔的身體,想着孩子念古文《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時的頑皮樣子,想着孩子聽《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故事時那稚氣的發問:“她怎麼沒有爸爸媽媽呢?......”

年年歲歲元宵節,讓人首先想到的是炫目的彩燈,夜空中綻放的焰火。然而,真正讓我難忘的卻是那種最真、最純的親情,人性中的質樸、純真、善良,以及那些愛情、友誼、美麗、智慧......等等一切最光輝的東西。做人真好!想起來總讓人感動,也讓自己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沉穩,也更有力量。

在麗江過元宵節趕棒棒會_1200字作文3

今年我在麗江,第一次趕上了元宵節和納西族的棒棒會。

早上,我一起牀,洗完臉刷完牙,就開始幫助奶奶包元宵,和其他各族人們一樣準備過元宵節。我從奶奶剛和好的大糯米麪團上揪下一小團,把它按成圓圓的一小塊麪餅,再把糖餡放入麪餅的中間,包好搓成球形,就做成了一個個的元宵坯子。因為爺爺不喜歡吃糖,所以奶奶特地準備好了肉餡,包肉元宵。剛開始學放餡兒的時候,我並沒有放太多,但包起來之後,餡兒還是露出來了。我便仔細觀察奶奶是怎樣包的:原來她是先把麪餅中間按凹下去一個小坑,這樣就能把餡兒完全包住不再露餡了。

我們包好了所有的元宵坯子,再把煮元宵的水燒開,把元宵坯子放進開水裏去煮。過了一會兒,原本在水面下的元宵逐漸浮到了水面上來,奶奶説這浮上來的元宵就表示它已經煮熟了。於是我們把熟了的元宵都盛在碗裏。

再過一會兒,我們便圍坐在飯桌四面,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元宵早餐。由於我也參加了包元宵的勞動,今年的元宵我吃起來特別有滋味。元宵又代表團團圓圓,一顆小小的元宵,就代表着人們的心願。

棒棒會是納西族人一個特殊節日,實際上它和元宵節是同一天,也可以説是納西族人民過元宵節的活動之一。過完元宵節之後,年也就過完了,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春耕即將開始。我們納西族的先民們,就會把木棒做成各種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或者玩具,拿到集市上和其他的人交易,因此就形成了棒棒會。這些年,隨着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棒棒會內容愈來愈豐富,規模也愈來愈大。

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文化廣場。作為棒棒會的內容之一,這裏正在舉辦花卉展覽和書法展覽。那些花形狀各異,有的還掛上了金、銀、銅獎牌。我仔細觀察了掛上獎牌的樹木,有的下半部分似乎都已經枯萎了,可是,上半部分竟奇蹟般的生長出了新鮮的枝幹和樹葉,甚至綻放着鮮豔而碩大的花朵。也許是人們讚賞它們堅強的品質,才給它們獎牌的。

書畫展覽室裏,有許多的名人書畫。那些字,個個都那麼生動形象,剛勁有力;那些圖畫都那麼栩栩如生。有幾幅最令我難忘:一幅是許多向日葵正迎着太陽茁壯成長,將來一定會為國家做出貢獻;還有一幅畫着一隻雄鷹,正在展翅飛翔,我彷彿看到了將來的希望。

看完書法展,我們就去昭慶市場趕棒棒會。一進來,除了買賣鋤頭把、鐮刀把、鏈蓋等傳統農具之外,還有買賣苗木花卉甚至大型根雕藝術品、工藝品的,有買賣飛鳥魚蟲的。還有大量肥沃的山基土:整車的、整袋的、成堆的,價廉物美由人挑選。還有人買賣各種造型的花盆:陶瓷的、細瓷的、木質的、塑料的、大的、小的、新奇的、古怪的,琳琅滿目,應接不暇。在一個地方,我們看到賣木頭兵器的人,妹妹順手買了一把寶劍,叫青龍劍。還有賣枴杖的,一根才十元錢,爺爺就買了一根。我們還買了三盆花,兩袋優質山基土。在趕會的會場裏,爺爺還遇到了他的很多朋友也來趕棒棒會,他們熱心交談,非常開心。

棒棒會象徵着春耕農忙時節即將來臨的情景。棒棒會又代表着我們麗江納西族人民的勤勞、刻苦、而又享受着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快樂,這真是納西族人民的一個神聖而又快樂的節日。今天,是我在麗江度過的第一個元宵節和棒棒節。所以,我感覺到今天不管做什麼事都非常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