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新年作文

在我眼中的新年作文

欄目: 新年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我眼中的新年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我眼中的新年作文

在我眼中的新年作文1

今天,媽媽一大早來到我的房間裏,告訴我:“寶貝,今天是大年三十嘍!該起牀啦!”我“騰”的從牀上起來,耶,太棒了,要過年啦!

我刷好牙洗好臉,吃好早飯,便問媽媽:“媽媽,那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媽媽告訴我:“我們先來個大掃除,除舊迎新,迎接新的一年。”我和媽媽分區域打掃衞生,我負責自己的房間,媽媽則打掃他們自己的房間。

我先把書桌上的`課外書整理好,放進書架上,把不要的東西扔進垃圾桶裏。接着我拿了一塊抹布打濕,擰乾。我把書桌裏裏外外都擦了一遍,我的書桌瞬間變得閃閃發光,彷彿樂開了花對我説:“謝謝,小朋友!”然後我又拿來拖把,將我房間的地面拖乾淨。特別是牀底下灰塵比較多,我拖了好幾次才拖乾淨。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越發乾淨,一塵不染。我自己的房間打掃又去幫媽媽大掃除了。

中午,我們吃好中飯,我問媽媽:“下午,我們還要幹什麼呀?”媽媽神祕兮兮地問我:“你看我們家過年少了什麼呀?”我環顧四周,恍然大悟,高興道:“哈哈,我知道了,過年怎麼能少貼對聯和福字呢?”我把春聯和福字拿出來,反面平放在桌子上。我從抽屜裏找來雙面膠,在福字的四個角上和春聯的四周分別貼上雙面膠。爸爸拿起春聯在大門的左右和上方分別貼上春聯。我覺得很好玩,便主動要求貼福字。我搬來凳子放在大門前,拿來福字撕掉反面的雙面膠,便倒着貼了。媽媽走過來對我説:“在大門和廚房的福字應該正着貼,意味着迎福和納福的意思。在客廳和卧室可以倒着貼,意味着福到啦!”原來貼福字也有這麼多的講究呀!

到了傍晚,奶奶燒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有嫩滑的水蒸蛋,有碧綠碧綠的小青菜,還有我最愛吃的螃蟹啦……當然還少不了的紅燒魚,媽媽告訴我這叫年年有餘。吃好晚飯,就更熱鬧啦!外面家家户户放起了煙花,黑色的夜空就像一塊大大的黑色畫板,一朵朵絢麗多彩的煙花綻放在黑色的畫板上,彷彿一朵朵盛開的七色花呀。

我在這煙花底下,深深地被吸引了,便許了個小願望,希望我們全家能一直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在我眼中的新年作文2

在雪花飄起的時候,火紅的春聯,紛紛掛出;在冬意漸深的時候,震耳的鞭炮,紛紛響起;在花朵凋零的'時候,回鄉的夢想,紛紛綻放。在我眼中的新年越走越近的時候,就這樣,一年年地重複着這首關於新年的古老的歌謠,一切都不變……

我眼中的新年是思念與團圓。

思念的情愫在春節裏蔓延,給了我們千里迢迢返回故鄉的力量。這一年的新年,我隨我的父母坐在顛簸的火車上,滿車的人都與我一樣的表情:期待,懷念,略帶疲憊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坐在車廂一角的農民工們。他們在那恣意地談笑着,話語時不時被爽朗的笑聲打斷:“嘿,小王,買張票不容易吧!”“可不是嗎,排了好長時間的隊呢,可是想起來馬上就見到我爹媽了,受這點苦也值了。”“小張,老婆孩子還在等着你吧,回去過個好年!哈哈……”我心想:這就是我眼中的新年。一年之中的辛勞,在與家人團圓的一瞬間,都會如同被太陽照到的冰雪一樣融化成水。新年,還有什麼比團圓更為珍貴?

我眼中的新年是祝福與親情。

到站了,那些農民工紛紛帶着歡聲笑語如同潮水一般散去,去追尋那早已在等候着他們的親情。於是我也隨着我的父母一起,向我的老家邁進。我忘不了那個除夕之夜,任何貴重禮品都比不上親人們最真摯的祝福,任何佳餚美饌都比不上我和親人一起享用的年夜飯,任何精彩節目都比不過我和親人一起觀看的春晚,任何美好回憶都比不過我和親人一起度過的時光。我想:這就是我眼中的新年。就這樣,靜靜地,等待新年的鐘聲的敲響,放飛我的祝福,靜靜的享受親情的季節,親情的新年……

我眼中的新年是珍惜與迎接。

當我歡喜地收下親人送給我的禮物時,我又一次聽見了那殷切的叮囑:“過年了,你又長了一歲,要好好學習啊……”話語可能千差萬別,但是意思只有一個:珍惜現在那一去不復返的寶貴時光。我無法阻擋時光流逝的腳步,無法挽留我那春節的美好回憶。我想:這就是我眼中的新年。過完新年我將迎來一年之中,一生之中最美麗的花季,永不再來的春天。我願意迎接它,擁有它,掌控它,讓新年展現出它真實的意義。

我眼中的新年,是思念與團圓,是祝福與親情,是珍惜與迎接。還有那一段回憶,能比得上新年的豐盈與美麗。

在我眼中的新年作文3

我眼中的新年,首先是劈劈啪啪響成一片的鞭炮聲。我們家鄉的風俗,年三十中午和大年夜必吃餃子,餃子下鍋的那一刻,家家燃放爆竹。那如鼓點一樣的聲音密密匝匝,連綿四五個小時之久,響徹天宇。在我聽來,這是最早的春雷陣陣,我總是為這驟然而來的春的氣息而激動得不能自已。

是紅通通的春聯。春聯一貼上門楣,年的氣氛就熱烈起來,彷彿一場大戲,正式拉開了序幕。貼滿了春聯的村莊喜氣洋洋,人們在這喜洋洋的氣氛裏,包餃子,炸年糕,煮肉,為新年做着最後的準備。

是年三十中午你來我往互送餃子的奔忙。仍是家鄉的風俗,餃子煮熟,不能自家先吃。第一碗供灶爺,第二碗端給爺爺奶奶和家族中的長輩,其次是叔伯嬸孃。村路上川流不息地奔走着送餃子的大人和孩子。每人端一個茶盤,盛一碗餃子,兩個自家蒸的饅頭,給小孩子的幾塊壓歲錢,給男孩子的一盤炮,給女孩子的一朵花。路上遇見了,老遠地微笑着,互相説“早啊”,急急忙忙地就過去了。下面還有好幾家要送呢。

是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前幾年是倪萍和趙忠祥,這兩年是朱軍和周濤,他們在除夕之夜一出現,這年就達到了第一個高潮。

然後就是拜年了。整個村莊都在行動。小孩子除夕之夜玩到很晚,還在沉沉的睡夢裏,就被大人叫起來了。燃過鞭炮,吃過餃子,就開始去拜年。晚輩見了長輩,第一句話就是:“拜個年吧?”那作為長輩的一個,則趕緊説:“免了,免了。”呵呵地笑着,把桌子上的果盤端到你面前,非得讓你吃點什麼才肯放你走。小時候,我總是以為除夕這一夜是格外延長了的,已經做過了許多事情,天才濛濛地亮起來。及至長大才明白,那不過是人們為迎接新年而早起了的緣故。

鞭炮聲漸漸地息了,年也拜過了,天亮起來,看着滿院子紅紅的鞭炮紙屑,我就會惆悵起來——這年,就到了尾聲了。至於其後的走親戚、壓歲錢等等,都只是一個個餘音,真正的高潮,已經過去。下一個“過年”,要等很久很久了。