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關於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欄目: 元宵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1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熱鬧,熱鬧而美麗。有名的鋪子都掛出幾百盞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燈來。有走馬燈、圓角燈、蓮花燈、大紅燈籠……就在那天裏,我和爸爸媽媽去逛了燈會。

一進街道,就看見了擁擠的人海;聞到了美味佳餚的香味;聽見了喧鬧的嘈雜聲。我們在人羣中慢慢地“蠕動”着,美國一會,一隻只外形美觀,製造精細的燈籠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和爸爸媽媽走進前去,各色各樣的花燈上都彩繪着《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的所有故事。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馬燈。

一隻只馬形燈放在一起似乎是萬馬奔騰十分壯觀。走馬燈是用印紅的紙折出來的。馬的前蹄上揚,馬頭向上,馬尾垂下,像是真的一樣。栩栩如生,形態逼真,讓人看了讚歎不已。燈上映着兩位豪爽之雄,兩人坐在酒家中盤着腿,雙手舉着酒杯痛飲。

接着,我便看到了我最愛的環節—猜燈謎。我打開紙袋拿出了燈謎的題目:加水變成汪洋大海,加木變成草木花香。

我摸着下巴,皺着眉頭,心裏唸叨着“加水變成汪洋大海,加木變成草木花香是什麼呢?”難道是“對”?不是呀!加三點水就不是字了呀!我思索片刻。

突然靈光一閃,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每”字,哦對了。“每”加上三點水就是“海”,加上“木”就是“梅”啊!我怎麼沒想到呢!我大聲地報出答案。這題真是出神入化,暗藏玄機啊!

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元宵節,因為這個節日有一隻只惟妙惟肖的燈籠和耐人思考的燈謎。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2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湯圓、猜燈謎可有趣了,今天我們家就舉行了一場燈謎遊戲。

吃過圓圓的、甜甜的湯圓,我們就開始玩猜燈謎的遊戲了。只聽媽媽説:“妹姐多,蓋紅被,挨着睡,不到秋天不出來。打一水果。”“石榴!”弟弟大喊。爸爸又問:“佳人離去,椅木憂傷。打一字。”我想了想説:“桂!”媽媽微笑着又問:“百裏挑一,打一節氣。”姥姥急忙説“白露!”媽媽又問:“天哭了,打一名詞。”我不太確定地説:“天……空?”媽媽點了點頭。

做完遊戲,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弟弟去公園看花燈了,裏面有好多人,真熱鬧。小朋友們在公園裏一起玩耍,大人們在一起有説有笑。我和弟弟跑到河邊看到一艘大花船,我急忙叫上爸爸媽媽。爸爸説:“走,我們上去看看!裏面應該有許多你們想看的、想玩的。”我們來到船上,我看到好多人在一起玩遊戲,大人和小孩一起在玩老鷹抓小雞,我們很快也加入到裏面了,玩得真開心!我們還去猜燈謎了,有好多我不知道的,爸爸説:“孩子,回家了要多看看書,多瞭解一些字和詞語的意思,慢慢的你就懂了。”我點點頭。

今天的收穫真不少,也學到了好多知識,我的“詞庫”又增加不少,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用的人!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3

今天是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元宵節,晚上,我戴着紅彤彤的“小牛角”髮夾,左手提着用紙做的小燈籠,右手拿着帶燈的魔法棒,快樂的穿梭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

一個個煙花帶着紅紅的火星竄上天空,只聽得“嘶、嘶”幾聲,夜空中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紫色的牽牛花,有的更像是從銀河上落下的繁星……真是絢麗多彩!

“咚咚嗆、咚咚嗆”,震天的鑼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我們跟着人羣來到鑼鼓隊的旁邊,“哇!”只見他們穿着綵綢的表演服,用毛巾紮成兩個小牛角,濃粧豔抹的好精神呀!震耳欲聾的鑼鼓聲,歡快優美的秧歌舞,生龍活虎的舞龍隊,給這個元宵節帶來了歡快的氣氛。人們擠來擠去,爭着要看他們的風采呢!人羣中不時發出驚歎聲和鼓掌聲,大街小巷到處閃爍着“小牛角”的光芒,看來今年真是“牛氣沖天”呀!

今年又增加了一個慶祝元宵節的時尚項目——放孔明燈。你看!伴隨着五彩繽紛的煙花,一盞盞“紅燈籠”“黃燈籠”“白燈籠”冉冉升起,飛向高空。傳説孔明燈又叫許願燈,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願望,我帶着一盞紅色的孔明燈來到醫院,為住院的爺爺放飛我們的祝願,希望爺爺早日康復!

我們來到樓下,拆開包裝,把紙製燈籠張開,寫上祝福爺爺的心願,然後點燃蠟燭的四個角,熱氣立即充滿燈內,孔明燈帶着我們的祝願,隨風飄到城市高空,猶如星星點綴天空,真是好看!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4

當人們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悦中時,餘興未盡的又迎來了中國另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人們稱夜晚為‘宵’按照中國的傳統,在這一天里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還要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囍猜燈謎,共吃夜宵,閤家團聚,共慶佳節。

今年也不例外。元宵節的夜晚,我和媽媽來到了街上。街道上人山人海,在一家大超市的門前,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我和媽媽連忙擠了過去,你那裏早已圍得水泄不通。我抬頭看到一張謎紙:我的心——打一字。我心裏想:我就是吾,吾字加一個豎心旁就是“悟”字。我連忙把謎紙揭了下來。擠到閲獎處對答案,果然對了,經過我和媽媽的擠次腦力大作戰,我們抱着五六件禮物回家了。

回到家,我們全家圍着吃元宵,媽媽把煮好的元宵端到了每一個人的面前,那熱騰騰的的元宵温暖着每一個人的心。爸爸説:“這吃元宵也是有學問的。四個表示四喜臨門,把個表示八面玲瓏,十個表示十全十美。”隨着爸爸的話,我把元宵送進了嘴,那餡甜到了我的心裏。

吃過元宵,大家都來到樓頂,一邊看煙花一邊閒聊,大家都沉浸在了節日的歡樂中,到處都洋溢出一種愉快的氣氛。

元宵,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滿月,它寄託着人們的美好心願,象徵着閤家團圓。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和和睦睦。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5

正月十五鬧花燈,真是開心極了!

那天晚上,天還沒有黑下來,我和哥哥急匆匆地吃過飯就一起跑到院子裏放禮花。我先放了一個禮花,這個禮花是圓形的,我把它放在地上,點燃導火線,一會兒,只聽“嘣”的一聲,禮彈破筒而出,飛向天空,接着,又聽“嘣”的一聲,禮彈在高空中炸開了花,先像個大雪花,接着變成了閃閃發光的大菊花,又變成了五顏六色滿天的花,美麗極了!哥哥也放了一個禮花,和我的一樣。

我們歡呼着正準備繼續放禮花,媽媽叫我們去放孔明燈,因為有人放的孔明燈已經升到半空中了。

哥哥從媽媽手裏接過一隻孔明燈,把裝着海綿的石蠟,用打火機燒着了,石蠟在孔明燈下面的燈座上燃燒起來;我提着孔明燈的塑料燈罩,看燈罩慢慢地膨脹起來,膨脹成一個大圓球的時候,我鬆開手,孔明燈像一隻傷還未好的小鳥,搖搖晃晃地飛上天了。我和哥哥又放了幾個孔明燈,我還默默地一一許了願,心裏爽極了!

放完孔明燈,我和哥哥又去放禮花。這時,放禮花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天空中到處都有升起來的禮花,五彩繽紛,此起彼伏,整個天空通明通明的,就像花的海洋。

我們的禮花全部放完的時候,已經到了夜裏11點鐘了。媽媽讓我們去睡覺,我躺在牀上激動得翻來覆去的,怎麼也睡不着,一直到了很晚很晚。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6

正月十五已經過了好幾天了,但我還回憶着那段包元宵吃元宵的經歷。

那一天我和媽媽去商店買做雨花石元宵需要準備的東西,有面粉、可樂粉、芝麻陷,先把一團面把它和好,為了不讓面粘,能夠把麪粉灑在面裏,然後再把面從中間切開,把可樂粉放到一邊的面裏,再把兩團面做好,再把褐色的面放到白麪上,把面分成四份,然後取出其中的一份做一個小餅,然後把芝麻餡放進去,然後把口封好再團圓來就能夠了,元宵能夠有大有小,有粗有細,這樣才像真正的雨花石元宵了。

煮時用下頭漏的勺子把雨花石元宵慢慢地把放到鍋裏,煮時要用熱水煮,煮的時間要半個小時,因為皮有點厚,等了10分鐘、5分鐘、3分鐘……我很想快點吃上雨花石元宵。

不一會元宵出鍋了,我先把元宵用漏勺盛起來,再用勺子盛一碗水,把雨花石元宵放到碗裏,想用筷子夾起來吃,可是媽媽看到了,攔住我,説:“此刻雨花石元宵很燙要用勺子慢慢的吃,”我忍着,我拿起小勺子,輕輕地盛一個,然後慢慢地吹了一下,再細心翼翼地把雨花石元宵放到嘴裏,吃了一下,真是太好吃了,真是美味呀,看着這既漂亮又好吃的雨花石元宵,我又想再吃一個,我又慢慢地品嚐這“神奇”的元宵,這元宵是我自我包的,我吃着元宵不禁笑了起來。

經歷了這一次包元宵、煮元宵、吃元宵的過程。我覺得第一次包元宵我很有收穫,明白了媽媽以前是那麼辛苦地為我們做飯是多麼不易,我們做孩子的要幫父母做家務。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7

盼早盼晚,終於盼到了元宵節,我們可以吃滑潤的元宵了。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元宵。來到元宵櫃前,媽媽拿起一袋兒又放下一袋,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您為什麼拿一袋放一袋兒?”媽媽搖搖頭説:“咱們家共有六個人,這些都太少,不夠吃。”我一眼就看到了一袋元宵多的問媽媽:“這一袋能行嗎?”媽媽説:“就這袋。”付了錢我們回家了。

到了家裏,媽媽把包裝撕開,把元宵倒進沸騰的水裏,我説:“這些元宵都好小啊。”媽媽笑着説:“過一會兒,奇蹟就會發生。”元宵像小魚一樣在水裏游來游去,可絲毫沒有變大,但元宵越變越光滑了,我無奈地走開了。過了五分鐘,媽媽大喊道:“開飯嘍!”只見媽媽端着碗從廚房走出來,把碗放到桌子上。我左手拿勺子,右手拿筷子,把元宵放在勺子裏,用筷子夾破,那濃濃的黑芝麻馬上流了出來。我一口就把它吞到了肚子裏,笑着説:“真好吃。”爸爸一口吃一個,元宵馬上就被吃完了,姐姐一半一半兒地吃,生怕馬上就把元宵吃完。爺爺狼吞虎嚥,像一匹餓了很久的獅子一樣。媽媽則慢慢地吃,怕被噎住。爺爺和爸爸是吃得最快的,因為他們一口一個。我邊吃邊説:“要是能天天吃元宵,那就太完美了。”姐姐笑着説:“就你,兩天還要把你肚皮吃破呢。”我摸着肚子説:“我肚子大吃不破。”姐姐反抗:“你試試。”我只哼了一聲就走了。

元宵節過去了,可是元宵的味道卻留在我的記憶中,一直忘不掉。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8

正月十五元宵節,早上,我看見姥姥揉麪團嫻熟的翻過來,掉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為所欲為。還時不時的讓我按住盆,倒下開水,麪粉成型了。姥姥開始做湯圓了,她先取出一小塊麪粉團,在中間開個小洞,雙手有節奏的將一個小洞變成一個大洞,在洞裏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將四周的麪粉往洞裏靠,洞又沒了,我認真地學習着,一眨眼功夫,二十個湯圓可以放入鍋裏了。湯圓在沸水中翻滾着,再慢慢浮上來。湯圓好了,我盛了一碗,剛吃一個,一種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開來,好吃極了!

晚上,我們一家去公園,那有燃燈的、踩高蹺的和舞獅燈子的,各處都充滿着快樂的氣氛。不知誰説一句:“看這邊的花燈多漂亮啊!”我們順着聲音望去,哇!花燈的顏色各種各樣,有黃的,粉的,綠的,藍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極了!這邊還有猜謎大會呢!我也擠了進去,還猜中了兩條燈謎呢!

對了,説到這裏,大家還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吧!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農曆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節日文化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漢代,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有又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天瞭解到這麼多知識,我很高興,我希望下次還過這麼快樂的元宵節。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9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就要到了,你知道元宵節名字的來歷嗎?“元”是開始的意思,而“宵”就是夜晚,有一個詞語叫“良宵美景”,這一年最早的良宵美景是什麼時候呢?當然是正月十五啦!

元宵節這一晚,街道上張羅着大大小小的花燈,走在街上,宛若遨遊在燈的'海洋中。花燈是元宵節最美的風景了!花燈的形態各不相同,寓意也各有千秋,比如街上掛的芙蓉燈,它的諧音為“福榮”“富榮”,象徵新的一年榮華富貴,福至榮啟;小朋友們提的玉兔燈,令人聯想到天上的玉兔祈福平安;當然還有今年的生肖大使玉犬燈,寓意着戊戌鼠年旺旺發財……燈火通明的大街上,賞燈的人們真多雅,他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富足舒心的笑容!

在這個皓月當空的夜晚,千姿百態的煙花在天上爭奇鬥豔。這些煙花有的像雙龍戲珠,有的似銀蛇亂舞,還有的像百花初放……絢麗多彩的煙花,不正是春天開放的第一叢花麼?

在浩渺的天空中,飄着一盞盞孔明燈。這一盞盞孔明燈,好似一隻只遨遊在夜空中的夢境之船,正向那遙遠的月亮駛去,又好像天上的嫦娥,把桂花的花瓣撒在了夜空中。這夜景,真是太美了!

賞燈歸來,一家人圍坐在自家的院子裏,品嚐着美味的元宵,看着天上的煙花,望着明亮的月亮,月色如水,煙花和月光相互輝映,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以元宵節為主題的優秀作文10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爺爺奶奶今天晚上要來姥姥家吃飯,姥爺準備了許多食材,準備給我們露一手。

大家都來齊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品嚐着姥爺做的美食,邊吃邊聊。聽爺爺説,他們那時的生活物資很匱乏,沒有電視機,更沒有電視元宵節晚會。沒有元宵,晚飯的時候能吃上一頓餃子,就算是過節了。爸爸又和我説起來他小時候的元宵節,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比爺爺小時候那個年代好些了,但還是要憑票來買東西,有黑白電視機了,但是屏幕很小,仍然沒有元宵節晚會。晚飯時的元宵也只能吃到一、兩種餡兒。聽了大人們説的話,我覺得:相比較起來我們現在的元宵節真的是多姿多彩呀。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元宵、看電視、賞花燈……從爺爺那個年代到爸爸那個年代再到現在,生活是一點點在改變,説明我們在進步,現在的條件好了,國家在變富強。

我們品嚐着姥爺做的美味佳餚,真是色香味俱全。其中一道最令我喜歡的菜是蒸海蟹。原本張牙舞爪的蟹將軍,一上鍋蒸個個都被悶的不行。蒸好的海蟹端上桌來,紅紅的蟹將軍象徵着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元宵熟了。”元宵白白的,像雪球;元宵圓圓的,像孩子們一張一張甜蜜的笑臉。我品嚐着甜甜的元宵感覺美滋滋的。

香醇的濃酒,美味的佳餚,甜甜的元宵,那一刻我幸福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